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 第374章 难办?那就别办了!

“麻蛋,唐军太不讲武德了!

“亏他们的第一个年号是‘武德’,越缺什么越强调什么是吧!

“谁家好人趁我们脱裤子屙屎的时候泼我们脏水啊!”

薛万彻的咒骂声,响彻了汾河两岸。

大明舰队顺着汾河水,朝着远离晋阳城的方向,灰溜溜地向南撤退。

刚才那一仗,着实让明军吃了一记闷亏。

大明舰队先是被铁索拦住去路,阵型又被纵火船打乱,在被迫登陆上岸的时候,又在陆上挨了李世绩的伏击。

一套丝滑连招行云流水,明军被打得既顾不了头、也顾不了腚。

尤其是登陆时遭遇伏击,更是直奔命门,明军猝不及防,来不及布置阵型,被李世绩率军揍得大败亏输。

最后,还是明军将士凭着过硬的业务能力和优秀的装备,硬是杀出一条血路,仓皇登船,走水路向南撤出了战场,这才避免了被一波团灭的命运。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他们对我军的战法知根知底。我军也不能一招鲜吃遍天啊。”

契苾何力叹息一声。

满嘴顺口溜,你这是要考举人么……李明没有心情吐槽。

刚才那仗,着实把他打疼了。

大明的精锐步兵在岸上被暗算,坚船利炮又在水里被垃圾船蹭。

损失虽然还不至于大到伤筋动骨的地步,但也足够让白手起家的富一代心疼好一阵子的了。

“明明都能望见晋阳府了……”薛万彻不甘心地捶着船栏。

望见敌方核心区域的标志性建筑,是不是某种flag啊?

比如1941年在莫斯科郊外的德军……

李明郁闷地看着汾河水,无精打采地喃喃自语:

“对方是对我军的作战流程了如指掌,才能对症下药,好好薅了一把我军的羊毛啊。”

诚然,明军这段时间的战法太公式化了——能坐船就坐船,不能坐船就下船走路。

结果被唐军针对性地布置了战术,抓住上下船的timing打了一波团。

归根结底,还是明军出现了战略失误,战法一成不变被抓住了破绽。

所幸明军的物质实力够强,打起仗来容错率更高,就算中了一波大招,也并没有遭到不可承受的损失。

全军得以全身而退,南下暂避唐军锋芒。

国力强横,就是这么不讲道理。

“陛下,接下来当如何应对?”

一声沉闷的问话,打断了李明的思路。

他收回了思绪,就看见契苾何力正眼巴巴地望着自己。

诚然,李明并没有时间郁闷。

作为这支军队的大统帅,大明的掌舵人,他还有更迫在眉睫的问题要处理——

下一步,该怎么走?

薛万彻撇撇嘴:

“怎么办?难道吃饭噎住了就不吃饭了?继续打啊!”

李明靠在船栏上,看着座下的哼哈二将,手指轻轻地点着栏杆。

实话实说,二位将军虽然也是当世的名将,但是和武庙十哲之一的李世绩比起来,那还是欠一些火候的。

别看李世绩一直扮演着菜鸟的角色,但那是和老李家的那两位碳基生物顶点对比出来的。

他打一打薛万彻和契苾何力,那还是相当轻松加愉快的。

双方在指挥、谋略上的差距,在刚才那一战就体现得淋漓尽致。

大明在物质、人力方面的优势,虽然能够部分填补双方在主将能力上的差距。

但是若要完全抹平差距,目前来看,还是有一些难度的。

不是卧龙凤雏太菜,而是李世绩太强,这就是武庙十哲的含金量。

更何况,在李世绩背后,在晋阳城中,还有一位集战略与战术于一体的人类巅峰。

晋阳城……南北两路对进……

“对了,朔州方向的进展如何了?”李明一拍脑门道:

“我们在并州方向前进受挫,得赶快把这消息通报他们才是,让他们别着急南下,让战线过于突前了。”

一看领导拍脑门,薛万彻也跟着拍了拍脑门:

“陛下不说我都忘了……刚收到朔州方向的密信,还没来得及转交给您。”

李明嘴角抽搐:

“这么重要的事情,你现在才告诉我?”

