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 第756章 备战与帝都大事

武德四年,初春未到,便有边境战报传到奉天。

春暖花开,不仅动物发情,罗斯人也开始躁动,多次有游骑兵出动犯边。

好在北方有杨忠嗣、越云、王三春三位名将驻守,将对方每次进攻都截止在边境之外。

但战争的气息已经很浓了,除了北方边境常备守军外,杨忠嗣请示李彻过后,又调了一万室韦蛮兵北上。

此时的奉天城。

残冬未尽,殿外庭柳才刚抽出一点肉眼难察的嫩黄芽苞,料峭春寒仍锁着这座北方都城。

奉天殿内却是一片肃杀之气。

七位阁臣、六部尚书,以及各军将领齐聚一堂,分列两侧。

怀恩立于王座阶下,手持一份紧急军报,声音平稳地念道:

“自正月十五至四月初七,罗斯国骑兵自雅库茨克堡出动,越大鲜卑山,袭扰我黑龙江、乌第河、精奇里江流域屯堡、哨所及边民村落,累计五十三次。”

“我边境守军与之接战五十三次,将其试探性攻击全部击退,然敌骑来去如风,难以根除......”

待到怀恩念毕,他便收起军报,退回到李彻身侧。

殿内落针可闻,只有炭火偶尔噼啪作响。

李彻靠着王座,指节轻叩扶手,面色依旧平静,目光扫过下方众臣。

了解李彻的臣子都知道,殿下如此神色,便是要让大家议一议了。

短暂的死寂后,殿内的讨论声骤然炸开:

陈规依旧第一个出列,须发皆张,声音洪亮:

“殿下!罗斯人狼子野心,得寸进尺!”

“如今虽不过小股骚扰,但若是不管不顾,必然愈发猖獗。”

“若再不予以重击,彼必视我奉国软弱可欺,日后边患将永无宁日!”

众臣子见这位一副蠢蠢欲动的模样,便知晓一定是火药司联合奉国大学,又搞出了什么新式武器。

不过这位火药司一把手的意见向来没什么价值,大家都知道这位是主战派中的主战派。

他的发言,更像是一个信号,一个开始激烈讨论的信号。

一位老臣颤颤巍巍地走出列,对着李彻微微拱手。

李彻见状都不敢托大,连忙虚扶对方:“请钱师教我。”

钱斌已经很老了,身体情况每况日下,平日朝会很少参加,此刻竟也亲自前来商议。

这位老臣微微颔首,随即轻声道:“老臣只有一言要说。”

“远征雅库茨克路途遥远,气候苦寒,粮草、军械、民夫转运之耗,恐是一个天文数字。”

“去岁方才整治贪腐,国库方见盈余,一场大战若旷日持久,只怕对国力消耗更大。”

文载尹、王锡等人复议。

他们不主战,不是因为怯战,而是更关注奉国的经济发展。

从发展的角度上看,辽东、倭国四岛、高丽三国这些土地的潜力巨大,足够奉国消化一段时间了。

至于北部边疆的极寒之地,并没有太大的发展价值,为此打一仗似乎得不偿失。

不过,奉国朝堂本就允许有不同的声音。

便是所有朝臣都十分尊敬钱斌这位老臣,依然有很多人表示反对:

“此言差矣,难道就眼睁睁看着罗斯人在我边境烧杀抢掠?”

“今日割一村,明日让一寨,那群白皮鬼迟早兵临奉天城下!”

“不能守边,谈何发展?此战必须要打!”

“我奉国粮草充沛、国库充盈,这些钱粮此时不用,等它们烂在国库中吗?”

老成持重的文载尹提出不同意见:“并非不战,而是当以巩固边防为主,增筑堡寨,坚壁清野......”

又有人反驳道:“只防不攻,那待到敌军打入我境内,掠走边民、烧毁村庄怎么办?”

殿内争执顿起,主战者慷慨激昂,主守者忧心忡忡,各有道理,互不相让。

声音不断在殿内回荡,碰撞出激烈的思想火花。

李彻始终沉默地听着,目光从一张张或激动或焦虑的脸上掠过,手指的叩击未曾停顿。

直到争论声渐歇,所有人都意识到,最终的决断仍需王座上的人来下,目光重新汇聚到他身上。

李彻停下了叩击的手指,殿内彻底安静下来。

李彻这才缓缓站起身:“好了,争论到此为止,在过年之前,此事本王就与子渊、正则二人谈过。”

此言一出,诸葛哲和霍端孝二人微微躬身行礼。

李彻走下王座台阶,来到大殿中央那张巨大的北境舆图前。

随即从一旁的秋白腰间抽出佩剑,点向地图上方那个标注着‘雅库茨克’的据点。

“这是一个极寒之城,人迹罕至。”

“诸位说得没错,此地路途遥远、气候恶劣,甚至完全不适合人生存。”

“但你们似乎忘了,对我们不利的情况,在敌军那边同样存在,甚至只会更严重。”

众人目露了然之色。

到底是殿下,竟是第一时间从敌方的角度看待问题,瞬间发现了他们所没有看到的。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非长久之计。”

“唯有直捣巢穴,焚其根本,方能一劳永逸,靖安北疆!”

