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完蛋,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 > 717、感觉怪怪的,但又说不上哪里怪

皇帝陛下突遭恶疾,这个消息如同一道惊雷炸响在了金陵城的上空。

本来还在苦恼怎样应对那夏道生接下来招数的诸人,此刻振奋而起一拍大腿:“哎呀,天助我也!”

此刻其实并没有人关注皇帝到底生了多重的病,反正很重就对了,听说已经连夜送去江南道找孙神医了,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立刻马上弄一个他们自己的人起来监理国家。

这件事可不是三省六部能轻易决定的,而是要遵循祖制来进行筛选,而此刻嫡长子临危受命也就成了理所当然之事了。

但景泰帝的嫡长子今年才只有十四岁,平日里也是个斗蛐蛐玩蚂蚱的人物,因为是乾源皇后之子,而乾源皇后又因为跟李密的事情弄得景泰帝十分不爽,所以他一直也没被当成是主要接班人培养。

可就在这样一个莫名其妙的冬日上午,正在睡懒觉的皇长子突然被宗正寺的叔伯爷爷们从床上拉了起来。

然后告诉他一句“你该上早朝了”,然后这个浑浑噩噩的皇长子就被拉到了金殿上,面对满朝文武时,他甚至眼中的眼屎还没有干透。

今天倒是没有什么事,只是确定一下这位皇长子监国,至于为什么不是滕王,那是因为滕王年岁也不小了,他这些日子也以身体不适为由拒绝了再次上朝。

大家想想觉得也是这个道理,若是景泰帝扛不住这一次的风浪,那滕王爷就要三进宫成为摄政王了,历经三朝摄政,从鸿宝帝末期一直到现在。那这件事还是挺危险的,他自己也是需要避嫌,所以不出来也算是名正言顺。

这临危受命的皇长子,脑子里一团浆糊,看着下头乱糟糟的场面,他甚至连自己开口说话都不会了。

不过这也不算是什么大事,毕竟他也就是名头摆在那,只是这会儿景泰帝不在,那可就有人要趁着这个空档搞起事情来了。

现在他们第一要紧的事情是要办掉那三个宰相,首当其冲的就是马周,因为马周主管的民生,所以他们一开始全部的火力就冲着马周去了。

朝堂上开始反攻,在民间里他们也没消停,前些日子大量的商行就开始停止放贷和兑款了,这几日不少官方背景的商行也陆续开始停止各种金融操作了。

虽然这暂时还是影响到各种商人,但深谙其中的各路人马显然是嗅到了其中的味道。

钱荒又来了!

丰收祭的余威还没有过去,钱荒来了!?这可既是天灾又是**,这不得赶紧趁他们病要他们命?

于是京城之中不少家族的商行就趁着别家无法放贷回款以及这个临近年关大家都需要回款的节骨眼上开始疯狂的抬高利息。

原本因为有官系和江南系的压制,曾经一度困扰众生的高利贷在三日之内卷土重来,九出十三归那都不够人家看的,现在他们甚至已经玩到了五出二十归。

说这么贵还有人会去借?有的,都是有的,因为大规模经商身上是不会留下太多的流动资金,假设一个人的家产能有一千万两,但这会儿让他一次性拿出五十万两恐怕都是奢望,这些钱全部压在了不动产、存货和互相往来的账目上,根本是没有闲钱来淘换的。

现在经过他们一折腾,整个金陵的金融市场彻底混乱了,商人之间陆续出现挤兑风波,而金融市场的波动直接影响就是在物价上头,因为恐慌而导致的超额抢购,迅速把市场上比较保值的东西都给抢空了,刚巧这个点景泰帝这位帝国掌舵人又突发恶疾,无法出来遏制市场。

只不过就是短短几天时间,歌舞升平的金陵城已经变得叫人无比焦虑恐慌了起来,市面上还能买到米面,但价格昂贵了许多,甚至均价已经涨到了平日里的十倍有余。

接着便是各大家族的倒卖行为了,他们利用自己派系的能力垄断了盐、粮、煤等生活必需品,伪造货物不足的情况来抬高价格,导致百姓的生活成本短时间内成十倍甚至二十倍的增长。

朝廷里也不是没人发现了这个问题,但所有向皇长子提出问题的人都会被弹劾打压,而那皇长子就如景泰帝所说的那样是一头纯正的猪,他只相信自己老师的话,而他的老师恰好就是世家集团里的人。

“一碗粥你卖五十文?你活不起了?”

