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对弈江山 > 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来者不拒,照单全收

对弈江山 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来者不拒,照单全收

作者:染夕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30 22:50: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接下来的两日,黜置使行辕仿佛成了龙台城最炙手可热的集市,一改往日的门庭冷落,变得车水马龙,喧嚣鼎沸。

自那日孔鹤臣父子上演了一出“负荆请罪”的戏码后,整个龙台城的官场和世家圈子都得到了一个明确无误的信号:那位传说中深得丞相萧元彻信任、手握钦差权柄的年轻黜置使苏凌,不仅人就在行辕,而且还“病”了!

在官场上,“病了”往往意味着许多事情。

对某些人来说是麻烦,但对更多想要钻营攀附、打探虚实甚至提前铺路的人来说,这简直是天赐良机!

一位正值权力上升期、手握实权的年轻新贵病了,不去探望“表表心意”,岂不是太不懂规矩?

万一错过了这村,等他“病好了”,正式开府视事,再想靠近恐怕就难了!

整个京都龙台官场都几乎同时动了......

于是,从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开始,行辕那两扇象征着威严的朱漆大门就几乎没能再安稳地合拢过。

各色装饰华贵的马车、轿子从龙台城的四面八方涌来,勋贵、官员、世家豪族的代表们,如同闻到血腥味的鲨鱼,将门前那条原本还算宽敞的长街堵得水泄不通。

车马喧阗,人声嘈杂,这行辕府门前,似乎比最热闹的菜市场还要拥挤十倍。

穿着绫罗绸缎的管家、师爷,或者干脆就是一些品级较低的官员本人,脸上堆满了精心练习过的谄媚笑容,手里捧着烫金的礼单,身后家丁抬着沉甸甸的描金红木箱子、捧着盖着锦缎的托盘,如同潮水般,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冲击着行辕的门槛。

“京兆府尹王大人,赠百年老参一对,玉如意一柄,聊表心意,望黜置使大人早日康复!......”

“吏部文选司李郎中,赠东海珍珠十斛,蜀锦二十匹,敬请笑纳!......”

“光禄勋赵大人府上,赠黄金百两,名家字画一幅,恭请黜置使大人安!......”

“城南张家,赠和田美玉雕件一座,夜明珠两颗......”

“城北李家......”

门房处,周幺和小宁总管忙得像两只疯狂旋转的陀螺,唱名的声音忽高忽低,接连不断的回荡在行辕上空。

周幺负责核对身份、接收礼单,高声唱名;小宁总管,仔细一些,自然指挥着仆役登记造册,清点物品,再将源源不断的礼物搬运到早已不堪重负的库房。

两人额上的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他们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仲春时节,他们的衣衫竟然结出一层浅浅的盐霜。

嗓子眼火辣辣地疼,双腿如同灌了铅,感觉比在战场上冲杀一个来回还要疲惫。

行辕里所有能动弹的人,包括原本的护卫,都被临时抓了壮丁,来回穿梭搬运,整个前院几乎被各种大小不一、材质各异的礼盒箱子淹没,几乎找不到下脚的地方。

而苏凌定下的规矩简单直接,甚至有些粗暴。

所有礼物,无论来自何人,价值几何,一律照单全收,来者不拒!

金银、珠宝、古玩、字画、珍稀药材、地方特产......

不管送的是什么,行辕这边都一律点头笑纳,绝无二话。

但是,所有送礼的人,无论身份高低,想要求见黜置使本人一面,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无论是谁,统一由周幺或小宁总管出面,用早已背得滚瓜烂熟的“黜置使大人病体沉疴,太医嘱咐需绝对静养,实在不能见客,但您的心意,下官(奴才)一定一字不差地代为转达”这套标准说辞,客气而坚决地挡在门外......

即便如此,那些吃了闭门羹的送礼者,见行辕毫不推辞地收下了厚礼,一个个也都心满意足,脸上乐开了花,仿佛已经预见到了未来的官运亨通或者生意兴隆。

只要礼收了,就代表这位苏大人“上道”,愿意“交朋友”,这就足够了......

至于见不见面,那都是细枝末节,来日方长嘛。

一传十,十传百。

不过两天功夫,整个龙台城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苏凌的行辕门前热闹的程度,几乎要赶上京都龙台最繁华的朱雀大街了......

