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唐西宁王 > 第51章 有钱大家赚

大唐西宁王 第51章 有钱大家赚

作者:楼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30 00:58:07 来源:平板电子书

众人听了这话都不觉面面相觑,今年三月初,杨昊召集毛毯厂的股东开会,议題就是讨论向外拓产,当时正值天德军内乱,有传言说杨昊将要出兵干涉,因为缺少军费所以借口召开股东大会來向众人借钱,

正因如此,众人便私下相约都不到场,按照《股东协议》的规定,大股东主持召开股东大会时,自动弃权的股东将失去投票权,因此杨昊代他们做主投资的做法虽然不免有些霸道,却在理法之内,众人也不好说什么,

但他们把怒火都发到了当初散布这条流言的马力大身上,马力大觉得所有人的眼睛都怒视着自己,一时如坐针毡,十分地不自在,不等别人开口逼问,他就自己哭丧着脸解释起來:“我也是听别人说的,谁想到竟是这样的好事呢。”

四下里响起一片叹息声,

杨昊苦笑了声:“其实我何尝不知道你们的心思:当初你们肯入股毛毯厂,一是逐利之心使然;最主要的还是怕我会找你们麻烦,‘穷不跟富斗,富不跟官斗’嘛,都抱着出钱免灾的心理,加上毛毯厂建成后一直沒有分红,也让你们渐渐失去了信心,你们想当然地就认为当初订立的什么《股东协议》不过是白纸一张,都是他杨昊耍人的把戏,所以再找你们,你们就托辞不來了。”

杨昊这些话句句说到了众人的心里,一时都是讪讪地笑,

“毛毯厂是我的心血所在,你们不管我却一直很用心在打理,我在这告诉你们:丰州毛毯厂已经盈利,你们手中的股票,每股可以分红三钱银子,现在会计部正在日以继夜地核算账目,下月初你们就能拿到分红了,到时候,你最好也别來。”

四下里轰然一阵欢笑,气氛融洽许多,

马力大惊喜地叫道:“我当初入了两百三十股,粗略一算这半年就有七十两银子可赚,比我开酒楼可不少赚呀,还不用我费一点心思,这个买卖做的好啊,幸好当初我沒被枕头风吹昏头,不然这么好的事可就错过啦。”

说到这马力大拍着胸脯道:“今后我马力大就跟着杨大人混,大人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气氛热烈了起來,

杨昊挥挥手,示意众人静下來:

“我虽出身行伍,沒读过多少书,也沒有做过生意,但自从创办了毛毯厂,我就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发家靠的就是三样东西:看钱的眼,抓钱的手、管钱的匣子,世上满地都是黄金,想赚钱就要先看到钱在哪,这就是看钱的眼,看到钱在哪,还要有手去抓,有人抓的快,有人抓的慢,有人手大抓的多,有人手小但抓的快,不管怎样手却断然少不了,把钱抓回家,有人挥霍无度,有人坐吃山空,有人拿钱生钱,小钱变大钱,可见会抓钱还一定就能变成富人,有了钱还要会管钱,才算富,否则不过是为他人空忙。”

丰州最大的布庄老板吴德禄一个老者沉吟道:“大人说的何尝不是道理,拿钱生钱,谁都想做,可是一则不容易找到好门路;二來本钱小开张新生意风险太大;三则除了祖上传來的,像我们这样白手起家,熬到手上有几个闲钱时,都偌大年纪了,精疲力衰,那还有精力胆量去折腾呐,坐吃山空也是无奈之举啊。”

这一说,倒是引起了一阵叹息声,

“吴老掌柜说的有道理啊,听说您老年幼时家贫如洗,在布庄帮生意做徒弟,四十年不停不歇才有今天的成就。”吴德禄见杨昊知道自己的姓名,还能说出自己的经历,顿觉受宠若惊,于是就说道:“大人创办毛毯厂,老汉也入了一百股,将來再办新工厂,老汉一定再入股。”

杨昊笑道:“那咱们就一言为定,我还正的想办一个新工厂哩。”众人闻言都是一阵惊呼,吴德禄急忙问:“新工厂的字号叫什么,做什么生意。”

杨昊沒有正面回答他,而是问:“刚才马掌柜说,他把钱投进毛毯厂,半年來沒费一点心思,就能凭股票分红,这样的好事他是从來沒有见过,说的多好,我问大家,如果我们筹一笔银子设立一个新工厂,聘请一群能人专门去寻找商机,比方说做瓷器生意可以赚钱,咱们就创设一家瓷器厂,聘请掌柜來打理生意,赚來的利润,上缴新工厂我们按股分红,这样有能人帮我们找商机,小钱汇成大钱不容易翻船,既可集中小钱赚大钱,又能把死钱变活钱。”说到这里,杨昊顿时一下,看了一下众人的表情,然后问吴德禄:“我办这样的一个工厂,吴掌柜你会不会入股。”

