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 第687章 迷茫的李彻

李彻只觉得鼻子一酸,眼眶瞬间发热。

他强压下心中的翻涌,转头看向那位老军医:“这脚......当真保不住了?必须截掉?”

老军医显然认得李彻,他放下小锯,对着李彻深深一躬,布满血丝的眼睛里满是无奈之色。

“回禀殿下,老朽行医三十余载,此等伤势......绝无幸理。”

“伤口已深腐入骨,且无法缝合用药,若不及时断臂,必将邪毒攻心,恐活不过今晚。”

“若是截肢,尚能有一线生机。”

那年轻士兵听到老军医的话,身体猛地一僵,眼中的光芒瞬间黯淡下去。

他不再挣扎,只是呆呆地看着自己那条正在腐烂的腿,泪水无声地汹涌而出。

见年轻士兵如此,李彻的心如同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攥住,痛得几乎无法呼吸。

他不由得低声请求道:“想想法子,再想想法子呢?”

老军医缓缓摇头:“殿下,他已经很幸运了。”

“在您和华神医研发出军医学之前,这等伤势我们只能在一旁看着,绝无存活可能。”

“即便是现在,截肢后存活的可能性也不过四成,但至少是有了一线生机。”

“活着,比什么都强啊。”

军医学,乃是两年前奉国大学的新开学科。

其实本质,就是战场医学融合了现代外科医学。

军医自古以来就和普通医生不同,普通医生是为了治病,而军医的目的是保命。

到了现代也是如此,军医用手伸进腔内帮心脏跳动,用502胶封住伤口,只要能活下去,任何操作都被允许。

当然,奉国在医学上的发展不限于此。

学者们将大米磨成汁水,再加入用红薯磨成的汁水,混合后作为培养基溶液。

在经过一系列发酵、萃取、浓缩、提纯等操作,培养出了这个时代的第一个面试的抗生素——青霉素。

青霉素的土法提取虽然简单,但在纯度、稳定性和安全性等方面,无法与工业化生产的青霉素相提并论。

不过有总是比没有强,抗生素在这个时代就是活人无数的灵丹妙药。

正当李彻准备再争取一下时,一只苍老的手,轻轻搭在了他微微颤抖的手臂上。

是文载尹。

老臣没有说话,只是对着李彻缓缓地地摇了摇头。

李彻读懂了那眼神的含义。

作为君王,他可以愤怒,可以心痛,但他不能意气用事,不能因为一时的不忍,而做出更错误决定。

军医的判断是无数血泪换来的经验,是此刻唯一能救那士兵性命的办法。

李彻的嘴唇剧烈地颤抖了几下,深吸一口气,再缓缓吐出。

或是知道了自己的处境,此刻年轻人已经冷静下来,眼眶微红地看向李彻:

“殿下,刚刚我在战场上看到您了,您真厉害啊,前面那么多倭寇您都不带怕的,一直往前冲。”

李彻揉了揉他的脑袋:“你也很勇敢,本王一直在看着你们......”

“那就好,我没给我爹丢人。”士兵笑道,“家父,家兄都曾在您麾下,他们经常叮嘱我,殿下最喜欢勇敢的兵......”

或是麻沸散逐渐起了效果,士兵越说声音越小,随后渐渐昏睡过去了。

老军医立刻上前,挤开李彻的位置:“还请殿下先行离开,老夫要做手术了。”

李彻昏昏沉沉退到一旁,看着一众军医将那士兵围住,喃喃问道:

“他叫何名?家住何处?家中可有亲人?”

旁边一名负责记录的医护营书记官连忙回答:

“回殿下,他叫王二狗,乃是朝阳城人士,家中......只有一寡母。”

李彻眉头一缩:“其父亲呢?其兄长呢?”

书记官犹豫了一下,小声道:“兵册上没有记录......”

李彻没有再说话。

没有记录,就说明已经故亡了,兵册上只会记载活着的家庭成员。

而此时,老军医已经拿起锯子上前。

李彻不忍再看,转过身避开,文载尹等人也纷纷侧目。

咯吱......咯吱......

令人牙酸的锯骨声,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

这声音,比战场上最激烈的厮杀声,更让李彻感到恐惧。

李彻紧紧攥着拳头,背对着那老军医和年轻士兵,身体微微颤抖。

身上的淤伤在这一刻都不再疼痛,只有心头那沉甸甸的重量,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李彻沉默良久,转身走开。

