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 第298章 我满门忠烈,且看满朝诸公,拿我何罪?

众人都在看着苏武,等着苏武来说那心中担忧之事。

苏武终于慢慢开口:“诸位,枢密院的军令来了,圣旨也来了一份,皆是让我等速速带兵往河北京畿去援,但我心中所谋,河北京畿,只待咱们到了,只怕女真早已走脱了去,自古北方蛮夷之辈南下,无不是为了劫掠,此番女真亦然,只怕归去之时,那是金银满车,男女遍野,粮草牲畜之物更是数不胜数,若是这般教女真安然归去……来日……”

苏武顿了顿,左右去看众人,再说:“来日,来日女真兵马之强,便是不敢想象……”

众人闻言,皆在皱眉,一想,从古至今,有那匈奴围了白登山,有那突厥到了长安城,往近了说,所谓契丹人打草谷之事也并不久远……

种师道闻言,已然皱眉,他岂能听不出苏武之意?这是不往河北京畿去的意思……

那这……

就听苏武继续来说:“钱财粮草之物,倒也罢了,那男男女女皆是我等同胞,被掳掠而去,到得关外之地,世代为奴……”

种师道眉头更皱,他笃定苏武是不准备奉旨得令往河北京畿去援了,这是要做什么?

抗旨不遵?

种师道一语来:“苏帅三思啊……”

苏武看了看种师道,还是要说:“所以,要想真正为国为民为社稷,这京畿河北,去也无益,朝堂诸公不知不懂,诸位皆是懂得,也说汉唐,真有蛮夷入寇来劫掠,那是前方在截后方去堵,而今,前方自有诸般城池,还有京畿大军,更还有黄河天堑,咱们在何处?咱们自该去堵截才是,如此,才能救回同胞,挽回钱粮,诸位以为如何?”

这一语说下,满场已然无言,目瞪口呆者有之,满心忧愁者有之,倒吸凉气之声更有之……

苏武一时也不言了,只管左右去看……

苏武心中不免也想,这大宋的军将,还是被驯化得太好……

武松自来说话:“哥哥往哪去,我等京东军汉,自就往哪去,哥哥谋划,自是错不了!”

鲁达也点了点头:“那是自然!”

林冲却是在骂:“京中那些相公,懂得什么兵事?若是咱家相公在京中,枢密院里定不会出这般军令来!”

还是京东军汉对于朝廷这个组织,更多几分轻慢。

却听刘正彦一语来:“我看,是那朝堂相公们怕死而已,所以才出如此军令来,急召咱们入河北京畿去!”

听得刘正彦此语,姚平仲一语来:“那些朝堂相公们,几个见过战阵,只怕早已慌了神魂,他们想的是赶走女真就可以了,何曾真想过那些被掳掠而去的百姓?”

种师道左右一看,事情好似有些不对,他便一语来:“你们可当真想想,抗旨不遵是多大的罪责!”

种师道说这话,也是商量的语气,他也知道,这件事大家都在商量,更也知道,苏武当真要振臂一挥的时候,只怕大多数人真要随着苏武去抗旨,种师道是老成持重的长辈,他得把这件事的后果让大家认真再想想。

抗旨不遵,这一语来,众人自又有几分沉默。

连武松都沉默了一二,他倒不是怕自己什么,他看向了苏武,他是怕自家哥哥前程出问题……

只看苏武铿锵一语:“为国为民为社稷,自是我苏武一人抗旨不遵,尔等皆为我胁迫,乃至为我哄骗,如此而已!”

只管是苏武这么一说,刘正彦立马站起来:“苏帅这是哪里话?咱大宋,论兵事,苏帅第一,别无二人,苏帅所谋,自是胜却京中所有人,他们那些日日殿堂坐班之辈,懂个甚鸟?便是姚总管之语,他们就是怕死罢了,惶恐不安,还真当女真打得进东京去?京畿禁军,二三十万之多,即便再不堪战,站在高墙之上就是,女真又不会飞!只待我等堵截了女真去路,救百姓于水火,百姓岂能不思朝廷之恩?苏帅之功劳,那便是世人皆知,还有什么罪责可言?”

