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王业不偏安 > 第57章 激石沉船

三国:王业不偏安 第57章 激石沉船

作者:狗脚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30 22:58: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如此看来,似乎确实不得不增兵街亭了。”自认为已经粗通军略的大汉天子表现得镇定,并不以多说多错为耻。

今日聚在此帐的皆是大汉股肱重臣,而自己又尽揽斜谷大胜之功,威望已不是原来的阿斗能比,就算说错又能如何?

董允缓缓颔首,邓芝、宗预二人也是颇以为然。

然而就在增兵街亭之举措几乎已经板上钉钉之时,三军元帅赵子龙却是犹豫再三后终于出声:

“陛下,老臣以为,非但不应增兵街亭,反而应减少街亭守军。”

邓芝一怔,董允、宗预二人也为之一愣。

可在座几人论行军打仗,又有哪一人比得上此地元帅赵子龙?

于是帐中一时安静下来。

刘禅片刻后却是想到了什么:

“子龙将军的意思是……打算分兵驻守陈仓?”

董允、邓芝、宗预三人闻得此言皆是一惊。

“陛下,老臣正有此意。”赵云有些毅然决然。

“朕以为不可。”刘禅赶忙摇头拒绝。

如今这座陈仓城并非历史线上郝昭几千人拒丞相几万人的陈仓。

那座陈仓经过郝昭、王双近一年时间的修筑与加固,直接以关羽在江陵的南北双城为模板一比一复刻,丢了南城还可退回北城。

其城之固,守备资料之多,如今这座低矮残破且缺少守城资料的陈仓小城,不可与之同日而语。

已去陈仓实地考察过的董允也附和天子之意,肃容以对:

“赵老将军,陈仓城在渭北,更远在五丈塬百里之外,我军兵少,一旦陈仓为魏寇所围,断难相救,实在太过冒险。”

陈仓城小残破,驻不得许多人马,大汉也没有那么多人马。

而且最大的问题是,陈仓只能控遏陈仓道通长安的渭水粮道,却难以控遏汧水通街亭的粮道。

须知,其城与东面入陇的汧水相距十余里,只能驻守两三千人马的陈仓,显然对十余里外的汧水粮道难以产生什么威胁。

赵云却沉声正色:

“陛下,建安十九年,时故骠骑将军马孟起尚未归汉,引张鲁部曲进围祁山。

“彼时,便是这张郃亲率五千精锐弃了粮草辎重,沿渭水狭道翻山入陇,出其不意大败孟起所部。

“陈仓若是直接弃守,其人又果真得并州与河东兵粮,只消探知我关中大军是虚非实,必会据陈仓而挥师自渭水狭道再次入陇。

“狭道虽水流湍急,航道艰难,但若不惜耗损,驱民夫负粮而入,必为丞相大患。

“届时,张郃只须坚守月余,或是强行突围入援冀县,又或扰得丞相无法全力攻夺。

“待魏寇关东兵粮再度来援,则陇右大局如何,未可知也。”

众人闻言惊愕。

渭水狭道水流湍急,不适合逆流运粮在众人看来属于军事常识。

而且众人确实是不记得,张郃曾有过逆渭水入陇大败马超这个战役了。

刘禅同样想到了昨日从渭水狭道下山一身狼狈的魏兴,张郃竟能率大军从那狭道入陇?

跽座的宗预直身以对:

“赵老将军,预以为固守陈仓实在危险。

“一旦张郃发现陈仓、街亭粮道皆被阻断,不得入陇,未必不会先围陈仓拔城,再做他算。

“再者,陈仓城小,驻军人少。

“彼若分万余人马堵在陈仓城前,再分几万人入陇,城中几千守军也无可施为,无法阻止张郃重新入陇阻挠丞相。”

斜谷栈道被毁,使得大汉在关中兵力民力左支右绌。

既要骗夺街亭,又要组织俘虏民夫构建五丈塬大寨,还要布疑兵于散关使张郃无法探知虚实,最后更得监视郿坞。

陈仓此刻完全就是一座空城,根本没有人力加固防务。

再者,分兵本为兵家大忌,汉军兵少,怎能分兵再分兵?

到时被各个击破如何是好?

赵云立时便道:

“陛下,街亭既然已据,老臣私以为张郃大军大概不会再从街亭陇氐道入陇,而是选择重沿渭水狭道,出我不意的可能性最大。

“我若入据陈仓,他们为了救援陇右,对陈仓围而不攻的可能性也最大。

“所以他必然分兵。

“可他能分多少兵?

“若是我们能逼迫魏寇不得不将大部分人马派来保护粮道,无法再举大军入陇,岂非良策?”