他没有让人给这名年轻军士特殊关照,奉军有一套完整的供养伤兵体系,这种终生伤残者奉国会管他一辈子。

若是只给他特殊的照顾,对其他伤兵也不公平。

走出伤兵营,血腥味和哀嚎似乎仍萦绕在鼻尖耳畔,挥之不去。

李彻没有走向王帐,只是默默地走到营区边缘,背对着所有人,缓缓地蹲坐了下来。

他低着头,玄色的衣袍下摆随意地拖在泥地上,整个人仿佛被抽空了力气,只剩下一个疲惫的躯壳。

阳光炽烈地洒落,在他身上投下阴影,却驱不散他周身弥漫的阴郁。

文载尹、王三春等文武默默地站在李彻身后几步远的地方,没有人敢上前打扰,甚至连呼吸都刻意放轻了。

炽热的阳光晒在每个人的甲胄和官袍上,蒸腾起一丝丝暑气。

但无人觉得炎热,只觉得心头一片冰凉。

王三春几次想开口说点什么缓和气氛,但看看李彻的背影,最终只是烦躁地抓了抓头发,把话咽了回去。

其他人更是屏息凝神,连大气都不敢出,生怕惊扰了殿下。

文载尹默默在心底暗叹一声,他明白,此刻能出言安慰殿下的也只有自己了。

察觉到身后熟悉的脚步声,李彻没有回头。

过了许久,他才缓缓开口,仿佛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身后的老臣倾诉:

“你知道吗,文老......”

他顿了顿,声音有些干涩。

“当初......我刚刚出关的时候,比这惨烈十倍的仗也打过。”

“每一次厮杀过后,无论多累,身上带着多重的伤,我都会去挨个营帐走一遍,探望伤兵的情况。”

“那时候的将士们也都知道,他们的殿下未必能和他们同甘共苦,但一定会和他们......同生共死。”

他的语气渐渐变得飘忽。

“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大概是从我成为奉王开始,战后我很少再去伤兵营了。”

“那些在战场上为我拼杀、为我流血的将士们,他们在我的印象里,渐渐变成了战报上的一串串冰冷的数字......阵亡多少,重伤多少......”

李彻的肩膀微微抽动了一下,声音里带上了颤抖:

“不是我不想去......也不是我懒了,忘了本......”

他缓缓抬起头,望向远处的海面,声音有些哽咽:

“是我不敢去!”

“文老......”李彻的声音有些茫然,“若是我没有发起这场战争,跨海来打倭国......”

文载尹的心一揪,立刻踏前一步,打断了李彻的自责:

“殿下!万万不可有此等想法!”

“老臣之前便已说过,将士们披上阵杀敌,马革裹尸,乃是他们的职责,更是他们的归宿!”

“您贵为奉王,为奉国的未来选定道路,是战是和,是攻是守?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这,便是您的职责,您的归宿!”

“两者岂可混淆?又岂能因一时之仁,而动摇社稷之基?!”

文载尹语气放缓,却更加语重心长:

“殿下,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老臣知道,您心中恨极了这倭国。当初您跨海发兵,誓要覆灭倭国之时,老臣心中亦曾有过不解。”

他坦诚地直视着李彻的眼睛:

“我奉国百废待兴,却精锐尽出跨海远征,风险巨大。只为了这弹丸岛国,却要倾国之力,到底值不值得?”

文载尹话锋一转,声音变得异常凝重:

“然而,随着战事深入,随着对倭人了解日深,老臣越来越明白殿下的良苦用心。”

“倭人之狼子野心,刻于骨髓!千百年来,其国中天皇高踞云端,被奉若神明,万世一系。底层民众生活困苦不堪,然其怨毒之火却不敢烧向那被神化的天皇,甚至转为畸形的推崇。”

“此等民族,其心性必然走向极端,若有之心人引导扭曲,其怨气必然尽数倾泻于外。若是今日不除,待其羽翼稍丰,必成我奉国,乃至整个大庆的心腹大患,遗祸无穷!”

“殿下!”

“您出兵倭国,绝非好战嗜杀,实乃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老臣如今深信不疑,殿下此战,既无罪于当世黎庶,更功在千秋万代。”

“殿下圣明烛照,英明决断,并无任何不妥之处!”

文载尹的目光再次落在李彻身上,如同长辈般开解道:

“至于那些阵亡的将士......他们是为国尽忠而死,死得其所,重于泰山。”

“殿下能善待其家眷遗孤,使其老有所养,幼有所依,已是仁德昭彰,泽被苍生。”

他深深一揖,声音带着期许:“殿下切不可因一时悲悯,而妄自菲薄,动摇本心!”

文载尹这一番话,如醍醐灌顶,将李彻的自责和迷茫冲刷得七零八落。

他抬起头,眼中的茫然渐渐褪去。

是啊......自己不再是当年那个,只带着千余罪徒在雪原上挣扎求生的少年了。

他是大庆奉王!每一个决定,都关乎着数百万人的生死存亡,关乎着一个新生王朝的未来!

仁慈,是君王的美德。

但优柔寡断,却是致命的毒药。

倭国不除,后患无穷!

这血,必须要流;这代价,必须有人承担!

“本王……明白了。”

李彻望向远处依旧飘扬着倭国旗帜的下关城,眼神冰冷而锐利:

“将士们的血,不会白流,这倭国......必须灭!”

“传令下去,全军休整七日!七日后,兵发下关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