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陈大铲沉浮录 > 第一章 陈大铲

陈大铲沉浮录 第一章 陈大铲

作者:桃花娘子和思晴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5-30 00:58: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他,已是阔佬了。——但怀旧促使他围着一所低矮的三间破房缓缓地转着圈儿。瞧——他那匀称纤细的躯干和宽阔的肩膀表明他身体强健,能经受住艰苦的摔打。脸是紫酱色,方型,浓眉毛,墨黑,外端向上翘,眼睛是圆的,在丰垂的睫毛下闪出类乎纯钢的闪光:耀眼,但冰冷,脸上有许许多多的小包,疙疙瘩瘩的象圆不圆,方不方的一片小凸岭。当他手抚摸着门框得意地微笑时,脸庞还有了光彩,而且还能表现出他的自信力和聪明来。他——就是闻名市郊的陈大发,因精通瓦工活,使一手好大铲,一天能垒三、四千块砖,人们又称他为“陈大铲”。

陈大铲已搬进新居,但还留恋这旧宅——尽管它已归前妻所有。这房子的确很破:说窄吧,前后门之间的距离还不够一个身手灵活的青年一跃的;说矮吧,手一伸就能摸到房顶——这是在地上摸,若在炕上得猫着腰,要不会碰头的;说简陋莫过于那几扇小窗户了,先前是糊纸的,后小改,按上几块小玻璃,不中不洋地算赶上时髦,更为寒心的房盖是用碱泥压的,雨季老是漏——外面大下,屋里小下,外面不下,屋里还滴答;四周墙是用鹅卵石加黄泥垒的,年久已裂开一道道缝子,象小孩嘴。屋内夏季闷如蒸笼,而寒冬凉风老是嗖嗖地,简直是冰库——这就是他祖父留给他爸爸,他爸爸又留给他的唯一遗产,也是他贫穷时的见证。

事物总是矛盾的,每当陈大铲看到这房子或想起它……身上就起鸡皮疙瘩,然还爱它——此处留下儿时数不清的美好回忆和遐想……陈大铲的记忆很好,直到现在还清清楚楚记得五年前,母亲在这里归天的情景……

她得的是肺结核病,仰卧在炕上,背后垫了一大叠枕头,两只手—枯瘦如柴,灰败不堪,抖个不住。突然,她神志清醒了,手不抖了,脸上的皱纹似乎在净化,变的细腻,还有了光彩。她一手拉他,一手拉他的女人,声不大但还清晰,焦灼的嘱咐:“儿啊,你媳妇俺放心,而你聪明又过分,乖僻……我刚才看见阎王爷驾前的判官,他说人不能做缺德事……咱人穷志不能穷!”她恳求儿子又说:“你发个誓?娘才……”

他跪在母亲前,想起母亲屎一把,尿一把拉扯自己的辛苦,想起她给的爱……不由的泪水模糊了双眼:“我起誓,娘!”

她点了点头。扭过头又看了一下媳妇,又摸了摸身旁两个孙儿的头后,闭上眼,须臾带着宽慰的神色,头一耷拉,走啦。

当时屋里是那么静,谁也没有想到哭,而是小儿子看父母呆傻了,感到害怕,“哇”的一声哭,这才勾引起大家伤心痛苦的念头……

陈大铲对母亲的感情是真诚的,但不相信母亲那番吓人的话——当时不信,现在也不信,他认为,那不过是病人失理智,胡乱说说而已。自打老太太死后,他开始还管一管农田,闲空了,手提大铲出外挣几个零花钱;后来,政策活了,干脆把家扔给女人,提着大铲出外打天下了。

万事开头难啊,起初,陈大铲还得巴结基建队的“包工头”……但仗着他聪明好学,肯吃苦,逐渐练做的一手好活,渐渐的讨“包工头”喜欢了,后来竟成了包工头的左膀右臂。时间一长,他听的多,见的广,经手办的事也不少,对社会的事儿便入了门,陈大铲发现这些事,只可心领神会,不可言传,属于窗户纸的勾当,一捅就破,但谁捅呢?都有莫大的好处……同时还发现——这“包工头”的位置是个肥缺……

