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王业不偏安 > 第232章 撒豆成兵

三国:王业不偏安 第232章 撒豆成兵

作者:狗脚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30 22:58: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且说典满数十骑既走,徐盛、丁奉二将依靠勇武与冷静,成功阻止了一场营啸的发生。

在花了将近半个时辰整肃军营,镇静将士后,徐盛命丁奉殿后拔营。

自己则亲率精锐水步军三千,战船二十,骑兵二百,循着曹魏骁骑的踪迹且追且探。

建安十八年,曹操号称四十万大军饮马大江,攻打濡须,甘宁身率百人裹甲衔枚,潜至曹操营下,拔掉鹿角,冲入曹营,斩得首级近百。

夜色中的曹军士兵受到惊动,误以为东吴大军来袭而起身备战,甘宁于是撤退。

而夜色中的曹军依旧如临大敌,纷纷举起火把、擂鼓呐喊,等到曹营举起的火把已密如繁星之时,百骑劫魏营的甘宁已回到了吴营。

那一战,徐盛也在。

彼时,至尊尽举江东七万之众至濡须口与曹操对峙。

谁料巢湖水师突遇暴风,数百战船被吹断缆绳,漂至魏军岸边。

吴军诸将恐惧,未有敢轻出者,唯独徐盛将兵北上,与曹军顽抗,暴风止后,乃率数十船南还。

而甘宁百骑劫营,便是在暴风挫吴后的事情。

那一战,并非是甘宁自己的意气用事,也不是他主动请命,而是至尊密令甘宁冒险而为之。

为的就是示敌以强,挽回军心。

是吴军在“天不佑吴”的客观情境下的不得已而为之。

而最终,甘宁百骑劫营也确实让曹操察觉到,吴有可战之众,江南不可卒拔,于是携胜退军。

当其时,吴军极其虚弱,魏军因那场仿佛天意一般的暴风而轻松取得一胜后,士气正是最盛之时,完全可以乘胜作战。

之所以退军,就是天降暴风,助曹破吴,曹操见好就收。

回到邺城后,直接以此胜为基础受汉九锡,称公建国。

眼下,魏军同样以百骑劫营。

徐盛有种预感:凌晨来袭营的百余魏骑,同样是曹魏示敌以强的不得已而为之。

所谓虚则实之,实则虚之。

昨日哨探们探到的据关守险的贾逵万余大军,及深谷密林中的曹魏伏兵,恐怕全都是虚张声势的幌子。

曹休、贾逵可能已经趁机远走。

果不其然。

待徐盛率众追至贾逵豫州军先前盘踞的险关要隘时,彼处已彻底没了魏军的踪影,唯余风声树影。

一场在关隘山谷间焚起的大火,阻断了吴军步骑北进的道路。

汉水河道最为狭窄,水流最为湍急之处,需要纤夫在岸边拉船,水师才能继续北上。

而眼下,这一段水道,已经被纵横交错的沉船、大木、芦苇、乱竹等等杂物阻塞,没有一两日,根本不可能将此处水道清理出来。

当年关羽与鲁肃湘水对峙,便用了同样的塞水之策,那段无名的水道如今已得到了一个唤作“关羽濑”的名字。

“可恶!”徐盛望北大怒。

怒气稍消,又招来亲卫,一边命人在附近寻找可供行军的道路,一边命人清理此间水道。

没多久,又有哨探回禀。

先前探到的魏军埋伏之地,眼下除了大大小小数百面旗帜及一些魏军留下的杂物秽物外,别无他物。

徐盛闻听此言,愈发咬牙切齿。

日中之时,丁奉紧赶慢赶,终于率殿后部曲六七千人赶到。

“千算万算,想不到竟然还是中了贾逵疑兵之策,让曹休那厮侥幸逃脱!”徐盛叱骂道。

曹休虽然兵败,但是却没有如凡庸之将一般直接弃军而走,而是身先士卒,奋勇血战,带领魏军杀出一条血路,小范围地稳住了军心。

之后又亲自领精锐殿后,这才使得大吴衔尾追杀一直没有取得太大的战果。

也正因为曹休作为曹魏大司马竟然亲自殿后,孙权突然就想到了阿斗斩曹真之事,于是心下意动,想要擒贼擒王。

你阿斗虽斩曹魏大将军曹真、右将军张郃,还败骠骑将军司马懿,但那些人都是小角色。

倘若我大吴至尊擒杀曹魏武官之极的大司马,那我的武功便绝不下于你吧?

天命在谁,也不言而喻吧?

在这种诡异心理的作祟下,孙权才不顾陆逊劝阻,令丁奉、徐盛等人继续乘胜追击。

倘徐、丁二将不慎中伏败绩?

用孙权的话说:以蒿箭射蒿中,不足道耳。

以蒿杆做成的箭矢,射入蒿草丛中,立即便混迹不见,也就是说即便徐盛、丁奉二将追击途中出了什么意外,与追杀可能得到的斩获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之事。

孙权向来喜欢冒险。

当年逍遥津一役,自己带着千把人给十万大军殿后就可以看出来。

当年他让甘宁这个智勇双全的大将身率百骑,劫营犯险,同样如此。

你问他长不长记性?

只能说,本性难移。

他的亲卫叫作车下虎士,原因是他喜欢亲自进山打虎,而且是超近距离打虎。

所谓亲射虎,看孙郎。

打虎的时候,老虎时常突袭,有一次竟直接扒烂了他胯下马鞍,张昭吓得变色,劝谏道:

“夫为人君者,谓能驾御英雄,驱使群贤。

“岂谓驰逐于原野,校勇于猛兽者乎?

“如有一旦之患,奈天下笑何?”

