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一百一十九章 攻取贵阳

地窖里的朱元璋 第一百一十九章 攻取贵阳

作者:玩蛇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30 22:50: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上头迫击炮轰炸,下面机关枪和突击步枪扫射。

一时间雪花迸溅,山林草木土石纷飞,烟尘缭绕上升,又很快被大雨除尘下落。

仅仅片刻功夫,清军就被打得溃不成军,到处都是惨叫与哀嚎。

说起来清初绿营也可以说得上是精锐之士。

因为真正的满洲八旗建奴人数太少,所以就需要汉军协作。

这些汉军士卒基本上都是投降的明军或者投降的起义军,有丰富的作战经验。

除此之外绿营招募的本地人居多,拥有翻山越岭的能力。

比如贵州的绿营士兵就有不少当地人。

如果派一万精通骑射的满洲建奴士兵与一万贵州绿营士兵在贵州当地交战,还真不一定能打过他们。

也正因如此,三藩之乱中康熙倚重的其实并非满人八旗,而是四十万绿营。

但再怎么精锐,遇到现代枪炮也还是不堪一击。

虽然他们手里也有火炮,可明军的迫击炮都是从现代我国购置的最先进轻型迫击炮。

口径有60毫米到82毫米,射程也不多,区区5到8公里而已。

以明末清初那最远不过一到三公里的野战火炮射程,不能说作用很大吧,那也只能算是聊胜于无。

唯一可能威胁到他们的就是红衣大炮了,射程最远能达到五至六公里。

然而当时的红衣大炮光炮身重量就2000多斤,基本只用于城防守备,根本没有野外作战的能力。

朱元璋去崇祯朝都只能带800-900斤的牵引速射炮,带不动野战炮,更别说清军了。

所以野外作战,拥有步枪、机关枪和迫击炮的明军近乎天下无敌。

不管是正面遭遇战还是被伏击,都能轻松化解。

周安他们仅仅六七百人而已,在火力交替下,很快清军死伤惨重,纷纷溃逃。

见此周安大喊道:“杀,殿下有令,全歼了他们!”

“杀!”

将士们顿时端起枪发起了猛烈冲锋。

暴雨滂沱下,大量清军慌不择路地到处乱跑,有的跪地投降,有的惨遭杀死,还有的不知所踪。

而在明军驻地那边,听着远处的枪炮声,其余明军却是丝毫没有在意地原地休整。

大概过了三个多时辰,已经到晚上的时候周安等人才回来汇报战果。

具体死了多少清军无法估算了,只知道漫山遍野全都是尸体,能够跑出去的寥寥无几,虽然还是有一些跑了,但跟全歼也没什么区别。

朱棣他们听了这战果倒也没有任何意外。

带着那么多现代火器要还弄不死那么多清军,那这群人去吃干饭算了。

休整一夜。

翌日雨虽然还在下,倒是小了许多。

众人继续行军。

路过战场的时候,虽然天色灰蒙蒙的,但视野还是相当开阔,能够看得清清楚楚。

就见到官道两侧小山峦附近,方圆约一两公里范围内,林木被炸得折断,土石翻了出来,到处都是倒下的树木和翻开的草皮。

而在这些地方躺了不知道多少尸体,很多人的尸骸都惨不忍睹,或被炸得尸骨无存,或是中枪倒地,血流成河。

大雨冲刷下,一头头剃头清军的尸体宛如被刮了毛的白皮猪一样四处散落,三五成群,一堆一堆。

“呸!”

路过的明军士兵们见此都吐了口口水。

他们吐口水不是因为对方是他们的敌人,而是他们的装束。

一个个上身穿着蓝色右衽短衣,头上戴着斗笠或包头巾,斗笠掀开,露出金钱鼠尾。

这明显有别于汉人传统服饰、发型自然遭到士兵们鄙夷。

而对于朱云峰、朱棣、徐达等人来说,同样对这些卖国求荣的贼子感觉到不悦。

虽然这些都是汉人,可清军纪律很差,一旦攻城时遭遇抵抗,就会屠戮城池,烧杀劫掠,暴行累累,让人恨得牙痒痒。

清军汉人士兵作为施暴者,当了异族走狗,可以说是为虎作伥,自然让他们十分鄙视。

很快大军就顺着山道继续向前,过越州至贵定县。

这个时候残存的几千清军士卒早就跑到了贵定县里躲起来,县城大门紧闭,城外百姓也都纷纷躲进山里藏匿,城池内外安静得像是一座空城。

朱棣对贵定县不感兴趣,浩浩荡荡地从贵定县一旁路过,过去的时候顺便还用扩音器对城里喊话,让他们去野外收尸,免得爆发瘟疫。

贵定县的县令及残存的几个清军小头目躲在城墙上瑟瑟发抖,目光呆滞,远远地眺望着这一群人,面对对方的挑衅丝毫不敢回击。

开玩笑。

他们连对方人都没见到,三万多人马就被打得死伤惨重,近乎被全歼,这个时候出城去不是送死?

