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王业不偏安 > 第128章 弃去

三国:王业不偏安 第128章 弃去

作者:狗脚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30 22:58: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新的一日。

五月十一。

新丰城外,连攻一夜的汉军没有付出太大的代价,便成功拔除了城外四座小寨。

但对于这座城池,却没能取得什么像样的战果。

四座城门之外,一架架冲车的撞木,被城中吊下来的巨大磨盘砸得从中间断裂。

冲车的木轮亦被砸得坍毁,难以移动,最后全部被留在城门外,成为了阻挠汉军继续使用冲车攻门的障碍之一。

十几架云梯搭在城头,其中**架或被烧成黑炭,或仍冒着熊熊大火,滚滚冒烟。

云梯下方空地上,尸体堆得如同一座座小丘,小丘周围,零零散散也有尸体横陈。

尚未凝固的血水汇聚成一汪又一汪猩红的水洼,向一群正在啄饮的乌鸦诉说战况的惨烈。

而新丰城头,同样堆满了根本来不及清理的尸体。

多是魏军,汉军亦有。

甚至还有十几名身披盆领重铠的先登敢死。

数以百具杀得衣甲破烂,鲜血淋漓以至辨不得是汉是魏的尸体,一具又一具层层迭迭摞在一起,不少尸体被稳稳压住,小部分挂在墙内,大部分悬在墙外,却也不掉下城来。

城上城下,肠肠脑脑、残肢断臂随处可见。

血腥之气,周围数里可闻。

仍有余力的汉军弓弩手,站在比城墙还要高出丈余的井阑上,提供火力掩护。

一支汉军的辅卒民夫得令离开战阵,开始打扫战场。

或是收敛城下的伤兵、尸体,或是收拢散落在战场上的甲胄、刀兵、弓矢等重要物资。

几架尚未被魏军焚毁的云梯,远端的铁钩牢牢钩在了城头土墙上,无法移动。

城头魏军以火油浇之,以火箭点之,熊熊大火迅速燃起,刚刚停止了攀城的汉军也不来阻止,任由这些攻城器械被焚。

魏将王昶与郝昭的果断,使得这座主要使命是储粮中转的小城,最终拥有了五千出头的守军。

加上一月有余的营造,城中除了硬弓不足,没有角弩外,其他各种守备物资都不算缺乏,勉强称得上是一座坚城了。

所以即使汉军已不惜代价轮番猛攻,最后也仍攻之不下。

这也算是情理之中的事。

冷兵器时代,守城军若是决意死战,在守备充足的情况下,攻城一方战损比大概要达到四比一上下。

若城中守将守卒皆是精锐,这个战损比还会更夸张。

十比一的数据,也不是没可能。

而汉军依靠比城墙还高的井阑,一万多张硬弓强弩,以战死数百,轻重伤千余的代价,成功杀伤了上千魏军。

新丰城中保有战力的守军,大概剩三千余人。

战损比大概在二比一到三比一之间,在死伤注定惨烈的攻城战中,算是一个很亮眼的数据。

而之所以能获得这个数据,就不得不感谢曹魏这几个月给大汉送来的硬弓角弩及甲胄刀兵了。

这几个月的仗打下来,大汉披甲率及弓弩装备率皆提高了一倍上下。

原本只有三千六百张弩,如今有六千余张,原本只有三千张硬弓,如今也有六千多张。

随着城中守军数量的减少,兵力原本六倍于敌的汉军,会慢慢变成八倍于敌,十倍于敌,兵力上的优势会不断扩大。

最后大概能以五六千人的伤亡将这座城池拿下。

按照目前的进度磨下去,这个时间大概是五六日。

当然了,这得是城中魏军意志极端顽强,坚持杀至最后一人也不崩溃的情况。

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发生,就像孟达的外甥,被司马懿不惜代价的攻势吓坏了,最后直接把亲舅舅给卖了。

这也就是这场攻城战非打不可的理由了,唯有猛攻试探恐吓一番,才能知道城池守备究竟如何,城中守将守卒战斗意志如何,继而才能权衡接下来是围是攻。

双方停战片刻,丞相派出前几日在沣水俘虏的魏将靳详,使其在城外对郝昭进行劝降。

二人皆出身太原,又在曹魏共事多年,乃是通家之好,平素向以兄弟相称。

见靳详竟被俘虏,更来劝降,郝昭一时黯然,一时愤怒,对靳详的劝降之语不为所动。

“大魏科法,卿所熟知!