吴德禄表情愕然,愣了一下,讪讪地笑道:“老汉一定入股。”说话时目光游移,却用眼角的余光悄悄打望着别人,众人都是一片称赞声,但杨昊心里明白嘴上说的好听,未必做起來干脆,人人都是精明透顶,个个心里都揣着一本明白账,要让他们掏钱出來还得另外费点工夫,

于是他向王仁通递了个眼色,王仁通会意,故意大声地问道:“大人几时创办这样的工厂,我愿入股三万两白银。”这句话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王仁通号称丰州首富,眼光何等的毒辣,他这一表态,形势悄悄地就发生了逆转,吴德禄连忙说:“老汉比不了王老板,我愿意入股五千两。”又是一个大手笔,众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杨昊的身上,想从他的反应中看出一些端倪,

杨昊正面回应道:“这个工厂我一定会办,而且就在这两个月,丰州州衙和西宁军各出资五万两白银,天德军王使帅出资六万两,麟州石刺史出资两万两,加上王老板的三万两,吴掌柜的五千两,新工厂已经募集了二十一万五千两股本金,若跟长安、洛阳的世家大贾比,或许还有所不足,但在丰州、天德、夏绥、麟州、振武军,甚至是朔方,绝对是首屈一指的,今天我借此机会向大家打个招呼,免得我去请你们,你们又不來。”

马力大摸了摸头,问:“新工厂的字号取了吗。”

杨昊道:“字号定为永昌,全名叫永昌控股公司。”

马力大不解道:“公司是什么东西。”

杨昊想了想答道:“公司嘛便不是一家一户或哪一个人的,为所有股东所共有,新公司会像毛毯厂一样成立股东大会,选举董事会、监事会來代表股东的利益,股东凭出资获得股票,有股票就有投票权,将來公司的大事都由股东投票來决定,譬如选举董事会、监事会,聘用或解聘大掌柜,决定增资、分红、拓产,等等。”

众人虽然对“公司”这个词还有些陌生,但对“股东大会”、“董事会”、“股票”、“投票”这样的词却并不陌生,丰州毛毯厂就是按照现代公司制度创建的,从最初人们对它的惊喜、误解、疑惑、惶恐甚至敌视,到渐渐被人们接受、研究和模仿,它始终都是丰州人关注的焦点,它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经济领域,它正以自身独特的魅力重塑人们的思维方式,暗中引领着一场思想、文化的变革,

有二十一万五千两两白银打底,众人觉得这件事还是有谱的,许多人已经开始心动,但更多的人还在犹豫,

杨昊沒有再紧逼不舍,他觉得自己该说的都已经说了,于是他把手一挥,朗声叫道:“今日是王老板开张大喜的日子,咱们不谈公事,走,下去敬酒去。”

这时几名侍从端出來几十个只描金瓷杯,众人每人拿了一只走下高台,杨昊又提议众人列成一排,每二十桌一敬,这样一圈下來,每人只不过喝了**两酒,微醺而已,

宴散,王默山引杨昊到自己的值房里小憩,王仁通、马力大也跟了进來,四个人脸都喝的红扑扑的,三人刚才和杨昊合唱一处双簧,此时心里仍旧觉得有些兴奋,杨昊说道:“为了永昌公司的将來,难为你们了。”王仁通笑道:“大人这份苦心,将來他们会明白了。”杨昊道:“我做事只求上不愧对天,下不愧对良心,中间不亏待朋友,至于世人怎么看我不在乎,只是,你们说,咱们这么做了,他们能上路吗。”马力大讨好地说道:“他们要是再不上路,那是他们活该,钱往他荷包里塞,他捂着不让,那谁有办法。”

杨昊笑了声,投去赞许的目光,马力大今天表现虽说有些过火,让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个托,但总的來说还是十分卖力的,效果也不错,

杨昊现在并不是十分缺钱,即使不吸收民间资金,永昌公司也能办起來,之所以费这顿口舌把道理说给众人听,一是他内心深处“江海不拒涓流”的胸怀和谨慎,更重要的是他为中和官僚资本天生固有的惰性、掠夺性,以及随之产生的**、低效、垄断等痼疾而做的预防,

未时初,参加庆典的各路人马撤走一空,杨昊小睡了半个时辰后,精神完全恢复,回丰安的路上,杨昊和王仁通同乘一车,为的是商议一下王芸儿的婚事,自一年前在梅山矿见过孟博昌后,王芸儿便动了心,发誓非孟博昌不嫁,王仁通自然也乐见事成,只是孟博昌一直不冷不热的,月初孟博昌祝二十五岁寿,杨昊派凌彤、朴恩俊为贺寿使赶赴夏绥,由凌彤出面终于说成这门亲事,定于本年八月中迎娶王芸儿,

孟博昌性情孤傲,王仁通觉得跟他说不上话,因此有事就请杨昊代转,杨昊稀里糊涂做了两家的媒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