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完蛋,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 > 715、逼宫与倒逼宮

千人?千人都说少了。

这里粗略估算一下大概有一千七百人,都是历年滞留在京城的候补们,他们最少都是举人出身,这里头有新考上的也有之前平反舞弊案恢复功名的,还有恩科加开考上的。

里头进士都一抓一大把,总之场面就是非常壮观。

当初朝廷答应他们会给他们安置相应的官吏职位,那时不是世家阶层让出了那么多名额么,但问题是让出来的人大部分也没有下来,就这样卡在了那里,导致这些读书人不上不下的又无法回到原籍,只能滞留京城。

其中滞留最长者已经五年了,根据大魏律法,在没有官职时即便是候补官员也是没有俸禄的,而京城的消费着实也不低,之前就有很多人依靠各种手段谋生,但其实这日子过得都并不体面,然而他们因为又是候补官身是不可以去给人当长工或者去打零工的,一来是朝廷不允许,二来就是他们自己也没法脱下身上的长衫。

这里头有一部分人选择跟京城中商贾家的女儿结亲来缓解自己的燃眉之急,但问题是满京城也没有那么多适龄的女儿可以嫁。再说了,他们当官的事情落地遥遥无期,那些商人一个个比猴儿还精,一开始还觉得捡了个官身的姑爷回家很风光,可日子一长谁也不愿意拖个累赘回家。

所以……他们怎么活?

卖临摹画、帮人写信、代写诉讼……

拜托,十年寒窗啊,有些甚至是二十年寒窗,最后换来的是就是在市集上卖临摹画给人抄书,这谁能受得了?

至于他们是怎么聚拢起来的,其实这还是要归功于狄三儿的那个报纸和他这些日子的不懈努力,他好不容易把这盘散兵游勇给集合在了一起,这人一成众那就有一种一往无前的勇气,放平时他们哪里敢跑到这来搞事,但今日他们却来到这里逼宫。

“当初朝廷答应给他们的,如今却是没有做到。陛下,臣也无办法,都说祖宗之法不可变,如今到底可不可变?”

“张相话也不是这样说的,天下读书人谁不是这样活过来的,哪里有因为这么一些小小阻碍就哭天抢地之说,如今他们居然胆敢逼宫,这是不将陛下放在眼里不将国法放在眼里。”

老张向前走出一步,一脸暴怒的说道:“好,阁老。您如此说话,行,事情交给您来办。您领着禁军上去将他们全杀了,把人头扔入那护城河之中,我张仲春半句话不多说。要办他们的人是我啊,是我!”

那说话的老头顿时不敢言语。

杀读书人?杀身上有功名的读书人?他老头不想混了是吧?天底下也没人有这份胆子去干这事,皇帝也不敢。

“驱散他们便是了,张相这很难吗?”

“好好好,你说的是真简单,他们若是蛇虫鼠蚁,驱散也便驱散了,可他们是谁?他们是大魏之栋梁,是候补之官吏,他们是要的是什么?要的是高官厚禄吗?要的难道不是一句言而有信?当初朝廷答应他们的事情,多少年过去了,办到了否?如今人家腹中饥饿来到宫门外,您老人家一句驱散便是了,简单是真简单。想必千金买马骨之事倒是叫您老人家忘到了天边去了,你今日驱散,明日他们就全去了李唐!你是在掘我大魏的祖坟,断我大魏的树根!”

一番话把那老头吓的哟,连忙撩起长衫跪在地上朝景泰帝哐哐磕头:“陛下,臣非有此意啊……请陛下明察。”

“你也别在这跟陛下装可怜,这事是陛下当初答应了,现在理应由陛下出面安抚。”

景泰帝脖子一缩:“朕可没答应……”

“现在叫我办这个事,那也是好办,要么兑现当初之承诺,将他们安排入仕,至少给人家一碗饭吃。要么就如阁老说的那样,让阁老带着禁军杀出去,手起刀落手起刀落,杀他个人头滚滚血流如注。”

“张相!此乃金殿之上,你怎可说出如此粗鄙之语!?”那老头跺着脚在那跟老张喊:“你是要逼死老夫啊!”

“不是还有一个法子么,给人家一口饭吃啊,外头的人都是正经读书人,正经科举上来的读书人,还是名正言顺的候补官员,本来就是叫人家来京城候补的,当初也腾出了位置来给人家,现在人来要本该属于他们的东西了,我等拿出来便是了。”

一时之间朝堂上下鸦雀无声,当初的确是让出了很多位置,但这里头少不得各种运作嘛,最终还是他们世家子弟陆陆续续填补了进去,只是大部分都是远一些的亲戚,背景啥的都没问题,但就是把外头那些人的位置给挤了出去。

谁知道那些个废物书生如今居然真的敢过来逼宫。

“张爱卿,没有别的法子了?”景泰帝沉声问道,然后他看向群臣脸色非常不好看:“你们就是如此糊弄朕的政令?”