早点铺子上外地的货商骂道:“五十文都够买两斤猪肉了!”

“客官,实在不好意思,这几日米面粮油涨了十多倍,若不涨价小老儿的店是要亏本的呀。”

“真晦气。”

客商扔下五十文钱悻悻的走了,而坐在旁边的夏林则抬起手来:“店家,再给上两个蛋。”

“客官,抱歉……这几日鸡蛋太贵了,小店实在是吃不消了。”

“没事,来两根炸果吧。”

“客官……只有粥了,再过几日恐连粥都没了。”

夏林点了点头:“行吧,来两碗粥,五十文一碗是吧?”

“多谢客官……”

喝着粥的夏林,看着周围原本热闹的集市陆续变得荒芜了起来,他侧过头笑着对马周说道:“他们为了搞你有点太着急了。”

“嗯。”马周轻轻点头:“他们难道不怕么?”

“怕什么?当利润达到百分之三百,他们敢卖绞死自己的绳索。现在他们的利润都快百分之一千了,他们能怕什么?”

夏林放下碗问那老板:“诶,店家。这样涨下去,你们过年不得饿肚子啊?”

“这个啊……”那小老头凑上前来小声说道:“涨价的前几日,坊间就有小道消息叫我们的囤粮,说是那夏大人夜观天象看出来的,于是我们便囤了一些,吃喝倒是勉强够,可这买卖全砸了。”

夏林笑了起来:“你们还怪信那夏大人呢。”

“能不信么,他可不止一次救百姓出水火了。不过这次价涨的蹊跷,我家儿子说这是有人在做局要害夏大人呢。”

“哦?你家儿子还有这份见识?”

“哈哈,这位客官您可能不知道,我家儿子可是正经读过书的呢。”他说到自己儿子的时候一改刚才那窝囊的样子,满脸都是骄傲:“三年前,我家儿子被浮梁的书院选中了,这不放寒假了嘛,回家来了。”

“浮梁书院啊,那可厉害。”

“那是,人家都说能去浮梁书院读书,给个进士都不换。”

“阿爷……你莫要跟人吹嘘了。”旁边一个正在帮父亲希望的少年抬起头来:“哪里有那般夸张。”

寒风瑟瑟的早餐铺上顿时便充满了快活的气氛。

“那个少年,你来一下。”夏林指了指那洗碗少年:“你说这是有人做局,为何如此说啊?”

这要是换成中年人,断然是不敢胡说的,但他是少年嘛,少年自有少年的样子,有人问他就说,才不怕这个那个的,再说了,若是因言获罪的话,自有书院山长出面为他解决。

“陛下疾病不在京中,之后立刻就有人开始大肆收购粮食物品,这便是想趁机打压之前夏大人主持的丰收祭,先把丰收祭打成祸国殃民之事,接着便可由此攻击夏大人,将这粮价暴涨按在他的头上,也可以借此排除异己,比如马相负责百姓民生,若是民不聊生,马相自然就会难辞其咎,等夏大人与马相都下去了,陛下又不在京城,那这好不容易打开的天就又落在了他们的手中了。”

少年滔滔不绝的讲述,马相与夏林听完之后倒是哈哈大笑,马相指了指他:“你小子,胆子倒是不小,眼界也还不错。孺子可教也。”

“我们先生说了,书生之意气,便是敢为天下之先,他们不敢说的我们说,他们不敢干的我们干。”

“那你们打算如何干啊?”

“这可就不能与两位说了。”他神秘一笑,拱手作揖后便转身离开,继续去洗起碗来。

“你看看你教出来的好学生,一个个都与你一般。”

马周在离开时一边为夏林撑伞一边调侃起他来:“没出来经国的大儒,倒是教出了无数个夏道生来,天生的反骨。”

“这就对了。”夏林此刻眼中也全是骄傲:“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他们的,但是终究是他们的。你也不希望未来看到的都是那些酸臭文人吧?”

