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 第284章 你当应之,责无旁贷

攻城之战,大同小异,种师道早已是那老帅心思,心硬如铁,只管一道一道的军令去,军汉们不断爬墙,督战队在后面去巡视。

苏武忽然一问:“老相公,先登哪一部?”

种师道来答:“是那辛兴宗。”

苏武闻言稍稍有些皱眉……

种师道便来问:“怎么?苏帅不喜此人?”

苏武摇摇头:“倒也不是不喜……”

种师道便是来道:“倒也听闻过一二,辛兴宗此人,有些时候虽然私德有亏,但其人与部曲,还是善战的……他头前来寻过我,便也是想着我能与苏帅说项一二……”

苏武听懂了,辛兴宗是想与自己缓和关系,不过回头来想,苏武倒也不觉得自己与他有什么真正的过节,昔日在江南那点事,早就过去了……

乃至伐辽之时,也带着他。

苏武便说:“老相公自与他说,说我对他,无甚多念,只管立功就是,有功劳便不会亏待,自是一视同仁!”

种师道便也笑来:“我就是这般与他说的,便说苏帅性子,不是那等小肚鸡肠之人,苏帅乃心怀广大之辈,只要他能战阵立功,苏帅自就是刮目相看!这不,他就接了这先登的差事!”

苏武也笑:“老帅会用人呐!”

种师道呵呵一语:“既然苏帅来了,一会儿破城之后,岂能不当面夸赞几语?”

“老帅是在这里等着我呢?好说,自当夸赞!”苏武看那种师道,当真是人老如妖,几言几语之间,轻轻松松就做成了一件事。

不仅激励了军心,团结了队伍,还能落个人情在身。

其实也好,有些事留在那里,虽然不说,但总归是芥蒂,不是苏武心中的芥蒂,而是辛兴宗心中的芥蒂,是人家心中担惊受怕,这芥蒂是要解决的……

种师道这个中间人的角色,就很有意义了……

抬头去看,那韦州城头之上,不知多少熙河子弟在奋勇作战,尸山血海,正是搏命厮杀,抛头颅洒热血,就是好男儿。

对于辛兴宗,苏武无甚,但对于这些熙河子弟,苏武岂能不一视同仁?岂能不爱护?

种师道正在点头微笑,却看苏武忽然起身来:“老帅,既然如此,那我就把这事做个最好!”

就看苏武忽然下得将台,抬手招马,翻身上马,亲卫营五百骑,便是打马飞奔而去。

去哪里?自是去那最前方的攻城之处。

苏武打马顺着城墙一线驰骋,苏武并不很快,亲卫营的骑士们张弓搭箭不断往城头去攒射。

便也是有人在喊:“苏帅亲至,诸位用命!”

喊声连续不断,一路而去。

城下还未上城的,自是侧目来看,那真是苏帅来了,当真打马在射城头之敌。

便是众人呼喊来答:“得令!”

“杀啊!”

“快上快上!”

已然攀爬到城头之上的,便也听得呼喊大作,也隐隐知道是苏帅亲自来打……

一时间,自也多起几分士气!

却是城头上的敌人,好似也有人听得懂呼喊之声,知道是宋军主帅到了,似也有那悍勇之辈,冒着箭矢如雨,探出身来张弓搭箭,便是要把那宋军主帅当场射杀。

却是不想,宋军主帅身边,有一个小军将,那当真是机警机敏,手中弩弓并不多发,但来去在巡,只要有人露头而出,还不等那人瞄准来去,便是箭无虚发就去,城头之人自就是应声而倒。

还有苏帅夸赞:“李成射得好!”

李成嘿嘿笑着不多言,只管踏弩再搭箭,且看何人还敢再来试试,虽然自家苏帅身上甲胄最是精良,箭矢伤不到什么,但也不能让箭矢射到自家苏帅的身上来。

只待李成连连表现几番,亲卫营中,那自是喝彩连连。

士气不免更是大涨。

只待苏帅在城下打马来去一番之后,自当去寻一人,压阵督战的辛兴宗。

苏武打马来到辛兴宗身旁,辛兴宗岂能不是惶恐?

他自是心虚,一直都觉得苏武心中肯定对他有意见,乃至看他不爽快,甚至也想,苏武是不是欲将他除之而后快……

在一种未知之中,人总是会这般胡思乱想。

辛兴宗看得苏武来了,岂能不是连忙躬身来礼:“拜见苏帅!”

此时甚至也想,苏帅临阵而来,是不是来借机发难,比如说他何以久久不得破城!乃至要治罪什么的……

苏武便是爽朗一笑:“熙河好军伍,辛总管治得好军!”

辛兴宗心下一松,惶恐去了不少,一语来:“苏帅放心,不得片刻,就可站稳城头,城破就在不远!”