武松听来,觉得在理:“是啊,这般,还有什么罪责可言?若是这般还要论哥哥之罪,那天下人都不答应!”

林冲点点头来:“相公苦心,将来世人皆知,公道自在人心!”

只管这几人来去言语,种师道再看众人面色,好似当真不少人面色舒缓起来,有了几分激动……

种师道不免还来一语:“唉……话语虽是这么说,尔等年岁有长有幼,有多读过几本书的,也有平常少读书的,自古以来,皇家天家,许也担忧外敌,不免也还担忧……诸位啊,若是苏帅当真在此大手一招,尔等十数万精锐之兵皆随他抗旨而去,功劳大小且不论,只问,东京之中,何人还敢安睡?苏帅来日,以何自处?说的是历朝历代之事,说的也是不远之前狄青狄枢密之事也,岂不闻昔日,京中传什么?”

传什么?众人对于几十年前之事,有知有不知,有知详细,也有一知半解。

种师中倒是想起来了,一语说来:“昔日京中传的是狄枢密家中生灵芝,家中黄狗长了角,还传狄枢密家中备了黄袍……如此,狄枢密惊惧而亡……”

众人个个都去看苏武,有惊有惧……

也是这军中不同以往了,真是掏心掏肺在说话,并不打什么机锋。

众人这是当真在商议,眼前该怎么做,怎么做最好,怎么做对苏武最好。

武松不免又起担忧,他自也听懂了,但凡今日之事一做,来日苏武家中不免也生灵芝了,家中黄狗也要长角了,苏武家中也该藏黄袍了……

那这还能有命在?

姚平仲站起身来,大手一挥:“我倒是记得苏帅说过一句话,便也是一个道理,只要是胜了,什么都不是事,但凡是败了,怎么都是罪过。我看此番亦然,只要胜了,天下公义自在人心!我等此去,百死就是,亦如此番伐夏,胜了就行!”

种师道一语来:“胜了就行,何以半道换了帅去?”

刘延庆也是皱眉叹息:“唉……诸位,老种相公说得是有些道理的,不可乱来,还当三思啊……”

种师中却是脾气火爆不少:“那就眼看着女真人从容而来,从容而走,只管看的他们钱粮盆满钵满,匠人带走无数,那青壮男女皆去为他做牛做马?来日啊,还是咱们去打,还是咱们的命去填……”

苏武一直不语,为何?这不得充分讨论一下吗?

让大家都来讨论,讨论充分了,苏武再做下的抉择,自就更有某种意义……

武松来言:“哥哥,你说……你说怎么办,咱就怎么办!”

苏武点点头:“我自谋划要去,往大同去,先下大同,把西边之路堵住,再往燕山沿线而去,站住诸般燕山山口,如此,把女真堵截在燕云之处,此法女真要归,必然臃肿非常,快速不得,咱们早早去,定能堵住!如此大事,自要与诸位好生商议!”

刘正彦一语来:“那还商议什么,自是愿去的,随苏帅去,不愿去的,那就不去!不愿去的,就随着老种相公坐镇兴庆府!”

说着,刘正彦站起来回头去扫视,扫视众将,好似当场就要看看,谁愿去,谁不愿去?

武松立马一语来:“那我京东之兵,自是个个愿去!”

说着武松回头去看,京东军将,个个点头,连韩世忠都在点头。

倒是有一人坐在后面,脸上有些懵懂,有些担忧,乃至有些纠结,便是岳小哥。

他懵懂,是眼前这些将军大佬们何以当真敢抗旨不遵。

他担忧,是担忧此番自家相公做完这件事,只怕真要获罪。

他纠结,是纠结自己内心里,到底是支持哪一边的?按照忠义而言,家国之事,自是百姓为重,救万民于水火,怎么说都是对的。

但也按忠义而言,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忠君之事,怎么能有违抗天子的事?这在岳哥儿以往的观念里,着实有些不敢置信。

刘正彦正也在呼喊:“我肯定随苏帅去,生民倒悬,岂能不救?到时候真若有罪,我自上书,算我一个!我父亲为国捐躯,战死沙场,我身先士卒先登兴州,我满门忠烈,且看满朝诸公,拿我何罪?”

