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对弈江山 > 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黜置使大人!救救我!

苏凌心中虽惊涛骇浪,表面上却迅速浮现出无比钦佩和敬仰的神情。

他朝着丁士桢郑重地拱了拱手,语气诚挚地感叹道:“丁尚书......真乃国之栋梁,臣之楷模!清廉如水,忧国忧民至此!晚辈......今日真是受教了!怪不得天下百姓皆传颂尚书大人清名,今日一见,方知盛名之下无虚士!晚辈佩服之至!”

丁士桢连忙摆手,脸上露出一副十分谦逊、甚至有些“不好意思”的神情,连连道:“苏大人言重了,言重了!老夫不过是尽了为人臣子的本分,做了些分内之事,实在当不起如此盛誉。我掌管户部,终日与钱粮打交道,深知一丝一缕、一毫一厘皆来之不易,皆是民脂民膏,岂敢不倍加珍惜,岂敢不谨慎用之?”

正当两人一个极力夸赞,一个连连谦逊之时,一名看起来五十岁上下、穿着粗布衣裙、打扮得干净利落的仆妇,低着头,用托盘端了两杯茶进来,默默地放在两人身旁的茶几上,然后又无声地退了出去。

苏凌端起茶卮,入手是粗糙的陶杯质感,绝非名瓷。

他揭开杯盖,一股极其普通的、甚至带着些粗粝气息的茶味扑面而来,绝非什么名贵品种。

苏凌轻轻呷了一口,一股浓重的苦涩滋味瞬间在口腔中蔓延开来,茶叶显然是最次等的那种,或许连茶叶都算不上,只是些茶梗老叶。

这茶的滋味,与他之前在聚贤楼喝到的琼浆玉液,简直是天壤之别!

苏凌端着茶卮,动作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

他缓缓放下茶卮,脸上的钦佩之色似乎更浓了,但内心深处那刚刚被动摇的疑虑,却又如同被这苦涩的茶水浇灌了一般,重新顽强地探出了头。

清廉到连待客的茶叶都如此粗劣?这......这究竟是清廉到了骨子里,还是......表演得过了头?

若真是清廉,为何又与孔鹤臣之流同席而坐,而且相处得十分融洽呢?

丁士桢啊丁士桢,你到底是人是鬼?

厅堂之内,烛火摇曳,映照着一老一少两张面孔。

一张写满了忧国忧民的沧桑与正直,一张则充满了“真挚”的敬佩与探求。

空气里,除了那淡淡的潮湿霉味,似乎还弥漫起一股更加复杂难辨的、名为“猜疑”的气息。

茶罢搁盏,粗糙的陶杯与花梨木茶几接触,发出轻微的“磕嗒”声,在这过分安静且简朴的正厅里显得格外清晰。

苏凌一时不知该如何开口,是继续虚与委蛇地夸赞对方清廉,还是单刀直入询问对方深夜相邀的真实目的?

他选择暂不言语,只是目光平静地看着丁士桢,等待对方先出招。

果然,丁士桢将手中的茶卮轻轻放回桌上,抬起眼,那双看似温和实则精明的眼睛直视苏凌,仿佛能看透他心中的疑虑。他脸上露出一抹无奈的、带着些许苦涩的笑容,缓缓开口道:“苏黜置使......此刻心中,是否对丁某此番冒昧相邀,倍感疑惑,甚至......暗自警惕?”

苏凌见对方竟如此直接地挑明,微微挑眉,索性也不再绕弯子,迎着对方的目光,坦然点头,语气平淡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

“丁尚书明鉴。晚辈与尚书大人今日虽是第二次见面,但终究份属同僚,而非故交。宴席方散,尚书大人便独自于暗巷相候,邀晚辈至府上......这般举动,确非常理。晚辈心中若说毫无疑虑,只怕尚书大人也不会相信吧?”

