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一百三十四章 首战即决战!

地窖里的朱元璋 第一百三十四章 首战即决战!

作者:玩蛇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30 22:50: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重庆山城城头上,那一瞬间,老朱已经成为了大明最耀眼的太阳。

结束了一番振奋人心的演讲,在众人的陪同以及万民百姓们的欢送下,老朱徒步进入山城。

说起来自汉唐宋元明以来,重庆屡遭战乱,特别是宋末元初,蒙古人攻川,在合州钓鱼城打了三十多年,城池老旧破败。

到了明初,重庆卫指挥使戴鼎便在老城的主体上重新筑城,基本上现在的九开八闭十七门就是当时所建造。

二百余年过去,重庆的城墙早就斑驳泛灰,上面留下岁月的痕迹,很多地方都爬满了爬山虎。

此时因为重庆城内早就被满清屠戮一空,几乎已经没有了商业,很多房屋倒塌,到处都是残垣断壁,只有南城山脚处才有一些屋子。

就这些屋子还是夔东十三家迁徙过来后临时建造,不然的话,这个时候的重庆,乃至包括成都,都是一片死气沉沉。

可以说清军的滥杀无辜,加上南明、张献忠、摇黄土军和各路强盗土匪,以及饥荒、瘟疫、虎患、人吃人、逃难等天灾**,整个四川已经是一片凋零。

当然。

或许也有些生气。

那崇山峻岭之中,虎啸声不断,老虎成群结队出现。老朱从宜宾进发的时候,甚至遭到过虎群袭击。

别看后世老虎都单打独斗,古时候真有虎群,建国后湖南还有百虎围村的情况发生。

可见这个时候四川人口凋零,以至于野兽横行。

目前整个四川最多的就是军队,川北川西一带吴三桂、李国英等部。

川东以及重庆北面鳌拜等部。

南川和重庆的夔东十三家以及洪武明军等部。

林林总总加起来,竟达百万人口。

反观四川本地人,零零散散躲在四川各地深山老林里艰难求生,时时刻刻都得小心提防兵灾匪祸以及老虎的袭击,加起来总人口都不超过五十万。

进入山城后,一路向上。越往上就已经越没有人烟,触目所及不像一座城市,更像是一片荒芜的山林,有一些建筑物残留。

一直到了南山铁桅杆所在山巅,这里海拔六百多米,是主城区的最高点,上面还保留着当年重庆卫指挥使戴鼎设置的烽火台,能俯瞰长江嘉陵江,兼具着航标、瞭望台、防火警示等功能。

只是在那么高的地方俯瞰下方,即便是浩瀚的长江亦显得十分渺小,而且山顶有的时候还会有浓雾笼罩,根本看不清山下的情况,也只能见到一些朦胧的景观。

不过今天天色还不错,没有起雾。

随行的卫士拿来望远镜,老朱通过望远镜观察,就看到远处嘉陵江江北,也就是后世重庆江北区,沿江岸附近大量兵马驻扎。

而且后方还陆陆续续不断有人在过来,仅仅是从望远镜上初略看去,大抵密密麻麻至少得上万人。

“上无人机。”

老朱放下望远镜。

虽然这已经是军工级别的望远镜,但南山铁桅杆离北岸约两公里,加上处于六百多米海拔的高处,看得自然不是特别清楚。

很快数十架无人机腾空,山顶的风还是非常大,不过国产无人机丝毫不受影响,向着远处飞去。

这种军工级无人机代表了2032年世界排名第一的工业大国的工业能力。

不仅能抗住7-8级的强风,甚至还能飞出很远。

在无人机的俯瞰镜头下,重庆山川大地一览无余,远处江北岸属于浅丘陵地区,平均在一二百米高的小丘陵山峦起伏不定,成群结队的兵马汹涌而至,大肆砍伐林木建造营地。

“陛下。”

刘明义说道:“前些日子我们就在洪江、木洞等地侦查过,仍然有大量建奴正在过来。这些还只是先锋队,且多为绿营,只有极少数建奴督战。臣以为,趁着建奴正大军开拔之际,若是派人顺江东岸一路奔袭过去,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则必然令建奴大败。”

“呵呵。”

老朱笑着说道:“你有这样的战术想法很好,看来那边的教官没有白教。”

刘明义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由于军事训练的目的,对于洪武士卒、军官自然也有不同的要求。

