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王业不偏安 > 第124章 弃守长安

三国:王业不偏安 第124章 弃守长安

作者:狗脚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30 22:58: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且说,就在郝昭、王双弃众奔逃后不到小半刻钟时间,

汉军千余骑便已在魏延、麋威、杨素、刘泽等人的带领下,追至魏军四千步卒身后。

所谓的四散而走,事实上也不是散作满天星。

而是分作了几十路。

每路由几十近百相对熟悉的人相聚互保,一并往新丰东逃。

这种情况下,汉骑想要追杀,就势必要分兵,分兵就可能中伏,也可能被少部分战斗意志仍然强烈的步卒以步制骑实现反杀。

所以于追来的汉骑而言,最好的办法便是以更多的兵力聚歼一处,再去寻找其他溃卒,这就注定了不可能将魏军全歼。

而随着魏军步卒四散而逃,追来的汉骑四处追杀,率八百余匈骑往西南逃亡的刘聪也终于在震惊中反应过来:

汉军竟真如杨条所言,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夺下了灞桥!

震惊之余,当即率领八百余匈骑重新往新丰方向杀来。

一路杀了些无脑往灞陵方向奔走的魏军逃卒。

其后不断以鸣镝响箭发号。

很快便得到了二弟刘泽部曲的鸣镝回应,千余匈骑会师一处,往东追杀魏军步卒。

杨条见到魏军骑兵突然往新丰而去,先是思索了片刻,而后没有回头围杀魏军步卒,而是直接率领羌骑追魏军骑兵去了。

和他有同样想法的是魏延。

大汉的战略目的是新丰城,尽可能不使魏军进入新丰,那么新丰城就更容易攻下。

郝昭使魏军四千步卒四散而走,一个是因为不这么做,那么这四千人大概一个都逃不了。

二是以这四千人为诱饵,诱使汉军去追杀这四千人,为文钦骑兵争取入城的时间。

率领四千弩手追来的吴班与陈式二将,在见到魏延与杨条并未率骑回头剿敌后,很快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随后同样没有选择去追杀魏军逃卒,而是沿着漕渠旁的官道径直往新丰而去。

麋威及杨条之子杨素率领的八百余骑,则护卫在这支步军左右,一边在步军一里范围内收割溃卒,一边往新丰驰去。

唯有刘聪与刘泽兄弟二人,带着一千二百余匈骑,在田地与旷野上任意驰骋,不断绞杀魏军,并剥下他们的弓弩刀枪,甲胄兜鍪。

文钦统领的三千余骑所骑乘战马不是所谓的核动力马,白日里就已奔波了近百里,马力损失严重,很快便在与魏延、杨条一众轻骑的追逐战中落入了下风。

魏延、杨条手下精骑善射的几百骑依靠更快的马速,不断抢占右利手的有利侧,与魏骑后队展开了对射与贴身近战。

一路上,当先的汉骑喊杀震天,落后的魏骑惨叫连连。

而与绝大多数汉骑的亢奋不同,身长八尺有余,只穿一身轻甲却依然显得威武雄壮的魏延一言不发,一声不吭。

从侧翼追上一员身负认旗的虎豹骑百人督后,手中大槊随意一挑。

那名压阵的百人督见状本欲以骑枪应付,却不料都未出手,整个人便已被大槊击得倒飞出去。

巨大的反作用力却并没有使那员虎熊大将摔下马背,只让他胯下战马稍微迟滞片刻,侧移些许。

也不理会那百人督,奋勇直追。

黑夜之中,跑在最前面的文钦也不知到底有多少汉骑追在身后,只道汉骑既敢来追,人数必然不少,便也不敢实施什么反包之策,只是一味地往新丰逃去。

要是他们这三千人也不能进入新丰,那么新丰就彻底完蛋了,长安城也彻底完蛋了。

抱着这种惊惶的念头奔逃了十余里,死伤一二百骑后,文钦才猛地反应了过来一件事。

——汉军精通骑射的,就那么几百人而已!