丁士桢闻言,并未着恼,反而像是早已料到般,深深地叹了口气。

那叹息声中充满了无尽的疲惫和一种难以言喻的沉重。他脸上的神情变得愈发郑重,甚至带着几分推心置腹的恳切道:“苏大人快人快语,丁某佩服。不瞒苏大人,丁某此举,实是......迫不得已啊。”

他稍稍向前倾了倾身体,压低了声音,仿佛害怕隔墙有耳。“苏大人初来京都,或许不知。这京都之地,看似花团锦簇,繁华似锦,实则是世家林立,豪门贵勋盘根错节,水深似海,暗流汹涌!丁某在此为官数十载,深知其中厉害关系。往往一句话,一个眼神,落在不同人眼中,便能衍生出无数种解读,引来无穷后患。有些话,在聚贤楼那种地方,是万万不能说的;有些事,在人前是绝不能做的......”

他目光恳切地看着苏凌,语气极为真诚:“唯有将苏大人请至丁某这简陋的寒舍,确保四周无耳,丁某才敢......才敢稍稍敞开心扉,与大人说几句或许不合时宜,但确是丁某肺腑之中的实在话啊。”

苏凌静静地听着,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冷笑连连。

迫不得已?肺腑之言?这开场白倒是说得漂亮,接下来怕是就要开始诉苦或者表忠心了罢?

他自然不会轻易被对方这番说辞打动,只是淡淡一笑,语气带着几分年轻人特有的、看似天真的质疑。

“哦?是么?可晚辈觉得,此地乃是天子脚下,首善之地,自有王法纲纪维系。丁尚书方才所言,是否......有些过于危言耸听了?”

丁士桢见苏凌并不接招,反而将话题引向“王法纲纪”,眼中闪过一丝极快的失望,但很快又被更深的无奈取代。

他重重一叹,仿佛苏凌的不信任让他很是受伤。

“唉......苏大人不信丁某,也在丁某意料之中。毕竟......丁某此举确实唐突。但无论如何,有一句话,丁某必须再次强调——丁某对苏大人,绝无半分恶意!此番相邀,或许方式欠妥,但初衷,确是希望能与大人坦诚相见。”

说到这里,丁士桢忽然身体前倾,朝着苏凌的方向凑近了些,刻意地将声音压得更低,几乎如同耳语,脸上的表情也变得无比严肃。

他一字一顿道:“苏黜置使奉天子圣旨与丞相钧旨,巡察京畿道,整肃吏治......若丁某所料不差,大人此番回京,那首要的、最核心的目标......恐怕就是丁某所执掌的——户部吧?”

此言一出,如同平地惊雷!

虽然双方心照不宣,但如此直白地、毫无遮掩地将这层窗户纸捅破,还是让苏凌心中猛地一凛!

好个丁士桢!竟如此单刀直入!他是想以退为进,还是想试探我的底线?

苏凌瞳孔微缩,但脸上却依旧保持着惊人的平静。

他既未承认,也未否认,只是目光深邃地回视着丁士桢,沉默了片刻。

苏凌的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带着些许玩味的弧度,平静地反问道:“哦?丁尚书何出此言?既然尚书大人如此坦诚,那晚辈倒也想请教一二——您为何会觉得,我苏凌此番察查京畿,首要的目标......就一定是您的户部呢?”

他微微一顿,语气加重,带着一种不容回避的锐利,“或者说,在丁尚书您自己看来,您和您的户部......究竟有何种特别之处,值得我苏凌......必须将其列为首要之目标呢?”

