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 第597章 归来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第597章 归来

作者:橡皮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30 22:55: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天可汗!

三字一出,如同九天惊雷再次炸响。

这个称谓却是比可汗更加震撼,更加威严,听起来便有一种不容置疑、凌驾万邦的无上气魄。

兀良王浑身剧震,蔑乞王老眼圆瞪,其余北胡首领也是无不骇然失色。

天可汗......这已不是草原共主了。

而是凌驾于所有可汗之上,如同长生天在人间的化身,是主宰一切草原生灵的无上至尊。

草原之上从未出过这样尊贵的存在,更何况对方还是一个庆人藩王?

“天......天可汗......”蔑乞王喃喃自语,巨大的震撼让他几乎失语,“这......”

“怎么?”越云手中剑锋瞬间抵在了他的咽喉,寒气刺骨,“尔等可是不愿?!”

“愿!愿!愿!”死亡的威胁瞬间压倒了一切,蔑乞王第一个反应过来,“我愿率蔑乞部及北胡诸部,尊奉王殿下为......天可汗!”

“长生天在上,若有违逆,天诛地灭,永堕地狱!”

他赌咒过后,便不顾一切地以头抢地,重重叩拜。

其他首领如梦初醒,争先恐后地出声道:“我等愿率部族永世臣服,尊奉王殿下为天可汗,长生天见证,永不背叛!”

一个称号而已,叫了至少还能活,部族还能繁衍下去。

若是顽抗到底,让奉国兵锋肆虐下去,这草原怕是用不了几年就只剩下牛马了......

听到他们如此说,越云这才缓缓收回宝剑,看也不看那群北胡首领一眼,转身大步走向那座黑色祭坛。

在祭坛前肃立的奉国将士,如同潮水般分开道路。

越云登上祭坛最高处,面向东南方——那是奉国所在的方向!

“吉泰罕!”越云厉喝道。

“在!”

如同铁塔般的蛮将大步上前。

“取蛮酋王旗!”

吉泰罕应了一声,大步走到队列之中,从军士手中接过一面三角王旗。

那面旗绣着狰狞金色狼头,乃是北胡人共同信仰的图腾,代表着昆屠部王权和胡人王庭的尊严。

越云从吉泰罕手里拿过王旗,将其高高举起,让所有奉军将士,以及跪在地上的北胡首领和俘虏,都能清晰地看到。

然后,在无数道目光的注视下,越云从李勒石手中接过火把,抵在王旗的一角上。

火舌在风中卷起。

那面代表着昆屠王权威的金狼王旗,逐渐被火焰吞噬,灰烬掉落在冰冷的祭坛岩石上,被寒风吹得四散开来。

越云又大声道:“筑坛,祭酒!”

奉军将士迅速行动起来,用北胡祭坛现成的黑色岩石,垒起一座简易的祭台。

阵亡奉军将士的名牌被恭敬地安放上,大碗的烈酒被倾倒在祭台前,浓烈的酒香混合着血腥气在寒风中弥漫。

越云亲自捧起一碗烈酒,高高举起,面向东方,声音带着悲怆:

“奉国阵亡的英烈们!”

“今日,我奉军踏破北胡神山,生擒蛮酋,焚其王旗!”

“以此蛮酋之血,以此敌虏之颅,在此山之巅,祭奠尔等忠魂!”

“尔等英灵不远,且看......奉王殿下天命所归,威加海内,为草原天可汗!”

“尔等功勋,彪炳史册,永世不朽!”

说罢,他一仰头,将碗中烈酒一饮而尽,随即狠狠地摔碎在祭坛之上,虎目含泪道:“魂兮归来!”

“魂兮——归来!”

一万奉国铁骑齐声唱和,声浪如同海啸般席卷山巅。

一个个酒碗被举起,烈酒入喉,随后便是碎裂声汇成一片,如同为英魂送行的战鼓。

祭台前,烈酒混合着祭奠者的热血,浸入冰冷的岩石。

祭台后,兀良王、蔑乞王......所有被俘的北胡首领、贵族、士兵、牧民,在奉军雪亮刀锋的逼视下,如同被推倒的骨牌般黑压压地跪倒一片。

齐齐匍匐在冰冷的雪地上,额头紧贴冻土,用尽全身力气呼喊道:

“天可汗——!”

“天可汗——!!”

“天可汗——!!!”

