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一百三十九章 凌迟尚可喜

地窖里的朱元璋 第一百三十九章 凌迟尚可喜

作者:玩蛇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30 22:50: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尚可喜的军队几乎毫无抵抗力,很快就被杀散,哭爹喊娘地躲入民宅,或者逃去别的地方。

南明军队负责围剿,大量士兵进城对清军展开围拢屠杀。

见一个就杀一个。

一时间整个广州城内家家闭户,城内到处都是清军的惨叫以及各种喊杀声音。

冯胜与蓝玉随后在亲卫的保护下进城。

原本以为进城之后,马上就是城区,却是没想到广州城内相当荒凉。

很多房屋老旧破败倒塌,城中也有许多荒地,杂草枝叶丛生,几乎无人打理。

越往城中心走,才稍微繁华一些。

有渠水贯城而过,河边杨柳依依,街道井然有序,家家户户窗门紧闭,至少能看到人生活的痕迹。

这是目前广州中心,靠近城南的那一片才有的景象。

后世咸丰年间美国人绘制的《广州省城图》显示,当时的广州已经发展到西至后来的荔湾区,东至越秀区,地域非常庞大。

整个城池往西靠珠江后航道,南面珠江,北面是越秀山,城内人口众多,商人如织,洋人也有不少。

但清初的时候,广州主城区仅仅只有后世越秀区中间一部分。

大概是围绕着后世南越王博物馆及其周边延伸那么几百米的位置,总面积也就一两平方公里。

其余地方,以明代广州城墙周长达到了三千七百九十六丈,城内的总面积大概有十平方公里左右来算,也就是城内至少**平方公里一片荒芜。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口太少了。

顺治七年以前,广州人口已经接近百万,丁口众多,城区面积不断扩增,南洋往来商旅都要在此装货卸货,铸就一片繁华之景。

然而顺治七年后,经历过庚寅之劫,尚可喜耿继茂等清兵入城,屠杀了七十余万,也有很多人逃走,一时间偌大广州城一夜沦为空城,满城只剩下尸体。

后来清廷让这俩败类就藩广州,他们从周边搜罗人口入城,也就移了五万人左右,加上当时两番以及其余驻防清兵,总人口也才十万人。

到了如今经过十一年的发展,广州人口增长极为缓慢,百姓人口依旧是五六万,后来耿继茂又移镇福建,带走了他的部队。

清军的八旗驻防部队也相继离开。

结果就是广州人口不增反降,从顺治八年的十万人左右,因为驻防军队的离去,降到了目前大概七八万人。

七八万人。

后世随便几个小区加起来都可能有那么多人口,更别说一个偌大的广州城。

整个广州城给蓝玉和冯胜的,就是一眼空旷。

“惨啊。”

进城之后,二人于城中偏西的文昌阁一带碰头。

会面后冯胜环顾四周,看到眼下的广州城好似一个小镇,就几条街道,周围更远的地方一片荒凉,忍不住说道:“好好一座城池,被鞑子祸祸成了这样。”

蓝玉亦是说道:“听说我们那边的广州丁口早就破百万了,舰队已经打到了中东,南洋都是我们的领土。再看这鞑子治下的广州,好似一片废土。”

“这是尚可喜等人造的孽,之前来的路上看资料,里面记载当时典吏丁有仪夫妇被鞑子杀害,不足满月的孩子就趴在他母亲的尸体上吸吮乳汁,见者伤心,闻者落泪呀。”

“嗯,这记载我也看了,尚可喜及其麾下党羽全都该杀。陛下最痛恨这般屠戮百姓之辈,我们军中纪律最是严明,陛下多次说过“克城无多杀”,哪知道到了如今,汉人百姓沦落至此。”

“城中那些鞑子必须全部清剿干净,吩咐下去可不能留俘虏,别管那鞑子是汉人还是满人鞑子,既然参与过屠城那便一律处死,对了尚可喜那厮人抓住了没有?”

“人抓住了没有?”