这位新来的黜置使苏凌苏大人,虽然顶着个“文坛翘楚”的名头,写得出《春江花月夜》那样的绝世华章,然而,不过是附庸风雅的沽名钓誉之徒.......

他的本质上却是个贪财好利、来者不拒的“老财迷”!

风声传出,舆论哗然。

清流士子们痛心疾首,大骂其“有辱斯文”、“玷污清名”;官场老油条们则冷眼旁观,或鄙夷,或暗自算计;当然,也有极少数人蹙眉深思,觉得这位苏大人行事向来出人意表,此举背后或许另有深意......

但无论如何,苏凌“贪财”的帽子,算是被扣得结结实实,在龙台城里,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成了沸沸扬扬、人尽皆知的笑谈和丑闻。

行辕内宅,苏凌的卧房倒是难得的清静。他并未真的卧床不起,而是盘膝坐在榻上,双目微闭,缓缓运转体内那股的自浮沉子的精纯道家内息,沿着经脉游走,滋养着受损的脏腑和伤口。

浮沉子的丹药和内息效果奇佳,加上他本身身体底子好,两日静养,伤势已然恢复了六七成,脸色红润了许多,气息也趋于平稳。

只是外面隐约传来的喧嚣唱名声,总是打断他的静修。

便在此时,周幺和小宁总管抱着一大摞写满字的礼单,拖着疲惫的步伐走了进来。

两人皆是满头大汗,衣服的后背都湿了一片,脸上写满了“生无可恋”四个大字。

“公子......这是今日......最后一批的礼单......您过目......”周幺有气无力地将那厚厚一沓纸放在苏凌榻边的小几上,感觉自己嗓子眼都在冒烟,抓起一旁的茶卮,咕咚咚的一饮而尽。

小宁总管更是直接瘫坐在旁边的鼓凳上,捶着自己的老腰,哀叹道:“哎哟喂......我的公子爷哟......奴才这小身板......都快散架了......这两日,门槛都快被那些人踏平了!库房......库房都快堆不下了!光是清点造册,就累倒了三个书记小吏!”

经过这两天的相处,苏凌原本对小宁总管的疑虑已然完全打消了,再加上林不浪将刚入行辕的那些事情,跟苏凌说了一遍,苏凌知道这个小宁总管也是一个苦命人,又见他这两日,做事踏实勤恳,心细而周到,也颇为满意。

小宁总管没有想到,这位红得发紫的苏大人,更是一点架子都没有,对他也是平易近人,更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份而看不起自己,更像是一家人一般亲热,小宁总管深受感动,自然在心底认定了苏凌这位主子。

虽然苏凌一再强调,不要小宁总管自称奴才,说大家都是一家人,这样称呼很别扭,可是小宁总管却执意如此,苏凌执拗不过,也只好随他去了。

苏凌缓缓收功,睁开眼,看着两人狼狈的样子,忍不住哈哈一笑。

他随手拿起最上面一份礼单,饶有兴致地翻看起来,一边看还一边啧啧有声道:“哟......京兆府尹王大人......这老倌手笔不小啊,百年老参,玉如意......嗯嗯,不错不错......”

“吏部李郎中......东海珍珠十斛?他可只是一个五品郎中......哪来这么多钱?有意思......”

“光禄勋赵家......黄金百两......真是有钱啊......”

“啧啧......看看这家......城南张家......沙田玉雕......夜明珠......真是舍得下血本啊......这是把家底都掏出来了吧?”

他看得津津有味,更是对这礼单上记载的人和礼物品头论足,仿佛那不是一份份行贿的罪证,而是什么有趣的闲书杂记。

周幺看着苏凌那副“贪财”的陶醉模样,又好气又好笑,忍不住抱怨道:“公子!您倒是清闲!可怜我和小宁,腿都快跑细了,嗓子也喊哑了,焦头烂额,应付那帮子人精,比打一场仗还累!”

他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语气里带上了几分“不公”地控诉道:“要我说,您就是对林不浪那小子偏心!这么忙的时候,他倒好,拍拍屁股就没影了,也不知道躲到哪里清闲快活去了!留我们俩在这儿受这份罪!”