姚平仲闷哼哼来说:“我也去,昔日里,第一次见苏帅,见他年少,我还多不喜他,只当他是阉宦宠信罢了,而今已然随他转战万里不止,与他上阵,我自心甘情愿!若是到得京畿之地让那些阉宦来将我调拨来去,还不如随苏帅去!”

姚平仲,又把童贯拿来骂了,他这辈子,就是不喜欢童贯,更别说谭稹之流。

苏武听来,多多少少,也有点尴尬,这厮说话,真不中听,但这厮说话,却又暖心!

当真到了表态的时候了,刘光世左边看看右边看看,又看向自己的父亲,轻声一语:“父亲……”

刘延庆慢慢来说:“苏帅若是当真如此,老夫心中,敬佩之意,自也无以复加,担忧的倒也不是其他,是苏帅一人之前程也,我等终究是军汉,苏帅虽然有那学士名头,也并不真是东京里拜得座师唱了名,那些相公们,想来多也不喜苏帅,来日,只怕艰难,难上加难啊……”

苏武也慢慢起身,差不多了,他要一锤定音了,乃至有些人,该裹挟也要裹挟,他也知道,满场许多人,刘仲武,姚古,折可求折可存……还都一语不发……

苏武自也不会真让他们自己选择,乃至吴玠吴璘兄弟,更不可能让他们自己选择,他们心中,定是纠结不已。

所以,什么是裹挟?此时此刻,就是写照。

苏武一语来:“管不得那么多了,自是先把此事再做成,如此,便是不能坐视女真大起,只为将来之人少一些死伤,多几分胜算,尽人事,听天命,如此而已了,实在不行啊,来日我就自请归去,回京东耕地种田。”

只问这一语来,在场之人,哪个不动容?

苏武还有话语:“得了功劳,诸位同享,若是得了罪责,自是我一人为之,诸位皆是受我胁迫裹挟,我自到京中请罪,说得清清楚楚就是!只要不死,就当这么干!此家国之大义也!”

再看满场,个个起身来,个个要说话。

苏武抬手一压:“不必多言,此事议定,此处之事还许多,诸位尽心尽力,速速办妥。环庆之兵与种家两位相公,坐镇此处,其余之人,嗯……三日之后,随我开拔!”

众将已然起了身,还有无数话语未说,此时唯有拱手:“得令!”

“散了去,私下里,任何人,不可再议论此事了,只管得令就走,此事与诸位无关!”苏武再是严厉之语。

众人表情各异,有些人自是心中不快,觉得不该如此,有些人自也心中一松,那就如此吧……

众人在散,军营之中都在忙碌,那一车车的东西,都在从城里往外来运……

姚平仲出门去了,却是等候许久,等得人都散远,他又入了大帐之内。

见得姚平仲再进来,苏武也不多言,只管比手:“坐!”

一事不烦二人,姚平仲还有事,上前来,轻声说:“苏帅,人早前就提到了,还待处置才是……”

说的自然是监军相公李彦,那日苏武当着许多党项人的面,说要什么十里去迎,要让监军相公如何如何欢喜……

但这件事,却也并没真去做,此时此刻,时间紧迫,哪里有时间弄那么大的排场去迎接监军?

那话语,自是说给那些党项人听的,要让他们听得真真切切,让他们知道,这监军相公何等大权在握,何等威势在身。

但眼前,一场巨大的排场还是要弄一弄的,也是要弄给党项人看。

苏武不多言,只管吩咐来:“你来安排,要给监军相公献俘!”

姚平仲点头:“明白,那我去忙!”

苏武点头来,却说:“但也要再去见见监军相公!你随我一起去,路上我与你交代一下!”