“我之为人,卿亦深知!

“我受国恩多而门户重,必不叛魏降蜀,卿不必再多言语!

“请卿还告诸葛,速来攻我,我但有必死而已!”

靳详悻悻而回,片刻后再度来城下为郝昭陈说利害。

先说曹魏篡汉与王莽篡汉没什么区别,再说当今大汉天子大有后汉光武皇帝之姿。

又说大汉在关中连战连胜,而曹魏损兵折将,正是天意,曹氏篡汉结局就是王莽,希望他们弃暗投明,拨乱反正。

最后说如今城内城外兵力悬殊,徒然送死毫无意义。

就算能等到司马懿来援,司马懿比大将军曹真如何,比右将军张郃又如何?他绝不是大汉对手,否则何以使局势崩坏至此?

莫说司马懿根本赢不了,纵使真的侥幸取胜解围,于你们这些已死之人,又有何意义?

这一通又一通话术下来,城头魏军守卒越听越觉得有道理,最后开始躁动起来。

郝昭既惊且怒,随即取出弓矢朝靳详一箭射出,含泪大吼:

“古之君子,绝友不出恶语!

“我今与卿绝交,万勿再来,箭不识卿耳!”

靳详闻言至此,又见郝昭再度引弓搭箭,径直瞄准他项上人头,只得含泪而退。

已休息了三四个时辰的陈式得到丞相将令,率本部四千汉军与四千俘虏出战。

汉军战阵中,再次推出十几架云梯,继续攻城,不再给城中魏军丝毫喘息之机。

新丰城南。

骊山台塬。

该塬并不算高,只比新丰城所在的阶梯高出十丈有余。

坡度也较为平缓,平整地形后便可直走马车,不用迂回绕道。

汉军在塬上立一大寨,屯驻万余正卒,丞相的中军大帐便坐落于此。

居高临下,视野从数里直接扩大到十余里,魏军不论东来西来,都能尽收眼底。

而新丰南门就在该寨正北二里,漕渠就在该寨正北三里,紧贴着新丰城北。

事实上,漕渠与这座骊山台塬一北一南,形成了一条宽三五里,长二十余里的走廊,走廊东边尽头,是一个叫作鸿门的地方。

汉军就在新丰以西的走廊空地上立了两座营寨,再加上塬台上的中军大寨,三寨联成一线,将新丰与长安方向的联系彻底断绝。

魏延一夜轮战两番也不觉乏,此刻本该再次休息,却是不休,而是带着亲军数十离开了中军大寨,一路披荆斩棘步行向东,到处侦查地形。

艰难地走了大约七八里,只见一座略显方正,树木杂草遍野丛生的小山丘陵,在台地中间拔地而起。

虽看起来与脚下这座台塬融为一体,却又有些格格不入。

“据说秦皇陵就在骊山塬上,周围丘陵虽有几座,却没有一座比这丘陵还要高的,大概便是它了吧?”魏延长子魏昌似是想到了什么。

魏延也不管什么秦皇陵赵皇陵,指了指丘陵的山头:

“回去再叫些民夫至此开路,再留十名哨骑到山头驻守,魏寇若不走官道,反而从台地绕后而来,这座山头就能提前探到。”

“阿父,这片台地荆棘丛生,草木遍地,并不适合大军行进,这有些多此一举吧?”

“你懂什么?”魏延斥道。

“当年来歙以两千人入陇,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最终出敌不意夺下略阳,才使光武皇帝据有陇右,这里再难走,能有陇山难走?”

魏昌悻悻不语。

一个时辰过去,众人竟在骊山脚下见到好几眼温泉,如今天气愈发炎热,配合着温泉的蒸气,几乎要把人闷得不能呼吸,魏延随即带领一众亲卫回营休息。

时值五月中旬,酷热的天气,会持续消耗人的体力与精神。

这是战时不得不考虑进去的重要因素。

酷暑之时,在烈日底下披甲站立半个时辰就有中暑昏厥之虞。

不过蜀中比关中更热几分,而且是让人更难以忍受的湿热,所以汉军将士的耐热能力,普遍要比曹魏将士好上许多。

天时仍站在大汉这边。

待魏延一行人回到营寨,汉军由于酷热与疲惫,已停止了攻城,全部进入休息状态。

魏延也入帐休息。

一觉醒来,却是听到聚将鼓声。

再看帐中刻漏,已是申时三刻。

待魏延来到中军大帐,吴班、陈式、廖化、爨习、孟琰诸将已至。

其中陈式胳膊上还负了伤,用绷带包扎了起来。

“怎么还负伤了?”魏延随口一问,一边坐下。

陈式于是答来。

原来是今日上午他组织攻城时,近百敢死成功冲上了城头,与城头魏军死斗一刻多钟。

他激奋之下向前指挥,结果被流箭射中。

郝昭迅速领兵赶至,身先士卒奋力拼杀,登上城头的敢死无法突破魏军防线,没能成功为后续部队开辟出立足点。

接近半数阵亡后,才在弓弩的火力掩护下无奈退了回来。

魏延皱眉冷哼:

