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一百一十七章 从云南开始伐清

地窖里的朱元璋 第一百一十七章 从云南开始伐清

作者:玩蛇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30 22:50: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得知已经是永历十五年,老朱那边的效率非常快。

当天就派朱棣带一千名禁卫军士兵过来。

然后让徐达和季赫主持物资运输。

朱家坪此时太荒凉了,且山峦林立,起伏的丘陵坡地非常多。

能够有片当宅基地的平地都很少,后世朱家坪的农田菜地基本上大多都是梯田野地。

高低坡度太大,对于物资存放和仓库建设来说,还是相当麻烦,何况这里又是山上,以后把物资运下去也不容易。

为此朱云峰和朱棣必须考虑好当前的打算,否则即便运来大量物资,山里条件恶劣,一场大雨搞不好就得让这么多物资白白浪费损失掉。

眼下拢共就朱慈焙家一座房子,他们就只能在朱慈焙家里。

朱云峰、朱棣、徐达三人围坐在桌子边,桌子上摆的不是地图,而是一个大屏幕显示器,可以直接触屏观看卫星地图。

北斗地图下,全世界都能以二维平面俯瞰视角展开。甚至继续往下点,可以看到三维街道。

“这里就是我家了。”

朱云峰先在地图上找到他们县,再顺资水往上,找到了蓝沙镇,接着在镇东南的山坳里找到了尚峰山朱家坪的位置。

他把地图放大道:“这是三百年后的朱家坪,从外面那条路一直往南,可以去隔壁吉祥镇,往北下山是去蓝沙镇。不过现在可没有大马路,估计连路都没有。”

徐达仔细看着地图,吉祥镇离尚峰山更远,直线距离11公里,但离县城更近。

蓝沙镇北面是原始莽林,是后世4A级景区熊猫山原始森林,离尚峰山更近,直线距离5公里,山路估计得有七八公里,走路至少得两个小时。

目前就要看他们的战略意图。

朱棣也四下扫视,沉吟道:“我们作为先遣队,当务之急是做两件事。一是找到合适的物资存放点,二是立即出发前往缅甸营救永历帝,你们有什么想法?”

徐达思索道:“殿下,臣以为出发缅甸派出五百人马即可,湖南为建奴南方腹地,驻守兵力已经不多。只要带够充足的武器弹药和食物,即便食物不足,沿途也可以打城池补给,杀到云南去并不算困难。”

他说着在地图上指道:“这一路兵马可以一路往西,翻越雪峰山,至怀化,进入贵州铜仁。然后过贵阳、安顺,取云南曲靖,下昆明至临沧。甚至都不需要亲至缅甸,只要在昆明打垮部署在云南的建奴军队,缓解李定国和白文选的压力,便可以让他们去缅甸营救永历帝,因而此时我们应该先解决物资存放点的问题。”

“所以是蓝沙镇,还是吉祥镇?”

朱棣询问。

这两个地方他可太熟了,他开车没事就往这两个镇子跑。

只是后世山里都修了马路,甚至还有四车道的泊油路,现在外面国家都在修六车道乃至八车道了,山里又已经封锁,没事去飙个车非常爽。

但此时的尚峰山山顶一带除了朱慈焙以外,以前都没有人居住,山林茂密,草木众多,重新开辟道路可是相当麻烦。

“吉祥镇!”

徐达没有选择离尚峰山最近的蓝沙镇,而是指着南面的吉祥镇道:“我们又不是从云南横推,而是从湖南开始,那么就必须考虑方便的问题。蓝沙镇离得近,存放辎重确实方便,但并不适合我们进攻。选择南面的吉祥镇,离县城更近。拿下县城之后,则往东取娄城,顺涟水而去,直逼长沙。这样在运输辎重的时候,就轻松许多。”

“不对吧。”

朱云峰纳闷道:“如果大规模运输物资是不是走水路好点,从吉祥镇去县里六十多里路,加上从尚峰山去吉祥镇也得二十多里,光旱路我们就得走八十多里。再从县里去娄城,就算半路走涟水肯定也有大量的陆路要走,难道不是更不方便吗?”