士卒们首先要学会的就是武器的运用,其次是读书习字。

军官们的要求就高很多。

武器运用反倒是其次,最主要的就是战术打法。

虽然在洪武世界教这些好像没什么意义,武器的巨大代差让他们已经横行任何时代。

但不管需不需要该教还是得教。

因而洪武中上层将领往往都已经具备了一定战术素养,还是有所进步。

只是相比于老朱,格局和眼界还是差了太多。

就看到老朱指着西北方向道:“若是按照你的打法去,的确可以做到大规模杀伤鞑子。如当年夷陵之战,刘备退至白帝城后兵马十不足一一样。利用狭小的地形对鞑子进行打击,他们人马困顿不得过,必然船只损毁,人员混乱,甚至大量跳江的不计其数,但你有没有想过,这样最多也就杀几万人。”

“啊?”

刘明义纳闷道:“只能杀这些人吗?”

“不错。”

老朱点点头,看向朱棣道:“老四,你看出问题在哪吗?”

朱棣眺望东北崇山峻岭,说道:“山林与大江狭窄的地形限制了建奴,同样限制了我们。我们能够做的就是杀死杀伤他们前面的部队,逼着他们前面的部队往后退,从而造成混乱。我们一路杀过去,狭窄的道路肯定被他们的辎重堆积阻塞,想轻易灭杀他们全军必然做不到,这样只需要放弃先头部队,他们后方队伍还是能从容撤退。”

“哈哈哈哈哈哈。”

老朱笑道:“正是。”

说罢扫了眼刘明义道:“还得学。”

“原来如此,多谢陛下,臣明白了。还是陛下高瞻远瞩,不然臣就犯了大错。”

刘明义忙不迭说道。

身边李来亨、袁宗第等人听着犹如在说神话。

要知道对面可是几十万满清鞑子,他们却好像在讨论杀鸡的时候该先吃鸡腿还是鸡翅膀一样轻松。

但他们却丝毫不敢质疑。

这可是大明太祖,一个传奇般的神话人物,或许只有这样的人说出这种话才是正常。

“把他们放进来打。”

老朱看了看后,对朱棣道:“老四。”

“在。”

“你晚些时候,让李定国白文选他们带人去江岸边列阵,壮壮声势。”

“是。”

朱棣明白他的意思,便应了下来。

老朱又看向李来亨等人道:“你们也去,把人都带过去,尽量装得人多一些。”

“是,陛下。”

众人不敢询问,便也都拱手应是。

老朱就继续观察形势,又问道:“就只这些人吗?清廷的主力拖那么长的队伍,吴三桂李国英他们呢?”

“回陛下,李国英部、王一正部以及张长庚部已经进军于资州,潼川、顺庆等地。”

“吴三桂呢?此人朕可是要生擒,要把他凌迟处死方可。”

“他现在龟缩于绵州与潼川一带。”

刘明义答道。

“吴三桂已经吓破胆了。”

朱棣说道。

“呵呵,那就不管他。”

老朱笑了笑:“今天就先这样,老四,你去做吧。”

“是。”

朱棣应下,随即下山。

到了山下,把命令发布,李定国等人十分诧异。

他们也见识过洪武大军的厉害,不明白为什么不派洪武大军去,反而要把他们这些人拉过去。

这不是让他们去送死吗?

“父皇的意思很简单,就是示敌以弱,记住,到时候多准备点箭支。”

面对李定国他们的疑问,朱棣只是笑了笑说道。

“示敌以弱?”

李定国白文选李来亨等人一头雾水。

见他们这么笨蛋,就连朱云峰都忍不住说道:“很简单,太祖爷要的是全歼了鞑子,一个不留,如果我们直接表现出太强,鞑子就会逃跑,那样杀起来就费劲。如果我们示敌以弱,让他们觉得他们可以打过我们,就会重兵围攻重庆,重庆就这么大点地方,兵力堆积,我们就能直接火炮洗地,杀死大量的鞑子,再反攻倒算,才有全歼的可能。所以关键点在于能不能把所有的鞑子骗到重庆来,让他们聚集在一起好一次性把他们全杀光。我们越是装得人多势众,气势大,他们就越觉得我们在虚张声势,从而放心大胆地调兵谴将。”

“这”

他们一听觉得很有道理,只是李定国还是诧异道:“殿下,臣听闻太宗陛下轻易攻破昆明,吴三桂、赵廷臣、林天擎等人都看在眼里,他们就在鞑子军中,不可能不提醒吧。”

“你呀,懂点打仗,但不懂政治。”

朱云峰笑道。

“额,请殿下详解。”

李定国好奇不已。

“这一来鞑子根基不稳,太祖舆论攻势发挥了力量,南方思明心切,各地暗流涌动,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大规模起义,因此鞑子必须尽快解决我们,以此稳定地方。”、

朱云峰竖起一根手指头说道:“在时间上来说,对他们不利,鞑子朝廷必然催促他们尽快把我们拿下。”

“唔”

众人互相对视,都觉得的确如此。

毕竟老朱这舆论战也太夸张了,谁家好人发传单能一夜之间搞几百万乃至上千万份发出去的?