随即立刻把剩余骑兵分成数股,四散而逃,以此分散汉军精锐骑兵带来的压力。

他的这一举动总算为魏骑争取到了喘息之机,魏延与杨条追杀的骑兵不过一千二百余骑罢了,精通骑射的也不过四百余骑。

其余那七八百骑,在这一场追逐战中主打一个虚张声势,起到唬人的作用。

虎豹骑虽已不复当年之勇,但骑射本领却是没落下,只会驻马而射的数百羌骑即使马速更快,却也没能再讨到什么便宜。

杨条得知这一情况,只得命这部分羌骑停止追逐,再回过头来围杀魏军步卒。

下完令后,才又继续率领四百余精锐跟在魏延数十亲兵精骑身后,紧咬一小股魏骑不放。

文钦幸运地没有被追逐,很快来到了新丰城下,而熟悉路况的郝昭与王双二将早于一刻钟前进城,在城头组织好了必要的防务。

文钦与身后四百余骑在验明身份后,直接进入新丰西门的小寨驻防。

而为了防止汉军混入寨中,后至者不得不在卸甲弃兵后才得入寨,又在验明身份后重新披甲待敌。

这一过程虽是必须,却也注定使得不少魏军将士被拦在城寨之外,进退不得。

追杀而至的魏延与杨条数百骑在寨外又成功杀伤近百。

郝昭便在城上擂鼓,引城外来骑数百全部聚到城墙之下,再以步弓进行火力掩护。

眼看着不能靠近城墙,而还没进城的魏军骑兵越来越多,魏延杨条捡起伤卒徐徐离去。

魏军骑兵不断卸甲弃兵入寨。

一个时辰后,除了刘聪、刘泽手下匈骑,汉军步骑六千余人全部赶至新丰城下,随后分成四部,堵住了新丰城四座城门。

至此,再没有人能进入新丰了。

又半个时辰过去,虎步监孟琰率两千步卒来到了新丰城下。

见新丰已经无恙,随即挥师向西包去。

彼处,爨习手下两千无当飞军正与刘聪、刘泽匈骑一起,在田地旷野中搜寻魏军溃卒。

新丰城头,文钦心中惶惑,脸上疲态尽显。

而他身边,率先入城的郝昭、王双二将也好不到哪里去。

“郝伯道,我不明白,你何以直接弃军而走?!”文钦声色愤懑,终于发出质疑。

“四千步卒,三千精骑,难道就不是蜀寇对手?”

郝昭一时语迟。

文钦历事三朝,更是谯沛乡党,统虎豹骑之重。

这么一个人对他发出质询,不是他能犯颜反驳的。

只能好声好气道:“文将军,适才蜀骑突然分东西而走,乃是分兵之策,我料你定然会去追杀,顾不得我手下四千步卒了。

“而蜀寇步卒突然举火而来,人数不知几。

“我若不弃军分兵而走,蜀寇骑军但凡来阻我前路,拖延片刻便能等到蜀寇步军赶至。

“我走不脱事小,四千将士尽灭亦可,但新丰不能不守。

“若他日陛下与骠骑将军降罪,我有死而已。”

文钦见郝昭竟有死志,冒火的脾气一时压了下来,只是依然不解:

“我有三千骑,你守住片刻就能等到我回来。

“我以三千骑掩护你们撤退,步骑相互配合,难道蜀寇能有什么办法吗?”

郝昭勉力摇头:“文将军,彼时我已与你失联,如何能知你会在片刻后来援?若是你一直追蜀寇追出数十里呢?”

文钦一滞。

他倒没想过这个问题。

如果不是实在追不上蜀骑,他或许真能追杀数十里。

毕竟他完全没想到,蜀军竟能如此迅速地突破灞水防线。

一念至此,文钦心中之火无处发泄,只得无奈地奋力一拳捶向身前那面夯土女墙。

一声闷响。

“早知如此,该直奔新丰的!

“都怪那王昶,如此紧要关头,却非要设什么反伏之策!”

郝昭摇头:“不能这么说,要怪只能怪蜀寇打灞陵打得太快,否则咱们这反伏之策是可能成功的。”

文钦显然不吃这套说辞,心底仍将罪责归在了王昶身上:

“哼,我看根本就不该分兵来新丰,或许还能守住灞桥不失!

“待司马…骠骑将军大军一到,灞水以西之蜀寇,岂有不被两面夹击之理?!”

郝昭道:“我们不能料到蜀寇能这么快夺下灞桥,骠骑将军又如何能料到?

