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 第276章 风云际会,就在眼前。

大横水,冬日,小河道结起了冰。

血水也凝结成了冰,尸首不必如何处理,放在野外,也能久久不腐。

这两日,军汉们吃得好睡得好,就是冷,越发的寒冷,冻得人手脚生冻疮……

游骑漫山遍野在奔,忽然,营地里起了鼓声号角。

众多军汉连忙披甲聚集起来,绑扎好各种物资,翻身上马往北去集结。

苏帅早已在最头前打马站定,只看着部曲一营一营集结而来。

来了……

三万党项来了,五千骑,两万多步卒,轻骑为主,重骑千余,就在北边三四十里之处。

苏武面色深沉,这是一场硬仗,若胜,伐夏之战的胜负天平,立马向宋军倾斜许多,若败,苏武的战略就要大变,变得更加保守,更加拖沓……

刘正彦在问:“苏帅,女真人会来吗?”

苏武只答:“不知!”

“若是他们不来……”显然,刘正彦此时,也在计算胜负,若是多一部友军,那自是胜算更大,若是没有友军来,眼前之局,一万二千对三万,刘正彦其实信心也不那么足。

因为他知道党项人战力不凡,他见识过,所以,他有些担忧,担忧与悍勇,并不冲突。

“不来就不来,你且看着,看我如何打败这三万西夏之军!”苏武心中有定计。

“好!”刘正彦认真点头,他真要看看!

“走!”苏武打手一挥,马步先迈,往北去。

双方游骑早已打起来了,天地旷野之中,零零星星的游骑,互相攒射追逃,有时是宋人在追党项,有时也是党项在追宋人。

游骑也奔来苏武面前禀报:“禀相公,西夏之军不动了,正在头前二十里处列阵以待。”

苏武点点头,与左右军将上:“往前去看看,五里之处停步。”

往前慢慢去走,党项人是会选地方的,李良辅着实良将,列阵之处,在一个稍稍高出百十米的缓坡山岗之上。

如此,党项骑兵往下冲,自是省力,宋骑往上冲,那自是加不起来马速。

宋军早已停步,并不往前,只是等着看着……

苏武更在左右去说,说与众将来听:“今日,第一次如此野战对垒,敌人步卒多,便要换战法,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此四句,一定要记得清清楚楚,此骑兵野战之至理,只要不是紧急万分之时刻,一定不要急着往前去打,就好比眼前之局,敌人兵力虽多,但机动不足,他往前来,自也追不上咱们,他往后退,自也走不了。他骑兵少,更不敢轻易以骑兵决胜,就这么拖沓着,周遭他也无友军能来,他自着急,我等自是从容!”

道理不复杂,但苏武还是要认真来说,说与所有军将去听,许多军将其实也懂,但苏武还是要细细来说,毕竟,中原之军,已然好多年没有打过正经的骑兵战争了。

众将听得认真,苏武继续说一语:“最近处,当在五里左右,一般情况下,保持在十里之内即可,咱们就这么看着他们。”

众人皆是点头来,那刘正彦一语说道:“以往,都是党项人这么对付我们,而今,终于也是翻身了,也好教党项人吃吃这般苦头。只要咱们在这里,他们就得列阵以待,此处,连林木都无,便是他们想扎寨都扎不出硬寨来,这般拖沓下去,他们定是越发急切,越发不安。”

苏武点头来:“正是此理!”

说着,苏武也转头去看京东诸将,刘正彦见过,且受过这般苦头,但京东众将,其实是没见识过的,而今,不免也是培训学习。

京东诸将,见识过很多很多,船战水战,攻城之战,骑兵打步卒,乃至守城之战,再补上这一课,苏武就当真可以放心许多事了,就好比武松鲁达等人,单独领一军不是不行,给他们再配上一个幕僚班底,当真可以独当一面去。

来日,终究是要放手的,这支军队,往后更也会分开作战,都是未雨绸缪,不得不谋。

那边,党项自就在列阵以待,西夏大将李良辅,也在大阵头前,他那大纛高耸,步骑之阵,看起来着实不差,处处严实紧密。

李良辅在等着,等着宋骑来打,心中也是自信非常,只待宋骑来了,骑兵两翼就出,中军步卒大阵严密,头前铁甲步卒一丛一丛,也多是战阵老卒,昔日里大破刘法,皆有参与,敌骑虽多,但也当是能胜。

只是久久不见对面宋骑发动,准备多时的李良辅,微微有些皱眉,他其实是懂的,越是懂得,就越是有些担忧起来。

宋人好似真变聪明了,以往,以大战略而言,宋人是有些“傻”的,每每强攻城池,进入风沙盐碱地与草原之后,就会被以逸待劳的党项军拖着打吊着打,且宋人向来心急,总想着决战,想着毕其功于一役……

李良辅又等候了许久,心中侥幸也就没了,宋人的心思,他真懂。

今日之宋人,显然有些不同,两边对峙多时了,宋人竟是并不当真靠近,远远列在那里,久久不动……

李良辅开始下令:“大阵不动,辅兵以车架环起来结成营寨,把所有杂物都堵塞在缺口之中!”

