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退婚你提的,我当皇帝你又求复合 > 第672章 真假!

退婚你提的,我当皇帝你又求复合 第672章 真假!

作者:长工绝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30 22:53: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天色微阴,乌云如潮,从远山间缓缓压来。

琼州官道沿着连绵山岭蜿蜒曲折,曲折之间,忽高忽低,时而通坦开阔,时而隐于山林之中,似一条潜藏于世的墨龙,蛰伏不动,却让人不敢轻易靠近。

山风自高处吹来,卷起松枝颤抖的簌簌之声,仿佛某种难以言喻的不安,也随之悄然蔓延。

隆隆马蹄声由远至近,一支车队正行进在这段被称作“云松岭”的山道之上。

十余辆马车缓缓而行,车帘紧闭,周围护卫皆着黑甲,腰佩长刀,目光肃冷。

这般阵仗,即便远望,也叫人知晓此行绝非寻常商旅,反倒似是押送要犯,又或是某位贵人的密行。

而在车队前方,铁拳骑着那匹膘肥体壮的灰马,眉头微蹙。

他不时回头看看主车的方向,又扭头望向山道尽头,似是在等待着什么。

身后,副将低声靠近,附耳禀报:“铁统领,蒙将军还未回来。”

“都过了三日多了。”

铁拳沉声应了一句:“知道了。”

话虽如此,他语气却未显急迫,只是目光中略微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躁。

前方云雾缭绕,山道转角处早已隐入浓雾之中。

山林苍翠,枝叶繁茂,阴风阵阵,吹得他掌心微冷。

忽然,一道急促的马蹄声打破沉寂。

铁拳眼神一凛,抬手做了个手势。

片刻之后,前方雾气间,一道骑影奔来,正是身披黑甲的蒙尚元。

铁拳这才微松一口气,立刻策马迎上,沉声问道:“前方可还安稳?”

蒙尚元翻身下马,甲胄未脱,身上还沾了些泥迹,显然是亲自探路而回。

他朝铁拳点了点头,未作多言,只是抱拳道:“我先去见夫人。”

铁拳点头应道:“夫人在车中等你。”

言罢,转身快步上前,来到主车车前。

车帘垂下,香气隐约飘出。

铁拳低声禀道:“夫人,蒙将军回来了。”

车内一片寂静,似有香烟浮动,半晌才传出那道熟悉而清冽的女音:

“让他进来。”

铁拳躬身退开。

片刻后,蒙尚元走上前来,轻轻掀起车帘,躬身一礼。

“属下蒙尚元,参见夫人。”

卫清挽今日一身绯红软纱,头戴珍珠银簪,静坐在车厢软榻之上,眉目淡然,手中执着一盏温茶,姿态端雅从容,仿佛身处宫中而非山野。

她未曾抬头,只淡淡一句:

“坐吧。”

蒙尚元应声入内,收敛甲衣上的尘土,双膝跪坐于案几旁。

他神情肃然,语气简练。

“回夫人,属下已巡探过前方几十里地势。”

“地形狭长,约两处弯道,三处陡坡,皆为埋伏之地。”

“但目前未发现伏兵痕迹。”

“另,官道右侧山体有明显滑坡迹象,昨夜山风过强,树根松动。”

“属下担心山石滚落,已命人提前清理,并派三十人前往绕道开辟小路,以防不测。”

卫清挽点了点头,终于抬眸看了他一眼。

“你走了多久?”

“约三日多。”

“有无异常?”

蒙尚元摇头:“未见敌踪,但山中有三处兽行痕迹,疑似人为引兽误导视线,属下已遣人查探。”

“另外,有几名斥候汇报,在一处山坳曾闻远处钟声三响,节律均匀,不似自然风铃,或有异象。”

卫清挽略一沉吟。

“……安排人继续盯着。”

“你亲自去?”

“是。”

“为何不让副将前往?”

“前方地形复杂,我熟悉。”

卫清挽淡淡点头:“你很谨慎。”

“此路多危崖密林,不容有失。”

“后续三日内车队行进路径,按你建议调整。若前方再有险段,你需亲自踏查。”

“明白。”

她不再多言,只是抬手端起茶盏,轻轻一抿。

车厢内沉默下来。

窗外风吹枝动,细雨欲来,空气中弥漫着山林潮气,冷而幽。

蒙尚元神情肃穆,垂眸不语。

似乎在等待下一道命令。

但卫清挽并未再下令。

她只是淡淡道了一句:“你退下吧。”

“是。”

