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 第88章 麻烦了!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第88章 麻烦了!

作者:祝家大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30 22:48:35 来源:平板电子书

苏武赴死去也!

书房门口之处,程万里心中担忧不已,兴许是担忧苏武其人,兴许更也是担忧自己刚刚投资的草创企业戛然而止。

书房外转角处,程小姐又走了出来,便也是一脸的凝重。

“父亲,似这般忠义的汉子,世间哪里还能寻得……”

“只怕他当真一心立功去,不顾自身……”程万里此时多少有些不像个男儿汉,反倒像是那家中慈爱的老母,一脸的忧心忡忡。

“父亲待他好,他自也想着报答,他本不是一般武夫,更不是那般莽夫之辈,我知苏武其人,有勇有谋,父亲当不必过于担忧……”

乖女安慰着老父亲。

“是啊是啊,他聪明得紧呢……”老父亲也点着头。

“最近枢密院里频频收到父亲的奏疏,童枢密那里,父亲也是书信来去频繁,便也都知道父亲近来练兵得力,此番他若是当真立大功而回,童枢密与枢密院处,又岂能不知父亲功勋卓著?”

这位程小姐,显然也有期待憧憬。

老父亲再次点头:“是啊是啊,咱东平府的兵将,雄壮非常,兴许苏武当真能立功而回。”

“所以,父亲何必又有太多担忧?”乖女再说。

老父亲再点头:“嗯……不担忧,唉……不担忧吧……不必担忧去,不想不想……定是凯旋,定然凯旋呐!”

说着,程万里便也往前走去。

就听乖女在后说道:“倒也不知大军什么时候开拔……”

老父亲脚步一止:“怎么?你还要去送送?”

“父亲,我送不送倒是其次呢,这般第一次出征开拔,父亲当去送送是应该,如此,才是激励军心之举!”

“对对,该送该送……”

苏武此时已然奔回军营,便是立马召集众人往议事堂里去。

苏武坐在正中,众人一一列席,只待苏武一通说来,许多人已然是摩拳擦掌,特别是林冲鲁达二人,更是脸上直接显出了几分激动。

开拔这件事,没有那么简单,准备工作极多。

只听得苏武吩咐:“杜兴!”

“卑职在!”杜兴起身来。

“当在厢军里选五百来人,配车架……至少一百,人粮马粮都要多装,箭矢也要多装。”

“得令……”杜兴点头得令,却是也问:“都监,一百车架,军中车架不够,牛也不够啊……咱们去帮青州打仗,难道青州那边不负责咱们的补给吗?”

苏武答道:“远去六百里作战,行路就要至少七八日,这且不说,靠别人不如靠自己,青州那边府衙以及军中,也不知是个什么情况,咱们也不一定入城去驻,自是有备无患,也当多带扎营之物!车架牲畜不足,那就往府衙去借,府衙不够,那就往车马行去租,乃至百姓家中的能租也租!人马粮草多备,至少备一个月的,军中本就存粮不少,你算一算,若是不够,速速带人上街去买。”

苏武想了很多情况,反正谨慎无错,出门打仗,别人当真不一定靠得住,只能先靠自己。

“得令!”杜兴再次得令。

“你先去办!”苏武也是时间紧迫。

杜兴连忙出门去。

鲁达在一旁听得是连连点头:“都监这般谋事,着实妥当,已然像是那西军里的老将做派。”

在场这些人,其实谁都没有见过真正的打仗,除了出自西军小种相公门下的鲁达。

别说在场这些人了,整个河北山东加在一起,也没几个人见过真正的打仗。

青州秦明如此,那些山里的贼寇亦然,宋江也一样,吴用也一样,谁见过打仗?