之后,陈大铲做了几件只有他自己知道的事,才青云直上,现在已是甩手掌柜,干起了“遥控”。钱吗?除家内外开销,净剩九万有零头。

有钱腰杆壮,有钱人羡慕。时间不长,陈大铲就欲享受享受:首先,他想换换房子……其次,想换换媳妇。当然,开头他对媳妇的感情还是深的,结发,贫贱夫妻嘛。他女人本来就有两分姿色,再加上他买的那几套毛料,那几个呢的,一打扮就更俊了,他看着倒也喜欢,满足了。但禁不住郊外“黄花闺女”的献情,如再过三天就要和他结婚的矫丽娜来说吧——岁数比他小一旬,现年二十三岁,见面就“大发、大发哥哟”的叫的那个亲哪,甜哪!更使他着魔的是——她的“幸子头”黑亮的短发,细柳般的腰,小牙白白如玉,隆起的胸部一动一动的象揣着个小兔,小腚一扭一扭的,还有那艳丽小嘴唇的两角,总是浮漾着那迷人的微笑,真令人神魂颠倒!过过眼福则罢,还一个劲的缠住他不放。他吃不住了,这才发现自己的老婆缺点:腚大,腰粗……还土里土气的缺少那令人消魂的柔情。于是,他直接了当的给他女人提出:离婚——孩子抚养十八岁,而你到六十,三间旧房归你,钱财一笔清。他女人开头不同意,尽全力感化他,甚至被窝里的事都哄着他,可他连摸都不摸,连碰都不碰——心血白搭!他女人一思衬:常言说得好,捆绑不成夫妻,断弦犹可续,心去最难留。罢、罢、罢!逐同意以“感情不合”为理由,离了婚——拾掇一下东西,锁上旧房,领两个孩子回娘家了。前两个月,有人说她和她娘家附近一个老实后生结了婚,日子过得还不错。

他——陈大铲围着旧宅又转悠了一会儿,还拽了拽门上的锁,觉得结实,才依依不舍地向它告了别,转身往新宅走去。路上遇着基建队的小李,他笑着打探:“怎样?”

“托您老的洪福,基建队依然兴旺。”小李恭敬地答。

“哦、哦,好好!你明天回去吗?”

“回去,您老有事?”

“后天我结婚。你把老张、大王……叫来!其它人来也好,活忙则算了。”

“行!”小李哈着腰,笑着满口答应。

陈大铲告别了小李,心里又想起那媚人的矫丽娜,要不是房子讲阔,要不是置办高档的结婚用品……她早就投入到自己的怀抱中来了。没关系,好饭还怕晚吗?人逢喜事精神爽,他只觉的时候不大,就来到了新宅……

新宅离公路不远,不是楼房——陈大铲不喜欢那玩意儿,但地基一拔,倒差不多有二层楼那么高,是水泥导制平房。虽是平房,然远看造型别致,装饰富丽堂皇,不落俗套,故显别具一格,又露幽雅之态。近看平房高耸,门大,窗大,玻璃大;宽敞、舒适、采光好;平房前脸用水磨石,五色瓷砖,大理石造面,艳丽一极!离窗台前五步之遥有左右两道铁栏杆——色,天蓝,鲜艳。倚杆,低头可望四邻,抬头可见市区楼房林立——真开阔!院子也大,四周是用红砖砌的一人多高的花墙,还有门楼银白色的大铁门很宽,宽的足够他刚买的“鸭巴”轿车出入了。屋内有客厅,休息室,寝室,厨房……家具有:组合柜、沙发……家庭电器有:彩电带遥控的,洗衣机带双缸烘干的,电冰箱双开门是五个花的,吊灯是八个爪的……总之一切一切都是“现代化”的。乡里人称这栋平房是“高干”级的,象西方的别墅!是的,这点陈大铲心里清楚:可能市长除轿车外,再没有比自己高级的了。陈大铲心里还明白,这平房及物品没有四、五万别想下来,可自己仅花了三万还不到,为何?这可是“小鸡不撒尿,总还是有个道”!象什么钢筋,水泥,木料,人工还用花钱吗?若花那也是象征性的,曲指可数的,掩人耳目的。就凭这陈大铲觉得捞对了,是够美一辈子的。