蒙尚元起身一揖,缓步退了出去。

车帘再度垂落,将车厢与外界隔绝。

卫清挽目光平静,望着茶汤之中的浮叶发呆,良久未语。

她并未察觉出异样,也没有多问一句。

似是对这位旧部极为信任,亦或……一切尽在掌握中。

而车厢之外,铁拳看着蒙尚元离开后微微皱了皱眉。

他总觉得……蒙尚元今日的眼神,有那么一瞬,是晦暗的。

像是有什么话,没说出口。

又或者,是说了太多,只没让人听懂。

但那只是他一闪而过的直觉。

他摇了摇头,将心头杂念压下,转身看向前方朦胧山道,低声吩咐:

“让人小心些。”

“今日雾重。”

“这天,怕是要变了。”

……

一日多前,晋王府。

夜幕低垂,天色愈发沉暗。

晋王府深处,重重院落皆已熄灯,唯独主殿西侧的偏厅内,灯火未灭,檀香袅袅,香雾萦绕。

四方皆寂,唯有薄风从窗棂缝隙间悄然钻入,吹得纱帐轻轻晃动,似梦似幻。

偏厅正中,一张雕花木案前,晋王一袭素黑寝袍,正负手而立。

他站得笔直,背影嶙峋,在烛火映照下于墙上映出一抹幽影,仿若一尊伺机而动的猛兽。

方才那一场密谈尚未散去的余味仍在空气中回荡。

他看着空无一人的门外,良久未语,仿佛仍在回味着与蒙尚元那杯对饮之后的余韵。

忽而,他抬手,指节轻敲案几,发出“笃笃”的脆响。

声音虽不大,却在寂静夜色中格外清晰。

不多时,门外传来脚步声。

一名灰衣中年人快步入内,动作娴熟地关上门,低头行礼。

“属下信服,拜见王爷。”

晋王未回头,只是淡声问道:

“刚刚离开的蒙尚元,一路可还顺利?”

信服低头应道:“一路通畅。护送他出府的几名亲卫皆是属下安排,没有人跟踪。”

晋王这才点了点头,似乎终于安下心。

片刻后,他转身看向信服,眼神幽深,嘴角微挑,语气却依旧温和:

“他走了。”

“留下的,是许多问题。”

信服垂手肃立,静静等待着主子的下一句。

晋王却并未急于开口,而是转身走向窗前。

手中执起一柄白玉茶匙,轻轻搅动铜炉上的茶盏,轻烟氤氲而起。

屋内灯火不明不暗,将他脸上的神情渲染得深不可测。

“信服啊。”

他忽然出声,语调极轻,像是闲聊。

“你跟了我多久了?”

信服一怔,随即拱手道:“回王爷,十七年。”

“那你说……以你对我的了解,我会信一个早在昌南王府最弱势的后,就开始效命昌南王党的旧部,会突然转投本王么?”

信服低头,答道:“王爷心思深沉,属下不敢妄测。”

晋王轻轻一笑,抿了一口茶,凉意滑入喉间,似酒似冰。

他眯起眼睛,轻声道:

“你不敢说。”

“可我,敢说。”

“我——是不信的。”

“一个人,一旦忠过一次,就不会再轻易忠第二次。”

“尤其是那种,替死之人。”

信服听到这句话,眼神微微一变。

晋王却依旧语气平缓,继续说道:

“但偏偏——这样的人,才最好用。”

“你信他不信,他自己都未必知道该信哪边。”

“他若真想投靠,那自然是好事。”

“他若心怀二意,也好。”

“因为,他会怕。”

“怕走错一步,万劫不复。”

他缓缓踱步回到案前,将茶盏放下,目光忽而转冷,盯着信服,语气一沉:

“但我想知道的是,你怎么看他。”

信服拱手,语气斟酌:

“王爷,属下不敢妄言。”

“不过属下以为,蒙尚元此人……”

他顿了顿,轻声道:

“或许是被夫人那边……逼得太紧。”

“禁军之位固然尊崇,可他出身边军,心性不定,未必愿久困朝堂。”

“而夫人如今掌控重权,车队有异,风雨欲来。”

“他若是自保,确有可能。”

“但若要深信不疑……”

“尚需谨慎。”

晋王闻言,淡淡点头,面无表情地摩挲着指间的扳指。

良久,他低声笑了一句:

“果然是你,一直最懂我心。”

“我心里想的,与你说的几乎一样。”

他放下手中物什,语气忽然轻松了几分。

“这世上,有太多人以为,只要做得滴水不漏,就能骗得过我。”

“可偏偏我最不信的,就是这种‘滴水不漏’。”

“越是说得真切,越是演得自然,越可能有鬼。”

信服垂眸:“王爷英明。”

晋王看了他一眼,忽而低声道:

“你说说看,蒙尚元此番带回来的情报中,有几分可信?”