董允、宗预、邓芝几人面面相觑,汉军在关中可用之卒就这么点,要如何才能做到逼迫魏寇不得不分大兵去护粮道?

刘禅也是不明所以,感觉脑子快不够用了。

毕竟他刚才还以为,只要大军增援街亭,完成马谡未能完成的使命,然后剩余的关中军民只需固守五丈塬,趁机骚扰下魏军粮道,大汉就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

见众人疑惑,赵云终于解释:

“陛下,诸位,羌酋杨条不是有千余轻骑吗?为何要让他们以轻骑固守月支?岂不浪费?

“老臣以为,当以赵统率一千虎贲代羌酋杨条守安定,与安定吏民控遏瓦亭、鸡头、番须三道。

“此三道路途遥远,安定又已归汉,魏寇由彼处入陇可能性最小。

“而安国可与羌酋领百余虎骑与千余轻骑藏于岐山。

“待太原、河东兵粮沿渭水西来,则以轻骑袭扰之。

“街亭魏寇全军覆没,魏寇从太原、河东来的援军,尚不知晓街亭已重为我大汉所据,以为郿坞以东的渭北无忧,必不预备,初战告捷可能性很大。

“便是初战不捷,他们为了保护这支粮队,又须多少人?臣以为千骑拖住两万人绝不成问题。”

千骑能拖住两万人?

众人皆是愕然。

千骑能拖住七八千人运粮队伍便已有些艰难,如何能拖住两万人?

赵云看出众人疑惑,再次解释:

“陛下,非是单以千余轻骑。

“今五丈塬大寨将成,斜水大寨可弃,德艳(宗预)、伯苗(邓芝)四千监视郿坞的守军,可撤往渭水中洲立屯。”

“撤往中洲?”刘禅为之一怔。

渭水河道大多宽阔一里有余,但有一处却是例外。

五丈塬西北十里的渭水有一沙洲,长三里,宽一里。

渭水被这座中洲分为南北两条支流,于中洲之后再次汇成一股。

而那座中洲南北的渭水河道略显狭窄,宽不过一百多米,水流至此则稍加湍急,但有纤夫在岸边拉船也不影响通航。

一念至此,刘禅看向赵云:

“子龙将军,彼处虽然略窄,可魏寇沿渭水河畔运粮,咱们就算驻守中洲,洲上的将士对他们怕也无可奈何的吧?”

一百多米的距离,虽说在弓箭的抛射范围之内,但人家多举木盾就能安然渡过,毕竟中洲也就三里长,防一段时间不成问题。

宗预、邓芝二人连连颔首,若非如此,他们二人早就想到去中洲扎营驻屯了。

而坐在刘禅下首的赵老将军却是摇头:“陛下,诸位,先前咱们不是在曹真大营缴获近百运粮船吗?”

刘禅茫然片刻,而后顿时恍然:

“子龙将军是想以这些运粮船隔绝沙洲以北的渭水?”

赵云顿时颔首:

“陛下圣明!

“如今魏寇尚未到来,臣以为可遣人入斜谷烧山激石,再以运粮船载之!

“而后再将这百余艘装满大石的粮船尽数沉于沙洲以北渭水!

闻听此言,董允、邓芝、宗预终于是尽皆恍然。

刘禅也记得历史上有类似案例,同样一点即明,但想了片刻后却仍有些疑虑:

“可是渭水水深近两丈,这些运粮船身小且平,怕是要好几艘沉船方能隔绝一处。

“仅百艘这样的粮船,怕是不能将彼处渭水完全隔绝吧?”

然而话音刚落,刚问完话的刘禅迅速反应过来了,连连颔首:

“朕明白了。

“这百余艘运粮船虽未必能完全隔绝渭水,却也至少能隔绝一半!

“如此,则魏寇欲再往陈仓去,就不得不进入咱们屯戍沙洲的将士元戎弩的射程之内了!”

运粮并不如想象中的简单,只要有船就行,如果不明水情,很容易发生翻船事故。

而船只在水流湍急,水情不明的地方溯水而上,本就需要纤夫在岸上拉船,因为船只调头不易,需要纤夫协助控制船只方向。

大汉进入陇右的西汉水粮道便是如此,需要艄公与纤夫互相配合,还必须有熟悉水情暗礁的人指挥。

眼下,若能隔绝中洲以北半条渭水,魏人想从靠近沙洲的河道过,且不谈有没有办法挡住弓弩攒射,他们有没有那么长的纤绳都不好说。

而拆除沉船又岂是那么简单的?