那些官府之兵也好,那些山贼喽啰也罢,更不用说。

便是大宋与辽国,澶渊之盟过后,已然近百年不战了。

山东河北地面,便是七八十岁的耄耋老人,也从未听闻过战争这件事。

这次,其实大家都是头一遭。

苏武也是头一遭,指挥两千人上战场,这不是什么江湖厮杀,不是什么擒拿贼寇,也不是上次打董平,其实心中也还有紧张,所以准备起来,越发谨慎。

听得鲁达之语,苏武也是谦虚,只答:“鲁指挥使也该多多提点。”

鲁达点头:“头前本还真想着要在都监身旁提醒一二,此时看来,倒是不必了。”

苏武点了点头:“也当快马加鞭去把杨制使招来军中。”

鲁达起身就去:“洒家这就派人去。”

只待苏武一切准备妥当,已然是第二天的下午,苏武倒也不选时间,即便是下午,点齐人马物资,便也开拔。

直往东边出城去,这次走官道,也唯有官道能通大车。

两千新军,五百辅兵,浩浩荡荡从城中街道上过去,脚步咔咔作响,军衣范阳笠更是整整齐齐,连带胸口红巾都鲜艳非常。

棒小伙们一个个身姿挺拔,走起路来,那也是气势昂扬,旌旗大纛,更是高耸迎风。

便是为了这份卖相,苏武也是花费了不少心思,一支军队对外的形象也是苏武极其看重的事情。

此时,不知多少百姓涌到街边来观看。

“好一支整齐威武之师!”

“咱东平府苏都监近来一直在操练兵马,此时一看,苏都监当真是员良将。”

“那可不?那梁山闹大贼,只待苏都监一上任,梁山那边立马就偃旗息鼓了,近来你可还听说梁山之贼作奸犯科之事?”

“是啊,连劫道之事都鲜少耳闻了……”

“苏都监当真好生威势啊!”

便是孟娘正店门口,也是出来不少人在看。

孟娘子带着冬欢,远远看着苏都监打马过来,想喊一声,却也未喊出口来。

倒是苏都监看到了孟玉楼,在马背上还偏头来点点头,算是打个招呼。

如此,孟玉楼才喊出一声来:“都监保重啊!”

苏武再点头,还有微微一笑。

就听得一旁的冬欢不知哪里来了勇气,有样学样也喊一语:“李成,你一定要回来!”

这一语,苏武也听到了,便看了看那冬欢,又转身看了看身后跟着的亲卫都头李成。

只见李成脸上一红,并不敢回头去看。

苏武说得一语:“人家叫你呢。”

“哦……”李成如此才转头去了。

“你回人家一句啊……”苏武又说。

李成懵懵懂懂点头,当真回一句:“你放心就是!”

如此,马队已然走过。

那正店门口站着的人,依旧久久不回,远远看着。

只待大军到得府衙门口,知府相公官衣在身,站得笔直,身后官员吏员一大堆。

领头打马的苏武倒是有些意外,稍稍勒马,下马拱手:“多谢相公与诸位同僚前来送行。”

老相公几步下得阶梯,走到苏武面前,当真在众人当面,就拉苏武的手:“苏都监,此番远去六百里剿贼,一定要多多小心谨慎!”

程万里再也不说一定要立功凯旋了。

“相公放心,定当立功凯旋,不立功勋,无颜再回!”这话,不一定是说给程万里一个人听的,今日人多,官吏都在,大家都得听听。

好教众人都知晓,苏都监是如何一员视死如归之绝世良将!

“唉……立功有时候也要一些运道,若是没有那般运道,倒也不必强求。”程万里换了个说辞。

“有那运道最好,没有那运道,创作机会也要立功!”苏武又是目光如炬大义凛然。

只看左右。

“好啊好啊,都监乃真英雄也!”

“都监这般军将,世间少有!”

苏武一拱手,左右致意:“多谢诸位,去也,告辞!”

说着,苏武回头上马去,再走。

就看左右官吏远远招手:“都监一定立功凯旋啊!”

“大家都等着都监立功凯旋的好消息呢……”

也是这东平府,也有百十年不闻战事了,何曾有过这般雄壮出征的大场面?

便是看得这般场景,也不免教人激动几分。

只看左右都在喊,程相公转头眼神一扫。

众人皆是一愣,怎么?程相公看起来还有些不高兴啊?说好话吉祥话也不行啊?