陈大铲到了家,看看这,摸摸那,心欢喜;又一想三天后,就能与矫丽娜共度洞房花烛,心更甜了——就像钻进了蜂房“咕咚、咕咚”地,喝了半肚子的蜜。

婚礼按期举行。来的人不多,有六、七十人,大多是狐朋狗友和“关系户”,乡里人则寥寥无几。然小孩子不管那些事,成群结队的来凑热闹,他——陈大铲叫一个青年在院中给他们发糖,一人一包。新娘子——矫丽娜今天可大出风头了,自打十点钟进了门,一反旧俗,把送亲的“开香”客甩在一旁,不坐“炕头”,满脸堆笑的到各个屋窜开了——向参加他们婚礼的贵宾们起的劲的献殷勤。贵宾们也不示弱,新娘子、新娘子……叫个亲,贪婪的目光像利刃,若要把她生吞活剥似的。这不能太怨“贵宾”们不斯文,只能怨矫丽娜打扮的太娇艳了。瞧——新烫的大波浪式卷发,油光可鉴!还插上一朵红花和一支金钗,一走一游荡,韵味别致;鸭蛋圆的脸点缀的红盈盈的,丹凤眼上面的眉是黑亮的,樱桃小口是红艳艳的……一笑不说话,二笑两酒窝。上身穿的是紫地带红花的小红袄,下身穿的是咖啡色毛料裤,裤线笔挺,快如刀,足蹬箭式棕色皮鞋,亮如镜明如玉,头上金晃晃,腕上银闪闪……一走一晃,香水味四溅!

若论她的这身打扮岂止“戴 数乡税”?若论美貌,她又恰似“狐仙”下凡来。

酒不醉人,人自醉。陈大铲观矫丽娜风流翩翩,巧笑嫣然,圆眼睛都醉的只剩下一条缝了……燕窝、鱼刺、海参、鲍鱼、大酒、大肉上席,“哥俩好呀,两匹马呀……”喝五吆六的闹哄了一天。陈大铲——可一点不含糊,酒顶多喝了三两,剩下的全在手帕中,为啥?留精力好在晚上……而那些贵宾们都几乎被陈大铲灌的酩酊大醉,傍晚被 人搀扶而去。等人全走后,这小两口大门上销,屋门关上,才双双进了寝室,寝室里华丽的八爪吊灯亮着,红红的象刚才筵席上的红葡萄酒,不,像血!

新娘子——矫丽娜,真能干:席梦思床早铺好,被窝里的电褥子早已通上。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二人会意的对视了一下,淫荡的嘻嘻一笑,便飞快的脱了个赤条条,嗖嗖地钻进 了热被窝。接下来是发疯的吻,疯狂的摸……他们觉得真开心,完全不象头几次那样提心吊胆的,作贼似的幽会。**过后,你瞅瞅我,我瞅瞅你,又是淫荡一笑,他们满足了。一个貌美,一个郎富,那能不满足呢?折腾了一天,刚才……的确累了,他们带着早已计划好的——三天后到矫丽娜家蘸酒后,周游北京、上海、苏州、杭州……的美好旅游计划,拥抱着进入了梦乡。

突然,大约是天拂晓的时候吧,矫丽娜在睡梦中觉得颈脖上有一物:凉凉的,还在蠕动。她本能的联想到是什么,吓的汗毛直竖——口喊,蛇,手拽蛇,恐惧的快速坐起。她叫,他——陈大铲也跟着叫,不是吓的,而是痛的嗷嗷叫。两人全醒,借灯光一看,这才惊恐的发现,他——陈大铲一宿之间颈下竟长出一个扁圆的瘤子——一点也不夸张,足有二尺长,颜色是红的,像他昨天婚礼时结的红领带。矫丽娜连忙爬到床一角,缩成一小团,浑身打哆嗦,也不哭,眼睛直直的望着那“蛇”。陈大铲也害怕,他不愧是男子汉,穿上一件衣服,急走到穿衣镜前照了照,不是蛇,不是领带——尽管可作领带用,几乎可以以假乱真,而是病!他也被这莫明其妙的病赫然出现,吓得不知所措了。