蓝玉听到冯胜的话,拿出对讲机喊道。

“回将军,抓住了。”

里面传来声音道:“刚刚抓住,尚可喜一家子全跑进了他们府邸,我们正好冲进来打死了他的卫士,将他摁住,现在在搜捕他的子嗣。”

“嗯,好,先把他们关押起来,用绳子捆好咯,可别让他们死了。”

“是。”

“抓住了。”

蓝玉对冯胜说道:“怎么弄?”

冯胜说道:“向陛下汇报。”

“嗯。”

蓝玉挥挥手对身边卫士道:“往最高指挥所传信。”

“是。”

卫士取下随身背的短波电台。

虽然老朱那边已经有了手机,但也仅限于洪武大明用。

南明没有开通讯车过来,自然还是以电台为主。

很快电台拨通,那边老朱接起耳机道:“朕是朱元璋。”

“陛下。”

蓝玉小心翼翼汇报道:“臣与大将军攻下了广州,抓住了屠戮汉人的元凶之一尚可喜,臣想问如何处置。”

“嗯,做得很好,此獠当凌迟处死。我们这边也已经全歼了鞑子的主力,准备分兵陕西和湖北,你们把尚可喜剐了后,就马上去福建和江西吧。”

“是。”

看蓝玉挂断电台,冯胜就说道:“既然陛下的意思是凌迟处死,那就让人召集城中百姓,让他们亲眼看看尚可喜怎么被活剐的。”

“好。”

蓝玉点点头,便拿起对讲机吩咐。

“必须活剐了尚可喜这厮,陛下高兴了,也能慰藉满城冤魂啊。”

冯胜环顾四周,满是荒凉。

此时距离广州大屠杀已经过去了十一年的时间。

时间冲淡了许多,沧海桑田下,曾经的繁华一去不复返,只剩下一片颓废。

但在这废土之上,依旧能够看到当年的痕迹。

然而满清鞑子的到来,比之日本倭寇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阖城百万口,如今十不存一,甚至很多都是从周边县被强迁过来,可见当年惨烈。

与之相比,老朱的军纪已经是乱世当中首屈一指。

即便是陈友谅和张士诚的支持者,报复最多也就是加征赋税,从未有过屠杀。

民间虽有屠城之说,却是以讹传讹,从未在正史或者其余权威史料过有记载,也没有任何证据支持。

相反的是老朱的军纪之严明在正史以及其余权威史料里中都有口皆碑。

不仅从不滥杀无辜,甚至连劫掠百姓都没有过。

老朱也多次三令五申禁止伤害百姓。

或许唯一造成大规模平民死伤的就是洪武四大案中,被牵连的南京百姓了。

但这属于政治手段,而非军事屠城。

因此可以说洪武的军队都是被灌输了相当严明的纪律。

如今见到满清鞑子屠城后的模样,亦是不齿。

很快。

南明军队就敲锣打鼓,沿街大喊。

“鞑子屠戮汉民,天怒人怨,洪武太祖陛下下凡救世,匡扶汉人江山。四川一战,剿灭伪满清鞑子四十余万人,鞑子已是秋后蚂蚱蹦达不了几天。今令征虏大将军冯胜,征虏左将军蓝玉讨伐伪清平南王尚可喜。此獠已被活捉,将在明日于府城街十字口凌迟处死,以敬广州七十万死难魂灵,广州百姓,但有与其负血海深仇者,皆可来观!”

“鞑子屠戮汉民,天怒人怨,洪武太祖陛下下凡救世,匡扶汉人江山.”

士兵们沿街大喊。

就那么几条街,不一会儿整个广州城的百姓都知道了这件事。

家家户户都躲在屋里,议论纷纷起来。

其实现在大部分广州百姓已经对尚可喜没有多大恨意。

因为他们并非原来广州城原住民,都是在广州大屠杀后被满清鞑子从周边乡县强迁过来的。

但还是有一些当年大屠杀的幸存者。

东街老巷,一户人家当中,一个中年男子听到外面的喊话愣在原地,坐在门内屋檐下,抱着脑袋痛哭起来。

紧接着大门忽然被推开,一个青年男子惊喜地冲进来喊道:“爹,听到了吗?尚可喜那个老贼明天就要被凌迟处死了,咱们的仇要报了。”

“听到了,我听到了。”