“又是这郝昭,不过插标卖首之徒耳,待我今夜率本部攻城,取他人头回来下酒!”

他也曾听说过郝昭名头,但从来都是不屑一顾,认为其人不过欺负些凉州土鳖以扬名罢了。

近日其人表现虽也算可圈可点,但仍不能让魏延改变看法。

魏延部曲昨夜一直待机未动,而陈式部曲今日能攻上城头并守住一刻钟,那么让他部曲去攀城强攻,说不得这新丰今夜就能攻下。

丞相大致统计了下战损,共享了下情报,分析了下形势,才道:

“如我所料不错,司马懿应该快收到我军日夜强攻新丰的消息了,今明两日便会赶来。

“接下来便驱降虏蚁附,一边营造土山壁垒,一边以弓弩射之,主力尽量保持战力,等待决战。

“文长,你与你部曲继续休养,在决战之前都不必再参战了。”

魏延一滞,争道:

“丞相,我们强攻新丰已伤亡两千余人,现在突然就不攻了,那死掉的人不是白死了吗?!

“让我率本部出战,强攻一夜,这新丰或许就能夺下!”

丞相当即摇头:

“文长,且忍耐几日。

“你与你之部曲最是精锐悍勇,不用来野战破阵,反用来攻城拔寨,正是以上等马击下等马,乃兵法之大忌。

“而新丰守军有半数是曹魏虎豹骑,我大汉驱降虏蚁附再以箭矢消耗之,纵是以四换一都是值得的。

“这正是以下等马击上等马,用兵之善者也。”

长安城。

司马懿终于得到了哨探消息,汉军昨夜连夜进攻新丰,一刻不停,直到今日气温炎热时才终于停止,新丰未被攻下。

“怎么探到的消息,又是如何传回来的?”司马懿问这哨探。

“禀将军,骊山塬上多有草木遮蔽,我们夜里派人潜入塬上观望。

“上午确实不好走脱,但中午气温炎热,蜀骑四处避暑,我们的人一路躲避,回到灞陵……”

如今虎豹骑入了新丰,汉军骑兵共三四千之众,在灞陵新丰间四处牧马,阻隔交通。

所以对于新丰的情况,长安几乎是耳聋目盲。

所以这哨探能打探到新丰的消息并成功将之传回,也不知真是哨骑本事高强,还是附逆的胡骑不备,又或是诸葛亮故意为之,诱他决战?

“骠骑将军,该走了!”将军孙礼声色急切,忧心忡忡。

“蜀寇真若不惜代价强攻,新丰守军又不见我大军往援,恐怕撑不过五日就要破城!”

“骠骑将军,既然已决定放弃长安,与蜀寇决一死战,何以到现在又畏畏缩缩,逡巡不进?!”

“骠骑将军,快决断吧!新丰一旦被夺,蜀寇只需派万人守城,之后再速引人马向东,就能不费吹灰之力夺下郑县、华阴、潼关!到时候我们这些人大概只有一死以谢天下,以谢陛下了!”

司马懿背南面北,负手而立,望着汉军三座营寨沉思许久,最后下了决断:“走吧。”

傍晚。

长安城东门南门大开。

魏军三万精锐尽出,于长安城外披甲持戈,列阵以待。

阵势甫一列好,长安城中几万军民便押着粮草辎重出城,浩浩荡荡向东而行。

鼓声震天动地,尘埃漫天而起。

汉军亦出寨列阵。

但很显然,面对人数三五倍于己的魏军,汉军并没有出来阻截的打算,只不过提防魏军不向灞水,反而来攻营寨罢了。

大约一个时辰过去。

各处城门再度关闭。

漕渠汉寨,望楼上,刘禅静静望着长安。

司马懿弃长安而走,长安虽有守军,却也不足为虑,还于旧都之日就在眼前了。

“子龙将军,我们也走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