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 第570章 奉国的实力

“您的意思是,您刚刚从不知道多远的海上跑回来,就要再去乱成一锅粥的帝都吗?”

听了帝都发生的事情后,近来压力很大,发际线越发上移的诸葛哲大声说道。

繁杂的奉国政务,把这位还不到而立之年的宰辅之臣,折腾得够呛。

三位阁臣中,陶潜是老臣,诸葛哲二人自然不好将太多的政务交给他。

而霍端孝是个妖孽,不管多繁琐的政事,在他手里都能飞速且高效地处理。

唯有诸葛哲,这位阁臣虽然也是天才,但显然算不上妖孽,一身本事都是从日夜苦读和实践中得来的。

好不容易盼到李彻归来,没想到自家王爷刚回来就给自己一个大大的惊吓。

李彻连忙摆手:“没这回事,这次本王不回京,只有燕王他自己去。”

诸葛哲这才松了口气。

国不可一日无君,李彻出走的这三个月,奉国虽然平静如常,但那是建立在高忠诚度和臣子们加班加点、兢兢业业的基础上。

若是李彻再走上几个月,奉国或许不会乱,但他诸葛哲肯定是要累个半死了。

李彻继续说道:“叫你们过来,一是要问问奉国最近的情况,二是想要拿几个东西,让燕王给陛下捎过去。”

诸葛哲点了点头,认真道:“臣管的是政事,军务和农事不清楚。”

“殿下之前嘱咐的改制,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了,朝堂六部皆已初见规模,官员们兢兢业业,各行省稳步发展。”

“还有大学那边,又招了一千五百名新生入学。学者们也完成了很多课题,臣却是看不懂的,还需殿下亲自指正。”

“工厂那边......”

诸葛哲说得很仔细,李彻听得也很仔细。

能看出来,诸葛哲做事的确是有条不紊、事必亲躬,经他手的事情无论大小,都要亲自过问并决定。

而且他行事很果断,又有原则,倒是有那位和他同姓丞相的几分风范。

足足过了一个时辰,诸葛哲才汇报完。

一旁的李霖已经依着扶手睡着了,霍端孝和陶潜也是面露疲态。

李彻其实也有点听累了,但他却是不敢表现出来的。

而是不吝赞赏,小嘴一张,给诸葛哲一顿猛夸。

什么吾之管仲啊,奉国乐毅啊,如鱼得水啊,本王之臂膀啊。

只把诸葛哲说得晕头转向,连道不敢。

亏得诸葛哲是个难得的智者,不然李彻这一套小连招下去,啥好人都被哄成胎盘了......

诸葛哲说完后,霍端孝也上来汇报工作。

除了事关奉国命运的大事外,三位阁臣都有各自细分的负责领域,霍端孝负责的是小部分政务和全部军务。

“奉**制已经完全改制完毕,不算海军,只算陆军。殿下您如今有二十四个师,其中半数为守备部队,另一半则由宁古、朝阳、护国三军分领。”

“还有特种旅七个,分别是东风旅、具甲旅、神机旅、斥候旅、医护旅、工程旅、索伦旅......”

“按照您之前的命令,各师之中皆是庆人和蛮族混编,除了索伦旅外,庆人士兵的比例皆在五成以上。”

“各师皆配备火炮团和火枪团,火器已经不再是神机、东风二旅专属,而是广泛装备到全军。”

一旁的李霖此时也清醒了过来,心中满是震惊。

之前的政务他听不懂,但现在说的军务他却是很熟悉。

按照老六之前和他说的,奉军中一个师的人数在一万两千人到一万八千人之间。

二十四个师,哪怕按照人数最少的一万两千人算,那也有二十八万人了!

加上七个同师平级的特种旅,光是奉军陆军的兵力总数,就超过了三十万!

这是一个亲王藩国能有的兵力吗?若是在乱世,这么一股力量已经足够横扫天下了吧?!

这还没算上山海关薛镇、燕军和奉国海军的兵力,若是全部加起来,人数不得直逼五十万?

也怪不得父皇忌惮,太子和其他皇子害怕他。

如今的李彻已经成为除了父皇外,整个大庆掌握力量最多的那个人了。

名义上的诸王之首,实际上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李彻对此也很满意,待到霍端孝说完后,他微微颔首:“先停止扩军吧,奉国此刻的军队已经够多了。”

奉国本来实行的就是精兵政策,这三十万军队除了部分新兵外,战斗力远远超过这个时代的其他士兵。

三十万个有军纪、有素质、有信仰的脱产士兵,还配备了火枪、火炮、手雷等火器......