苏凌闻言,放下礼单,哈哈大笑起来,笑声爽朗,中气十足,哪还有半点病态。

“哈哈哈!周幺啊周幺,你这可是冤枉不浪了。他可不是去躲清闲,我派他去做一件极要紧的私密事了,比你们这收礼的活儿,可凶险多了。”

周幺和小宁总管对视一眼,眼中都有些好奇,但见苏凌没有细说的意思,也就不再追问。

小宁总管喘匀了气,看着那堆成小山的礼单,脸上露出不解和担忧的神色,小心翼翼地问道:“公子......奴才多嘴问一句......咱们......为何要收这些礼物啊?还来者不拒?这......这传扬出去,对您的官声......可是大大不利啊!现在外面......已经有很多难听的风言风语了......”

周幺也皱紧了眉头,接话道:“是啊,公子。咱们此行是来查案的,正该清廉自守,以示公正。如此大肆收受贿赂,岂不是自污名声?将来若是被御史言官参上一本,或是被孔鹤臣那老贼拿住把柄,可是大大的麻烦!属下愚钝,实在想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苏凌看着两人困惑又担忧的样子,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睿智和洞悉一切的光芒。

他拿起一份礼单,用手指轻轻点着上面的名字和价值。

“周幺,小宁,你们只看到了收礼,却没想到这收礼背后的学问......”

苏凌的声音平静而清晰。

“我且问你们,若我是一个铁面无私、拒收一切贿赂的清官,初来乍到,闭门谢客,那些人会怎么想?他们会觉得我莫测高深,会觉得我难以接近,甚至会因为猜不透我的意图而高度警惕,紧紧抱成一团,将所有的破绽和痕迹都掩盖得严严实实!那样,我们查案,岂不是如同盲人摸象,寸步难行?”

周幺和小宁总管若有所思。

“而现在呢?”

苏凌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我苏凌贪财、好利、来者不拒的名声传出去了。那些心里有鬼的人会怎么想?......”

“他们会松一口气!他们会觉得,哦,原来这位苏大人也不过是个贪图富贵的俗人,能用钱摆平就好办!他们的警惕心就会大大降低,就会放松!这就叫......麻痹对手!”

他拿起另一份礼单,看了几眼,又道:“再者,你们看这些礼单。谁送了礼?送了什么?价值几何?这本身就是一份极其珍贵的情报!”

苏凌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如同解剖猎物的鹰隼。

“你们想,若是他们心里没鬼,行事光明磊落,何必急着给我这个新来的黜置使送如此重礼?尤其是那些职权与户部、与钱粮、与当年旧案可能相关的衙门官员,他们送得越重,就越说明他们心虚!害怕被查!想要提前买通我!”

苏凌抽出一份礼单,一指道:“看,这位吏部考功司的孙主事,区区六品官,竟然送了一尊价值连城的金佛!他一个管官员考绩的,哪来这么多钱?他的钱从何而来?是否与地方官员的贿赂有关?这其中有没有可能牵扯到当年考核地方官员赈灾不力时的猫腻?”

说着,他又抽出一份道:“再看这位,工部水司的员外郎,送的礼倒不算最重,但全是精巧的古玩。工部负责工程水利,当年赈灾,修筑堤坝、开设粥棚,经手银钱无数......他这礼送的,颇有点‘雅贿’的意思,更值得玩味。”

“还有这些大户......张家、李家......他们与孔鹤臣、丁士桢关系如何?是否在当年的粮款流转、土地兼并中获利?如今急着送礼,是想撇清关系,还是想攀附新任黜置使,另寻靠山?”

苏凌的分析抽丝剥茧,将一份份冰冷的礼单瞬间赋予了丰富的政治内涵和侦查线索。

周幺和小宁总管听得目瞪口呆,他们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公子收礼是假,借此机会摸清各方势力、探查心虚之人、甚至寻找案件突破口才是真!这哪里是自污,这分明是极高明的投石问路!

“高!公子实在是高啊!”

周幺忍不住击节赞叹,脸上的疲惫和抱怨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无比的钦佩。

“如此一来,哪些衙门有问题,哪些人心虚,甚至他们可能涉及哪些方面,我们都能大致心中有数了!这比我们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查,要高效太多了!”

小宁总管也恍然大悟,拍着大腿道:“原来如此!奴才愚钝!愚钝啊!公子此计,真是神鬼莫测!”

