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明腾飞

地窖里的朱元璋 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明腾飞

作者:玩蛇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30 22:50: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把徐阶打入大牢,抄家,查处其党羽及其宗族!”

朱元璋轻飘飘的一句话,让下方徐阶宛如堕入十八层地狱,也让张居正等人额头冒汗。

徐阶党羽其实成分很复杂,他虽然是个巨贪,不比严嵩贪得少。

然而严嵩党羽比严嵩更贪,《大明王朝1566》里鄢懋卿巡盐得530万两,上缴330万,自己和严嵩各分100万。

但实际情况是大多都是他自己私吞了。

如1560年鄢懋卿一次巡盐即上报130万两,实际征收超200万两,差额70余万两被他个人贪墨下来,都没给严嵩分银子。

查严嵩家产的时候,严嵩才查出3万多两黄金,200多万两白银,算上其余田产珍宝,拢共折银约426万两。

而鄢懋卿被查出的家产比严嵩家产还多,各类现银、黄金、田契、珠宝、古董、房产加起来,总计折银473万两,比严嵩还夸张。

其余工部尚书赵文华、礼部尚书欧阳必进、刑部尚书何鳌、兵部尚书许论、礼部侍郎王材等都不是善茬。

可以说严嵩一党中央官员一百余众,地方官员三百余众,上下其手,层层盘剥,围绕在严嵩身边网罗了一个庞大的贪官组织。

甚至严嵩在其中贪的都不是最多,他只能算是这个党羽被推上来站在前台的首脑人物,下面庞大的势力网才是动摇大明国家的根本,有时候连严嵩都控制不了他们。

相比之下,徐阶党羽稍微清廉一点。

或者说也不能是党羽,而是围绕在徐阶身边,抱团与严党进行对抗的政治团体更合适。

如张居正、高拱、赵贞吉等人都是徐阶的盟友,本人并不贪污。

所以从整体来看,清流也确实会清廉些。

但徐阶毕竟是清流领袖,不仅是他们的盟友,还是张居正的老师,他是个巨贪不假,若是连累到整个清流群体,那就麻烦了。

因而下方清流一众还是相当紧张。

不过好在老朱也只是拿下了徐阶,并没有对其余人动手,倒是缓解了这种紧张感。

徐阶脸色苍白,张嘴喊冤道:“太祖,都是臣的家人,臣不知情呀。”

“既然知道是家人,那不就说明你本就知情?还敢抵赖?”

老朱大怒喝道:“押入诏狱!”

锦衣卫指挥使朱希孝忙站出来与几个锦衣卫卫士把徐阶摁住,然后不顾徐阶大喊,将他抬出了乾清宫。

场内一时肃然。

到了这个时候,严嵩党羽基本上都被清算,现在满朝要么是徐阶清流一党,要么是高拱这类裕王一派,或者独立于党派之间的臣子。

现在清流党首徐阶被抓,就是不知道太祖爷会不会像他当年查办四大案一样,牵连甚广,拿他们的人头祭旗。

“陛下,海瑞到了。”

正在此时,黄锦从外面进来,后面还跟着一个穿着白色囚服的人,从下身穿着打补丁的裤子来看,透露着一股贫寒。

显然一路上黄锦已经把事情经过告诉他,海瑞一进门,看了眼屋内的情况,然后瞥了眼上方的老朱,便跪下磕头道:“罪臣海瑞,见过太祖。”

“平身!”

“谢太祖。”

“海瑞。”

“臣在。”

“汝忠心耿耿,刚正不阿,敢于犯颜直谏,当为清官翘楚。”

老朱沉声道:“朕免你犯上之罪,任监察院右都御史,自此朕希望你能恪尽职守,多多查处那些贪官污吏。”

海瑞磕头道:“臣领旨谢恩。”

老朱随即又俯瞰群臣道:“朕其实也有错。”

这话一出,让百官侧目。

他继续道:“开国之初,定了许多不好的国策,以至于成了顽疾,害了许多百姓。藩王之弊,卫所之弊,朕如今都已经清楚。”

说话间老朱又看向海瑞裤子上的补丁道:“另外官员俸禄过低,以至于许多清廉官吏连家都养不起,一些本就贪图享受的官员便更加肆无忌惮地捞钱,这也是朝廷的失职之一。因而朕今日要对你们说,放开了干便是吧。不管朕当年定下什么制定,以后《皇明祖训》全部废除,其中有益于当下者,你们择情保留。不利于当下者,该废除就废除。如此,当强军、强国、富民!”