“刚才一直在打仗嘛,后来我忘了。要不是陛下提醒,这种小事谁记得住?”薛万彻振振有词。

“……”

李明忍住一脚把老薛踹下河的冲动——关键是踹不动他——嘟着嘴向他伸出手:

“信拿过来。李靖说什么了?”

“我不知道,我没看过。”薛万彻煞有介事地压低声音:

“这是密信。”

“……”李明彻底放弃吐槽这厮了,拆开封信的蜡,快速浏览了一遍。

读着读着,他的眉毛一挑:

“哦?”

哼哈二将立刻凑上来:

“好消息?”

李明摇摇头:“不是。”

“那,是坏消息?”

“嘶……好像也不像。”

领导的暧昧态度,让两人摸不着头脑。

李靖李卫公到底寄了什么东西过来,朔州方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李靖在信里说。”

李明缓缓道:

“我军南下遭到阿史那社尔、程知节的决死阻拦,脚步受阻,只能继续困守朔州。”

“切,这不是和我们一样嘛,看来李卫公也不过如此。”薛万彻感到既爽又不爽。

既怕兄弟被虐泉,又怕兄弟carry全场。

相比之下,契苾何力的思路就正常许多了。

“李卫公进攻受挫?这可难办了……”

明军在两路都不敌唐军,这明明是天大的坏消息啊。

陛下为什么会觉得此事“不像坏消息”呢?

总不会因为唐军拦住了李靖南下的步伐,间接地统合了南北两路的步调,所以觉得这结果“还可以”吧?

“难办?难办就别办了。”李明轻轻呼出一口浊气。

别办?

什么意思,难道不打山西了?

哼哈二将发现,自己的脑洞再大,在李明陛下的巨大脑洞面前,都像俩实心铁疙瘩。

“陛下,这是何意呐?”

两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李明将密信展开给二人看:

“这是李靖的意思。你们觉得如何?”

两人瞪大了眼睛,一字一句地仔细研究。

“放弃南下,牵制唐军,消耗敌人,这……”

“这大概真的可行?唐军如果往朔州方向继续填人,那晋阳必然越来越空虚。如果不往里填人,那朔州失守,他们就会面临南北两面的压力。”

卧龙凤雏对李靖的战略转变姑且表示了认可。

“只是……”薛万彻眉头皱起:

“如此一来,进攻晋阳的担子,就全挑在我们这一路军的肩膀上了。

契苾何力的站位则更高:

“南北对进的战略是战前规划、陛下钦定的。现在李卫公如此自说自话地改变战略,是否妥当?”

领导甩锅给下属的要多不少,可下属甩锅给领导的也就只此一家了。

李明倒是对此觉得无所谓,轻巧地挥挥手:

“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一切以战事为重。

“只要能打赢,无所不可为。”

这也是很有李明的风格了,一切以达到目的为准。

即使自己要为此承担更大的责任、背更大的锅,也在所不辞。

如此一来,下一步的思路就明晰了起来。

“想要一步到位,一战打垮唐军最后的主力,看来是不现实了。”

李明轻轻叹息:

“记下我的命令:南路军暂时南撤,整顿后勤,整编队伍。

“北路军继续南下进攻,给唐军的北方形成持续的压力,以杀伤敌有生力量为主。”

一言蔽之,还是磨。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把唐军磨没了,天策上将还能有什么后手招数?

大明耗得起,那大唐呢?

契苾何力表示叹服:“陛下所言极是。”

这样获胜,虽然场面打得不够漂亮,有胜之不武的嫌疑。

但是能赢!

赢比什么都重要。

薛万彻心不在焉地东张西望,突然眉头一皱,眯起了眼睛:

“咦?那是什么?”

老薛的疑问,让大家神经一紧。

因为这家伙的铜铃大眼真不白长啊,总是能发现一些令人不安的线索。

“岸上那是……”

李明几乎将眼睛眯成了两道缝,才隐约看见,岸上好像有几团黑漆漆的东西,在从南向北地移动。

“那是军队。”薛万彻道。

“军队……那是何方的部属?”契苾何力眨着无辜又无知的大眼睛。

明军都在船里。

那在岸上的,就只有……

“是唐军?唐军的增援?”契苾何力大惊失色。

随着双方的距离越来越短,情况逐渐明晰起来。

确实是唐军,正在向北部快速行军。

北方有什么?