信服沉吟少许:

“他说任直一在车队中,属下不信。”

“若真有那等人物,车队何须遮掩?怕也早已嚣张跋扈。”

“更何况……那位杀了付长功的黑衣人至今无名,卫清挽从未正面提起。”

“他们或许是在虚张声势。”

“故意抬高声势,阻王爷再动杀机。”

“属下以为——此举虚多于实。”

“再者,他言‘车队暗藏杀招’,劝王爷‘暂缓动手’,此言反倒令人起疑。”

晋王闻言,缓缓勾起唇角。

他淡淡道:

“说得好。”

“人啊,越是劝你不要动手,越是怕你真的动手。”

“若换作我卫清挽,早早回京才是正途,又岂会在这半道磨磨唧唧?”

“我不信她不急。”

“我更不信,她这时候敢冒然赌一场‘天机榜第七’的虚名。”

他顿了顿,缓缓起身,背负双手,走到案边,将那一页未曾写完的书信重新展开。

笔墨未干,字迹挺拔如戈。

“信服。”

“属下在。”

“把这几日琼州官道沿线所有消息,都给我一寸寸查清。”

“尤其是车队驻足的路线、停留的节律、明哨暗哨的位置。”

“——我倒要看看,她卫清挽这一次,到底是藏了什么底牌。”

信服拱手:“属下这就去办。”

他转身正欲离去,身后晋王却忽而又补了一句:

“还有。”

“那位黑衣人——无论是谁,一定要查出来。”

“查不出来,就动手逼出来。”

“我要让她明白——靠诈,是压不住本王的。”

“若她真有杀招,那就叫她现在便使出来。”

“若她没有……”

晋王冷冷一笑,眼神如刀:

“那我便叫她……半途葬骨。”

……

夜色如墨,沉沉笼罩山野。

虫鸣渐歇,风过林梢,枝影婆娑,似是无形的手指拂过山中脊骨,带来一丝难以名状的寒意。

车队已于半山腰驻扎,护卫依旧严阵以待,唯有篝火处偶尔传来几句低语,随即便被风吹散入夜色之中。

今夜无月,连星光都被厚重云层遮去,整片天穹仿佛蒙了一层黑纱。

正是这万籁俱寂、人声不显的时候,一道黑影悄然从营帐后绕出。

脚步轻而无声,踏在松软落叶之上毫无动静。

是蒙尚元。

他披着一身灰袍,裹得极紧,左手按剑,右手捏着一道折叠起来的地图,快步穿过前营外围,直往主车而去。

守在车旁的亲卫见到他,并未阻拦,只是轻轻拱手退后几步,默默为他挑开车帘。

车内,依旧燃着一炉静香,香气淡然清远,不浓不腻,恰如那位端坐其中的女子。

卫清挽倚于车榻,身披素白长袍,头发已散,未挽髻,却不显半分慵懒,反而更添几分不容侵犯的威严。

她正端坐于案几之前,案上茶香袅袅,一盏盏布置规整。

“来了。”

她声音极轻,却清晰穿透香雾。

蒙尚元俯身一揖,沉声道:

“夫人。”

他走入车内,轻轻放下外袍,露出贴身黑甲,双手奉上手中地图,神情肃然。

“外头无人尾随。”

“暗哨两重,皆未有异动。”

“属下已设下障眼,今夜这一趟,不会被发现。”

卫清挽点头,目光落在那幅图卷之上,却并未翻开。

她抬眸,眼神清冷,语气平平地道了一句:

“怎么样?”

“晋王那边,怎么说?”

这句话问得直接,毫不掩饰,仿佛这趟会面根本无需铺垫与试探。

蒙尚元微顿,随即眼神一凝,拱手回道:

“果如夫人所料——”

“他怀疑我。”

卫清挽淡淡一笑,眼神中不知是满意还是早已预料之中,语调依旧清浅:

“说说具体。”

蒙尚元一边开口,一边走近几步,将自己所言、所行,以及晋王的神色一一交代。

“属下未刻意遮掩言辞,反而在劝阻之中,露出几分急切与不安。”

“晋王向来疑心极重,我若显得太过自信,他反倒未必动心。”

“所以属下适当地流露出‘压力’——既显得我被夫人所逼,又让他误以为我试图自保。”

“而‘任直一’三字……属下只是在下定决心后,将其告知了对方。不过,在这个过程中,还是做出了演戏的感觉。”

“他虽然面上未显,但眼神立即变了。”

“属下赌他听进去的是假话,信进去的,却是他自己脑中编出来的‘真实’。”

卫清挽未语,只轻轻合上了茶盏,指节敲击案面,发出轻微的“笃笃”声响。

良久,她冷笑一声:

“他越是觉得你在欺骗他,越是确信你漏了马脚。”

“而我们的目的,正是让他‘抓住’这马脚。”

她语气一顿,眼神幽幽落向帐外沉沉夜色:

“只要他认定我们在掩饰,就一定会想:我们到底怕他什么。”

“而他若真这么想……那便说明,他会动了。”