“呵呵。”

徐达笑了笑道:“殿下是指从蓝沙镇去松溪镇,再从松溪镇走资水吧。”

“是的。”

朱云峰点点头。

从地图上看,资水是由南往北流,从娄市过益阳最后注入湘江。

如果他们走资水的话,显然就可以通过水路大量运输辎重到益阳市,不管从湘江往南杀进长沙,亦或者从益阳走陆路去,都要比南面快得多。

然而徐达却摇摇头道:“殿下只看到了方便,却没有注意到地形。从地图上看是看不出来的,何况这还是后世地图。”

他指着资水穿过雪峰山的那一段道:“臣当年会合参政杨璟等人为彻底肃清陈友谅残余势力,略取荆湘诸路,先后攻取江陵、夷陵、湘潭、辰州、衡州、宝庆、靖州等地,就曾看过资水。这一片河流湍急,河中央有诸多礁石、江心岛,且有大量上下起伏的陡坡,因而可走小舟而难行大船。若真走这一段,我们对路途不熟,不仅行路艰难,甚至可能会损失大量辎重。”

“额好吧。”

朱云峰意识到自己脱离实际了。

虽然自己老家就是资水河畔,但也仅限于他老家县城那段资水情况,对上下游根本不了解。

而人家徐达可是攻打过湖南,亲自调查过地形,自然了解得比他更加详细。

徐达继续道:“我们受石碑所限,就只能以湖南为根基。而要夺取湖南,则需先得长沙。臣以为可以先取蓝沙镇、吉祥镇保卫尚峰山,再以吉祥镇为辎重后方,沿臣刚才所言路线,取长沙而谋整个湖南。”

“嗯。”

朱棣觉得很有道理,于是说道:“那就这样,毛骧。”

“臣在。”

外面的毛骧进来拱手道。

“你派两个队,把蓝沙镇和吉祥镇拿下来。”

“是。”

“没想到我们打建奴的唯一一个阻碍,就是交通不方便。”

朱棣感叹。

朱云峰挠挠头道:“也没办法,谁让我家老祖宗躲山里来了呢?”

旁边正听得认真的朱慈焙挑挑眉。

自己不躲山里来,还有你这样的不肖子孙吗?恐怕早就被清廷给砍了脑袋了。

“不过应该也就这一阵,那边已经试验了,石碑本身就是自带空间节点,但需要用庞大的能量把空间节点打开。”

朱云峰说道:“等把长沙打下来后,可以把石碑带上,与那边约定个时间,把石碑安置好后,那边就用核能给石碑疯狂灌输能量,把空间节点轰开就可以在别的地方用了。”

“我忽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朱棣听到朱云峰的话,顿时右手竖起食指,脑中灵光一闪,眼里透露出智慧的光芒。

“什么想法?”

徐达纳闷。

朱棣把地图往西南扫,说道:“我们不是要去救永历吗?干脆把石碑带上,一路打到云南去,再把石碑安置在云南,我们从西南开始,直接平推了建奴咋样?他们怎么把我们打到缅甸去的,我们就从缅甸怎么打回来,简直是个传奇呀。”

徐达人都傻了。

这不是纯纯脱裤子放屁吗?

见过先难后易的,没有见过给自己增加难度的。

湖南虽然谈不上富庶,却也是南方腹地之一,交通要地,往东可以取江西江南,往南可以夺两广,往西可以杀奔云贵川,往北则过湖北直扑中原。

因此在这里起事的话,可以迅速拿下周边各地,从而将整个南方纳入麾下,就像老朱在崇祯末期做的事情一样。

但云南就不一样了。

地方偏远不说,道路交通也非常困难,粮草辎重运输起来非常麻烦,何必自己给自己上强度?

“殿下,没这个必要吧。”

徐达苦笑道:“刚殿下还在说我们最大的阻碍就是交通不便,云南不毛之地,交通十分不便,又何苦呢?”

朱棣却看了眼朱云峰,朱云峰无所谓道:“都行,要不到时候弄点车过来?”