兴许程万里在想,这么多人的当面,又听得这么多激人立功的话语,到时候上战场了,那苏武不免只一心要去立功……

“回去!”程万里大手一挥,面色发黑,又说一句:“都回去上值,府衙差事那么多,今日本府都要一一过问……”

众人便也是面色一黑。

只待苏武领着大军再走,一会儿便也就要出城门了。

只看城门处也有一车等在那里,旁边守门的军汉不少,却也没有人驱赶这辆车走。

那就不用多猜了,苏武面色带笑而去。

那车里也并无人下来,只是等着,等到苏武打马到了车旁。

车里才有话语:“都监一路,多加小心。”

“多谢!”苏武打马也就过去了。

两人也并无多余话语,更不曾真正见一面之类。

如此,大军出城往东去。

说是大军,其实也不是大军,两千号人,五百辅兵,并不显得如何庞大,前军后军,也绵延不了多少里去。

只管赶路,到了时间就埋锅造饭,入了夜就宿营。

在外宿营这件事,也是第一次。

苏武带着鲁达,便是到处走,这也是一次训练。

最基本就是如何选宿营地点,路上好几日,一一来验证,也是苏武自己也在学习。

比如粮草该怎么放,营帐该怎么扎,营中格局如何安排,如何防火,如何饮水,哪里埋锅……

这也都是苏武要学习的东西。

还真别说,这军中有一个鲁达,真的许多事,事半功倍,也只有鲁达真正上过战阵,熟悉这些,这一点上,林冲杨志也差得远。

连带宿营期间,如何安排明暗岗哨,如何制定巡逻方式,如何去放斥候,如何制定口令之类……

鲁达当真是熟悉非常,苏武跟在一旁,频频在问,都是在学。

这才是这个时代的行军打仗。

苏武不免心中也有叹息,林冲乃东京禁军军官,杨志也是殿前司的制使,对这些真正实操实战的东西,其实都不甚懂。

显然,整个大宋朝,真正能打仗的军队,也就只有西军了。

苏武一边学着,还一边拿炭笔与小册子来记。

鲁达在一旁看着,当真有夸:“都监事无巨细,一一操持,事事过问,若是在西北,必也是一员良将,小种相公定是能看得上都监!”

显然鲁达看来,苏武这般态度,其实少见,特别是上官对麾下之人的这种不耻下问,越发少见。

苏武也笑:“既然成了领兵打仗之人,自是要对得起兄弟们的信任才是,岂能胡乱来得?”

鲁达拱手一礼:“在都监这般军将麾下听命,倒也让人多有几分安心。”

鲁达显然对苏武本还不那么信任,这无关人品或者情感。

而是专业上的,鲁达是专业人才,苏武又从未真正领兵打过仗,心中有怀疑也是正常。

而今这一番,怀疑便也皆去,只觉得苏武合格了,至少是个合格的军将。

如此在麾下当兵,才当得安心。

怕就怕上司是个不懂装懂,还一通乱来,那这兵也就当不下去了,就得想着跑路了。

一旁杨志也言:“有都监如此,这条路算是选对了,这份前程怕也是真会有。”