“再者,蜀寇在长安城北尚有一二万人马,若骠骑将军挥师而来,恐怕被两面夹击的不是蜀寇,反而是骠骑将军手中荆豫大军了。”

话说,司马懿一开始确实有包夹汉军的想法。

但这个想法,在试探出三寨汉军的实力后便已然打消。

他大军走到长安城西北角,便已是两个时辰疾行三十余里。

而长安城实在太大,从西北角走到东北角就将近十里,再至灞水又是二十余里。

所以纵是夹击,也不是今夜,而是明日。

所以他才下令,命王昶等人务必守到明日清晨。

却没料到,汉军竟是又给了他一个惊喜。

郝昭再度叹了一气:

“我下令命四千人分散而走,本是以为蜀寇定会去搜寻追杀。

“却实在没想到他们目标竟如此明确,更舍得首级战功不要,直奔新丰而来。

“不然的话,恐怕还能回来数百近千人的,文将军你手中三千骑,也应能全须全尾回来才是。”

郝昭在被大将军曹真征辟前便已威震陇右,素有威望,自认为自己是知兵之人,也自认自己临机决断已经很妥当了。

却是想不到汉军竟然更加当机立断,可以说一条决策都没做错。

如今四门被堵,四千步卒只跑回来百余名幸运胆大之人。

据逃回城的步卒说,不少人直接依着夜色继续往东,又或往南面的骊山跑了。

实在是汉军步骑目标明确,直奔新丰而来。

到了城外才又分人折返回去,把几千步卒拦在了后面。

又配合后军如圈羊一般,将尚不能入城之人围了起来,慢慢歼灭。

文钦手中三千余骑,此刻也只剩了两千六百余,死伤四五百人,损失不可谓不大。

更无奈的是,王昶本意是让文钦三千骑护送郝昭四千步卒回城,之后便在城外作为机动力量,骚扰汉军,提供支援。

如今却是被困在了城中,失去了机动能力。

如此一来,这座新丰城俨然成了待宰的羔羊,没了丝毫反击能力,只能被动挨打了。

这新丰不是陈仓,不是五丈塬,不是玉壁。

没有十几丈几十丈高的台地作为依托,在只能被动挨打,且兵力不足的情况下,想要将之夺下,并不如何艰难。

郝昭一叹,道:“事已至此,骠骑将军恐怕要弃守长安了。”

文钦也是一叹。

昨日因运送粮草而不幸被留在此城的河东从事王濬见此情状,不由冷哼一声,不满道:

“与其在此唉声叹气,不如想想怎么加固城防吧!

“只要我能守住三五日,骠骑将军未必不能把蜀寇逼回去。”

“你这黄口竖子竟是何人,这里轮得到你说话吗?!”文钦登时扶刀出鞘,欲将这出言不逊,看起来二十岁上下的毛头小子一刀斩了。

郝昭见状,赶忙抬手将文钦环首刀压住,急劝道:“文将军,这位是凉州徐刺史之婿,王濬王士治,如今乃是河东从事。”

文钦斜睨着这叫作王濬的,先是冷哼一声,而后声色不屑地骂:

“狂狷小儿!

“若再敢这般胡言乱语,老子不管你河东从事河西从事!

“也不管你什么徐刺史王刺史!

“手中环首刀,定斩汝不饶!”

王濬冷笑不止,对文钦手中环首刀根本不屑。

文钦见状怒火中烧,当即扬刀就要砍下。

郝昭赶忙再当和事佬,抢上前来握住文钦手腕,而后先是骂了王濬一声,又安抚了一番文钦。

两人却是皆不买账。

郝昭只能让王双帮忙,把王濬弄得远远的。

又跟文钦说,如今乃是用人之际,不必跟这毛头小子动怒,先把新丰守住,日后得胜再到陛下面前告这小子一状。

再则,这王濬的岳父凉州刺史如今孤悬凉州,不是得罪他的时候,让文钦以大局为重。

文钦这时才想到徐邈孤悬凉州之事,真要把这徐刺史的女婿斩了,保不齐就把徐刺史给逼反了。

到时他罪过就大了,恐怕谯沛乡人的身份也保他不住,这才暂时将怒火压下。

可王濬如此藐视于他,这事不可能就这么算了,于是心下做了决断,一旦徐邈不能守住凉州,那么这王濬的死期就到了。

郝昭在安抚完文钦后,才又去找到王濬,问:

“士治适才说,骠骑将军未必不能把蜀寇逼回去,这是何意?”

王濬笑了笑:“蜀寇能来新丰断长安粮道,骠骑将军难道不能去棘门细柳断蜀寇粮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