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退婚你提的,我当皇帝你又求复合 > 第602章 五王之乱篇:抵洛!

洛陵城外,天色昏沉,暮色如烟。

长长的官道上,一辆黑色马车缓缓停下,四匹高头骏马喷着粗重的鼻息,鬃毛在风中轻轻摇晃。

马车之上,车夫勒紧缰绳,平稳地将马车停在路旁,侧身看向车帘后的人影,躬身道:“秦先生,前方便是洛陵城。”

车内,秦玉京缓缓睁开双目,眼神平静得如同千年不变的湖水,波澜不惊。

他抬手轻轻拨开车帘一角,目光悠然地扫过不远处的城墙。

那座雄伟的城池静静伫立在夜色之下,城门紧闭,火光映照着高高的箭楼。

“洛陵城……”

秦玉京的声音低沉而悠远,似乎带着些许淡淡的怀旧意味,又像是早已洞察一切的沉稳。

“今日天色已晚,明日入城吧。”

他说完,缓缓放下车帘,靠在柔软的靠垫上,重新闭上双眼,仿佛对即将到来的风暴毫不在意。

车夫闻言,点了点头,不再多言,翻身下马,开始安顿马匹休息。

这一夜,洛陵城外静谧无声,然而,在城内,朝堂却早已暗潮汹涌。

大尧皇城,丞相府。

灯火通明,影影绰绰的光线投映在朱红色的屏风之上,屋内的气氛却沉闷至极。

郭仪、许居正、霍纲、边孟广四人围坐在书案前,每个人的眉头都皱得紧紧的,神色焦虑不安。

书案上,摆放着一封刚刚送来的密信,上面寥寥几字,却如一块巨石,压在众人心头——

秦玉京,已抵洛陵城外。

许居正看完这封信,手指微微颤抖了一下,他深吸了一口气,强行压下心头的不安,抬头看向郭仪:

“大相,如今秦玉京已经到了洛陵,明日便要入城,可陛下……陛下他,到底在哪?”

此话一出,屋内顿时一片沉寂。

郭仪的手缓缓攥紧,眼神深邃,像是在思索着什么,他叹了一口气,缓缓说道:

“陛下仍在归途之中,我们一直没有确切的消息。”

边孟广猛地一拍桌案,脸色焦急:“这都什么时候了?秦玉京都到城外了,陛下却依旧没有确切消息?”

“若陛下再不回来,我们该如何应对秦玉京?”

“若是无人应战,按照比剑之约,我大尧必定割让一州之地,这可是千古骂名啊!”

霍纲脸色凝重,声音低沉:

“秦玉京乃当世第一剑,天下皆知。他既然已经到了洛陵,就绝不会空手而归。”

“若是我大尧无人迎战,整个大尧的读书人都会认为陛下怯战!”

“此事一旦传扬出去,陛下的圣名,将受损至极!”

众人闻言,神色更加凝重。

此刻,所有人都清楚,比剑之约,已经成为萧宁登基以来,最关键的一道难关!

不仅仅是割地问题,更关系到萧宁的皇权稳固!

许居正眉头紧皱,低声道:

“五王最近动作频繁,尤其是淮北王,表面上虽然没有异动,但京城里各种流言四起,说陛下无能,登基仅仅一月便要割让一州,恐怕与他们脱不了干系。”

郭仪点了点头,语气沉稳道:

“不仅仅是淮北王,晋王和康王的手笔也不小,最近京城的各种风言风语,都是他们在背后推波助澜。”

边孟广脸色阴沉,冷哼道:“呵,他们这是想趁机逼宫?”

霍纲沉声道:

“不仅仅是逼宫,他们是想让陛下成为众矢之的!萧氏皇族,向来以文治天下,而秦玉京代表着的是武道的至高荣誉……”

“若陛下不迎战,不仅会失去民心,还会让整个皇族都蒙羞!”

许居正眉头紧锁,咬牙道:

“若陛下迟迟未归,我们该如何应对?难道真的要让大尧割地?”