中年男子抬起头,眼睛已经浑浊,此刻已是泪流满面。

十一年前,他家就在广州城里。

清军攻破城池之后,到处杀戮。很多百姓被杀死,满街全是尸体,他家自然也不例外。

父母,妻儿全部遭殃。

只有他在逃难的过程当中,带着长子从城墙上跳下去,掉到了城墙下一个稻草堆,这才侥幸活命。

然而父母妻儿都被杀害,三子一女,仅有自己和长子逃出生天。

当时惨状历历在目,以至于即便为了生活,回到了广州城里依旧以前做鞋的营生,每每看到街上的清军鞑子,还是会忍不住投去仇恨的目光。

但他没有能力报仇,只能就这样浑浑噩噩地过着日子。

直到今天。

“爹,今晚上我就要去占地方,我要抢到老贼的一块肉,回家煮了吃。”

青年咬牙切齿道。

当年他才十四岁,那场景到现在都是噩梦。

“不,你跑得快,马上去佛山镇,去黄埔镇,去广州周边所有县镇,把消息告诉周边百姓。”

中年男子擦了擦眼泪道:“当年虽然大部分人都被杀了,但还是有很多都跑了,咱穷苦人家跑不了太远,都住在周边乡镇,必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们。”

“好,那我先去三叔家。”

青年点点头。

当年广州大屠杀,死难者七十余万,但也有二十多万逃了。

他们就是幸存者之一。

有很多人不敢再回广州城居住,躲去了周边乡镇。

如果把消息传播出去,不知道多少人会欢呼雀跃,过来看尚可喜怎么被凌迟处死。

而与他们家一样背负血海深仇的还有上千户。

人们都纷纷跑出城去。

把守各城门的明军也没有阻拦,只是问明出城缘由,且需要城内百姓有人作证,是街坊邻居,而不是伪装的清军鞑子,就立即放行。

很快。

上午明军攻克广州,下午至少数百广州百姓就出城把消息告知广州周边乡镇。

他们甚至可以一晚上走几十公里,最远跑到了五十公里外的东莞,几乎是后半夜到,消息就传遍了广州周边。

清廷官府得知这件事情,吓得纷纷弃城逃走,整个广州周边县城迅速呈现无官府状态。

不过明军也早就派人骑马抵达各地,发安民告示,又找来一些隐居在当地,不与清廷往来的文人雅士出面,重新组织秩序。

翌日清晨时分。

广州城外不知道来了多少人。

至少上万之众,拥挤在广州各城门门口排队进去。

“刘叔,你家也逃出去了?”

“是啊,就剩下我一个。”

“唉,当年那次.”

“不提了,总算是报仇雪恨了。”

“是啊。”

“可怜我家十三口,唉”

“那算什么,朱雀街那边才惨呢,一家六十多口被灭族。”

“能在这儿的,哪家不死几个人?”

“呜呜呜呜呜呜。”

城门口处,不知道多少人在哭,也不知道多少人惊喜地发现,居然还有旧识活了下来。

人们排队进城,蜂拥着向城中心的街道奔去。

而且后方还在络绎不绝。

很多人听说了这事,连夜赶路,一些人哭着哭着,已经没有眼泪,却还是在走。

其中有老人,有女子,大部分都是青壮。

那时候老弱妇孺都跑不掉的,为了免受侮辱,很多女子都自杀了。

只有青壮才勉强逃生。

现在才过去短短十一年,记忆没有淡忘,也不会淡忘。

此时城中心十字街处,已经垒起高台。

之所以要到今天才杀,主要还是得寻一个出色的刽子手。

杀人容易,可凌迟处死难。

即便是在古代,拥有这种技术的刽子手在全国范围内也屈指可数。

为此蓝玉和冯胜找来找去,最后还是在洪武军里找了个百户指挥使,年龄都四十多岁了。

这家伙出身于刽子手世家,小时候跟着父亲爷爷学过手艺,至正二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363年参军入伍,跟着老朱当了大头兵。

一路随军东征西讨,从士兵升到小旗,又升到总旗,如今是百户指挥使。

只是这么多年过去,手艺不知道还在不在。但现在的情况是找遍了广州也找不到能凌迟的刽子手,也只能让他硬着头皮上。

“砰砰砰砰砰砰!”

