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冒姓琅琊 > 第307章 破局

冒姓琅琊 第307章 破局

作者:东周公子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30 22:57: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小登是朝廷特使?

朝廷派宗室女入蛮当特使?朝廷没人了?

难不成因为我给她讲了定蛮策所以找了个机缘实践?或者是朝廷派了两拨人,一明一暗地出使,明是王揖到汶阳部,暗是萧宝月到永宁部?

又或者不是代表朝廷来的,而是代表太子来的?

太子通蛮?

永宁蛮通巴东王,所以太子来争取永宁蛮?

永宁蛮吃两家?

王扬有些混乱......

萧宝月同样混乱。

这小贼怎么跑这儿来了?

难道玩不下去了,改投蛮部了?!!

或者王揖派他来的?

或者是特意冲着我来的?

他不会是知道了吧?

不可能吧?

不过小贼心思狡狯得很,说不定真让他查出什么来......

如果他真知道了,那怎么办???

混乱的不只王扬和萧宝月,勒罗罗、昂他也同样满腹疑虑。

勒罗罗心想:所以永宁部也归附了?他们什么条件?有六不之约吗?难道也开蛮路?两条蛮路会不会影响生意?如果两家都归附汉廷,那汉廷调停是不是就管用了?但如果永宁蛮子倒向汉廷更彻底,汉廷会不会偏帮永宁蛮?王扬一直隐瞒汉廷往永宁蛮派使者的事,他有什么用意?会不会借此逼自己让步已经谈好的条件?这一次,他真的会站在汶阳部这边吗?

昂他心道:是因为伏杀的事没做妥当,所以还是让巴东王的政敌通了汶阳蛮贸易?但如果此人是伏杀的漏网之鱼,那应该是私人使者,如何说是朝廷使臣?虚张声势?还是真有朝廷授意?又或者这其实是另一拨人,是朝廷正式派到汶阳部的使节?荆州到底知不知道这件事?知道为什么不说?汉廷一面让荆州跟我谈更大的生意,另一面又和汶阳蛮勾勾搭搭,这是两面下注?还是不想我一家独大,所以开始扶持我的对家?

四个人四种心思,一时间竟没人说话,帐内气氛开始诡异起来。

心一想说话。

她也不知道想说些什么,但她就是想说!

可她不敢。

萧宝月之前给她下过禁令,在这种场合,没有少主的允许,是不可以开口的,否则会被吊起来转悠悠的......

所以她只能把眼睛睁得更大一些,以此补偿自己想要说话的强烈愿望。

怜三是惊讶过后最先恢复状态的,因为他不需要思索那么多,便是有心思索,可在当下这种复杂棘手的情况下,他也思索不明白,所以索性就放弃思考,只是做好应变准备,随时听令就是了。

这种状态和陈青珊是一样的,心一盯着王扬,陈青珊则盯着心一,她知道这个身量娇小的少女看起来人畜无害,但其实非常危险!近身搏杀,自己恐怕不是她对手,但上次自己没带槊!现在长槊在手,心中不怵!只要她敢动,就让她尝尝陈家槊的厉害!

怜三、陈青珊想得少,所以容易清明;心一思路奇葩,清不清明的很难以理智判定。而在想得多的几个人中,王扬率先抓住三个关键,一下子脱颖而出。

第一个关键是萧宝月的态度。

自己使臣身份不实,充其量只是一个使团随员。即便打出王揖的旗号,说自己非正式使臣而是受使臣之命出使,那说话的力度自此也会大大减弱,汶阳部对自己的信任和重视也再不复以往,不仅这次借谈判谋机遇的难度会增加不少,就连之前和汶阳部谈好的事都有可能会重生波折!所以自己心虚,这在情理之中。可萧宝月为什么心虚?

她如果真是朝廷特使,尽可以大大方方地控场,或挟或制,或查或问,有什么不能做的?但她反应和我一样,这就说明她也在忌惮我!在场都是蛮人,我说她什么她会忌惮?

那兴许就是......她根本不是朝廷特使!

要么她是代表东宫私通蛮部,要么就是她来查巴东王通蛮一案的!而后者的可能性更大!因为萧宝月费尽心机,一直在追查巴东王通蛮之事,又借我之力查出永宁蛮的线索,所以她才来永宁蛮!她不是替太子通蛮,太子通一个地方蛮部意义不大,并且很有风险,因为这个蛮部和巴东王牵扯不清,随时可能向巴东王泄密,所以萧宝月不是替太子勾连永宁蛮,她来永宁蛮是来找证据的!

她怕我拆她的身份,坏她的事,所以不只是我怕她,她也怕我!