众人皆沉默不语,空气凝固一般沉闷。

片刻后,郭仪沉声道:“如今陛下不在,我们能做的,便是稳住朝堂,尽可能延缓局势。”

“但时间不多了。”

“明日秦玉京入城,我们……必须做出抉择。”

话音落下,屋内再次陷入沉寂。

洛陵城外。

夜风拂过,卷起地上零散的尘土,让这条通往洛陵城的道路显得更加萧索而荒凉。

道一静静地坐在马车内,双手缓缓地擦拭着剑刃上的血迹。

剑身反射着微弱的月光,映照出道一那双已经习惯杀戮的眼睛。

他的动作很慢,指腹一寸寸滑过锋锐的剑身,感受着那上面残留的点点血迹。

那是他手中无数生命消逝的印记,也是这一路上,他所经历的血雨腥风的见证。

从踏入大尧国境以来,他们的马车便未曾真正安宁过。

伏杀、袭击、刺客,仿佛永无止境般地接踵而至。

一开始的羽林卫、商贾的家丁、绿林好汉,甚至是以往无关政事的文人、渔夫……

一波又一波,五百一十六条性命,倒在了他的剑下。

——五百一十六!

这是他一路走来所斩杀的人数。

他本以为,自己会因杀戮而厌倦,然而如今,他却发现,自己竟然已经麻木了。

杀得太多了。

他甚至已经不去思考这些人的身份,也不去思考他们为何而来。

只要挡在他们面前的人,他的剑便不会犹豫。

“这一剑出鞘,便只分生死。”

他记得,这是师尊曾对他说过的话。

然而,活着的人,才有资格去思考正义。

“唰——”

剑身最后一点血迹被擦拭干净,道一缓缓地将剑收入鞘中,抬起头,看向对面半闭着双眼的秦玉京。

马车内,一片寂静,只有车轮碾过石子偶尔发出的细碎声响。

秦玉京的声音淡淡地响起:“道一,这一路,你杀了多少人了?”

道一神色未变,平静地说道:“五百一十六。”

秦玉京微微叹了口气,声音依旧淡然:“五百一十六条性命……”

他的手指轻轻在膝盖上敲了敲,闭着眼睛喃喃自语:“欲成大事,这是必经之路。”

“为了能让一州之地的百姓步入大同,远离战乱之苦,莫说是五百一十六……”

他微微停顿了一下,嘴角露出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缓缓道:“就算是五千,五万,也是值得的。”

道一沉默不语,握住剑柄的手微微收紧。

他理解师尊的信念,也明白“大同之道”的宏伟蓝图。

可是——

那些倒下的五百一十六人,他们是否真的愿意成为这场棋局中的弃子?

道一闭了闭眼睛,终究还是没有多说什么。

秦玉京轻轻地伸了个懒腰,往马车后靠去,嘴里淡淡地说道:

“这一路赶来,着实有些疲乏了。既然洛陵就在眼前,便睡上一觉吧,明日再入城。”

他说完,便缓缓地闭上了眼睛,呼吸均匀,似乎真的已经陷入了浅眠之中。

然而,对面的道一却仍旧没有动静。

秦玉京似乎感受到了,道一仍旧端坐不动,于是,他不紧不慢地问道:“你不睡?”

道一闻言,忽然笑了笑,语气带着几分意味深长:

“这一夜杀了这么多人,我不信,在这天子脚下,最后的机会,会太平。”

他缓缓地抬起头,眸子微微眯起,透过窗帘缝隙,看向外面夜色沉沉的官道。

——风,起了。

枯叶翻飞,林间的树枝发出微微的“咔嚓”声。

道一的嘴角微微扬起,他的手缓缓地按在剑柄之上,喃喃低语:“来了。”

“呼——”

夜风卷起大片枯叶,远处的黑暗之中,骤然传来几道极其轻微的脚步声。

“咻!”

破空声骤然响起!

下一刻,数枚寒光闪烁的暗器划破夜幕,从四面八方朝着马车激射而来!