应对之法,也有,就是如此,既然不打,那就安营扎寨,宋骑虽多,但是劳师远征,补给全无,那就耗一耗,也看那宋骑,并无车架相随,那定是带不得多少粮草来。

而李良辅这边,两万多步卒里,很大一部分也是辅兵,车架无数,粮草其实还算充裕。

且看谁耗得过谁,眼前之景,那就是谁进攻谁吃亏。

远远之外,宋人自也看得到党项在以车架杂物为营垒。

刘正彦抬手去指,也问:“苏帅,看来党项人是要与咱们耗起来了……”

苏武点头:“那就耗着吧……拨出两千轻骑去,到处游猎,把附近之党项杀个干干净净,也多往大横水那边去,冻在地上的羊,能吃许久。”

苏武为何要在大横水以逸待劳?其中谋虑有多一条。

呼延灼一语来:“相公,此事我去做!”

苏武点头,又说:“往南退五里地去,扎帐埋锅,游骑再多派一些!”

这个时候,就看耐心了,战争之枯燥乏味,远没有话本里那般精彩纷呈……

宋骑在退,李良辅远远看着,更是皱眉不止,他也知道宋骑一路来,在那那边二三十里的大横水获得补给不少……

眼前,着实难以破局。

军帐之中,众多党项军将,也商议起来。

这个来说:“大帅,不若就以骑兵去打,宋骑向来就少,而今忽然来得这么多,想来也是拼凑了马匹之后,临时组建之骑,定不堪战,我等千余铁鹞子,四千轻骑,只管猛冲过去,一战鼎定!”

那个便也来说:“大帅,宋骑以往还多是游骑斥候与传令之用,宋人何曾真与咱们以骑兵对战过,骑兵可不是骑了马就算骑兵,想来这些宋人骑术也是一般,更不懂得马背上作战之法,我看,真可以骑兵对垒一番,定然大胜!”

“是啊,宋军向来懦弱,可打!”

众人七嘴八舌,却是李良辅摇摇头:“却也听得那宋帅苏武,颇有威名,也还听得辽人说过,宋骑昔日在燕京外与耶律大石之辽骑战过一番,着实不差……”

李良辅显然真与辽人有过沟通。

此时,有一个名叫米擒真韧的军将一语来:“大帅,辽人的话,可信,但也不可全信,而今之辽骑,多是残兵败将,他们败了,自要说宋骑善战,而今之辽人,早已不是昔日之辽人了,国破家亡至此,何以言勇?”

李良辅看了看米擒真韧,一语说去:“我知道你急,但大战当前,万不可如此心急,只待过几日再说,寻个机会试探一二也好,如此才是知己知彼……”

米擒真韧为何着急?因为他姓氏米擒,苏武对米擒部做的事,此时自也传在了漠南之地,米擒真韧岂能不知?这米擒真韧,与洪州城的守将米擒真务,是兄弟俩,真韧是兄长。

此时米擒真韧的仇恨怒火,岂能不在双眼?便是恨不得现在就冲上去,把那些宋人剥皮抽筋拿水来煮,煮了就吃!

但是大帅如此来言,他也说不得什么,那就等几日吧……

如米擒真韧这般怒火中烧的党项人,军中也不在少数,米擒、往利、费听的汉子们,哪个不是如此?

当然,军中多汉人,真出自这几部党项,也还是少数。

也说西南数百里之外,洪州城捏,种师中面前,他自也不断收到来自远方苏武的信件。

信件里有安排,说得很详细,让种师中开始攻打早已被围困得水泄不通的洪州城,此都是配合之策。

乃至种师道那边也要打起来,要开始攻城拔寨了。

便是要牵制党项,苏武也担忧,担忧自己屁股后面又来一支党项部队,那就难办了,所以,各处皆要开始动手了。

如今主动权当真在手,要把实力都亮一亮,好教党项人知晓,宋军没有一处是玩笑的,就要让党项人难以取舍。

护城的壕沟早已填出了无数平地通道,巨大的攻城器械,也准备了不少,宋军也不是第一次攻打洪州城,一切有条不紊,众军开始爬墙。

再往西去,种师道面前对的是西夏清远军城,在西夏静塞军司治所韦州城以南,城池不大,没什么百姓,主要是军汉,以及军汉的一些随军家属。

军汉两千来人,家属已经先走了一些,此时还在的不过数百。

也是围困许久了,自也开始攻城。

尸山血海在杀,就在三年前,此地许多宋军老卒,就是昔日随着刘法打进党项的军汉,也曾如此攻破过不少西夏边境城池,只是那一次,最后败得极为惨烈,败退之时,刘法亲自殿后……

再攻城,军汉们也并无多少畏惧,只管随着诸般器械往城上去冲,前赴后继而去!