高台上,不断有人押解着穿清军服饰的人上台,随后枪毙。

有人拿着喇叭高喊道:“这些鞑子走狗,手上沾满了咱们汉人的血!太祖爷说了,一个俘虏不要,全部处决,藉慰广州百姓!”

“好!”

周围围观的人已经至少上万人,街头巷尾密密麻麻全是人头。

很多人爬到了屋子上,树上,纷纷高喊,情绪激动。

一直到下午时分,抓住的俘虏全部枪决。

尸体已经在台下堆积如山。

其实也没多少,就四百来个。

因为老朱的命令是不允许任何清军活着,包括绿营。

屠杀广州的时候就是尚可喜耿继茂麾下的绿营士兵干的,他们杀起同胞来比鞑子还狠。

因此城破之后,大量清军被枪杀,只有极少数人东躲西藏,被薅了出来。

此刻一一枪决,让满城百姓兴奋不已。

等到下午把所有人都杀光了,此刻台上的监斩官才拿喇叭喊道:“诸位广州百姓,鞑子在广州罪行累累,而罪魁祸首之一,便是尚可喜。此獠凶狠异常,甘当异族走狗。这些姑且不论,然其在广州所造杀业,人神共愤,天理难容!”

“今太祖陛下闻听此事,下凡救世。就是要把这些恶獠杀个干净,杀个朗朗乾坤,才能化解广州无数冤魂!”

“乡亲们,大家看好!”

“带人犯!”

“带人犯!”

随着传令官大喊。

尚可喜一家老小被押解着上台。

他们一家都被捆绑,嘴里塞了布,不断挣扎,却像是被抬猪一样抬到上面。

百姓们就看到人被源源不断地抬上来,男男女女足足数百人。

要知道尚可喜光子嗣就有近七十个,妻妾更是成群。

再加上府中奴仆,可以说丁口上千。

为首的尚可喜被扔在台上,监斩官说道:“尚可喜,本官洪武神武卫千户指挥使李良英,现奉太祖陛下令,将你凌迟处死。面对无数想食你肉的广州百姓,你还有何话好说?”

有人把尚可喜嘴中的布撕开,尚可喜惊恐地喊道:“我是冤枉的,不是我下的令,不是我.”

“死到临头还要嘴硬。”

李良英冷笑道:“当年耿继茂都为你节制,你是攻打广州的最高将领,现在却说与你无关,当真是罪无可赦,来人,行刑!”

“行刑!”

传令官大喊道。

那百户指挥使硬着头皮上台,拿出渔网覆盖在尚可喜身上,对着尚可喜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道:“俺是年轻时候跟着我爹和我爷学的手艺,且只是学了手艺,还没真做过。自从跟了洪武爷,上阵拿刀子砍人的事没少干,可拿刀子剐肉却是第一次,印象中就记得要从手和脚开始剐。你担待点,俺会尽量避开要害,让你多活一会儿。”

尚可喜肝胆欲裂,大喊大叫道:“你们要干什么,别碰我,我是大清平南王,我是平南王!”

“嘿嘿。”

那百户嘿嘿一笑,拿着锋利的刀子,还是现代打造的精钢刀,在尚可喜的大腿上轻轻一剐,登时就下来一片肉。

“啊!”

尚可喜发出凄厉惨叫。

百户却皱眉道:“果然手艺生疏了,居然剐下这么大一片。”

说着又埋头再剐。

凄厉的惨叫划破虚空,回荡在整个广州城上方。

可今日却冷风呼啸,狂躁的北风不断涌来,发出呜咽的声音,仿佛广州城上有不知道多少道冤魂盘旋,正在呜呜地发出凄惨的悲鸣。

台下无数围观的百姓,有的面无表情,有的掩面痛哭,还有的双眼通红,高声叫喊,发泄着愤怒。

七十万人的死难带来的仇恨,在这一刻仿佛化为了实质的利刃。

一刀一刀割在尚可喜身上。

那城上盘旋的无数亡魂,也像是在把他拉入无尽的地狱,令他永不超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