暮色苍茫,风雪更急。

车轮碾过冻土,发出沉闷的声响,与寒风的呜咽交织。

蜿蜒如黑色长龙的奉军队伍,踏着被鲜血反复浸染的归途,缓缓向南移动。

车轮碾过帝都清晨微湿的青石板路,向着北方行去。

一支规模不大的车队,正缓缓驶出刚刚经历血雨腥风的权力中心。

李霖端坐在最前方的骏马上,换下了象征亲王的蟒袍,穿着一身利落的箭袖劲装,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之色。

总算是能远离帝都的权力倾轧,李霖只觉得心中一片轻松,已是迫不及待回到自家王妃身前。

在京中跟庆帝以及那帮朝臣钩心斗角,实在是太费脑子了,不如在老婆身边当个‘妻宝男’,尤其是在自家老婆还是个‘女诸葛’的情况下。

紧跟在李霖后面的,是一辆装饰素雅却又异常坚固的马车。

车帘被一只小手悄悄掀起一角,露出一张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沉静的小脸。

车队另一侧,秋白和曲近山端坐在两匹战马上与车队同行。

秋白一身毫无标识的玄色斗篷,兜帽低垂,遮住了大半面容。

曲近山则是身披黑红相间的奉国将甲,身后红色披风随风扬起。

两人对视一眼,同时皱了皱眉头,又同时别过头去,只觉得相看两都厌。

黄瑾带着几名内侍,亲自将李霖送至城门外。

脸上挂着惯常的恭谨笑容,对着李霖深深一揖:

“殿下此行山高路远,万望珍重。世子殿下归藩,乃陛下隆恩,亦是天家骨肉团圆之喜,老奴恭祝殿下与王妃福寿安康,燕藩永固。”

李霖哈哈一笑:“黄大伴怎么也和那些文官一般,说话文绉绉的?”

黄瑾苦笑一声,对李霖使了使眼色。

今时不同往日,帝都的政治斗争愈发激烈,连他这位掌印大太监都感到不安,不由得越发小心谨慎起来。

李霖不明所以,但马车中的李显却是看到这一幕,脆生生开口道:

“父王,我们要和皇爷爷道别啦!”

李显年纪虽小,但却继承了自家母妃的智商,知晓黄瑾的身份代表的是皇权。

李霖恍然大悟,连忙正色欠身道:

“有劳黄公公相送,本王代燕藩上下,叩谢陛下天恩浩荡。还请黄公转奏陛下,儿臣李霖,永感圣恩,恪守藩篱,绝不敢忘。”

黄瑾这才露出一副笑模样,目光扫过马车里李显的小脸,目露赞赏之色。

多好的孩子啊,还好头脑没随他父亲,燕王一脉后继有人啊。

他又掠过一旁呆呆的李霖,最后投向北方辽阔的天空,深深叹了口气。

这样圣质如初的燕王,却在陛下大肆收回藩王权力的清洗下,仍保留了王爵和封地。

反倒是那些自诩聪明英明的其他皇子,没一个能全身而退,一朝从云端跌到泥土里。

真是造化弄人啊!

不对......或许正因为燕王如此单纯,才会受到陛下和奉王殿下,两位大庆权势实力最高之人的同时青睐。

想清楚这一关节,黄瑾含笑点头道:“殿下忠谨,陛下圣心甚慰,请!”

说罢,侧身让开道路。

李霖端坐马上,感受着身后黄瑾的目光渐渐远离,长出一口气,心中瞎想着:

“总算是完事了,政治斗争可真费脑子啊......希望还来得及回家过年,但过年也没什么意思,今年是去老六那过年呢?还是去朝阳城过年呢?还是出关过年呢?”

如李霖所愿,回燕国这一路没再出什么乱子。

只用了一个月,便到了燕国。

东平城高大的城门在望,城楼上玄底金边的燕字大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

城门外,黑压压的燕藩文武官员等候。

队伍最前方,一道身着深青色翟衣的窈窕身影,如同定海神针般伫立。

燕王妃妆容一丝不苟,凤眸沉静,周身散发着久居上位的威严。

虽是一介女流,但燕国上下无人不服,只需站在那里,周围文武便齐齐投来尊敬的目光。

车驾缓缓停稳,车帘掀开。

一身风尘仆仆的李霖,率先踏下马车,并未看向迎接的仪仗,而是转身弯腰从车厢内牵出了一个虎头虎脑的孩子。

“显儿!”

燕王妃再也无法维持威严,一声带着颤抖的呼唤脱口而出。

李霖抬起头,目光穿越人群,精准地捕捉到妻子眼中的欣喜和思念。

他喉头微动,牵着李显的手快步迎上。

“母妃!”李显看到母亲大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他挣脱父亲的手,如同归巢的雏鸟,欢叫着扑进了燕王妃张开的怀抱。

燕王妃紧紧地将失而复得的孩儿搂入怀中,肩膀难以抑制地微微颤抖起来。

李霖站在一旁目光温和,同行的秋白和曲近山也露出姨母笑。

他是个没什么野心的藩王,并不图皇图霸业,也不想做一个名留青史的贤王。

之所以在燕地和胡人厮杀多年,为的便是妻儿平安,便是每日都能看到现在所看见的这一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