“当——当——当——!”

道一的剑,在刹那间出鞘!

一抹冷光划过,所有暗器在半空中尽数被击落,落在地上,发出清脆的金属碰撞声。

紧接着,黑暗之中,无数道黑影迅速掠出!

这些人身形矫健,手持各式武器,犹如鬼魅般地朝着马车冲来!

马车之外,车夫还未反应过来,便已经被一柄长刀直接洞穿了胸口,鲜血喷洒在马匹的鬃毛上,骏马惊恐嘶鸣,险些扬蹄奔逃。

道一却没有丝毫惊慌,他轻轻地叹了一口气,低声道:“果然还是来了。”

他轻轻一跃,整个人瞬间从马车内闪出,衣袂翻飞,手中长剑带起一抹凌厉的寒光!

“噗嗤——!”

一道血光喷涌而出,第一个冲来的刺客喉咙直接被剑光划开,带着满脸的惊愕倒了下去!

紧接着,第二人、第三人……

剑光纵横之间,马车周围瞬间化作修罗场!

鲜血洒落,哀嚎声此起彼伏。

然而,马车内的秦玉京,依旧没有睁开双眼。

他仿佛根本不在意这一切,甚至连眉头都未曾皱一下。

就像是这一切,早已在他的预料之中。

道一的剑法极快,身形穿梭于黑影之间,手中长剑划出一道道冷冽的弧线,每一次挥剑,便有一条性命随之陨落。

然而,黑暗之中,那些潜伏的敌人却源源不断地涌出,仿佛无穷无尽。

道一微微皱眉,目光扫过四周,低声道:“竟然是埋伏。”

他转身靠近马车,低声道:“师尊,果然啊,今晚,注定不会太平静。”

秦玉京缓缓睁开眼睛,面容之上是无尽的平静,语气依旧平静无波:

“哎,送他们一程吧。。”

“为什么让一些人明白道理,就这么难呢?”

话音落下,夜色中的杀戮仍在继续。

洛陵城外,夜色如墨。

寒风呼啸,卷起枯叶,沙沙作响。

城墙之下,战斗已经落幕。

道一立于尸横遍地的官道之上,手中长剑垂落,剑身仍旧滴着暗红色的鲜血。

他的目光凝重地望着那群渐行渐远的黑影。

这次的刺客,不一样。

之前的伏杀,一波接一波,但无论是羽林卫、绿林好汉、还是商贾的家丁,都像是一群乌合之众,毫无章法,凭借蛮勇和忠诚而拼死一搏。

可今晚——

这一批人,却展现出了极其可怕的作战能力。

他们的出手快、准、狠,每一剑、每一刀都干脆利落,显然是经过严苛训练的杀手!

最重要的是,他们竟然……全身而退了!

道一缓缓收剑入鞘,眉头微微皱起。

以往的伏杀,哪怕人数再多,也不过是徒增尸骸罢了。

可这次,他杀了数人之后,对方竟然毫无停滞,战斗节奏依旧如丝般顺滑,没有半点混乱。

最终,这群人如同潮水一般,在他眼前翻过洛陵城的城头,隐入夜色之中。

而他,竟然连一个追上去的机会都没有!

“有意思……”

道一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惊疑不定,目光幽深地望着那片黑暗消失的方向。

“这批人,究竟是谁派来的?”

——

洛陵城,醉梦轩。

夜色如水,整座城池仍旧沉浸在夜晚的繁华之中。

而醉梦轩,作为洛陵城内最顶级的青楼之一,依旧是灯火辉煌,楼内丝竹声、歌舞声、谈笑声交织在一起,热闹非凡。

然而,在醉梦轩最顶层的密室之内,却是一片寂静。

房间内,仅有一人端坐在轮椅上,背对窗外,白发在烛火的微光下泛着银光。

他正静静地凝望着窗外的夜色,目光如深渊般幽邃。

千流。

——一个沉默的聋哑人,一个双腿残疾、无法行走之人。

但洛陵城的许多人都不知道,这位看似无害的白发男子,却是萧宁手下最隐秘,也是最可怕的情报操盘手之一。

他的眼睛,能够看透这座城池里每一处暗流。

此刻,他微微眯起眼睛,望着城外隐入黑暗的那些身影,缓缓地摇了摇头,眼底闪过一丝无奈。

很快,密室的门被推开。

一名身材肥硕、满脸油光的大腹便便中年男子快步走了进来。

此人正是李百万——醉梦轩的老板,李家家主,萧宁的另一名得力干将。

一进屋,他便抬手打着手语,汇报道:

