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退婚你提的,我当皇帝你又求复合 > 第764章 火铳惊群臣!

演武场上,所有人面面相觑,却无一人敢质疑。

火铳的轰鸣声,犹在耳边震荡。

它已然证明,所谓“荒诞”,并非虚妄。

卫清挽缓缓走上一步,眼神凝在萧宁脸上,轻声开口,却字字颤抖:

“陛下……若真有一日,《格物纲要》尽数成真,那……那时的大尧,会是何等天下?”

萧宁深吸一口气,目光遥望远方,声音沉雄而冷峻:

“那时的大尧,山川不再有阻,江海不再有险。凡有铁甲巨舰,万里可横行;凡有千里传声,号令可直下四方。”

“兵甲所至,敌无可当!百姓所需,顷刻可至!那便是——天下无敌之大尧!”

最后一句话,掷地有声,如惊雷滚滚!

所有人心神皆为之一震,浑身血液翻涌,竟无一人再能出声。

他们终于明白。

这位年少天子,他要改变的,不仅是科举,不仅是朝堂……

而是整个天下的格局!

——他要亲手,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新世道!

……

演武场内,寂静无声。

但在所有人的胸膛之中,却有一道无形的火焰,悄然点燃,熊熊燃烧!

翌日,晨钟三响。

金銮殿上,瑞烟袅袅,百官肃立。晨光透过殿宇高窗,斑驳洒落在朱红御阶之上,映照得文武群臣衣冠皆肃。

然而今日的气氛,与往日不同。

不少大臣眼下青黑,显然一夜未眠。

昨夜,他们于许居正、霍纲等清流家中聚集,或独自挑灯,研读那部圣上亲自交予的《格物纲要》。

初展卷时,他们尚以为不过一部士子所编之器用杂录。可愈往下读,愈发惊骇,心境翻涌,几近难以自持。

此时站在殿中,目光不由自主落在御座上的那位年轻天子身上,心头更添复杂。

……

鼓声止歇。

“有事启奏。”

随着传呼,群臣本该依序而出,然今日却无人开口,反倒互相观望。

最终,许居正缓缓出班,长揖及地。

“陛下,您前几日所赐《格物纲要》,臣等已细读通篇。”

他声音沉稳,却压不住胸中惊疑。

“书中所载,诚然体例完备,推理谨严,然……其所绘世景,实在超越人心所能想象。臣今直言,恐有荒唐之嫌。”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一片窸窣声。

果然如圣上所料,质疑之声最先自许居正等人而起。

……

萧宁负手端坐,神情不动,微抬下颌。

“何为荒唐?许卿但说无妨。”

许居正深吸一口气,抬起双眼,目光坚定。

“书中有言:可制铁车,以火为力,载数十人,千里奔行,不劳人畜。臣以为,此事无稽。世间车马行走,尚需道路通畅,更需人力畜力。若以火驱动,何以不焚其体?千里奔驰,简直妄谈!”

他话音铿锵,殿内不少人闻言,忍不住低声附和。

“火为烈物,岂能驭车?”

“许公言之有理,臣昨夜亦见此段,直觉荒唐。”

“火若能使车行,天下百工岂非都成妖术?”

群臣窃语,声音渐高。

许居正躬身退后一步,霍纲随之出班。

“陛下,书中所绘,诚然处处匪夷所思。臣昨夜读及‘铁甲巨舰’一节,尤为惊愕。纲要言,若以巨木巨铁造舰,外覆厚甲,再以火力驱动,能破海上万舟。臣以愚见,此言纯属妄诞。”

“海舟以木为骨,尚需精工良材,方能浮于波涛。若真覆铁厚甲,岂不是自沉大海?此理根本不通!”

他抬起头,神情肃然。

“陛下,若此书流布,恐世人误信,妄耗心力于无稽之谈,荒废士学实务。”

……

霍纲言罢,群臣哗然,纷纷交头接耳。

“铁甲巨舰?岂有此理!”

“巨舰载铁,何以不沉?荒唐!荒唐!”

“圣上之书,若尽是如此,岂不误国?”

有的低声嘀咕,有的忍不住冷笑。

而那些未曾得见《纲要》全文的官员,此刻更是满腹狐疑,只觉愈听愈荒诞。

——铁车、铁舰,这哪里是人世所能造之物?

……

随着窃语渐盛,又有翰林学士出班。

“臣昨夜翻阅,更见‘飞舟’一节。书中言,若有巨舟,以机巧为翼,以火力为驱,可破空而行,越山川江海,如履平地。”

他声音微颤,神色难掩惊惶。

“臣读至此,几乎以为是妖人所撰荒书!飞于空中?此非人力所能及,简直与神怪无异!”

此言一出,朝堂彻底哗然!

“飞舟?此岂非妖术?”

“此书若流布,必惑乱人心!”