两人皆起身,监军相公自就在苏武军中,早早由李成接来了,在一处营帐里安住,倒也不再挖地窝子来关了。

李彦倒也老实许多,谨小慎微,自也是生怕回不了京城,这段时间给关老实了。

只管听得帐外忽然来了不少脚步,李彦心中狂跳不止,忐忑非常。

再看进来是谁?

苏武,姚平仲,李彦更是连忙上前去见礼。

不等他见礼,苏武已然大拜而下:“李相公,而今伐夏大胜,头前得罪,万请见谅海涵!”

一旁姚平仲也是大礼来拜:“监军恕罪!”

李彦当场就愣,这是闹的哪一出啊?

就看苏武近前再说:“李相公,头前实在是我一时冲动,好在,此番大战,大获全胜,你我回京,皆是大功在身,李相公如此大功,自当也不会怪罪我太多,恕罪恕罪!”

李彦反应过不少,大胜之后,这位苏学士似乎……不那么担忧了,大功在手,自也不惧什么……

所以,这是要一同回京?

好事好事,李彦连忙说道:“无甚无甚,也是我初来乍到之时,不知深浅,乱了学士谋划,而今大功而回,自当是皆大欢喜,皆大欢喜……”

李彦显然还有些局促。

那不行,苏武又是一语来:“还为李相公准备了入城的仪式,那党项国主也要拜见李相公当面,还有献俘祝捷之庆典,皆为李相公而操办,李相公以为如何?”

苏武还问李彦的意见,局促李彦,心中却又高兴不少,这般,自是定然不会再有什么杀人夺命之事了吧?

这条命,看来是真能安安全全到得京城了。

李彦大气一松:“如此甚好,甚好甚好!”

“那下官就去操办了?”苏武还问呢。

“劳烦苏学士!”李彦倒也客气。

“只要李相公欢喜满意,不再怪罪于我,再如何也不为过!”苏武如此一语。

李彦彻底去了担忧,没了担忧,李彦不是开心,而是心中起了那阉宦的怨恨,这般一同苦难,苏武几句话就想揭过?真搞个什么仪式就想讨好?

但此时不是发作的时候,李彦那也是能屈能伸之辈,还起了笑脸:“我倒是真想好好见见那西夏国主,苏学士大功啊,只待把这国主送到汴京去,那便是天大的功勋!”

“甚好,那下官这就去忙!”苏武拱手一礼,还等李彦发话。

李彦陡然之间,就这一瞬间,忽然感觉到一种权力加身之感,回来了,一切都回来了。

他点点头:“苏学士速去就是……”

苏武点头而去。

出门不远,苏武一语说给姚平仲:“献俘之事,人,你去挑,特别要从灵州与保静的俘虏里挑,好生去挑。”

姚平仲点头来:“相公放心,我知晓,哪般是好汉,哪般是怂人,我自看他一双眼睛就心知肚明!”

“嗯……好生安排!”苏武叮嘱一语。

“自当滴水不漏!”姚平仲点头来。

这边,苏武忙着杀个人。

太原城内,王禀刚刚得到苏武的信件,那洋洋洒洒之语,把王禀看得眉头紧皱难松。

这事,太大……

其他的倒也无甚,此时燕云河北之事,早已沸沸扬扬,聚兵不是什么难事。

就一件事,着实难办,要把河东之钱粮皆拢到太原城来,这般事,那些知州知府知县们,怎么可能愿意?

那就得硬来,用军汉硬来。

这般一做,来日朝堂上,那弹劾的奏疏,就是飞舞的雪片。

但若不做,若是苏相公大军一到,不见钱粮,后果不堪设想。

却是此事,又事关重大,而今河北路塞,朝堂的文书早已不通,要么呢,啥也不做,啥也不错。

要么的,就按照苏帅之意,拢一道之钱粮在手,只等大军而来。

王禀紧皱眉头,左右一步二步在踱,其实无甚,就一个事罢了,昔日恩情,到了该报的时候了……

不外乎是他王禀革职而去,上面也还有苏相公顶着,毕竟是苏相公之命,那就更没有不做的道理了。

“来人!”王禀一声高呼,外间的军汉就已然进来了。

王禀再言:“传令!诸将聚来议事。另外,速速去信蒲东关胜巡检与郝思文巡检,让他们秘密出发,日夜兼程前来与我相见一面!”