“太祖陛下圣明!”

高拱和张居正这两个改革派顿时大喜,立即磕头跪下赞同拥护。

其余人也忙不迭跪下。

有了老朱这句话,那他们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对拥有大量田地,享受着荣华富贵的藩王们动手,也能解决糜烂的卫所弊病。

“好了,该说的都说完,此间事了,朕也不想久待。强军兴国的事情已经交给裕王和张居正,若事事都由朕做了,那还要你们做甚么。”

老朱把这些话讲完后又轻描淡写地说道:“过一阵子,朕会带嘉靖帝回来看看你们,事有轻重缓急,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希望到时候别让朕失望。”

“臣等遵旨。”

下方众人又道。

老朱看向朱载坖道:“嘉靖今日退位,你之后自行举行登基大典。”

朱载坖忙跪下道:“孙儿请老祖宗参与大典。”

如果朱元璋参与大典的话,那他就是大明名正言顺的皇帝了,以老朱的威望给他站台,想动那些藩王,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然而老朱却摇摇头道:“靠人不如靠已,求人也不如求已。朕为你做得够多了,凡事别老想着坐享其成,一些困难的事情朕已经帮你完成,该说的话朕也说完了,你们也得自己努力才是。”

被点破了心思,朱载坖尴尬道:“是,孙儿知道了。”

“嗯,走吧。”

老朱从龙椅上站起来,到了台阶下,看了眼嘉靖道:“汝随我去洪武,好好调养身子,这边的事情以后就不要管了。”

“是。”

嘉靖已经颓然,老老实实地跟在老朱身后。

老朱昂首往前走。

群臣连忙分开道路,拱手道:“恭送太祖。”

从乾清宫出来,一行人上了飞机。

老朱也没有打算在嘉靖久留。

很多东西他可以帮忙。

比如崇祯和南明就已经不是改革的事,而是内部一团乱麻,起义纷争与外敌入侵,他只能用武力。

但至少嘉靖和万历年间通过改革还是能有所变化,因此就不需要再用军事行动。

然而他不可能留在这里帮他们改革,不然要高拱和张居正作甚?

所以帮他们解决了一些最棘手的问题就行。

如徐阶作为清流领袖,后面高拱和张居正的政敌,背后又有一个庞大的势力,他们不太好处理,那老朱就帮他们处理。

还有各地藩王不好动,卫所制度也糜烂已久,其中相关利益方无非就是藩王、卫所将领。

现在老朱一句话,基本上就能解决藩王和那些卫所将领的问题。

至于造成的后果也无需担心。

藩王现在几乎被养猪,不存在造反的可能。卫所将领也差不多,全靠喝兵血吃空饷,底下的卫所士兵如同卫所军官的奴隶一样。

朝廷一声令下,那些卫所士兵根本不会跟着卫所军官造反。哪怕有被骗得跟着造反的,也形成不了战斗力。

因而老朱轻飘飘的几句话,在嘉靖这边基本上就是重如泰山的金口玉言,形成强大的正统性与权威性,足以让朱载坖高拱张居正他们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

嘉靖跟着进入了运输10内部,好奇地四下打量,被老朱勒令乖乖坐好,系上安全带。

机舱门关上,轰隆隆起飞。

透过玻璃能够看到下方的人越来越小,巍峨庞大的北京紫禁城宫殿,也缓缓映入了嘉靖的眼帘,让他瞳孔微缩,贪婪而又享受地看着这一切。

这种仿佛成仙了的失重感,让嘉靖不由得沉溺,忍不住抬起头看向远方的天空,柔柔的云彩飘荡,那是如梦如幻一般的场景。

“老祖宗,嘉靖这边的事情搞完了,下一个是不是去万历呀?”

朱云峰问。

“嗯。”

老朱点点头。

“那到时候把隆庆帝带上呗?”