“一个人,只有以为对手虚张声势的时候,才会出剑。”

“而我们——就等着他这剑落下来。”

说到这里,她伸手将桌上那盏茶盏放回托盘,茶水未饮,然茶香已散。

“明日之后,官道将入大江山路,三处回转,五里险坡。”

“他若真要动手,必定选在那一带。”

蒙尚元点头:“属下已看过地形。”

“那里风道封闭,伏兵易藏,马车难行。”

“但若稍作绕路,便能拖慢速度,也能显得我们‘躲避风险’。”

卫清挽微抬下巴,目光微寒:“你知道该怎么说。”

“我会在车中,佯装伤病之态。”

“你只需传话,说我需在途中歇息疗伤,不能久行。”

“——走得越慢,越好。”

蒙尚元拱手领命,语气沉稳:

“属下明白。”

“明日出发前,我会安排骑队分段巡逻,表面为护驾,实则预设反击点。”

“若晋王出手,属下可带先锋迎敌,主车亦有突围之道。”

卫清挽不再多言,安排着一切。

“属下明白。”

车外风起,卷起夜林枝叶摇曳,车厢外灯光微晃。

卫清挽站起身来,走到车帘前,轻轻掀起一角。

她望着深夜里那条沉寂不语的官道,声音仿佛从极远的地方传来:

“他以为自己设了局。”

“却不知道,这局——早在他起意之前,便已为他铺好。”

“他只不过是在我们准备好的棋盘上……自认为执棋。”

“等他真正出手的那一刻,才会发现,他的剑落得太晚,也太慢。”

蒙尚元抱拳,低声如誓:

“属下,愿为夫人……拔剑破局。”

卫清挽轻轻点头,收回目光,淡淡道:

“去吧。”

“记住,我们……要给他机会。”

“动手前,先让他觉得,我们,真的在怕。”

“这样,他才会更狠地砍下第一刀。”

“我们需要这一刀。”

“——因为没有这一刀,他就永远不会露破绽。”

……

夜深如水,浓墨般的夜色覆盖了整座晋州城。

而在晋王府内,主殿东侧的偏殿内,却依旧灯火未熄。

殿中檀香幽幽,铜炉里火苗轻跳,映得满室暗影婆娑。

晋王一袭玄袍独坐案前,左手食指轻叩几案,神情若有所思,整个人像一尊沉静不动的石像。

案前堆着几封文案,皆是从内廷与军中渠道所得的情报,封口未动,却也早已被他阅尽。

偏殿之外,一阵脚步声由远而近。

“吱呀——”

门被推开,信服快步走入,神色略显郑重。

“王爷。”

晋王微抬眸:“查得如何?”

信服抱拳,缓缓躬身答道:

“关于蒙尚元的过往,属下已令三方查证。”

“北边军府、南营旧部、以及他当年在禁军任职之时的同僚,皆有回报。”

晋王点头:“说。”

信服翻开手中折册,朗声道:

“蒙尚元,出身关西边军,蒙家拳传人,十四岁随父上战阵,十六岁封偏校,十八岁独守飞鹰岭,一战斩敌三百,被军中称为‘铁血小将’。”

“其性刚直耿介,从军二十载,从无贪墨之名。”

“后加入禁军,一直中证耿直,不结党,不营私。”

“多年来,对外无私交,对内不参与党争。”

“……属下观之,此人……不像是会背叛昌南王府、转投王爷的人。”

听完这番陈述,晋王非但未露出惊疑之色,反而微微勾起嘴角,轻轻笑了。

“不像?”

他低语一句,语气中带着几分淡漠与讽意。

“偏偏就是因为‘不像’,所以更值得怀疑。”

信服怔了怔:“王爷是说……”

晋王缓缓起身,负手踱步至窗前,望着窗外沉沉夜色,语气不紧不慢,却如刀锋隐于话中:

“一个人若是处处滴水不漏,就必有隐情。”

“蒙尚元身上没有破绽,不贪、不狂、不乱、不近人情,整整十余年如一日地正直。”

“——可太过正直的人,要么死了,要么,藏得极深。”

“你说,他这样一个‘不懂变通’的铁血军将,怎么会突然愿意低头,与我饮酒言欢?还说得那般顺溜自然?”

“太自然,就不是自然。”

信服皱眉:“那王爷是说……”

晋王转过身来,眼神幽深,缓缓落在信服身上,冷冷一笑:

“他是被安排好的。”

“不是他想背叛,而是——他们想让我以为他背叛了。”

“这就是卫清挽的手段。”

“他想让借蒙尚元的话,让我们相信一些话。。”

“然后我一旦信了,就以为自己找到了对方布防的漏洞。”

“再加上蒙尚元的夸大其词,我们就再也不敢对他们动手了!呵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