现在大明已经不缺车了。

虽然还没有从现代搞来生产链,但直接从现代进口车辆就可以。

无论是燃油车还是电车,什么都能搞得到。

最关键的是现代已经在往大明输送炼油厂,而洪武那边的武力值是什么情况谁都清楚。

他们可不缺战斗力,缺的只是横扫世界的交通工具而已。

现代援建了许多造船厂,动力方面主要以石油动力为主,东南亚就有石油,完全可以从东南亚先攫取石油给船只提供更远的远航能力。

不过眼下只是上了步骤,真正想要完成预计得明年,应该后年就能从中东大规模搞来原油,再在大明炼化送去现代。

石油可不仅仅是提供汽车动力,也是工业血液,我国储备虽多,却都是战略储备。

如果有洪武这边大量提供的话,对于我国来说,将是一件可以改变世界格局的大杀器。即便刨除国家因素,现在油价都过10块了。

有洪武大明提供石油,油价降到四五块钱指日可待。

因此对于石油我国还是非常热心,老朱那边也把夺取石油的计划提上日程。

如今大明海军早就南下攻占了整个东南亚,兵锋也到了澳洲,估计要不了多久东南亚那边就有源源不断的石油送来。

而南明这边虽然还应该不能享受到洪武的石油,可现代那边先给他们提供点石油还是没问题。

唯一的问题还是在于交通太差了。

估计得搞许多越野车才行。

不过对于朱云峰来说这都不是什么事。

大不了找车企下订单嘛。

“那我马上就去找爹说一下这个计划。”

朱棣觉得很有挑战,顿时兴奋地从椅子上站起来道:“爹一定会支持我的。”

说着急急忙忙跑了出去。

徐达看老朱家跟看一群有病一样,等朱棣走后才问朱云峰道:“殿下,有这个必要吗?打仗可不是儿戏。”

朱云峰乐道:“你不懂,一来咱们大明都被建奴杀到缅甸去了,这是个屈辱,再从缅甸推回去,算是把这份屈辱给还回去了。二来嘛”

“二来什么?”

“二来现在打仗的确跟儿戏一样,你认为建奴能阻止我们吗?其实阻止不了,来多少死多少,老四跟老祖宗其实应该很享受这种杀戮建奴的过程,这个过程自然越长越好,要是直接推过去,那不显得意犹未尽吗?”

“额”

徐达想了想,这才明白站的角度不同,看待问题的方式也不同。

他想的是怎么以自己有利的方式攻打敌人。

但其实真没这个必要。

即便没有现代支持,以大明的火力,哪怕建奴已经大势已成,拥众百万大军,也是轻松可以攻破。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运送大量火力的情况下,打建奴还真跟儿戏差不多。

别管你建奴来多少人,有多少兵马,我都是火炮犁地,再突击步枪冲锋,几十万人一战都可以全歼,纯粹是降维打击。

因而到了这个份上杀建奴就不止是为了复国那么简单,而是为了心中的那一份成就感。

依旧可以用马洛斯需求理论来解释。

你建奴把我大明打得最后退到缅甸,甚至让大明遭受了咒水之难的屈辱,那么这份屈辱,我大明就得十倍百倍地还回去。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我不仅要从缅甸一路杀回国内,把你们全都杀光,还要慢慢来,钝刀子割肉,让你感受到凌迟处死的恐惧。

这才是朱棣想要的,也是他想把石碑带去云南从云南开始伐清的原因。

那么这会是朱元璋想要的吗?

以朱云峰对老朱的了解,或许他刚开始没想到这一点,但朱棣回去一说,大概率会同意。

毕竟老朱本身来南明,不就是为了心中那一份不爽吗?

这样做,才更大地发泄他的不爽。

事实上也是如此。

朱棣回去跟老朱说了一下,老朱听后果然同意,并且非常高兴,称赞了朱棣几句聪明,然后去找秦老商量去了。

这件事还得现代配合,除了物资协调以外,最主要的就是能源轰击石碑,让石碑能空间传送。

要是不小心搞砸了,把石碑转移走后不能传送,那乐子可就大了。

因此点子虽好。

还是得谨慎起见,多方协调才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