见到明军离开,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敌人实在是太强大了,他们根本不是对手,这件事情就让巡抚大人去头疼吧。

与此同时。

到了第二天,贵州巡抚卞三元也得知了大军惨败的消息。

他连忙一边派人通知云贵总督赵廷臣,一边找来贵州巡按张惟养、贵州知府徐宏业等人商议。

然而商议来商议去也拿不出什么章程来,便只能选择调集各路诸军防守贵阳,同时又快马加鞭,去找袁廓宇,跟他商量一旦敌人攻打贵阳,就同时夹击。

六月十八日,明军畅通无阻地抵达了贵阳城下,对于是围点打援还是立即拿下贵阳,然后兵进昆明徐达和朱棣有些分歧。

朱棣认为应该顺手把贵阳攻下后马上去昆明,这样就能解李定国白文选后顾之忧,保一保永历帝。

他还是非常喜欢在后辈子孙面前摆一摆老祖宗的谱,看到后辈子孙皇帝们对他纳头就拜心里高兴,可不希望永历帝这么快就挂了。

但徐达认为围点打援可以有效地杀伤云贵地区清军兵力,最好让昆明驰援,这样他们拿下昆明就容易许多。

说到底一个考虑的是奇袭,一个考虑的是大战局影响,也不是说朱棣战略就差。

只不过考虑战略战术是双方实力差不多的情况,现在明军已经对清军战斗力呈现碾压的态势,倒也不需要想得那么严谨。

因此最后还是朱云峰支持了朱棣的想法,直接莽过去就是了。

“优势在我,飞龙骑脸怎么输?”

这是朱云峰的原话。

即便这flg立得飞起,他也丝毫不觉得能打败仗,这要是打了败仗,朱棣和徐达都去上吊算了。

既然做了决定,那就马上去干。

中午时分,贵阳连绵小雨,本来从贵定到贵阳也就50多公里,且当时已经有康庄大道,两侧山峦丘陵,但道路则颇为宽敞,只需一天路程。

然而雨水下道路变得泥泞不堪,以至于行军速度缓慢,走了一天半的时间才到贵阳东城外。

贵阳城池还是洪武年筑造,坐落于南门河北岸,南门河即后来的贵阳南明河,城池经过明清两代修建,巍峨高大,素有九门四阁之称。

其中东门附近就是文昌阁,于1596年建立,阁楼高于城墙,站在阁顶便能够俯瞰整个东城外的情况。

得知明军靠近,卞三元立即登上文昌阁观望。

他看到城外大概四五千人兵马,用奇特的交通工具运输着辎重,徐徐到了东城外。

见此卞三元思索后派人出城去与对方交涉。

交涉结果他无所谓,目的只是为了拖延时间,等待云南和湖南的援军抵达。

因此能拖多久是多久。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在微微小雨之中,头顶上已经不知道何时出现了如蜂鸟一般的阴影,俯瞰整个贵阳,把城池内外瞧得一干二净。

“他们把人都聚集在东城了。”

此刻贵阳东城外,明军临时驻扎地,朱云峰他们在帐篷里,通过无人机传回来的视频观察着里面的情况。

就看到大批清军士兵蜂拥至东城城墙上,准备着滚石、檑木、火炮等守城器械。

虽然现在下雨非常不利于火炮防守,但清军还是在城墙上搭建起一个个帐篷,用油布把火炮遮掩起来,这样也能达到一个出其不意的效果。

“呵呵,土鸡瓦狗尔,这里有座小山头,应该也就四五十米高度,我看离城池应该有四五公里吧,把迫击炮按在这儿怎么样?”

朱棣迅速注意到了可以放置炮兵的位置。

正在这个时候,外面有人禀报道:“报,敌人有人出城,说是来与我们谈判。”

“哦?”

朱棣诧异道:“居然还有胆子出来,让他们过来吧。”

“是。”

士兵出去。

过了一会儿,被派来交涉的贵阳同知杨文彩进来。

他穿着窄袖对襟的清朝官服,头上却没有戴花翎,也没有戴朝珠,就戴了个小暖帽,有点像林正英电影里清朝僵尸的衣服。

事实上在顺治二年后,清朝就强制剃发易服,这些年陆陆续续把官服款式定下来,基本就是这样格式。

而戴花翎汉人臣子是没资格的,除非特别殊荣满清皇帝赏赐,否则只有满人可以戴。

所以眼下的清朝官服与后来电视剧里的官服类似,却也有不少差别。

杨文彩进来后先是扫视一眼帐内情况,见众人似笑非笑地看着他,心中一凛,拱手说道:“诸位,大明已亡国,非大清所为,而是李自成所为。我大清承明制,入关打败李自成,为明帝报仇,合该继承大统,这是天命所归,诸位又何必起事而违背了天意呢?”