“得令!”

王禀自是要干了,燕云河北如此大乱,正是不知如何是好,一身为国为民的力气不知往哪里使,苏学士的信,来得正是时候,听苏帅调拨,自是错不了。

更说河北,谭稹站在大名府城头,看着城内城外进进出出铁甲熠熠,终于安心不少。

也抬头去看北方远处,虽然安心不少,却是担忧也还很多。

随在谭稹身边站着的,是那本就把官当得焦头烂额的大名府知府李纲,他自是满心愤懑,与谭稹说不得一句好话来。

此时也是负气在言:“何以六百里如此皆陷?当真是世间奇闻,闻所未闻!从古至今,哪里有这般事来!”

谭稹自也不快,转头看一眼李纲,只道一语:“你一个御史出身,又知得什么兵事?”

李纲只道:“我虽然不知什么兵事,但我知道,臣子之道,死国可以!”

谭稹岂能听不出讥讽,但他拿李纲那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说:“你既不知兵事,就不要置喙其中,只管调拨钱粮多备,休要在我面前聒噪来去!”

“哼!”李纲是无奈,但凡他真有办法,真的能做,此时就想拔刀把谭稹斩杀当场。

且说六百里,哪里又是六百里?从燕云到大名府,那是一千里国土,转眼就没了,在李纲看来,那真是转瞬即逝,他都差点没反应过来。

两人自是置气,就看远处,有那快马游骑飞奔而来,倒也不是女真,是自家游骑。

近到城下就是大喊:“快,快关城门,快,女真前锋到得三十里外了!”

谭稹面色一白,急忙往城下就是大喊:“关城门关城门,快快快!”

李纲斜眼一瞟,更是鄙夷,三十里外,再快的马,也还要两三个时辰,城外百姓还有不少,急什么?自家百姓岂能不庇护?

却就是不庇护,城下的军汉,自就连忙开始关门,城外的百姓,那是蜂拥来挤,只管被军汉驱赶殴打……

唉……

李纲叹息不已,无可奈何,那些军汉也不听他的,再看那些军汉,比谁都急,一个个慌乱不已。

却是这城防,已然被谭稹接手,哪里还有他李纲说话的份?便是大名府之人马,也已然受了谭稹节制。

李纲负气不言!

他这个知府,在这大名府里,就是个摆设,文官吏员,对他多是搪塞哄骗,蔡京未起之时就是如此,如今蔡京又起了,更是如此,好似都知道李纲这个知府长久不了……

如今军将军队,自更不是他能插手。

李纲心中,岂能不积郁?

积郁又如何?他还是要干活,不论怎么干,受再多气也要干,而今大名府城,来了六七万京畿之军,总不能真让他们饿肚子……

再多的哄骗搪塞,李纲还是要干活,大不了,亲力亲为,大小之事,都亲自奔走。

他自己也知道,大名知府这个职位,当不了几天了。

这朝廷啊,不知哪日能好啊!

不免想起一人来,苏子卿……许苏子卿来日宣麻拜相,许能还一个朗朗乾坤,唉……兴许能如此吧……兴许能有那一日吧……

其他有大前程的人,李纲也不认识,至于自己,那是这辈子不可能的事。

女真前锋自就到了,千余人而已,看到的大名府城,当真是大,竟是感觉比燕京还大。

女真人岂能不喜?这城池里,该是多少财物人丁?

千余女真,已然绕城在奔,便也是观看城防之事。

李纲又岂能看不到千余女真大喇喇就在城外奔来奔去?

李纲还是忍不住一语来:“谭相公,何以千余敌军,也可如此任意来去?”

谭稹看都不看他,只管看那城外在奔的女真。

李纲再言:“城内,京畿禁军与大名府之军,七八万之多,凑个两三千骑不在话下,岂能不去迎头痛击,还让他们如此耀武扬威?”