朝堂之下所有人齐刷刷的跪在了地上:“请陛下恕罪……”

老张这会儿短暂沉默后仰起头来:“如今若是诸位臣工都没有法子,臣以为还是让阁老带人出去杀光了算了。”

“张爱卿,不得胡闹。”

“臣知罪。”老张拱手往后一站,那架势就是“老子不管了,你们爱咋咋”。

这一下下头的人更慌,外头的逼宫可是很严重的,说不定这么一下之后,他们都往李唐涌去,那可是要出大事的,两国僵持之时,攻心为上,他们这一手岂不是送把柄给李唐?

到时候李唐若是说他大魏连本心都不守,不配当华夏正统,这边都没法反驳。亲娘嘞,那可不是影响仕途那么简单的事情。

意识到事情棘手的众人面面相觑,而就在这时,一群男人之中自动刷新了一个点子王。

他满脸笑容自信满满的上前:“陛下,倒不如听臣一言。”

“说。”

“臣以为,这等事我们都不好解决,唯独有一人却是得天独厚,他是民间士子的领袖,在那些人里有着极高的威望。”

朝堂上顿时所有眼睛都看向的老张,老张一愣:“不是我嗷,我可不配士子领袖的称呼。”

景泰帝这会儿不悦道:“不要卖关子,直说便是了。”

“那便是人称布衣宰相的夏林夏道生,只是他现在是戴罪之身,有些不合礼法了。”

方才的阁老连忙上前道:“陛下,都这个时候了,也莫要在乎礼法了,先叫他先解了这燃眉之急吧。”

景泰帝脸上还带着几分犹豫,十分为难的说道:“可是他已被朕革职查办,如今不过是一介布衣,这……有些不妥。”

“陛下,事从权宜啊!”

景泰帝叹了口气,嘴上说着:“好吧,既然你们如此坚持。来人,宣夏道生上殿。”但此刻他的心里却是笑出了声:“你妈妈的,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闯进来咯!”

半个时辰之后,夏道生在侍卫的引导下来到了大殿之中,他拱手朝众人打招呼:“哟,好久不见好久不见。”

不过这会儿并没有人搭理他,全都低着头装没看到。

“夏道生。”景泰帝朗声说道:“见朕为何不行礼。”

“草民夏道生,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夏林敷衍地行了个礼然后问道:“草民这几日都在家造孩子呢,不知陛下突然宣我入殿有何吩咐?”

他的话让金殿上的人纷纷侧目而笑,景泰帝差点也笑出声来,但好在他把这辈子难过的事都想了一遍才算是镇定了下来。

“外头的场面你都看到了否?不知道你有何对策?”

“好办。”夏林吊儿郎当的说道:“陛下挑个年纪大的,眼看着活不了多久的,带着禁卫去手起刀落手起刀落,既然解决不了问题,那不如就把提问题的人给干掉嘛。”

这会所有人的目光立刻集中在了那阁老身上,阁老瞬间像是苍老了二十岁,人都抽巴了……

这么大一口锅,他背不动啊……

“夏道生,朕要你好好说!”

“好好说,嗯……”夏林背着手在大殿上转了起来:“其实倒也不是没有法子,就看陛下与诸公觉得如何了。”

“莫要废话,快说!”

夏林清了清嗓子:“从即日起,不管秀才、举人、进士,全部下入乡间劳作三年,吏部与礼部需对其进行评估,若是合格便提拔入仕,若是不合格便继续留任乡野。他们入乡之后,需要协助当地县令把持农耕、启蒙、治水、筑城、脱贫、医疗等民生之事,三年一评,当优良者为上选。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可是如此,那外头那一千多人不还是没有安置?”景泰帝诧异的问道。

夏林轻笑:“分派他们去监管考核呀!从岭南到京畿,从徐州到柳州,多大的地方啊,需要多少人呐,到时恐怕那点人都不够用!就问是不是给他们官吏之身了嘛。”

朝堂诸公听闻此言,隐约觉得不对,但仔细想想却不失为一个好法子,只是更多细节夏道生还没有说,于是这会儿就有那辈分高的走出来询问了一声。

“那道生啊,是所有人都要去乡间还是?”

“那就看诸位如何界定了,贵胄子弟的话酌情吧,反正他们真下去了也帮不上忙。”

“那考核之事。”

“诶,这个人啊,不能既要又要,既不想去田间劳作又想不被考核,天底下也没有那么好的事,民不患寡患不均呀。反正我人微言轻,不过一介草民,一切定夺还需看陛下与诸公之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