是病,终可以治嘛。他们二人终于摆脱了恐惧,清醒过来,商量对此事眼下保密。蘸酒后再治,反正现在不痛不痒的没关系。睡觉吗?分开睡,反正屋有。他到有心和她一起睡,而她不干,她怕那吓人的蛇,至于回娘家蘸酒,不要真把那玩意当领带系,天冷,围上个大毛围脖,好遮人耳目——就这样他们度过了三天蜜月。

看望丈母娘回来后,陈大铲独自一人来到市医院,花了三块钱,专挂教授级有名望的号,一看病症,询问发病史,连这些教授名人也目瞪口呆。罕见的病历,一个教授说:“世上独一无二的。”教授们相当重视,拍了片,化验了血,因他不痛不痒的,现叫他回家,等候研究出治疗方案,立即通知他住院治疗。

谁知,陈大铲一到家,病情恶化了:颜色由红变紫,酷像猪肝,还痛——一阵痛一阵不痛,不痛像好人似的,一痛就是急的,直淌汗。还是矫丽娜神通广大,探听到邻近山区有“李大神”、“何仙姑”……专治疑难病症。病急乱投医嘛,小两口这就折腾开了——纯属于瞎折腾,钱花了,可病一点没减轻。市医院的工作效率也挺高,教授们打来了信,拆开一看:“病症特殊……另请高明。”医路一断,他痛的还加重了,几天的工夫,陈大铲已是病容憔悴,判若两人。痛疼间,陈大铲恍然大悟的想起母亲临终“做缺德事,颈上要长大瘤子”的嘱托来。悔恨至极,便独自一人跑到后山母亲坟上,“妈呀、妈呀”的放声嚎啕起来,泪流如雨,伤心的样犹如母亲刚入土,哭着哭着,也不知什么时候睡了过去……

呼的一阵风后,陈大铲觉得有人拍他的肩膀,抬头一看,竟是母亲站在那儿,便慌忙爬起,又哭又哀求:“妈,可怜可怜我吧……救儿一命吧!”他母亲也抹了眼角一把泪珠,叹了口气,说:“谁叫你不听话来!”陈大铲泪流满面,磕头如捣蒜,苦苦哀求,她才指点迷津:“你多带钱,去看看残废的张包工头、李二柱扔下的那一窝孤儿寡母……然后你再到上海协和医院,找张教授,他是华佗再生……记住,安分守已最重要,人穷志不穷!”说完,风又起,老太太已不见踪影。

陈大铲惊诧的醒来,原来是南柯一梦,但母亲的言语却记的清楚,这次,他全信了。

第二天,陈大铲把颈脖上围上毛围巾,遵母嘱,揣钱到了张包工头家。正赶上他们家吃午饭,桌上摆着玉米饼子,白菜汤,外加一碟咸菜萝卜小条条——这饭菜和张包工头较为宽敞的导制房是那么不相称。陈大铲心里清楚,财源断,他不吃这怎么行呢。旧友相探,张包工头虽然下不了地,可紧张罗,蛮热情。陈大铲与他叙了一会儿旧,时间不长,饭也不肯吃,扔下二仟块钱就走,张包工头在炕上感激的打躬作揖:“谢谢,谢谢……老朋友真够交情!”他心里很不是个滋味,三年前的一幕往事涌上了心头。

那时张包工头身体健壮,是自己的顶头上司,而自己则是他的左膀右臂,心腹之人。一天,是给二运盖那三层楼吧,要吃午饭了,张包工头说要上去检查一下抹灰的质量,下午甲方要来检查,别挑出什么毛病。当自己陪着他从楼内转到三楼一个单元时,他从室内来到阳台,欲踏松木杆子打的脚架——一头已拆,一头未拆,自己刚领人干的,怎会不知。在这千钧一发时刻,自己急的话在嗓子眼直打转:“那危险,会踩空!”却在这时,一个罪恶的念头闪进了脑海:“他摔死了,这包工队岂不是归我……”一瞬间,话未喊,张包工头脚已踩空,手抓一把杆子没抓住,直挺挺摔了下去——摔断了腿粉碎性骨折,还有五根肋骨,至今残废在家中。