北方有晋阳城,有李世绩率领的唐军主力,有天策上将李世民!

“他们哪儿来的增援?关中?中原?”薛万彻急得大喊。

他不理解,刷火星兵明明是大明的必杀技,凭什么大唐也配?

“蒲州,是蒲州的守军……”

李明淡淡地说道:

“他们趁我军败退的时机,乘机北上支援晋阳防御了。”

大唐是在蒲州布置了一支规模不小的防御力量的,由李世绩领衔。

初衷是隔断明军北上的通道,利用坚城尽可能地消耗明军的锋锐。

后来发生了什么大家都知道了。

李明利用强横到没朋友的无敌舰队,直接无视蒲州,利用“蛙跳战术”跳过了这支守军。

从那以后,这支唐军的境遇就比较尴尬了。

继续留在蒲州,那除了把大唐的米吃空,貌似他们起不到半点作用。

但是如果北上驰援晋州、并州的战局,他们又没有这个能力。

不是他们走不动路,而是北上的行军路线,被明军堵死了。

让他们守城,那确实可以给明军造成很大的麻烦。

但是让他们在一本道上,和明军狭路相逢,打一场野战。

那无异于自己跳进火坑。

“所以他们是趁我军败退、自顾不暇之际,抓紧时间北上么?”薛万彻道。

契苾何力细细一思索,脸色骤然大变:

“从晋阳到蒲州,传信还要走好几天,大部队启程至此又需要走几天……

“他们一定是早已做好了算计!料定了我军将有此劫,提前调动了蒲州的军队!”

唐军之中,谁能提前这么多步做好规划?

除了李世民陛下,还能有谁!

即使实力处于绝对的下风,照样能让敌人按照他的指挥棒起舞。

这就很细思极恐了。

众人低头不语。

天策上将李世民,终究是一座不可逾越的大山么……

“这一套连招连得好啊。呵呵,不愧是李二。不枉我为了这一天,筹备了这么久。”

李明的嘴角扬起一个不服输的笑容。

老薛和契苾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异口同声:

“陛下莫非有破局的妙计?”

李明没有直接回答。

他沉稳地面对众人,声音不大,但是充满了威压。

“尔等都有,听我号令——”

既然我的将军们都不是对手。

那就由我亲自出马!

…………

“属下不才,让贼寇脱逃,又一次辜负了陛下的信任。

“请陛下责罚!”

晋阳府中,李世绩又双叒叕跪在地上请罪。

只是这一次,这口锅真不是他的。

“敌我实力相差不小,朕本就没有奢望你——或者其他任何人——能够将明军以及他们的那个‘开国皇帝’一网打尽。”

李世民坐在上首,说话很是心平气和。

“相反,你这仗打得尤为出彩。不但战略安排得当,战术时机抓得也很准,朕还要嘉奖你。”

“陛下圣明。”在座的诸将纷纷点头,同样认可了李世绩的功劳。

李大总管这一战,充分利用了敌人暴露出来的作战惯性。

先诱敌深入晋阳城下,又抓住了敌军上岸这一转瞬即逝的空档,从水、陆双管齐下,给予了明军凶狠一击。

这一战不但挫败了敌人进攻的势头,还让敌人付出了沉重的伤亡损失。

对败多胜少的唐军而言,此战的胜利不啻于一针强心剂。

“阿史那将军和程知节将军在北部的作战也十分顺利,抵挡住了李靖部三番五次的南下企图。”

郭孝恪说道。

相比此战之前,他现在的表情要轻松许多,不再一直绷着个脸了。

“南北两条战线上都传来了捷报,甚好,甚妙啊!”

晋阳府的空气仿佛重新开始了流动,在战前压抑到几乎窒息的将军们,终于能缓口气了。

李世民微笑着颔首:

“能迎来战局的逆转,离不开诸位的一致努力。”

能得到天下武力值第一的天策上将的肯定,众将的心情更为轻快。

一扫被明军连续压着打的郁闷,感到扬眉吐气。

而在一片轻松的氛围之中。

原本最为悠然的李世民,却暗暗绷紧了神经。

“吾殚精竭虑、穷尽一切手段,布下了如此天罗地网,以有心算无心,居然都能被那小子从容逃脱?!

“那小子的实力……

“竟能如此悬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