苏武认真点头来:“只要城破,你居首功,当保举你为熙河兰湟兵马副总管!”

辛兴宗闻言大喜,心中不免在感谢种师道,定是老重相公与苏帅不知说了多少好言!

苏武当真一语:“老种相公当真识人,昔日里,倒是我眼光不好,辛总管当真良将也!”

有时候,事情就是这般做的,就好比这件事,就得让辛兴宗知道是种师道发力了。

为何?因为辛兴宗这般人,他不会相信有莫名其妙的恨,也不会相信有莫名其妙的爱。

若是苏武没有由头就表达这种态度来,辛兴宗甚至会怀疑苏武是不是在挖坑给他跳。

但有了种师道在其中,他就会真的相信这件事成了,自己与苏帅,从此交好,再无隔阂。

辛兴宗岂能不是大喜,大喜之下,能说什么?他自拍着胸脯来,指着当面高墙:“苏帅放心,一刻之内,城头站定,两刻之内,肃清城头,可开城门,大军可入!”

苏武便是点头:“好!我在将台拭目以待!”

说着,苏武打马而去!

辛兴宗忽然感觉自己莫名神清气爽起来,好似一股子压抑在内心里的什么东西,陡然尽去,抬头去看那韦州城墙,只感觉自己浑身充满了力量。

他自左右一看,看是的身边亲卫之人,大手一举:“弟兄们,苏帅已然亲自来视察我等,兄弟们随我来,随我登上城头去!”

说着,辛兴宗当真脚步就起,往最近的云梯车奔去,显然他真是要去亲自爬墙了,苏帅在后看着,熙河兰湟兵马副总管在前面招手!

那是浑身充满了力气。

苏武打马再回将台,种师道起身来迎,哈哈笑道:“苏帅当真天生帅才也!用兵用人,已然登峰造极!”

苏武便也来笑:“这不都是刚才与老相公学的吗?”

种师道也还来笑:“哪里哪里,苏帅快坐!”

苏武自是再往将台中心落座,看着头前熙河兵正是士气大起,城头之上,那是前赴后继。

却听一旁种师道忽然唏嘘一语来:“昔日,五路伐夏,我正也是青壮年纪,那时节,也是这般大好局面之开端,最后偃旗息鼓而回……”

“老相公放心,此番,我一定是谨小慎微,步步为营,必然鼎定全功!”苏武也知道,人老了,就喜欢回忆从前。

“我信,我信此番,定是不比昔日,定能鼎定全功!”种师道忽然真起了几分伤悲……

不免是想起昔日,那些死在伐夏战场上的人,显然许多都是种师道故旧好友。

悲伤之外,自也是种师道当真起了满腔的希望,抬头去看韦州城,这一次,其实也是种师道人生的最后一次了,他心中的期待与希望,其实比任何人都多。

乃至也比苏武还多,种家,大儒之后也,世代镇守西北,党项立国之后,那便是世代与党项死磕,种世衡,种谔……

读书人的家国大义之下,种师道比任何人都更期待解决党项之事。

种师道也六十好几岁了,便是知道,这次若是还看不到,那这辈子就再也看不到了,也就只能带着遗憾入土了。

苏武此时,才明白这个道理,不免也多看了几眼种师道,再说一语:“定是能成!”

种师道点头来:“只待那一日,我定要祭告列祖列宗,把这胜利的消息告到九泉之下!”

一时间,苏武竟也心中起了几分唏嘘,说道:“昔日老相公说过后辈子侄之事,此番正好,种家的后辈子侄,老相公只管都送来,多多益善!”

种师道点头来:“好,老迈老朽,在此多谢苏帅!”

见种师道当真要起身来……

苏武连忙先起身:“这是哪里话,老相公不必如此!晚辈受不起!”

奈何,种师道还是要站起身来,当真非要躬身一礼。

苏武自是不受,躬身更甚,也是一礼:“快坐快坐!”

两人如此,才再落座,也就听得那城头之上爆发出阵阵喝彩,辛兴宗站上去了,站稳脚跟了,破城之事,已然成功大半。

不得多久,城门就开,骑士先奔,步卒在后。

这韦州城,当真也是说破就破。

苏武倒也不入城去,与种师道一起返回中军大帐,那城内接下来要发生的事,自也不必多言……

只待辛兴宗兴奋而归,站在大帐之中。

苏武岂能吝啬言语:“辛总管辛苦,赏军之钱,早早派人运来了,一会儿老种相公自当调拨!”

种师道在一旁笑道:“这辈子就不曾见过苏帅这般大的手笔!”

也是一唱一和,辛兴宗只管来笑:“拜谢苏帅,拜谢老种相公!”

“那些先登的功劳,只管报来,熙河好军伍,总管好军将!”苏武还重复一语,只为看那辛兴宗当真发自内心的笑容,到这里,辛兴宗之事,便算解决了。

“再拜……”

不等辛兴宗话语说完,苏武上前一步就扶:“总管快去忙,不能让熙河好汉们等急了赏钱,便还以为我待他们不贴心!”