“你这儒生,懂个什么?”谭稹烦不甚烦。

“我什么都不懂,但我懂得,为国而死,死得其所!”李纲铿锵一语。

谭稹忽然转头来看,上下一打量:“倒也听说你与那苏武相交甚好,怎么就没从苏武那里学点兵事之道?”

李纲心中更气:“若是两三千骑战之难胜,那就出万余人去赶,他千来号人,对万余铁甲,还能不远远遁走?总好过他如此大喇喇来去奔驰,若是如此不管他,城中之军,还谈什么军心战意?”

谭稹只管大手一挥:“你休要聒噪,你回你的衙门去吧,我看你这知府,当不得几日了!”

“不必你来说,能当一日,便是一日,只要我还是大名府知府相公,自与城池共存亡!”李纲大义凛然。

“哼!尔辈的本事,都长在一张嘴上了!”谭稹岂能不讥讽,他谭稹自是久经战阵,这些读书人,一个个说得比唱的好听,真遇到这事,只怕尿都要吓出来。

还共存亡,真是笑话!

头前多少城池?那些读书相公们,哪个不比军汉跑得快?这大名府城池里逃跑而来的知州知府,两只手都数不过来!

“阉货无胆,我自有!”李纲不走,非要纠缠。

谭稹也拿他没办法,哼哼一声,转头而去,李纲不走,他自己走,真是个狗皮膏药。

却也还有一语:“李纲,明日女真大军就到,到时候你再上城来看,且看你那两条腿还站不站得稳!还能不能与城池共存亡!”

谭稹已然下城而去,却隐隐还是听得李纲之语:“阉货误国!”

却是第二天中午,李纲当真就在城头之上,他看到了,数十万的马腿,无穷无尽的甲胄,好似乌云盖天,从北边淹没而来,好似把视线里的整个北方大地,淹没殆尽。

李纲紧紧皱眉,心中又岂能不乱不慌?他却依旧站定城头,只是左右去看,看那些城头军汉,一个个面色惨白……

惨白面色之中,竟当真是那恐惧担忧……

李纲连忙起步去走,一列一列去看,竟皆是如此,城头军汉,没有一人不是面色惨白……

李纲心中大惊,不好不好……

李纲奔走许久,回到城楼之处,振臂高呼:“儿郎们,我乃大名府知府李纲,誓与城池共存亡,大名府城坚墙高,只要诸位奋战不止,女真必然打不上来!”

左右近处,众人都来看他,李纲也看去,看到了一双一双呆滞的目光。

那城楼之内,也还有谭稹在冷笑:“此辈不懂兵事,只知道大呼小叫,还当真以为守城靠他呼喊?”

旁边也有大名府的随行官员,一语接来:“这位李相公啊,读书读傻了!”

“也就那苏武,还当真看得上这般口舌之辈!”谭稹笑的不是李纲,笑的是苏武。

“要不得几日,只待战事一罢,这些相公大概就要回京去吏部与审官院里讨差事了……”

谭稹点头来:“太师啊太师,当真是百年常青树、千年不老松啊,这朝廷上下,还是太师啊!”

那官员便也一笑:“太师倒也来信,说谭相公此番定能建功,教我等皆安心辅助就是!”

“承情!回京自当前去拜谢!”谭稹点头来,却又道:“要我说啊,最好现在就赶走,只待城池守住,女真退了,这厮不免也跟着捞个功劳,与其把这功劳给他,不如给别人……留着这厮,着实聒噪。”

城楼下,城墙上,不免还传来李纲的呼喊之声:“儿郎们,蛮夷暴虐,东京就在身后,此番正是保家卫国,吾辈义无反顾,只要击退蛮夷,必得重赏!”

“诶……倒也是这个道理,还是谭相公想得周到,那下官立马去信东京问问此事……”

“当然,也看太师如何谋划定夺,我只是随口说说罢了……”谭稹如此一语。

“那是那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