“那他们到底要干什么?”

“他们啊。”夏林背着手默默的往前走:“先去新弘文馆吧。”

两人来到新的弘文馆,这里虽然还没有正式营业,但里头忙碌的人很多很多,先不说外头里三层外三层的士兵把守,就光是屋里干活的书吏就有近七百人,他们把数不清的书籍、图画、手稿分门别类的放置在不同的房间里,而那工作量看起来最少得干好几个月。

“这是要做甚?”

“哦,那些高级点的家族里是不是都有书阁?”

“对啊。”

“腾出点地方放他们的书。那东西烧了可惜。”

马周什么人?那可是宰相之才,一听夏林的话立刻如同醍醐灌顶,他瞪大眼睛难以相信的说:“你……”

“对啊。天街踏尽公卿骨嘛。”夏林摊开手:“不然我前些日子让延族给我弄这两万多护书宝是干啥的?”

说到这里,夏林转过身看着马周,声音低沉且阴郁:“我给过他们机会了,他们没珍惜。那接下来就别怪我了。”

马周没说话,只是背着手开始在新弘文馆里转了起来:“之后这里你打算作甚?”

“世家的垄断本质是知识的垄断,打破他们垄断的第一步就是把这些东西挥洒出去。”

“可有多少人看得懂呢?”

“是啊,所以我没在一开始就发动,而是整整等了十六年。我用十六年的时间完成了初步扫盲,用了十六年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本盘。我等的就是这一天。”夏林笑道:“我今年三十二了,这件事比我预料的要慢很多,我一开始觉得二十六就能完成的,让他们多潇洒了六年。”

“祝君旗开得胜。”

“马相,有没有兴趣当第一所国立大学的校长呀?”夏林笑盈盈的看着马周:“三年之后,第一批下乡回来的学生就都是你的兵了。”

“好啊,这个宰相我也有点干不动了。”

“你干不了多久了,年前你必被弹劾。”

“哈哈哈哈……”马周指着外头:“你看如今这金陵的样子,不被弹劾才奇怪呢。”

情况一天比一天严重,很快今年冬日的第一场雪就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今年的雪格外大,很多路远的商队都被卡在了半路无法进入金陵城,这就导致一直还能有所补充的金陵城彻底断了供,百姓因为有提前预警所以囤了东西,勉强能够熬过这个严冬。

但商人就不行了,大商行里头空空如也,小商行或者是小贩索性就关门回家猫冬去了,短短几个月金陵城从繁荣至极变得如同空城。

大量普通人失业,基本生活物资暴涨五十倍,生存虽然能够继续但所有人对未来都充满了恐慌和茫然。

如今的金陵城就像是个一点就炸的火药桶,随时要出事情。

这会儿朝堂上就有长老们站出来指责马周说他办事不力,并以此之名弹劾了他。

那个猪头监国太子更是人家说什么就信什么,当场就批了这场弹劾,马周就这样被下了职位,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家伙暂代他的职务。

马周下来了,接下来他们要办的就是老张了,但老张可不是马周,老张主持的可是文化和内务类的东西,而且还兼管着高士廉大案的查办,他们不敢轻举妄动,所以现在他们就需要进一步对金陵施压,来迫使朝廷里头的其他官员就范来联合弹劾老张。

而这样的情况所直接带来的问题就是金陵城愈发像是一座空城,工坊、酒楼、茶楼甚至教坊司都完全停摆了,经济大萧条资本主义需要五年达成指标,但他娘的现在这帮吊毛只需要两个月就能将一座生机勃勃的城市变成这副样子。

大雪今年从落了就没有停,踩上去吱嘎吱嘎响,近日来总是能听见各地都有被房屋被压塌的事情,幸亏新军始终奋斗在抢险救灾的第一线,不然恐怕这盛世闹饥荒的事情就真的要发生了。

“诸位同窗,今日大家聚在这里,不为别的,为的就是我等都是浮梁出来的人,校训中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但如今,我们看到的不这样。诸位知道如今一车煤多少钱吗?50两银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