“刺杀失败了。”

千流点了点头,脸上没有任何惊讶之色,仿佛这一切早已在意料之中。

李百万见状,脸上露出疑惑之色,忍不住继续比划手语:

“我不明白,那秦玉京是神川大陆第一高手,咱们派多少人去都不可能杀得了他。”

“那为何还要安排这一波刺杀?”

“我们……这么做,到底是为什么?”

千流微微一笑,缓缓抬起双手,指尖翻动,打出了几个清晰的手语。

——“当然是做给别人看的。”

李百万皱眉,追问:“谁?”

千流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将目光投向窗外,沉默片刻,才继续比划:

“郭芷、长孙川,还有萧宁哥哥的朋友们。”

李百万怔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脸色顿时微微一变。

千流继续打手语:

“你觉得,如果我们不派人去刺杀秦玉京,那些真正愿意为萧宁拼命的人,会怎么做?”

李百万的脸色逐渐变得复杂,沉思了片刻后,咬牙道:“他们肯定会去。”

千流微微颔首,打手语道:“是啊,他们必然会去。而且,他们一定会死。”

李百万眉头紧锁。

千流缓缓抬起手,在空中比划了一行手语,动作缓慢而坚定:

“这一次,我们派出去的刺客,个个都是死士。他们知道自己必死,所以战斗时不会留手。”

“而如果是郭芷他们去呢?”

“他们真的能做到不犹豫、不动情、不惜命吗?”

“你觉得,到时候……他们能活着回来多少?”

李百万看着这行手语,久久无言。

他沉默了许久,最终缓缓地叹了口气,轻轻拍了拍自己圆滚滚的肚子,摇头苦笑道:

“哎,你啊你啊,看着挺乖,实则呢?简直比小王爷还腹黑。”

说完,他转身,走出密室,轻轻关上了门。

密室内,再次恢复了寂静。

千流仍旧坐在轮椅上,静静地看着窗外的夜色,目光平静无波,仿佛这一切都与他无关。

然而,他的手指,却在膝盖上缓缓敲击,仿佛在思索着更深远的事情。

——

醉梦轩之上,洛陵城的夜色依旧繁华。

但暗流,却已然开始翻涌。

洛陵城外,淮北王府。

夜色沉沉,庭院之中燃着几盏灯火,微风吹拂,灯影摇曳,在青石板上投下斑驳的暗影。

书房内,一盏铜灯静静燃烧,映照着几人的脸庞。

淮北王身穿宽松长袍,端坐在主位,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眼中满是沉思与算计。

在他身旁,诸葛南负手而立,这位素有“北地智囊”之称的谋士,正微微低头,闭目沉思,似乎在推演某个极为重要的局势。

在两人对面,晋王与康王对坐,脸上带着一丝不加掩饰的喜色。

这时,一名身穿夜行衣的探子疾步走入,单膝跪地,低声禀报道:

“王爷,秦玉京已抵达洛陵城。”

此言一出,书房内顿时一片寂静,随后,四人缓缓地相视一笑。

晋王微微点头,嘴角浮现出一抹阴冷的笑意:“好极了,这位神川第一剑,终于来了。”

康王则抚须轻笑,眼神深邃:

“秦玉京此行,乃是大尧的灾难。倘若萧宁接不下三剑,大尧不仅要割让一州土地,他的帝位,也将彻底动摇!”