至于第二个关键则是必须意识到,自己要应对的除了萧宝月之外,还有勒罗罗和永宁部君长。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两人对自己的观感比萧宝月要重要得多。现在出了两个汉使,两人心中一定打鼓,不过这件事对于自己来说未必全是坏事,利用好了,或许反而有奇效,不过需得尽快安两人之心!尤其是勒罗罗,必须让他坚定不移地走王扬主义道路,这样下面的两步棋才好走。

第三个关键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谁先开口谁就更容易掌握主动。既然萧宝月和永宁部事先不知道自己来汶阳部,而勒罗罗也不知道萧宝月,那就暂时处于“信息真空”状态。信息真空状态下,谁能抢先输出信息,谁就能为后续沟通设定初始框架,掌握主导节奏。同时传递出自信的信号,这对于安抚盟友、威慑对手以及迷惑旁观者都有重要作用。

第一个关键是底气,第二个关键是认识,第三个关键是方法。

三个关节细细拆解起来很复杂,但心念电转,不过瞬息。在诡异的沉默刚刚漫起的数秒之间,王扬掌握了底气,明晰了认识,确定了方法,率先开口。

他看向萧宝月,神色复杂,语气感慨道:

“我本以为我奉命出使,已安荆蛮,没想到你还是来了。”

此言一出,勒罗罗懵,昂他懵,萧宝月——亦懵!

这小贼果然是假冒使臣!

假冒琅琊王氏又假冒使臣,这厮真是......他这话到底什么意思啊?

王扬这句话有三个小分句,句句有用意,且内涵颇丰。

第一句是要告诉萧宝月,自己现在是使臣身份,因为介绍身份的时候萧宝月还没入帐,所以得给她提个醒;第二个分句是王扬为后续手段浅浅地埋了一个铺垫,现在自然谁也不明其意;第三个分句大家更听不懂,不过从明面上可以听出两人从前是认识的,并且应该有什么不为旁听者所知的前情背景,这从王扬的语气和表情上也能猜出来,还很好地解释了乍一见面时的诡异气氛。

而王扬之所以要用这样一句涵义并不简单的话开局,除了为他后续隐秘的用意做铺垫之外,也是故意要让萧宝月陷入不可琢磨的节奏之中,只能被自己牵着走。

王扬脑子快,萧宝月也不慢,王扬想到的前两个关键时她也想到了,只是她心思虽快,却短于周旋。她擅长在占尽优势的时候发号施令、掌控全局,但在这种复杂的状况下,却缺乏措置之法。

如果让她静下心来,安静筹思,她自信可以谋算妥当、应对自如,但这是当场交锋,即时交谈,哪有排练准备的时间?所以她即便已经意识到王扬的话中应该是藏了什么心思,但也没什么好的办法,只能见招拆招,顺着他的话说道:

“嗯,我也没想到。”

王扬第一句话让众人摸不着头脑,第二句话则有石破天惊之意:

“其实你不算朝廷特使,你只是荆州特使。”

萧宝月面上镇定,心中却慌了。

这天杀的小贼!还真知道!!他是怎么知道的?!

居然有脸说我不是朝廷特使?!我不是你是???

萧宝月以为被看穿了底细,不由得更生忌惮。

王扬是半猜半踩。

首先,萧宝月是女子,再怎么也装不成使臣,只能打私人使者的旗号。既然私使,那就不一定非是朝廷的了。其次,这里面涉及一个安全的问题,王扬入汶阳蛮,是因为汶阳蛮等着朝廷来赎柳憕。你萧宝月没有稳妥身份,敢贸然入永宁蛮?不怕被直接扣下成为第二个柳憕?那对于永宁蛮来说,什么身份最稳妥呢?

当然是巴东王的使者身份。巴东王既然和永宁蛮有合作,那巴东王派的使者不仅不会被扣下,反而能受到礼敬。并且此时冒充巴东王的使者很合时机。截杀使团的事一发,王揖王扬不知生死,又有永宁军横插一手,打了个反伏击,巴东王做贼心虚,近期很可能都不会联系永宁蛮。萧宝月正好利用这个时间差,伪装巴东王使者。她之前让自己弄的那三百件掉色袄,恐怕就是取信、示好永宁蛮的手笔。兴许还有什么别的方法?萧宝月能截到薛队主他们的口供,又对巴东王宴会上的情形言语了如指掌,荆州官员里很可能有她的内应,冒充荆州使者,或许也有此内应之助......

以上是猜。

至于踩,那自然是压一下萧宝月的身份,自己做朝廷使者,让萧宝月乖乖当荆州使者,由此定下大小王,这样下面出牌更顺利。

萧宝月先被猜中,又被踩实,心头已再现恶龙咆哮!

只是当着昂他的面,不好咆哮,她想过很多次与王扬再次见面交锋的场景,却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像今天这样,话才说了一句,便已先输两招,实在可恨!

不过王扬你别太得意,今日之局,胜负未可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