老帅种师道,也下了死令,不论填得多少人,今日必要克得清远军城,让兵锋指向韦州。

这是苏武来的军令,严苛非常。

一切都是时间节点,这些节点格外重要,不能有丝毫拖沓。

唯有计划一步一步推行,才能慢慢把党项人压迫到越来越难以取舍的境地。

西夏,一个有八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家,却只有二三百万人口,境内诸般地形无数,草原沙漠隔壁山地……

与大宋的边境之长,弯弯绕绕就有两千多里地去。

这般的国家,其实就有先天不足,那就是难以兼顾,这也是昔日神宗时代要搞五路伐夏的原因,也是要让党项人难以四处兼顾。

只是那时节,正是党项最穷兵黩武的时候,正是一个战争狂人西夏梁太后执政之时,她能把党项天子李秉常给囚禁了,不断对宋发动战争,几乎把西夏所有青壮男儿征召一空,与宋死磕。

五路伐夏之时,前期宋军自是处处占优,城池连连打破,只是后来深入之时,结局还是那个结局。

而今不是梁太后的时代了,党项再也干不起来昔日那般把青壮征召一空之事。

原因也简单,梁太后那一次之后,党项虽然好似挡住了宋军五路,好似大胜了,但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生产能力,死伤无数甚至影响了国家的人口与繁衍,进一步影响生产力的发展,致使国家立马陷入危机之中,好多年恢复不过来,直到现在,还恢复不过来。

这也导致整个西夏对梁氏一家,痛恨非常,梁家人虽然在西夏盛极一时,其后果也不言自明,而今朝堂,再无一个姓梁,梁家那些男人,后来被清算的也不知多少。

这一切都是多久之前的事?三四十年前。

也说李乾顺这一朝,也还有一个梁太后,李乾顺继位的时候,梁氏还依旧把控着朝堂,直到后来,也就是二十年前,李乾顺才刚把梁家人彻底肃清,自己亲政。

梁氏这一族,对党项的打击,那是无以复加,也说此时党项,才靠着李乾顺这二十年的励精图治,稍稍回了一点血。

若不到万不得已,这党项万万没有穷兵黩武的土壤。

也好在这些年,大宋好似也越来越不太行了,三四十年来,再也搞不出昔日那般五路伐夏之事了。

却又哪里想到,陡然间,好似又来了个三路伐夏。

只待战起,军情如雪片一般飞到兴庆府里,最近之处,清远军城,其实离兴庆府只有三百多里,很近。

国主李乾顺与晋王李察哥,看着军情,也是心焦不已。

李乾顺连连在问:“良辅那边如何了?可有军情回来?”

还真有,李察哥一语来:“他也要援军,想要一支快骑,沿着沙漠边缘往东去,出现在宋骑身后,他说这般,就能必胜!”

“他有三万人,其中骑兵就有五千余,宋军拢共一万,他何以还要援军?”国主李乾顺有些急,若是李良辅那边能胜,眼前之局,立马就简单清晰了。

李察哥便是来答:“那军情奏报之中,也说宋骑难缠,此话倒也不假,再等几天,若还是不胜,许真要出一支援军去了……”

“怎么?他畏战?”李乾顺却也生气。

李察哥连忙解释:“他不是畏战,而是那宋骑压根就不与他战,他追出去,便是以寡击众,不追出去,步骑一处,又动弹不得!”

“宋骑善战乎?”李乾顺一语问来。

李察哥真是良帅,立马再说:“不可轻敌,此兵法之道也,他也有他的难处……”

兄弟两人,显然一文一武,配合得极好,也向来互相信任非常。

李乾顺唯有一口气叹去:“那终归也要催一催才是……”

李察哥点点头:“自是要催,良辅善于用兵,他若为难,定是真为难……”

“这般局势拖沓下去,何时能见分晓?如今宋军好似当真不急,举国之力而来,只怕久拖,越发艰难……”

李乾顺显然也看得懂大局之势。

“不若臣领一支骑兵往前线去看看?”李察哥如此一语来。

李乾顺立马来说:“万万不可,已然定计,先用边境城池消耗宋军之力,再集结大军战于腹地之处,此可胜也,向来如此,不可轻易更改,若是随意调动,一走一拨来去分散,若是出得差错,来日决胜,怕是岌岌可危。”