光这些白洁如玉,光滑油亮的纸张就价值连城了吧。

结果就是在那么多传单的攻势下,江南各地流言四起,鞑子官府根本弹压不住。

甚至很多鞑子官府的官员就是明朝投降的官员,这些人不乏后悔投敌的,暗中推波助澜,弄得南方各地迅速传播,声势浩大。

要不是在东南满清朝廷还有大量兵马布置防备郑成功,恐怕这个时候江南各地早就揭竿而起,起义军遍布了。

“这二来更简单,太祖爷这一招妙就妙在虚虚实实。吴三桂等人即便提醒了鳌拜,可我们既然有轻松击败吴三桂的能力,又为什么要这样大张旗鼓呢?岂不是说明了我们的心虚?”

朱云峰竖起第两根手指头道:“如此敌人就会想到这个问题,必然会以为我们还是弱的一方。虽然肯定会有所试探,但只要伪装的好,不愁骗不了鞑子过来。”

这是最关键的一点了。

要想瞒过鞑子不容易,毕竟吴三桂等人可是亲眼看到了迫击炮的厉害。

不过也可以骗。

骗他们以为这样的攻势维持不了多久,如炮弹数量不足之类。

只要成功地骗过去,那么一切就好说了。

至于怎么骗。

这就是老朱布置的精妙所在。

在岸边布置大量南明军队,把夔东十三家、李定国、白文选以及西南各地土司的随从军,拢共十多万人布置在沿江岸上让鞑子们看得见。

鞑子们见明军这么多军队,好像声势很浩大的样子,就一定会想为什么明军不守城,而要在野外与他们鏖战。

是不是有诈?

也许对方就是在虚张声势,然后准备好像当初攻打昆明那样的炮火,引诱鞑子大举来攻。

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明军真的有上次昆明那样摧枯拉朽般的攻势,又何必设下这么个陷阱,引诱他们来呢?

因此鞑子就会考虑也许明军的炮火数量已经不足,根本无法再组织起太大的攻势。

这就好比你打游戏的时候,BOSS亮不出血条是无敌的,你根本打不死他,他反手把你灭了,这种感觉令人绝望。

可一旦BOSS忽然亮了血条,并且他也会害怕,会躲你的技能和攻击,那么你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老朱就是故意把血条亮出来,让鞑子以为他们有胜算,于是集中兵力进攻。

但建奴鞑子们一定想不到,这血条确实亮了,可血量无限,并且还有即死大招,突出一个无敌。

当然。

以建奴的秉性肯定不会轻易上当。

到时候必然会派绿营来试探性进攻,反正死的是汉人,他们无所谓。

老朱自然也就陪他们演演戏。

用迫击炮放点炮,弄出点动静,但放炮的规模和速度日益递减,让鞑子产生一种他们的炮弹日益稀少的错觉。

这样等到鳌拜集结了吴三桂、李国英、张长庚、王一正等整个云南、贵州、四川、陕西、湖南、湖北的全部兵力,加上他从北京带来的军队,战兵四十多万包围在重庆这个狭小的地方,自然就有好戏看。

不得不说。

老朱胃口确实很大。

他是想把这四十多万人全部弄死。

是弄死不是俘虏。

也怪不得能写出杀尽江南百万兵呢。

基本上如果这一战真按老朱预期来的话,满清鞑子顷刻间就得分崩离析。

毕竟鞑子全国兵力也才不到百万,加上之前被朱棣打垮的部分云贵兵力,刨除掉目前聚集在四川的兵马,满清剩余的兵力只有三十多万了。

其中十多万还在东南沿海防备郑成功,剩下的二十多万有一半也驻扎在全国各地,留在满清朝廷手中的预备队也就十万左右。

只要老朱这一战成功,那么东南沿海地区必然纷纷揭竿而起,郑成功以及江南反清力量顷刻间就会起兵抗清。

甚至可能会带动全国抗清大业,清廷剩余的这点人手很快就会被淹没。

可以说。

这一战就是定乾坤的时候。

首战即决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