苏凌微微一笑,叮嘱道:“所以,这些礼单至关重要!一定要记录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谁送的,送了什么,价值多少,甚至送礼人的神态语气,都要尽可能详细地备注下来!一笔都不能错,一件都不能漏!”

周幺连连点头,但随即又产生了一个新的疑问道:“公子吩咐的是!我们一定督记录详实。只是......记录这么清楚......难道公子日后......还打算将这些礼物金银,都退回去不成?”

在他看来,既然是用来麻痹对手和搜集情报的,那这些赃物以后处理起来也是个大麻烦。

苏凌闻言,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像是听到了什么极其好笑的事情,忍不住再次哈哈大笑起来,笑声中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深意和一丝冰冷的嘲讽。

“退回去?哈哈哈......周幺啊周幺,你呀......太实在了!”

他止住笑,眼神变得幽深。

“这些可是他们主动送上门来的‘罪证’!我为何要退?不仅不退,还要好好保管,登记造册,弄得清清楚楚!”

他拿起那厚厚一摞礼单,轻轻拍打着掌心,语气悠长而意味深长。

“现在它们是我们探查虚实的‘镜子’,将来嘛......说不定......就是砸向他们头顶的惊堂木!或者......是充实国库军饷的意外之财呢?总之,现在写清楚,将来......自有大用!”

周幺和小宁总管看着苏凌那高深莫测的笑容,虽然还不是完全明白这些礼单具体能怎么变成“惊堂木”或“军饷”,但出于对苏凌绝对的信任,两人不再有任何疑问,郑重抱拳道:“我等明白!定将此事办得妥妥帖帖!”

两日时间,就在这前院喧嚣忙碌、内宅静修养伤与暗中筹算中飞快流逝。

转眼便到了与孔鹤臣约定的赴宴之期。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将龙台城染上一层瑰丽的橘红色。

苏凌换上了一身月白色的公子袍,外面罩了一件青色暗纹的薄氅,整个人看起来清雅俊逸,虽然脸色仍比平日略显苍白,但精神矍铄,眼神清亮,行动间已无大碍。

他在腰间暗藏了一柄锋利短匕,又对着铜镜整理了一下衣冠,这才缓步走出房门。

周幺早已等候在外,见苏凌出来,立刻上前低声道:“公子,一切都已安排妥当。行辕内外都加了暗哨......您......真的不再考虑带几个人同去?”

苏凌摆摆手,自信一笑:“不必......人多了反而束手束脚。你送我一段便可。”

周幺知道苏凌主意已定,不再多言,默默跟在苏凌身后。两人出了行辕侧门,早有马车等候。

为了不引人注目,马车并未装饰黜置使的徽记,看起来就像一辆普通的代步马车。

马车粼粼,穿行在华灯初上的街道上。越靠近聚贤楼所在的繁华区域,街道越是热闹。周幺坐在车辕上,警惕地注视着四周的一切。

在离聚贤楼还有数十丈距离的一个僻静巷口,马车缓缓停下。

“公子,到了。”

周幺跳下车辕,替苏凌打开车门,脸上依旧带着化不开的担忧。

“前面就是聚贤楼了......公子,万事小心!宴无好宴,席间千万警惕酒水菜肴!一旦察觉有任何不对,或者遇到危险,立刻发出信号!属下就在这里守着,随时准备接应!”

周幺正色地嘱咐道。

苏凌从容下车,整理了一下衣袍,看着周幺那紧张的样子,不由哈哈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放宽心......不过是一群舞文弄墨、勾心斗角的官僚罢了,还能吃了我不成?你且在此安心等候,我去去就回......”

说罢,苏凌不再犹豫,从袖中取出一把玉骨折扇,“唰——”的一声展开,轻轻摇动。

晚风拂起他额前的几缕发丝和袍袖,衬着他那略显苍白却从容自信的面容,俨然一位风流倜傥、出门赴约的翩翩佳公子。

他嘴角含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迈着悠闲的步子,施施然地朝着前方那灯火辉煌、笙歌隐隐的聚贤楼走去。

身后,周幺望着苏凌渐行渐远的背影,紧紧握住了腰间的刀柄,目光如同最警惕的猎鹰,牢牢锁定着聚贤楼的每一个出入口,整个人如同绷紧的弓弦,融入了巷口的阴影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