他转过身,面对群臣,斩钉截铁:

“本王意已决,集结奉天城精锐,抽调靺鞨、契丹骑兵,备足粮草军械。”

“本王,要亲自带兵支援北疆,发兵雅库茨克!彻底泯灭罗斯国的野望!”

群臣肃然,再无异议,齐刷刷躬身:

“臣等,谨遵王命!”

王令既然下达,朝堂内部的争执便没了意义。

无论是主张还是主和,此刻都要统一力量,积极备战。

战争的机器开始全速运转。

兵部衙门的门槛几乎被踏破,各军主将、参军、粮秣官的身影络绎不绝。

巨大的北境舆图被悬挂起来,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进军路线、补给点和敌军据点。

算盘珠子噼啪作响的声音从未停歇,核算着每一份粮草、每一匹战马的用度。

如今的奉国早已不需李彻亲自制定战略战术,自有一群优秀的谋士、军师出谋划策。

户部的库房大门洞开,成车的粮食、腌肉、布匹、药材被登记造册,贴上封条,由全副武装的军士押送着,源源不断运往城外的集结大营。

空气中弥漫着新硝制皮甲的鞣料味,以及烘干粮草的焦香。

初时奉军的军粮五花八门,甚至绝大部分都是百姓提供,什么种类都有。

而如今奉军的军粮已经制式化,以炒面、烘干土豆干、地瓜干,肉干为主。

工坊区的炉火彻夜不熄,铁锤敲击砧板的叮当声密集得如同暴雨,打造箭镞、枪头。

烟雾缭绕,热气蒸腾,仿佛提前进入了盛夏。

被服厂中,妇人们得到了抚恤金,更加卖力干活。

飞针走线间,一件件军衣、棉甲和营帐被缝制完毕。

军营里更是沸腾,奉军将士向来是闻战则喜。

消息传开,各级将领、士卒非但无惧,反而个个摩拳擦掌,眼冒精光。

操练的号子声比以往更加嘹亮沉重,校场上尘土飞扬,杀声震天。

谁都知道,殿下刚砍了八个将军,又处置了一批贪污的将领,空出了多少令人眼热的位置。

更何况,殿下这是御驾亲征,跟着殿下打仗,功勋从来都是实打实的,从无克扣。

这是可是一步登天的绝佳机会!

这股亢奋的情绪很快从军营弥漫到全城。

酒馆里,休沐的军汉们放下酒杯往家里赶去。

街面上,往来的民夫推着满载物资的车辆,虽汗流浃背,却无多少怨言,反而有人高声给路过的军士鼓劲。

甚至有不少寻常人家,将自家多余的粮米、腌菜,主动送到征集点,说是给王师添个嚼用。

更有老猎户捧着珍藏的貂皮,找到军需官,恳请换成铜钱给大军添置箭矢。

奉国从上至下,从李彻到街边的贩夫走卒,每个人都在这场巨大的备战浪潮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并为之忙碌。

李彻的身影开始频繁出现在军械坊、粮仓、军营。

他很少说话,只是用眼睛看,偶尔伸出手指敲敲新打的甲叶,抓起一把粟米掂量一下干湿度,或者在校场边沉默地注视着士兵们操演。

就这全城备战之时,一骑从南方而来,直奔城门而入。

此刻的李彻刚批阅完一摞军械清单,正揉着眉心休息片刻。

殿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竟直闯宫门,无人敢拦!

殿门侍卫刚按刀欲喝问,一道身影已风尘仆仆地撞了进来:

“老六!”

来人竟是燕王李霖!

李彻抬眼望去,却见李霖一身劲装沾满尘土泥点,发髻散乱,脸上是被寒风刮出的道道红痕。

嘴唇干裂,眼中布满血丝,显然是日夜兼程、拼死赶路。

李彻猛地站起身,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随即挥手令左右:“快!拿水来!”

内侍慌忙递上水囊,李霖接过来,几乎是抢夺般猛灌了几口。

清水顺着他的下颌淌下,混着尘土,更显狼狈。

李彻看着他这副模样,眉头紧锁,沉声道:“别告诉我,你扔下南边军务跑来,是也想着北上打罗斯人?门都没有......”

“不是!不是为战事!”李霖放下水囊,打断李彻的话。

他缓缓抬起头,声音都在发颤,“是帝都!”

李彻心里咯噔一下沉声问道:“说清楚,帝都怎么了?”

“父皇病重,不能早朝!”

李彻身形猛地一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