陈大铲又看李二柱家属。李二柱是在一次盖楼中被掉下来的砖头打死的,他——陈大铲仅草草地安葬一下,给了不足千元丧葬费了事,而他在那次施工中独吞二万。李二柱家中的房子很破,酷如陈大铲的旧宅,两个孩子都穿着破鞋,脚指头都盖不住,天又这么冷,小脚冻得黑红,那女人脸色憔悴,头发散乱的遮了半个脸,身上衣服补了好几处……陈大铲看了看,心里酸酸的,掏出了一千五百元,放在炕上,对女人说:“这钱是借李二柱的……”那女人当然蒙在鼓里,但感激涕零,送了他一程又一程,说:“人死了,还来还债,亏您心眼好使……准得好报应!”陈大铲被她说的哭笑不得。脸一阵红一阵紫一阵白……象一盏能变色的灯。再看赵洪伟——陈大铲的同行。他二年前谈妥一宗建筑工程,置办了搅拌机,土吊车……准备上马,可他……陈大铲从中插了一脚——上足油水,一夜间,甲方吹毛求疵的变了卦,另请陈大铲——他这个高明的主儿,这一下可苦了赵洪伟,小本经营,底子薄,又不懂揽活的真经,怎经的起“陪了夫人,又折兵”,从此一厥不振,只得堵“窟窿”……陈大铲又扔下一仟元。

陈大铲就这样马不马不停蹄地跑了四、五天,总算看望完了,他也不觉的累,倒觉得颈上的瘤子疼痛减轻。

休息了一天,他又带上钱,携矫丽娜乘轮船来到了上海协和医院,一了解, 果真有个张教授,张教授一检查,笑了:“小病一桩!”逐收留住院。接下来打针、吃药、消炎、止痛,七天后,陈大铲被 护士推进了手术室。矫丽娜在手术室外急的乱转,不到二十分钟,陈大铲被护士推出来了。他神志清醒,冲矫丽娜高兴的嚷:“张教授真是华佗再生!三下五除二就把我这瘤割下来了,我还没觉得痛呢。”陈大铲又住十天的医院,伤口愈合了,但结下一个鸡蛋大小的疤。

陈大铲和矫丽娜欢喜异常,在上海游玩了两天,便喜冲冲地赶回家中,不多不少的只睡了一宿觉,第二天早上,公安局便来传讯陈大铲……三日后,检察院作出了决定,免于起诉,但全部财产没收归公,理由是:偷税漏税、偷工减料……由司法机关强制执行。

水性杨花的矫丽娜,一见荣华富贵,如今成了过眼烟云,还管和陈大铲什么情不情的,一跺脚,离婚而去。

陈大铲心里明白,行贿之事公安机关没有查出,若查出自己非得蹲笆篱子不可。矫丽娜走了,高干级的房子也住不成了,陈大铲便托人找前妻商量,暂借旧宅以栖身。据替陈大铲办事的人说,他费了好多口舌,陈大铲前妻才答应,但有条件:住期一年,房租费每月二十元。走头无路的陈大铲,那能不答应,也不择个日子,提着那把打天下的大铲,又搬回那三间破屋中——屋破不说,炕长久不住人,灰尘一行。他瞅着心里酸溜溜的,他想起老婆、孩子、矫丽娜、房子……空、空、空!他又想起了妈,悔不该……于是,一头扑在炕上,凄楚的痛嚎起来,鼻涕一把,泪一把的,伤心的样,倒像他的瘤子,恐怕天下还找不到第二份的呢。

起初,孩子们还来看热闹,后来陈大铲老是哭,也不见有什么新鲜玩意儿,怪乏味的也就散了——但他还在那哭。

没人同情陈大铲。乡里人都说:他脚上的泡是自己碾的,倒霉,活该!

能怨谁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