丁士桢似乎早已料到苏凌会有此一问,他并未立刻回答,而是再次深深叹了口气,身体向后靠回椅背,脸上浮现出一种混合了无奈、委屈与一丝“赤诚”的复杂神情。

他伸出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仿佛在斟酌词句,半晌才缓缓开口,声音沉痛。

“苏大人问得好......为何是户部?其实......原因并不复杂,甚至可说是显而易见。”

他抬起头,目光恳切地看着苏凌又道:“只因我户部,执掌天下钱粮税赋、国库出入、户籍田亩......可以说,国之命脉,尽系于此。每一项政策的施行,每一次灾荒的赈济,乃至军需粮饷的调配,最终都要落到钱粮二字上,都要经由我户部之手。”

丁士桢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推心置腹”。

“正因为干系重大,所以户部历来便是各方目光聚焦之地,是是非非也最多。账目繁杂,经手人员众多,纵然丁某日夜惕励,严加管束,也难保底下人不会出些纰漏,或者......在某些账目数字上,与其它衙门有所出入,未能完全吻合......这些,都极易授人以柄啊。”

他摊了摊手,一副“我全然为公”的模样道:“苏大人奉旨察查,自然要从最关键、最核心、也最容易出问题的衙门着手。而纵观京畿各衙,还有比户部更符合这几点的地方吗?此其一也。”

“其二,”他继续道,表情愈发“诚恳”,“丁某身为户部主官,深知自身责任重大,更应主动避嫌,以身作则,配合大人的察查工作。若是连户部都经不起查,丁某还有何颜面立于朝堂?又有何资格要求其他衙门配合大人?因此,于公于私,丁某都认为,大人的首要目标,必是户部无疑。丁某......对此早有准备,也定当倾力配合,绝无半分隐瞒!”

这一番话,说得可谓是冠冕堂皇,滴水不漏。既强调了户部的重要性,又主动承认可能存在“纰漏”和“出入”,还表达了“倾力配合”的态度。

若换了个不知内情、或者心思稍浅之人,恐怕真要被丁士桢这番“深明大义”、“主动请查”的姿态所打动,甚至心生好感。

然而,苏凌听完,脸上却没有任何动容之色,反而缓缓的、清晰地发出了一声极轻的冷笑。

“呵......”

这声冷笑在寂静的厅堂里显得格外刺耳。丁士桢脸上的诚恳表情瞬间僵硬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

苏凌抬起眼眸,目光如两道冷电,直射向丁士桢,先前那副略带敬佩和疑惑的神情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洞悉一切的锐利和淡淡的嘲讽。

“丁尚书......”

苏凌的声音平静无波,却带着一种冰冷的穿透力。

“您方才言之凿凿,说要对苏某倾吐肺腑之言,更是强调此间谈话,安全无虞。可若您所谓的‘肺腑之言’,便是这番......冠冕堂皇、避重就轻、毫无实质的场面话......”

苏凌微微顿了顿,每一个字都像冰珠砸在地上。

“那恐怕,真的要让苏某......也让丁尚书您自己失望了。”

丁士桢脸色微变,张了张嘴想解释什么:“苏大人,我......”

苏凌却根本不给他机会,已然站起身來,居高临下地看着坐在那里的丁士桢,随意地拱了拱手,语气疏离而淡漠。

“夜已深沉,苏某明日还有公务在身,就不多打扰丁尚书安歇了。今晚......多谢尚书大人的‘坦诚’相待和......粗茶招待。告辞。”

说完,他根本不再看丁士桢那瞬间变得无比尴尬、青红交错的脸色,毫不犹豫地转身,衣袂飘动间,便要大步朝着厅外走去。

眼看苏凌就要踏出这间潮湿简朴的正厅。就在此时,身后猛地传来丁士桢带着一丝急切和决然的声音。

“苏大人!且慢......请留步!”

苏凌身形蓦然一顿,停在门槛之前。他心中微感诧异。

哦?竟然出言阻拦?这倒是有趣了。

原本他以为,丁士桢今夜邀他前来,无非就是上演一出“清官诉苦”的戏码,展示一下府邸的简陋,再说些冠冕堂皇、不痛不痒的场面话,目的无非是给自己塑造一个清廉无辜的形象,顺便试探一下自己的态度。

如今戏已唱完,自己毫不买账,拂袖而去,按常理,丁士桢目的未达成,也当自知无趣,不该再强留才对。

可他竟然开口阻拦了?