淮北王微微颔首,缓缓道:“秦玉京此行,已然成为我们破局的最佳机会。只不过……”

他话锋一转,目光深邃地望向探子,轻声问道:“那我们的陛下呢?”

探子低头回禀:“回王爷,至今未有萧宁的踪影。”

听到这句话,四人再次一笑,笑意之中,透着几分轻蔑和笃定。

晋王冷哼一声,道:

“登基不过一月,便遭此劫难,想必萧宁自己也知道,此番大势已去。”

康王附和道:

“他当年不过是个纨绔王爷,突然间成为皇帝,自己都未必相信能坐稳这把龙椅。”

“如今秦玉京来势汹汹,他若聪明,怕是早已逃出洛陵城,躲到哪个偏僻之地去了。”

晋王摇了摇头,露出几分玩味之色:“逃?他逃得了吗?这天下,终究还是我等的天下!”

说罢,他看向淮北王,恭敬地抱拳道:“王兄,既然时机已然成熟,咱们是否可以行动了?”

淮北王缓缓起身,来到书房窗前,负手而立,望着夜幕低垂的洛陵城,语气低沉道:

“是时候了……”

他眼神微微一凝,继续道:

“秦玉京既已入城,朝堂必然陷入恐慌。朝中那些大臣们此刻一定焦头烂额,惶恐不安。萧宁至今未归,朝堂之上无人能主持大局。”

“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什么?”

他缓缓回过身,看向晋王与康王。

晋王眼中闪烁着精光,沉声道:“需要一个‘能主持大局’的人。”

康王闻言,眼中露出一抹了然之色,笑道:“不错,而这个人,若是我们的王兄,便再合适不过了。”

淮北王轻轻颔首,嘴角浮现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这世上最可怕的,并非天灾**,而是人心不稳。”

“只要京城百姓、朝中大臣都认为萧宁无能,认为大尧必须有一个‘真正的掌舵人’,那朝堂之上,便不再是萧宁能掌控的了。”

诸葛南微微一笑,道:“所以,接下来的重点,便是造势。”

他语气平静,却透着一股令人胆寒的阴谋气息:

“我们要让整个洛陵城,乃至整个大尧,都相信——萧宁已经输了!”

“他输了秦玉京,输了大尧的土地,甚至输了百姓的信任!”

康王微微一愣,旋即笑道:“这倒是个绝妙的计策。”

晋王眼中露出一丝狠厉:

“如此一来,即便萧宁安然无恙地回到京城,朝堂之上,也不会再有他的位置。”

淮北王目光沉稳,缓缓道:“所以,我们要借助所有可以利用的力量,让这股言论迅速扩散。”

他看向诸葛南,沉声问道:“此事,交给你来办,可有问题?”

诸葛南微微一笑,淡然道:“请王爷放心,我早已安排妥当。”

他轻轻弹了弹衣袖,缓缓道:“这些天,醉梦轩、玉泉楼、寒梅阁,乃至各大酒楼茶肆,皆有人在散布消息。”

“他们在说什么?”淮北王挑眉。

诸葛南嘴角微微上扬,语气平静地道:“他们在说,萧宁乃一介纨绔,难当大任。”

“在说萧宁登基不过一月,便要割地赔款。”

“在说萧宁即便回京,也再无颜面坐在那张龙椅上。”

“在说大尧的天,已经变了……”

晋王听得畅快,大笑道:“好!此计一出,便是杀人不见血!”

康王眯起眼睛,轻声道:“只怕,朝堂之上,已有不少人开始动摇了。”

淮北王微微颔首,脸上的笑意,越发深邃。

他缓缓地走回书桌旁,目光沉静而锋锐,缓缓吐出一句话:

“诸葛南,萧晋,萧康,接下来,我们要做的——便是推波助澜。”

“我们要让这场风暴,席卷整个大尧,让萧宁,再无回天之力!”

书房内,灯火摇曳,映照着四人的身影,宛如黑暗中的四只豺狼。

他们的目光中,闪烁着野心与算计。

夜,深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