“到时候再说。”

“最近我看网上论坛,问你咋不把孔家给收拾了。”

朱云峰掏出手机。

洪武大明现在就有网络,现代人多达百万,互联网不是一般的发达。

甚至朱标自己都注册了帐号没事上网冲浪。

这帮吊毛除了经常骂朱云峰以外,就是在网上键政,提出了不少有用的东西让朱标给学了去。

另外他们最近也知道朱元璋没事就往其它大明世界乱窜,于是各种奇思妙想就诞生。

有些说该把建奴杀到灭绝,有些说都是中华民族之一一家人,该清理的是满族腐化堕落的高层,还有人说孔家没有脊梁,该处置了,众嘴纷说,网上一片乱糟糟。

“这倒是忘了。”

老朱随口说道:“网络治国不可取,大国该有大国的定力。但话又说回来,一些顽疾和牛鬼蛇神,该清理就该清理掉,不然几十上百年后,又是吸王朝血的败类。”

“确实。”

朱云峰赞同地点点头。

说话间飞机轰隆隆地向着长沙而去,一千多公里的距离也就2个小时而已。

飞机上众人沉默,就只剩下朱云峰和老朱的交谈。

回到吉王府,老朱也没耽搁,直接带着众人离开,到了现代再马上前往洪武朝。

说句实话。

老朱现在也有点不好意思。

因为石碑每天都承担着重要的运输任务。

他每次来回都要报备,为了他能往返,石碑经常要停工。

这一天的停工可就是不知道多少经济的损失。

所以他也是尽量快去快回,快刀斩乱麻一般把事情处理好了,这也是他懒得再参加朱载坖登基的缘故。

回到洪武后,嘉靖更加惊奇地看着眼前的一切。

洪武如今的南京皇宫虽然大体还是保持着原样,但如后世北京故宫那般,早就有所改变。

包括各类修缮、现代化工作都已经完成,甚至宫中还有高塔般的建筑,能够站在塔顶俯瞰整座城市,充满着大明皇室的威严。

老朱随即带着嘉靖去拜见朱标等人。

拜见完了就让人安排去医院。

现在的太医院也纳入到了现代医学体系,中医本来就是个传承体系,很多时候都要靠经验治病。

甚至不少怪病现代医学检测不出来也治不好,有些中医却能治疗。

而现代中医确实式微,古代中医则一直保留着传承。

加上太医院的中医都是全国最好的中医,因而纳入现代医学体系,共同研究进步是对医学最好的发展方式。

等嘉靖被送走了,朱标才开始与老朱聊起了最近的事情。

现在大明发展得确实很好。

主要是全国各地工业开花,各类工厂的出现让经济愈发繁荣。

现代那边是做了让利的。

除了重工业基本都由现代帮忙接受以外,轻工业都在扶持大明本土商人进行。

在古代商业要被打击,虽然商人加强了经贸流通,在某种程度上利国利民,但商业过于繁荣,大量人员从事商业和手工业,农业就得被耽误。

因此重农抑商属于历朝历代的首要任务,包括以商业繁荣出名的宋朝也是如此,只是比其它朝代相对来说更宽松一点而已。

如今大明进行系统化改革,对商业大幅度放开。但又同时加强了监管力度,防止商业过度造成民生问题。

造成的结果就是商业在大明朝廷的控制下有序发展。

没有因为商业野蛮增长而出现混乱,也少有官商勾结的情况。市场管理也做得十分到位,严格打击假冒伪劣,以及以次充好的行为。

对于那些大商人收重税,对于那些微小商贩则收税非常轻,税务管理也非常到位。

最主要的是洪武大明在整个世界没有敌人。

没有敌人,就意味着商人只能在本国进行商业,即便是国际贸易,大明也随时可以打击处理。

不像后世有些商人利用各种不法行为赚了钱就逃到国外去,导致想抓都不好抓。

因此种种有利条件下,促成了如今大明成为商业的乐土,不仅仅是大明本土商人,很多外国商人也纷纷跟进。

像现在中东那边的骆驼们,与大明合作搞石油开发,赚得盆满钵满,然后又把钱投到大明。

还有欧洲很多冒险家,得知东方的伟大后,纷纷跑到东方来掏金。

对于这些商人大明对他们进行相当苛刻的投资条件,利益几乎大半都留在了国内促进发展。

可以说是不仅仅维持了国内商业秩序,国外商业秩序也在大明的体系下。

如此百姓得到了便宜实惠的商品,农业发展也没有耽搁,整个国家积极向上,一片兴旺发达,处于一个腾飞的地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