“臣断言,世间不可能有此物!”

“何止不可能,简直荒谬绝伦!”

声音此起彼伏,殿内竟似失了次序,群臣争相发言,满是不可置信与否定。

……

萧宁依旧沉稳如山,面色无喜无怒。

他只是抬手轻按,殿内渐渐安静。

“还有谁要言?”

……

郭仪咳嗽一声,缓缓出列。

“陛下,臣夜读至‘千里传声’一节,心下震骇。纲要言,设机巧铜丝,通于远方,声息入之,千里之外亦能闻之。臣以为,天地之音,随风而行,风止则息,岂能越山川而传?此简直是欺天之言。”

他语声坚决,神情冷峻。

“臣以为,此书若广传,必致天下士林耻笑,以为朝廷纵容虚妄之学。此非国之幸也!”

此话掷地有声,殿中又是一阵低叹。

……

接着,又有大臣轮番出列,言辞或激烈,或忧心:

“陛下,《纲要》所言,固然条理分明,但事事超越人能,臣恐误导后学。”

“昔年方士言炼石为金,终成虚妄。今日纲要再来,莫非重蹈覆辙?”

“臣请陛下以火铳一类为实,其余皆弃之,以免惑众!”

“此书若真以正学示人,恐天下士子尽弃经义而逐虚妄,国基动摇!”

……

满殿之中,声音渐渐汇成一个主调——

不信。

不能信。

太荒唐,不可思议!

殿内气氛震荡不休,朝臣们的目光交织,既有质疑、冷笑,也有震动与惧意。

因为他们心底都明白:

若书中之言有一分可能成真,便足以颠覆天下格局。

而他们——根本无法接受这种颠覆!

……

御座之上,萧宁静静听着,眸光深沉,仿佛一切早已在他预料之中。

群臣的质疑、震骇、否定,如潮水般涌来,却未能撼动他分毫。

殿中声音渐息,最终只余下厚重的寂静。

所有人屏息,心头不安。

他们都在等,等这位年轻的天子——将如何回应。

殿中沉寂良久,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

群臣一个个屏住呼吸,等着那位年轻天子开口。

御座之上,萧宁负手而立,眉目沉静,神情中看不出喜怒。

终于,他缓缓开口,声音平和,却透着不可抗拒的坚定。

“卿等皆言,纲要所绘,荒唐不经,难以实现。”

“然朕要告诉你们——此书中所言,皆可成真。”

“皆,可。成。真。”

三个字如雷霆滚落,震得殿内一片死寂!

……

群臣面面相觑,皆以为自己听错。

霍纲率先失声:“皆可成真?!陛下,此岂非妄谈?”

萧宁目光一扫,冷然一笑。

“妄谈?朕从不妄言。”

他步下御阶,衣袍曳地,声如洪钟:

“你们所疑,不外乎是火为车力、铁覆巨舰、舟能飞空、声可传千里。此等种种,于你们看来,乃天方夜谭。”

“可朕要告诉你们——朕手中,已有一物,足以令你们彻底信服。”

“此物,名曰——火铳!”

话音落下,全殿轰然!

“火铳?”

“陛下所言火铳,又是何物?”

“难不成,真能成书中所言之器?”

文臣们交头接耳,尽皆茫然。

……

萧宁却不理他们的喧哗,只负手冷声道:

“火铳所发,可碎罗州石,威力不下神游境界之力!”

此言一出,殿内瞬间炸开!

“什么?!”

“击碎罗州石?!”

“陛下,恕臣愚钝,罗州石……又是何物?”

大多数文臣神色茫然,低声议论,他们熟读经史,饱学经义,却未曾涉足军伍,对所谓“罗州石”闻所未闻。

反倒是几位久历沙场的武将,听到这一句,脸色倏然大变!

一人忍不住大声惊呼:“陛下,此言当真?火铳能碎罗州石?!”

萧宁目光冷冽,淡淡点头:“不错。”

……

武将呼吸急促,脸色涨红,终于忍不住转身,朝满朝文臣高声解释:

“罗州石,出产于南疆罗州,坚硬无比!铁斧斩之,留痕如丝!烈火焚之,岁月磨之,依旧不损!昔年大尧欲铸军器,以罗州石作炉基,三十年不裂!”

“此石,坚逾精铁!莫说寻常兵刃,便是神游境的高手,也需全力以赴,方能在上面留痕!”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一片惊呼!

“什么?竟有如此坚石?”

“神游境全力,才能留痕?!”

“那岂非……已经超乎凡力?”

群臣们面面相觑,一个个失声。

他们虽多不识武途,却都听说过神游境的可怕,那是武道巅峰之境,已非凡人可敌。

若说火铳之威,竟可堪比神游境?!

这……怎可能?!