难道......他真还有什么意想不到的“下文”?真有什么所谓的“肺腑之言”憋着没说?

苏凌心思电转,瞬间权衡利弊。也罢,既然他开了口,那便再听听。

若仍是那些陈词滥调,再走不迟。若是真能吐出些不一样的东西......那这趟深夜之行,或许还真能有所收获。

想及此处,苏凌缓缓转过身。脸上那冰冷的疏离和嘲讽已然消失不见,又重新挂上了那副略带歉意和年轻人特有的“毛躁”神情。

他朝着丁士桢郑重地拱了拱手,语气诚恳地说道:“丁尚书恕罪!是晚辈孟浪了!晚辈年轻气盛,性子急,耐性差,方才听尚书大人言语......呃......未能体察大人深意,便一时冲动,失了礼数,还望尚书大人海涵,千万莫要与晚辈一般见识。”

他这番“自我检讨”说得情真意切,仿佛真的为自己的“沉不住气”而感到懊恼。

丁士桢见状,脸上僵硬尴尬的神色也缓和了不少,连忙摆手,努力挤出一丝宽厚的笑容。

“无妨,无妨!苏大人年轻有为,性子直率些也是常情。是丁某方才言语不清,未能让苏大人明白丁某的诚意。快请坐,请坐!”

两人心照不宣地重新落座,仿佛刚才那剑拔弩张、几乎一拍两散的一幕从未发生过。但厅堂内的气氛,却比之前更加微妙和紧绷了几分。

丁士桢坐在那里,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粗糙的茶卮边缘,眼神中充满了明显的挣扎和为难,嘴唇嗫嚅了几下,似乎有什么极其重要却又难以启齿的话堵在喉咙口。

苏凌也不催促,只是安静地看着他,耐心等待。烛火摇曳,将他脸上那变幻不定的神色照得更加清晰。

半晌,丁士桢仿佛终于下定了决心,猛地抬起头,目光直视苏凌,声音因为紧张而略显干涩。

“苏大人......丁某......丁某想冒昧问一句......今夜在聚贤楼,孔鹤臣托丁某转交给你的那份......那份名单......此刻,可还带在大人身上?”

苏凌心中猛地一动!

名单?他竟然主动提起名单!而且对于孔鹤臣的称呼也直呼其名,而非孔大人......

但苏凌面上却不动声色,甚至露出一丝理所当然的神情,拍了拍自己的胸口,点头道:“自然带着。此乃孔大人和丁尚书的一番‘美意’,更是晚辈此次察查京畿道的重要参考,晚辈岂敢怠慢?正要好生研读,依计行事呢。说起来,还要多谢二位大人鼎力相助,有了这份名单,想必晚辈接下来的差事会顺利许多。”

他故意将“美意”和“依计行事”说得稍微重了些,暗中观察着丁士桢的反应。

果然,丁士桢听完苏凌这番话,脸色非但没有好转,反而变得更加难看,甚至浮现出一种混合了焦虑、羞愧和某种决绝的复杂神情。

他再次陷入了沉默,额头上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显然内心正在进行着激烈的斗争。

苏凌也不催促,只是好整以暇地看着他。

又过了好一会儿,丁士桢才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重重地、带着无比沉痛意味地叹了口气。

他抬起头,目光变得异常沉重和郑重,声音沙哑却字字清晰地说道:“苏大人......既然话已说到这个份上,丁某......丁某也不再隐瞒了。那份名单......它......它有问题!里面......有太多的猫腻!”

“什么?......”

苏凌恰到好处地露出一丝惊愕,虽然这完全在他意料之中。

丁士桢仿佛豁出去了,语速加快,语气也更加急促和肯定。“那名单上所罗列的人员、衙门,看似不少,实则......实则都是一些无关痛痒的小角色、替罪羊!要么是些无足轻重、油水稀薄的小衙门里的边缘人物,要么就是早已被排挤、甚至本身就有问题、随时可以抛出来顶罪的弃子!查与不查,于大局根本无碍!根本动不了......动不了任何真正的根基!”