“好好好,这就去这就去……”辛兴宗礼下去,转身快走。

只待辛兴宗去,种师道与苏武,不免相视一笑。

“打静州,我便带熙河军去!”苏武一语来。

“好,再挑三部,凑个两万多人,苏帅去打静州,我自往东去,再破城池,许就能到盐州之地,与师中相会,如此,把边境连成一线,便可立于不败之地!”种师道点头来。

说着,种师道忽然一语来问:“朝廷可来了催促之公文?”

苏武点头:“来了,圣旨而来!”

种师道立马皱眉:“这……”

苏武只管手一摆:“无妨,只管是催,咱们按部就班来,若是天子换帅,十有**就是老相公了,只待我取了河西四郡,老相公再接我手,自是一切顺畅!”

“哎……我岂能愿把你忍辱负重之功劳,捞在我身上来?”种师道摇头不止。

“只要功成,万事不在话下,功劳给谁都一样,只要是我大宋之功,只要当真能亡党项!如此重复汉唐之荣光,此千秋万代之功绩也,本也不在一人名利之得失!”

苏武岂能不是一个大义凛然?

种师道更是摇头叹息不止:“我不愿也!”

“若真是那般,老相公难道愿意京中来个领兵之帅?”苏武如此一语。

一根筋两头堵,不是你也是你了。

种师道面色之上,自是难看至极,一时无言。

苏武只管大手一挥:“老相公,不必推辞了,我也不多言,先去忙那开拔之事,明日就出发静州,若真如此,你当应之,责无旁贷!”

说着,苏武出门而去,种师道便也出门来送,只管是叹息不止。

第二日大早,苏武再次开拔,静州去,那里本是大宋故地西安州,自是要收回来。

不得几日,大军已然就在静州城下。

苏武也再一次亲自打马绕城而奔,四处皆要亲自勘察。

辛兴宗随在一旁,正也在骂:“卖国求荣之辈,耀武扬威多时,此番定要斩杀那任得敬!”

也说这任得敬,历史上投了西夏之后,后来还真是步步高升,一度还真成了西夏的国相之尊。

苏武看得一圈,来说:“这土城,连垛口都处处严整,这任得敬,还真是敬业非常,做得认真!”

夯土为城,不包城砖,难免风化,城池垛口,便也多是圆润模样,却是此处,垛口都是方方正正,可见这任得敬是修了又修,理了又理。

也可见城内治军,更也严谨非常。

窥一斑知全豹,这城池,还真有一种固若金汤之感。

“这厮,岂能不知自己是那反复之贼?自是怕死得紧,岂能不认真护着自己的性命?”辛兴宗的话语。

苏武问得一语来:“辛总管可有什么妙策?”

辛兴宗只管一语来:“只待把军械之物准备妥当,末将自是再去先登!定当一战破之!”

这也是个办法,只是稍稍要等。

苏武笑了笑:“等待军械之时,不若我先与那任得敬去信几番,与他谈上一谈……”

“这厮怕是信不过苏帅……”辛兴宗答道,便也是这个道理,一个叛国之辈,哪里还能轻易叛得回来?谁又能信任他叛得回来?

“无妨,且看话语如何说!”苏武似有定计。

说着,苏武往那刚刚立起来的大帐而去。

不免真有动笔去写,写什么呢?

先共情一下任得敬昔日城破无奈,也骂一骂友军救援不及时……

所以,苏武身为宋军主帅,特意赶到此处来,便是要与昔日的任通判谈谈,想着任通判还能不能念及故国,弃暗投明。

若是任通判能弃暗投明,少不得居功至伟,岂能不是升迁连连?

这些,自都是常规话语。

还要来点不常规的,自就看苏武操作了。

苏武从种师道那里带来了一封种师道的亲笔信。

信件内容,也是写给任得敬的,但不是此时此刻写的,是昔日城破之时写的。

当然,是现在写的,只是落款的年月是昔日。

内容很简单,就是种师道在昔日城破之时,托付奸细之辈给任得敬带去了这封书信,劝说任得敬切莫以身殉国,劝说任得敬要忍辱负重,要虚与委蛇,以身伺贼,只待来日幽而复明,建大功。

这封信,送去给任得敬,自是给任得敬一个选择。

如果他选择了弃暗投明,那这封种师道的亲笔信,便是他的证明,证明他是忍辱负重,此时献城,那就是一桩可以载入史册的美谈。

不免就是那几个词来,忍辱负重,虚与委蛇,以身伺贼,幽而复明!