……

霍纲脸色大变,忍不住颤声道:“陛下,若真如所言……那岂非此物,可与神游之力比肩?!”

萧宁负手而立,衣袍随风微扬,神情冷峻。

“不错。”

“火铳之威,正可堪比神游!”

殿内气氛凝滞到了极点。

年轻天子的话声,余韵尚在金碧辉煌的殿宇之间回荡,却无人敢再开口。

群臣的眼神交错,在这片寂静中愈发沉重。

他们的嘴唇紧紧抿着,似乎生怕一旦发声,就显得是在质疑圣意。

可心底的波涛,却几乎要将胸膛撑裂。

——神游境!

这是武道巅峰,是人间最强的武力象征。

天下多少英雄,穷其一生,只求窥见神游门径半分。

如今圣上竟说,一柄火铳,便能与之比肩?!

怎能信?

怎敢信?

……

许居正垂下眼帘,指尖在袖中微微颤抖。

他年逾花甲,自问阅历丰富,凡事都能冷眼以对。

可此刻,他的心跳却如战鼓敲击,连呼吸都变得沉重。

他在心中一遍遍自问:

——可能么?

——真有这样的东西么?

他曾亲眼见过武道高手全力出手,那股力道,能震碎数丈厚的城墙。

而那,是人力所能为。

若火铳真能媲美神游,那岂非意味着……这世上再无武夫立身之地?

许居正心底骤然生出一种难言的惶恐。

可圣上之言,又让他无法在此刻反驳。

因为那目光,那语气,根本不像是在虚张声势。

……

霍纲站在他身侧,双拳紧握。

他的脸色忽青忽白,心底如有万千思绪乱窜,却一句也说不出口。

他不信。

或者说,不敢信。

他出身清流,讲究“以理立世”,可理智告诉他:这绝不可能!

一件器具,如何能比得上苦修数十年的神游境?

简直荒诞。

然而,眼前的天子,却用那笃定的眼神,将他所有的话都堵在了喉咙里。

霍纲甚至生出一种错觉:若此刻贸然驳斥,反倒显得自己愚钝短浅。

于是他沉默了,沉默中带着难以置信的压抑。

……

群臣之中,也有年轻士子出身的官员。

他们本该血气方刚,可此刻一个个却低着头,连呼吸都放得极轻。

他们心中同样翻涌不安。

昨夜读《格物纲要》,他们便觉得其中之言匪夷所思。

如今陛下更言“火铳堪比神游”,简直比书中的“飞舟”还要震撼。

可他们哪里敢当面嘲讽?

纵然心底千般不信,面上也只能佯装恭谨,生怕一句冒犯,被视作对圣上的不敬。

于是,整个金銮殿,表面一派肃然,实则人人心头惊涛骇浪。

……

萧宁缓缓环视群臣。

他看见他们的神情,看见他们的呼吸,看见他们眼底藏不住的慌乱与疑惧。

这一切,尽数落入他眼中。

他心中冷笑:

——果然如此。

纵然自己言之凿凿,他们也绝不会真心相信。

因为这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超出了他们的胆魄。

若非亲眼所见,谁敢信服?

他迈步向前,声音冷厉,却带着凌然自信:

“你们心底的不信,朕皆看得清楚。”

“不要以为藏在心里,朕便不知晓。”

“朕知道,你们在想——此等言辞,荒诞无稽,不可采信。”

“是也不是?”

他抬眼,视线如利剑般扫过群臣。

所有被目光扫过之人,皆心头一震,下意识避开眼神。

殿内的寂静,比方才更甚。

……

良久,萧宁缓缓吐出一句话:

“既然你们不信。”

“那便由朕,亲自为你们证之!”

他声音骤然拔高,震得殿宇梁柱微微回响:

“随朕去演武场!”

“当面一试!”

话落,全殿心神俱震!

无数官员面色骤变,心头更是掀起骇浪。

他们原以为圣上只是口头宣言,未料竟要当场试验!

这一刻,他们再无言语,只有复杂到极点的心思在胸腔中翻腾。

既盼望能一睹所谓“火铳”,又惧怕那一旦成真,将颠覆他们的世界。

……

于是,群臣沉默着,低下头,恭声齐应:

“谨遵圣命。”

他们心中千疑万惑,却无一人再敢反驳。

因为,他们知道,今日之后,这座大尧的金銮殿,必将见证一场足以改写天下的震撼!