孙权不以为然,依旧打虎,只是作了辆射虎车,旁边开个孔,上面也不加盖,就站在射虎车里打虎。

老虎犯车,孙权以手击之为乐。

张昭虽然谏争,权常笑而不答。

犯小险而得大利,何乐而不为?

徐盛当然懂至尊心里想什么,现在重任在肩,却因为自己过于谨慎而不能完成使命,一时胸中郁郁,懊恼愈甚。

至日落时分,忽然有哨探回报。

“安东将军!东北十里外,有一山路可以行军,路上还发现了曹军溃卒踪迹!”

徐盛刚刚从小憩中醒来,精神与体力已恢复了大半,适才听说水路陆路没有二日都不可行军,以为此番追击就要作罢,如今却听到发现一条山路,顿时更加抖擞。

“走,命水军将士弃船上岸,全部由陆路追击!”

因曹休逃得太快而不能竟功,与因中了敌人计策而不能竟功,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心态。

眼下的徐盛恼恨于自己中计,又自忖曹休、贾逵已穷途末路,便想长驱直入,一则挽回失误,二则扩大战果。

丁奉思虑再三,劝道:

“君侯,便追到此处罢!

“等至尊与大都督到了,我们再做决断。”

徐盛当即摇头:

“承渊,不可!

“此去襄阳尚三百余里,曹休大溃北奔,非四五日不能达。

“而四五日间,其行伍必绵亘数十上百里。

“前不能顾后,后不能顾前。

“趁魏贼未归襄阳,我大吴当衔尾而追,必可多所斩获!

“虽不能再执曹休。

“可若能擒杀曹休麾下心腹殿后之将,亦足矣!

“昔刘备自襄阳南奔,曹魏虎豹骑三日不息,驰驱八百里,最终虏其二女,杀其妻妾!

“夷陵之役,我大吴亦乘胜逐北,遂斩傅肜、程畿诸蜀断后大将,复逼黄权北走!

“今追之何疑?!”

贺达在一旁,皱眉不已。

“安东将军,昨日小心谨慎,不让我们去追的人是你。

“如今让我们继续追也是你。

“莫不是因中了曹贼之策,安东将军恼羞成怒了?”

徐盛虽恼,却是不羞不怒,道:

“兵法云:

“外卑而益备者,进也。

“外强而进驱者,退也。

“今贾逵悬羊击鼓,百骑劫营,示我大吴以强,料我不敢轻追,实乃外强而中干!

“当年刘备南奔之时,张飞就在此地,率数十骑喝断当阳,曹操疑不敢追。

“结果张飞退走之时,砍断了当阳桥,曹操于是知张飞外强中干,乃率众追之,刘备因此丧妻失女,仅以身免。

“如今贾逵先百骑劫营,而后焚毁道路,与张飞喝断当阳后砍断独桥何异?

“我今遣众追之,与当年曹操追刘备又有何异?

“不惟追之,还须三快。

“快追!快截!快堵!”

丁奉闻言至此,一时也觉得有些道理,遂不再疑。

不多时,徐盛、丁奉二将弃船上岸,陆路疾行。

一日之后,果然遇到数百行速缓慢的曹军溃卒。

击之,大胜。

吴军振奋,继续追亡逐北。

又二日。

北方数十里外,群山夹道。

贾逵率典满、满伟、李绪诸将立于道旁一座山头。

山道中,已经与大部队失了所有联系的魏军溃卒,正被吴军追杀,一路北奔。

高举徐字大纛的徐盛前军已过。

“营啸之发,起于疑畏,震于将晓,一夫狂呼,万军皆哗,虽有韩白之勇,不能遏也。

“一旦不能冷静,未能在第一时间将营啸止住,则顷刻指点间万人齐噪,自相蹈藉残杀者无算。

“徐盛、丁奉二将能压住营啸,也算得上一时良将了,若能使孙权失此二将,孙权岂不痛心?”

贾逵言罢,冷哼一声。

做没这么多布置,吴军追兵总算追来,没有白费苦心。

不多时,山道南方,突然卷起一阵厚厚的烟尘。

徐盛、丁奉率步骑衔尾疾进,旌旗猎猎,甲光如鳞。

一阵风自北向南而来。

徐盛皱了皱鼻子,除了血腥、秽臭、汗味、泥土草木的气息外,他还闻到了一股似有若无的香味。

“承渊可闻到了什么味道?”他看向丁奉。

丁奉也皱鼻一嗅:“似乎是香料的味道?”

“香料?”徐盛有些不解,于是抬手,示意前军放慢速度,同时又命将士往左右两山查探,看看是否会有什么埋伏。

贺达冷哼一声:

“安东将军,怎么追到这里,又突然迟疑?

“莫不是又有什么反覆之语要跟我们讲不成?”

徐盛并不理会,继续勒马北走。

越往北,香味更浓。

行了半里有余,他胯下战马突然停下脚步,在地上啃食了起来。

徐盛一看,一异,而后赶忙翻身下马。

只见地上铺着一层暗红的豆子,油光发亮。

他弯腰捡起一颗,一嗅。

发现山谷里的香味,果然是这豆子发出来的。

是香料的味道。

“不好!有埋伏!”徐盛瞳孔大张,瞬间反应了过来。

当即翻身上马,挥鞭抽马,欲率众先往南边撤去。

然而马儿饿了一天,闻得这豆子有如此香味,一时忘主,任由徐盛如何用力抽打,都不肯走。

“咚!”

“咚咚!”

“——咚咚咚!”

就在这时,山壁两侧鼓声轰然!

贾逵站在高坡上,旗纛一挥。

典满、满伟各带伏兵冲下山来。

吴军战马数百仍在低头嚼豆,吴军一时大乱,不能进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