显然杨志与苏武也有相似的心态,既然再投军,只念要投对了地方。

“如此,咱们上下一心,剿贼立功就是!”林冲在后来说,也笑,他也才知道鲁达兄弟心中还有这些担忧。

“有诸位兄弟同在,贼寇又算得了什么?”苏武真心一语,便是鲁达对他,也是用心,鲁达本不是很有耐心的人,却是这一番来,对他也是耐心非常。

苏武也知道,此番上阵,还当有个身先士卒,这不是作秀,而是凝聚众兄弟之心。

更也是麾下皆是新军,唯有看着他苏武一马当先,才是真正激励,话语再多,当真上阵搏命,意义也不大。

往后兴许不必次次如此,但此番必须如此。

行军,宿夜,宿夜,行军,一路上并不入城池去。

苏武也越发熟悉了行军的这些操作与禁忌之类,一个小册子记得满满。

八日之后,不到中午,已然就看到了青州城池。

青州城里早已是四门紧闭,城头之上都是军汉士卒,显然当真已经打起来了。

苏武立马派李成带着几骑往城池处去。

这边,苏武再次选择扎营之地,也不入城,入城了反而不好,失了主动,在城外才有主动权。

这回扎营更是不同,还要建起高耸的寨墙,也就是要伐木围寨,乃至寨外还要挖沟。

真正到了战场之处,一切都要脚踏实地,步步为营,什么细节都要做好。

苏武也是事无巨细去问去看去指挥,乃至也是学习,沟要多宽,寨墙要多高,水源在何处……

不得多久,李成打马从城池而回。

见面禀报:“都监,那青州知府慕容彦达请都监入城议事。”

苏武点点头,左右一看,与众人说:“我带百十骑入城去,军中一应事情,先听鲁指挥使军令。”

众人拱手得令。

苏武带着亲卫百十骑飞奔往几里外的青州城池。

在城下等一会儿,巨大的城门只是半开,百十骑鱼贯而入,青州城与东平府差不多,甚至连城内格局都有几分相似。

苏武故意穿了甲胄,一行人直去府衙,苏武甲胄在身,连连往里进。

直入大堂,慕容彦达也是一身红官衣坐在正中,这个倒霉催的,故事里,来日也是要死于贼人之手。

还是被秦明亲手所杀,因为慕容彦达中了宋江那有伤天和的计策,误会了秦明之后,把秦明一家老小都杀了。

宋江那计策着实难以来说,竟是让麾下之人假扮秦明,屠杀了住在青州城外的许多良民百姓,乃至一把火不知烧了多少百姓的家宅。

如此,慕容彦达便真以为是秦明所做,只待秦明回城之时,慕容彦达如何也信不过秦明了,只以为秦明投了贼人,如此杀了秦明一家老小。

就看当面慕容彦达,长得白皙非常,面相也还看得出几分俊朗,正儿八经一个儒生模样,只是年纪稍稍有些大了。

这人也不是没有来路,他的妹妹是宫中贵妃。

苏武倒也不多打量,只是左右一看,心中有惊,秦明呢?

在场军汉倒是有几个,没有一个看起来是那种五大三粗猛将派头,秦明不在!

苏武拱手一礼:“见过知府相公!”

那慕容彦达竟是忽然下得座位来,往苏武在走,惊喜就写在脸上,直接开口:“本府如何也想不到,竟是六百里外东平府的援军先至!左近州府,竟是一个都还未来!”

这话一听,难怪呢,慕容彦达这么激动。

苏武答了一句场面话:“朝廷军令,岂敢拖沓。”

“好好好,苏都监快坐快坐!”慕容彦达显然心中慌乱非常,亲自抬手作比。

“多谢知府相公如此礼遇。”苏武也不多言,落座就问:“倒也不知青州兵马统制秦明与兵马都监黄信身在何处?”

慕容彦达还未回到座位,闻言脚步一停,转头来,就是一脸苦相,开口急说:“头前那黄信正去拿了窝藏贼寇的花荣,回来的时候被清风山的贼寇埋伏,损兵折将而走,便是秦明得知,点了人马就去攻那清风山去了,此时已然不知胜败如何了。苏都监大军既至,岂还在城外扎营不进?当快快让兵马入城来守,贼寇势大,这城池万万不能有失!”

苏武一听这慕容彦达话语,心中就难受,这厮……兴许比程万里还不如。

不该这么想,这慕容彦达比程万里可差了十万八千里,秦明黄信之所以最后投贼,便是在慕容彦达这厮,在青州可没做多少好事,乃至对待麾下军将也是没几分恩情。

如今对苏武姿态不一样了,那自是因为此时他心中慌乱,担惊受怕。

却也一想,秦明已经带兵出战去攻打清风山了?

麻烦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