金銮殿内的圣旨甫一落下,群臣齐声应诺,声音整齐,却掩不住心底的疑惑与不安。

当御阶前的黄门太监高声宣令,宣布圣驾移往演武场之时,整座大殿的气氛,陡然紧绷到了极点。

殿门缓缓开启,晨光倾洒而入,映照着金甲执戟的禁军,肃穆如铁。

萧宁在禁军簇拥之下起驾,衣袍随风而扬,神情冷峻而从容。

群臣们分列两侧,随着御辇而出。

殿外丹墀广阔,青石阶铺展,金光映照下,文武百官的影子被拉得修长,宛若一道又一道沉重的问号。

他们跟随圣驾而下,却几乎无人开口。

只是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隐隐的压抑,仿佛风声都带着肃杀。

……

终于,在走过御道、转过曲折的宫墙之后,有人低声开口。

那是一位年近花甲的侍郎,他眼角微微抽动,压低嗓音对身旁同僚道:

“诸公以为……圣上此言,真能成么?”

他声音极轻,仿佛生怕被前方的圣驾听见。

同列的官员顿了顿,叹了口气:“我读《格物纲要》,只觉荒唐。今又言火铳可碎罗州石,简直天方夜谭。”

“可陛下竟要亲自证之……”

这名官员说到一半,神色复杂,欲言又止。

……

走在稍后的霍纲,耳尖听见这窃语,忍不住插言。

“诸位,慎言!”

他目光冷峻,声音虽低,却带着几分斥责。

“圣上亲口所言,自有其道。纵然匪夷所思,也不容轻易妄议。”

可霍纲心中,又何尝不是惊疑重重?

他明白自己这话,更像是说给自己听的。

不信,却不敢说不信。

……

另一边,有年轻翰林忍不住低声问:“许公,您看——圣上真能以此物破石?”

许居正面色凝重,须眉颤抖,良久才缓缓摇头。

“老夫……不敢妄下断言。”

“然此事,若非亲眼所见,老夫断不信。”

他说完,心底却在暗暗翻涌。

不信,却又隐隐期待。

毕竟圣上已非往日纨绔。

科举一改,术算一出,格物纲要又在手中——这位年轻天子,一步步都出乎所有人意料。

若火铳真能碎石……那便意味着,圣上所言格物之学,或许并非虚妄!

许居正想到这里,心口怦然一跳,几乎连步伐都乱了半分。

……

行进的队伍,延绵在曲折宫道之间。

一路上,青砖红墙,高檐朱瓦,御道两侧的禁军肃然而立。

然而群臣心思各异。

有的紧锁眉头,不断在袖中攥紧手指;

有的低声交谈,反复推敲其中可能的玄机;

有的索性噤声不语,只把所有惊惧都压在心底。

……

“哼,什么火铳能碎罗州石。”

终于,有脾气火爆的武将忍不住低声冷笑。

“老夫练武数十年,深知神游之难。若真有此物,岂不是要我等武夫皆成废物?荒谬!”

他话虽重,却不敢抬声。

身旁同僚急忙按住他手臂,压低声音:“莫言!慎之!”

那武将愣了愣,终是沉下脸,不再多说。

可心底的震动,却半点没减。

……

渐渐地,窃语声连成片段,在长长的队伍中若隐若现。

“你信吗?”

“不敢信。”

“若成真呢?”

“若成真……”

这最后三个字,便如同一个无底的深渊,让人心头发凉。

因为他们不敢细想。

一旦成真,武道会否被颠覆?

军制会否重铸?

士林会否弃经学而趋格物?

朝堂会否从此天翻地覆?

他们不知。

也不敢知。

……

随着御驾临近演武场,天色渐亮,晨光愈发耀眼。

可在群臣眼中,那道光却不是温暖,而是刺目。

他们越是逼近,心底的疑惑与不安便越是汹涌。

每一步,仿佛都踏在未知的边缘。

直到前方,雄阔的演武场高墙渐渐映入眼帘,旗帜猎猎作响,金戈铁甲之声传来。

他们心头齐齐一震。

演武场……真的近了!

圣上真的要验证!

……

一时间,群臣目光交织,或惊疑,或惶惧,或隐隐的亢奋。

他们终于明白:

今日之后,大尧,或许再不复往日。

演武场高墙巍峨,旌旗猎猎。晨风自四方卷来,携着尚未散尽的寒意,也带来阵阵肃杀之气。

当御驾抵达时,四周早已列阵的禁军轰然齐声:“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如雷霆,震动天地。

百官随着圣驾而入,衣袍翻飞,心头却各自沉重。

文臣多半面色苍白,他们生平极少踏足军中,更遑论置身如此威武森然之地。每一步踏入,都仿佛走进一个陌生世界。

武将们则神色凝重,心底隐隐激荡。演武场是他们的主场,而今日圣上要在此处立誓试验,意义非凡。

……

萧宁负手而立,眸光冷冽,步入场心。

“传朕令。”

声音淡漠,却震彻全场。

禁军统领立刻应声,挥手示意。

不多时,只见四名壮士肩抬铁索,缓缓走来。

他们所抬之物,赫然是一块黑沉沉的巨石!

石体高及半人,表面坚实如铁,映着晨光,透出冷森的光泽。

“罗州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