苏凌心中已是波涛翻涌!

他竟然真的主动坦白了!这唱的是哪一出?苦肉计?还是......

苏凌强压下心头的震动,脸上却迅速换上了一副难以置信、甚至觉得有些荒谬的表情,失笑道:“丁尚书......您......您这是在跟晚辈说笑吧?”

“这份名单,可是孔鹤臣孔大人,当着六部同僚的面,十分郑重地交给晚辈的!他亲口所言,这是他精心挑选,可供晚辈‘初期立威’、‘做出样子’的‘无关紧要’的线索。怎么会......怎么会如尚书大人您所说得如此不堪?这......这不可能吧?孔大人何至于此?”

他故意将孔鹤臣捧得很高,语气中充满了“信任”。

丁士桢见苏凌不信,似乎真的急了。他身体前倾,双手都按在了桌子上,因为激动,声音都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带着一种近乎赌咒发誓般的郑重。

“苏大人!丁某所言,句句属实!绝无半字虚言!那份名单,实实在在,就是一份......毫无用处、没有任何意义、甚至可以说是包藏祸心的废物!”

“孔鹤臣他......他根本就是在糊弄你!他给你这份名单,根本就不是想帮你,而是想......而是想把你往沟里带!让你白费力气,浪费时间,最后查不出任何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无法向朝廷和丞相交代啊!”

苏凌脸上的“笑容”彻底消失了。他缓缓坐直身体,目光变得锐利无比,死死地盯着丁士桢因为激动而微微涨红的脸,仿佛要从中分辨出真伪。

沉默了足足有十几息的时间,雅间内静得只能听到烛火噼啪的轻微爆响和两人略显沉重的呼吸声。

苏凌才仿佛终于消化了这个“惊人”的消息,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带着一种刻意压制的“震惊”与“愤怒”。

“丁尚书......此话......当真?!孔鹤臣......他为何要如此做?!他为何要给我一份无用的名单?!”

面对苏凌厉声的质问,丁士桢却如同被抽走了所有力气,颓然瘫坐在椅子上,半晌无言。

他双眼空洞地望着前方摇曳的烛火,眼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无奈与挣扎,额头上青筋微微凸起,显见内心正经历着极大的煎熬。他的呼吸逐渐变得粗重,胸膛起伏不定,仿佛有什么巨大的恐惧和压力扼住了他的咽喉。

厅中死寂一片,只剩下烛火燃烧的噼啪声和丁士桢那越来越粗重的喘息声。

忽然,丁士桢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刺了一下,猛地从椅子上弹了起来!

由于动作过猛,椅子腿与地面摩擦发出刺耳的“吱嘎”声。

在苏凌惊愕的目光注视下,丁士桢竟三步并作两步,噔噔噔地冲到苏凌面前!

紧接着,在苏凌完全没有预料的情况下,这位堂堂户部尚书、二品大员——

竟毫无征兆地双膝一软,“噗通”一声,直挺挺地跪倒在了苏凌的面前!

“丁大人!您这是做什么!?”

苏凌惊得倒吸一口冷气,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接连向后倒退了好几步,脸上写满了惊疑与错愕。

“您是朝廷重臣,晚辈岂能受此大礼!使不得!万万使不得!快快请起!”

然而,丁士桢却跪在那里,仿佛钉在了地上一般,一动不动。他抬起头,脸上早已是老泪纵横,声音因为极度的激动和恐惧而剧烈颤抖,带着浓重的哭腔和无尽的绝望。

“苏黜置使!苏大人!求求您!求求您…救一救我!救一救丁士桢吧!”

此言一出,如同平地惊雷,狠狠炸响在苏凌耳边!

苏凌彻底愣在了当场,瞳孔骤缩,大脑甚至出现了片刻的空白。

救他?他…一个户部尚书…竟跪下来求我救他?!

眼前的景象,完全超出了苏凌所有的预料和算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