至少在陆地上,李彻想不到有谁能打赢这样一个军队。

饶是大庆有几百万大军,也未必是如今奉军的对手。

如今的奉国算是在真正意义上扎根于关外,立于不败之地了。

“臣已经在上个月就停止招兵了。”霍端孝开口道,“按照您的吩咐,如今奉国实行民兵制度,所有适龄青年可凭意愿加入民兵队伍,每年在农闲时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集中训练。”

“若是战事再开,我们便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召集一支百万大军!”

李彻赞许地点了点头,手握强大的军事力量让他安全感十足。

当然,三十万现役军队、百万预备役,绝非是奉国的极限。

只是以目前奉国的土地产出,只能养三十万人,再多就会对百姓造成负担了。

想到这里,李彻看向陶潜:“秋收情况如何,奉国的食物可还充足?”

陶潜负责的只有农事。

这位老臣一生都在研究农学,如今到了奉国才算是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路。

此刻,他浑浊的双眼都在烁烁发光:“叹为观止,叹为观止啊!”

“尤其是那个名为玉米的作物,甘甜多汁,饱腹感极强,而且产量超乎老臣的想象!”

陶潜面露遗憾之色:“就是种得太少了,老臣只能将它们从百姓手中全部收回,并挑出其中最好的种子,以作为明年的种粮。”

李彻笑道:“陶老不必担忧,奉国的百姓越来越多,明年我们会有更多耕地种下玉米,到时候我们有了足够的存量,也可分出一部分让百姓们吃了。”

陶潜连连点头:“没错,大豆和其他蔬菜的产量也不差,还有您特意叮嘱的棉花,老臣都留好了种子,只待开春后让百姓们种下去。”

“明年我们就不必再种大豆了。”李彻沉吟道,“事实上,此次我去南洋,又寻得一种名为红薯的粮食,产量远盛于玉米。”

陶潜震惊道:“天下竟有这种粮食,比玉米产量还高?!”

“我亲眼所见,一根藤上有三斤果实,这三斤全部是可以食用的,产量至少是稻米的十倍!”

“仙粮!此乃仙人之粮!”

陶潜顿时红温了,那副激动的模样,李彻都怕他一口气没喘上来,直接抽过去。

李彻连忙转移话题:“陶老,温室大棚建设得如何了?”

“殿下放心,在学者们的帮助下,农部已经用玻璃造了数个实验大棚,即便是在冬天也能种植。”

见陶潜逐渐恢复了过来,李彻也是舒了口气:

“那就好,先把一部分红薯在大棚里种下,另一部分妥善保存起来,过一阵陶老就能亲眼见到这红薯的产量了。”

陶潜微笑道:“老臣已经迫不及待了。”

李彻看向李霖:“我让你带去帝都的就是这几样东西,红薯、玉米、棉花,每个都能改变大庆命运。”

“你务必要和父皇陈明利害,这些作物要妥善保存,万万不可外泄。”

李霖大骇:“你要把这等神物献给父皇?”

“不是献给父皇。”李彻摇头道,“是给天下百姓,早一日在大庆推广此物,就少一个饿死之人,这是造福天下的事情。”

听闻此言,陶潜立刻高呼一声:“殿下英明,有此等仁爱之心,乃奉国之幸,大庆之幸,天下之幸!”

不怪陶潜如此激动,李彻这番话完全符合桃源派的主张。

以粮食供养天下人,从此再无饿死的大庆百姓,这可是活人无数的大功德。

李霖也知道轻重,严肃道:“放心,我必会将它们安全送到父皇那里。”

李彻摇了摇头:“光是你自己还不够,我会派一支军队和你一同如今,保护你的安全。”

李霖也知道此行凶险,自己和李彻也没什么好客气的。

他想了想,直接开口道:“把你的亲卫营借给我一半就行了。”

李彻摇头道:“亲卫营你就别想了,我的亲卫们只会以守护我的安全为己任,让他们离开我去保护你,会让他们变得焦躁不安,连五成的实力都发挥不出来。”

亲卫们都是李彻的死忠,他们没经历过政委们的思想教育,驱使他们顽强战斗的只有对李彻的忠诚。

这种忠诚甚至已经演变成了狂热,只有在李彻身边时,这些亲卫才能发挥出最强的实力。

李彻甚至有过一种邪门的想法,若是有一天被逼到绝境,自己可以尝试着单枪匹马杀入敌阵,随后自刎归天。

这些忠诚的亲卫必然会进入最终状态,直接爆种,然后化身为几百个‘云大怒’,以凡人之躯碾压任何敌人。

当然,办法是个好办法,就是实行起来有点废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