若是这封信代表的内容,打动不了任得敬,那也无妨,反正苏武先试试。

苏武也还保证,只要任得敬投献城池,他必与种师道一道,上书天子,按照这个内容,与天子说清道明此事。

若要问昔日里为何不上奏天子,便是怕此事泄露万一,为了确保任得敬在西夏无忧!

书信写就,辛兴宗自也看了看,一时也是看呆了,这操作,着实出乎意料。

辛兴宗岂能不是一语来:“相公高明!这般计策都能想到,若是我来,万万不想不到此策!”

“怕也难成!”苏武答着。

“许真能成!”辛兴宗也不知是有意奉承,还是当真如此去想,又道:“他若真献城而来,我大宋泱泱大国,自也不可能真把他如何,若是真的食言了去,岂不信用全无?往后还如何取信于人?便是如此,他许还真就献城而来也未可知!”

苏武点头:“且把书信送去!”

“得令!”辛兴宗自是去办。

一切还在等候。

东京城中,那艮岳处的天子小会议。

几位相公都在,一个个皱眉不止,连天子也在皱眉。

天子也问:“何以苏卿已然连破城池,还在漠南之地大胜一番,数十万大军,怎的还不往兴庆府去,缘何又往更远的河西去了?”

天子想不明白……

且不说天子想不明白,连童贯都在皱眉,按他所想,也该是决胜之时了。

且不说其他,党项如今,满打满算也不过六七万军,苏武麾下,虽然六十万大军是假,一二十万大军是有……

苏武明明知道天子与诸多相公急切非常,他非要这么慢慢来弄……

童贯不是不理解苏武的战略,而是不理解苏武缘何这般不把天子与朝廷放在眼里?

若是童贯领兵,他是万万不敢这般肆意妄为的……

毕竟,懂天子,才是懂政治,才是懂官场,毕竟,胜负之道,可操作的空间很多,但政治之道,若是不操作好,那才是前途之灾难……

昔日之童贯,就是这么操作的,他在西北,败仗也没少吃,乃至也吃过大败仗,但都让他操作得妥妥当当,不外乎欺上瞒下。

这不,胜了自然有功,败了,也没什么大错。

按理说,苏武应该懂得这些才是……

人嘛,图的就是一个建功立业,权柄在握。

天子之语,自就是在问童贯……

童贯稍稍犹豫之间,蔡京自然开口了:“陛下,老臣所念,这苏武,是不是有故意拖沓之嫌疑?老臣倒是瞎猜,许有养寇自重之意乎?”

这话说来,天子更是皱眉……

张邦昌自也来说:“按理说,圣旨都去了,岂能如此枉顾圣旨而行?数十万大军,如此逡巡不前,倒也不知何意也!着实教人猜不透其中!”

王黼苦着脸,他不多言,只说一语:“这般下去,这钱粮之事,着实是难济也,三司早已叫苦不迭,关中诸多州府,公文如雪片而来,总不能为了军中粮饷供应,便是个横征暴敛吧?若真如此,到时候别党项未平,关中先乱了……奈何这大军集结在外,若是当真粮草不济,又怕军中哗变,朝廷,难也!”

王黼,只管诉苦,在场诸位,一个个都是位高权重,却只有他,当真是真正负责干活的……

这个说来,那个说去,便是天子也不耐烦了,一语来:“枢相!”

童贯闻言,脑袋就大,先叹息一番,开口:“苏武用兵,向来不愿犯险,乃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此般,便也确保他常胜不败,此番亦然,他之所谋,皆是为了一战鼎定,也怕党项还能逃脱,如此诸般堵截,便是要毕其功于一役!”

童贯显然也能看懂一些,只是他说完话语,左右去看,不免也是心虚,他知道这番话语,说服不了在场任何人。

果然,蔡京就道:“西夏之出产,大部分在兴庆府周遭,少部分在河南地与阴山下,只要打破兴庆府去,那党项能走何处?即便去得河西四郡,河西之地,风沙戈壁之所,能养活几人?”

“是啊,只要破了兴庆府,党项就亡,哪里有那么多说道?我看啊,那苏武,还是在拖沓!”张邦昌永远都会接蔡京的话语。

“难也难也……”王黼不发表其他意见,他就诉苦,只说自己苦。

童贯自还要尽力:“可再等等看,如此灭国之战,从来不易,不易啊……”

天子左边看看,右边看看,深吸一口气来,微微闭目片刻:“那就再等等看!”

张邦昌便是又要出言,却是蔡京转头来,眼皮微微一闭,张邦昌见之,吞了吞口水,话语收了回去。

唯有王黼,故意大声叹息一下:“哎……”

王黼,此时此刻,还真别说,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受气小媳妇,无奈非常,也没办法……

童贯也是心中一松,又算是勉强渡过一劫,心中只想,苏武啊,你可快些吧,快些快些……

却是此时此刻,静州城内,任得敬接到了信件,当真就在看……

看得是满心复杂无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