如此一来,魏人粮食很大概率会选择在沙洲以东的郿坞上岸。

而从郿坞到陈仓百里陆路运粮,运粮难度与粮队总长度比起水路运粮增加了何止三五倍?

到时南有中洲守军不知何时会偷渡渭水,北有关兴、杨条以千余轻骑不断袭扰,那这一路可就太危险了。

大概真能以四五千人分走他们一两万人马来护粮道的!

而赵云如果真入驻陈仓,又能再分走张郃近万人马,那么张郃即便真冒险从渭水狭道上陇,怕最多也只剩下那么两三万人了。

只要提前将消息告知丞相,丞相以稳妥之人分个四五千兵以逸待劳,足以控遏渭水狭道。

渭水狭道比街亭险太多了,从彼处上陇就跟子午谷奇谋没有区别,打的就是一个出其不意,乘其无备。

之前所有人都没想要派人守住陈仓,实在有太多因素被纳入了考量。

一是太原与河东会来援未至,二是没想到那地方真有人能上,三则是那陈仓城池破小又无力修筑。

赵云见众人沉默,接着安抚众心道:

“大概明日安国就会押护街亭两千降俘与万余民夫到陈仓了。

“降俘不好控制,押到五丈塬大寨看押为好。

“但民夫却可以协助构筑街亭城防,张郃下陇应还有几日,咱们可以做很多事情了。”

街亭的万余民夫之前也未被帐中众人考虑进来。

毕竟当时不知街亭能否夺下,需要他们在彼处以为疑兵,又需要他们在彼处协助打造攻城器械。

想到此处,刘禅沉吟许久,神色有些担忧:

“子龙将军是准备自己带散关那三千疑兵固守陈仓?”

赵云颔首:“散关三千疑兵现在无法撤走,德艳与伯苗四千监视郿坞的人马也要去中洲构筑营屯。

“董侍中既要继续在五丈塬建营搭寨,又要看护民夫俘虏,人手本就不足。

“如今还要安排人入斜谷烧山激石,能否在太原、河东、长安魏寇来援前将百艘粮船全部载石沉水,尚未可知。

“而散关新卒随时可撤往陈仓,又则临战之时,最忌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必欲以散关三千新卒守住陈仓城,非老臣不可!”

帐中众人尽皆沉默。

赵老将军之议实在太危险了。

万一张郃看到赵云这个三军主帅只带几千人孤悬陈仓,于是不再上陇,而是聚大兵相攻如何是好?

五丈塬远去百里,大汉兵力不足,绝对援救不了。

可换个人去,在座又有谁比赵老将军更有威望,更有经验?

邓芝、董允、宗预几人思及此处,颜色皆是一沉,心中皆是一叹。

国力差距在此,近日虽屡有大胜小胜,但想要顺利取下陇右竟仍如在悬崖走钢丝一般,一步不能出错。

如今关中这点人马对于克复陇右的大局起不到决定性作用。

只能是尽可能牵制一二,给丞相大军创造机会。

“陛下,诸位!”赵云起身对着众人抱拳。

“老臣虽与陛下相处日短,却大觉陛下心怀英雄霸王之器,身具高祖先帝之风!非但得人死力,更是睿智慎勇!

“有陛下在此坐镇,我大汉必能克复无疑!”

本来仍在思索局势的刘禅闻听此言神色一愣,这话说的怎么感觉赵老将军在诀别一般?

非只是他,董允、邓芝、宗预几人同样是神情猛的一滞,此刻都以为这位老将军此行竟是抱了死意。

见众人状貌,方才慷慨陈词的赵老将军赶忙一笑,壮声出言:

“陛下,诸位,臣非此意,无需忧虑!

“老臣还要看着陛下还于旧都,克复中原,如何能死在陈仓?!

“臣出此言,只想告诉三位,届时老臣驻军陈仓,此地三军无主,诸位有何决议定要先与陛下相商!”

“这是自然!”邓芝心下一松,当即出言。

宗预与董允也是尽皆恍然颔首。

见此情状,刘禅一下有些心慌。

这意思是,赵老将军不在,此地大事竟都要由自己下决定了!

稍顷,议事已毕,刘禅思索再三,终于想出了自己天子生涯中的第一道任免诏命:

“董侍中,朕欲以牙门将赵统赵混壹持节为护羌校尉,令其引一千虎贲据守安定。

“再以羌酋杨条为安定太守,命其人自行拔擢郡吏,遣吏民羌勇与护羌校尉共守安定。

“命其与中监军关安国率所部精骑饲机袭扰魏寇粮道,何如?”

董允当即离席拱手:“大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