古人很信天意,特别是底层民众,他还以为对方是农民起义军,只是不明白为什么对方的战斗力如此强悍而已。

这无关于他的能力,而是认知上的差异而已。

然而朱棣却冷笑道:“天意?天意算个屁,朕的大明亡了,朕不高兴,所以朕来了,你想劝降朕,知道朕是谁吗?”

朕?

杨文彩心中一惊。

这路起义军这么猛的吗?

居然敢称帝?

他心思转动,顿时头皮发麻。

因为对方称帝了就意味着彻底与大清撕破脸皮,连投降的可能都没了。

这就意味着对方没有任何退路,要是不高兴,杀他祭旗,那小命可就丢在这里了。

虽然知道这一趟九死一生,可谁不想活着呢?

杨文彩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道:“不知道尊驾上讳?”

“朕是大明太宗朱棣。”

朱棣向旁边徐达一指道:“这位是中山王徐达,你说朕会不会投降你建奴鞑子?”

杨文彩人都傻了。

对方不仅起义造反,居然还冒充朱棣?

你那么牛逼怎么不冒充朱元璋啊?

而且徐达都来了。

看对方年纪应该在三十左右,朱棣这个年纪徐达早没了,历史学没学好啊?

“朕知道你不信,无妨,待朕把贵阳鞑子杀光你们就信了。”

朱棣淡淡地道:“卞三元派你过来是拖延时间的吧,其实拖不拖延都无所谓,满清鞑子来多少朕杀多少,押出去,让他好好看看,贵阳是怎么被朕轻易攻破的。”

杨文彩已经被目前的情况弄得搞不清楚状况了,犹自叫嚣道:“不管尔等是不是朱棣,如今大清已立国,拥华夏大地,兵马百万,尔等抗争无异于以卵击石,何不早做打算”

“脑残,待会等他看完烟火就给他砍了,让他死得瞑目点。”

朱棣挥挥手,随后下令道:“毛骧。”

“臣在。”

“去,布置迫击炮阵地,给我轰了贵阳东城门。”

“是。”

毛骧立即出去。

斜风细雨当中,一队队洪武士卒背着迫击炮,携带着大量炮弹向着远处小山坡而去。

贵阳城内有一些红衣大炮,但距离实在是太远,根本打不到他们。

杨文彩已经被押到了帐篷外。

朱云峰等人也走了出来,站在帐篷外的小山坡高地上观望着远处。

他们的位置离贵阳稍远一点,大概有七八公里左右。

但他们用的可都是工业级无人机,飞行距离都在40公里以上,有个别的军用无人机飞行距离超过数百公里。

只是这也已经是极限了,因为那种飞上万公里的军用无人机需要的操纵台非常高端,他们带不上。

即便能飞几百公里的无人机需要的操纵台也相当于一台电脑主机。

相比之下普通无人机就只要一个小手柄,简单许多。

此刻在无人机观察下,贵阳城防的情况暴露无遗,炮兵们熟练地调整炮口位置,调节方向和距离,把准星瞄在了城头附近。

“准备好了没有?”

朱棣等了大概两刻钟,用对讲机问道。

“已经就绪。”

毛笔回答道。

“开炮!”

“是,开炮!”

毛骧大喊。

“砰砰砰砰砰砰砰砰!”

下一秒,上千枚炮弹如雨点般向着贵阳东城门方向砸去。

还在文昌阁上等着杨文彩回来的卞三元等人正纳闷,怎么听到奇怪的声音。

再一抬头,无数颗黑乎乎的东西向着他们落来。

还未等他们反应。

“轰隆!”

爆炸声此起彼伏,整个东城门还顷刻间颤抖迸裂,犹如地震了一般。

然而这还只是个开始,紧接着又是上千枚炮弹落下。

这个时候贵阳城内的守军已经不足万人,大部分都在东城,三轮炮火下去,还能站起来的不超过千人。

杨文彩愕然地看着这一切,谁也没有想到城高墙厚的贵阳城,东城门顷刻间就崩塌了。

即便是几万门红衣大炮,也达不到这个效果吧。

“拿下贵阳!”

朱棣大手一挥道:“城里的建奴鞑子,一个不许放过,所有伪清的官员,一个都必须砍头!”

“杀!”

明军士兵犹如山呼海啸一样向着城池冲去。

短短两刻钟后。

贵阳易主,城中已是血流成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