这西夏,看似赢了一次又一次,这西夏可以赢一千次一万次,但就是不能输一次,但凡真输一次,那就是万劫不复。

哪怕只是运气不好输了一次,这西夏也就没了。

这个道理,才是西夏核心里真正的困局所在,这西夏看起来很强,又看起来很弱。

弱国就是如此,它是永远没有安全感的,最缺的也是安全感。

所以,李乾顺,在大战略上,显然保守非常。

李察哥点着头来:“陛下说得在理,以往宋来征讨,也还有辽人可以求援,若是真入困局,明里暗里,辽人也会给咱们无数的资源,兵刃甲胄马匹……此番……”

李乾顺立马接话:“是时候了,既然良辅退兵而回了,那这辽人,咱们已然是恶了,那就派遣使节出使女真,眼前之局,女真自也清楚知晓,留得我大白高国,对于女真而言,百利而无一害!”

“那就速速派人出使!”李察哥显然也是此想。

这国际局势,着实复杂。

女真再出使大宋,与大宋修好,与大宋一定边境边民之策,与大宋借粮。

大宋答应了。

大宋苏武又派遣使者,让女真出兵合击党项,女真也答应了,但女真之中无数人,又在议论来日与宋开战之事……

此番,党项又派使节去女真,要女真支援党项,女真会应吗?

不必多想,也会应,只看支援之法是哪般……

许其中也还有时机上的问题,比如宋人当真把二十万石粮交割给女真之后,女真兴许才会真正翻脸,在此之前,想来暗地里的事会多,明面上的会少。

想来,来日女真与党项借粮这件事,也会发生。

这一切,复杂得紧,却又都是合理非常,乃至历史上,辽国覆灭与靖康之间这些事,也如此复杂非常。

真比起来,各方势力里,许就那汴京城里的达官显贵与天子,最显出几分纯真……乃至可笑。

大横水。

对峙也依旧还在,宋骑夜里,常常奔腾而起,许三四千,许七八百骑,便往那车驾围起来的营地里去攒射,甚至也射火箭去,马速不停,射完就走。

党项军自是夜里要起,该反击的反击,该扑火的扑火。

宋军就在那不远不近的地方,李良辅似也想过要夜里去袭营,也如这般攒射一番就是,却也知道,一旦马蹄奔起,宋骑立马就会集结一对,就会打起来,打起来怕是要吃亏。

宋骑就在那里,晚上来袭,白天围着营地四处来走,左看看右看看,看得机会就往前去,攒射几番,又远远避开。

甚至有那宋骑,远远奔驰而来,冒着箭矢,把许多羊腿扔进了营地之中。

这自是苏武的命令,不免就是表达一个意思,熬?又得熬,我还有肉吃。

李良辅那军帐之中,自是个个一脸憋闷,请战之言,早已此起彼伏,却还是李良辅,一人压下了诸多请战之语。

他自在说:“陛下的援军许就在路上了,再等几日许就到了,如此前后夹击,宋骑定就退去了。”

这话也说得很直白,不是宋骑大败,而是宋骑自就退去了,在冷兵器时代,想真正在旷野之地大败一支骑兵,将这支骑兵打得溃不成军死伤无数,何其难也?

只要他不想跟你决死,那你拿他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哪怕你自己也有骑兵不少,也是没办法。

这就是机动能力在战争之中无与伦比的优势。

这也是此时苏武,身为数十万大军的主帅,依旧还敢安然在此的原因,便是他要走,那就一定走得了,只看往哪里走。

又是数日过去,宋骑依旧能往营寨里扔进来羊腿……

李良辅的军帐里,气压着实不高。

曾几何时,党项人胜败皆有,却从未如此憋屈过。

那米擒真韧一语而来:“大帅,不若就以五千骑,与宋人拼了!我米擒男儿,个个敢死!”

便听话语又来:“我往利男儿,也是个个敢死!”

军帐之中,自也有汉将不少,若是放在二三十年前,梁家人掌权之时,这些汉将还真一个个地位不低,话语权不少,只是而今,梁家人差不多都死绝了,这些汉将自就无甚可说了,只看着党项人来去争吵就是。

李良辅深深一口气叹去:“你们也看到了,已然这些时日了,那些宋骑,可当真有过懈怠?来去奔驰,那马队阵型,可有丝毫松散?宋骑善战,辽人之语不假!”

“他善战又何妨?只管拼了就是!”米擒真韧话语连连,着实是忍无可忍了。

李良辅起身踱步,却还是摆了摆手:“不可,宋人许耗不得多久了,咱们粮草还有一些!陛下的援军,怕是真就要到了。”

“咱们三万大军在此,陛下何以还愿派援军来?”米擒真韧满腔皆是仇恨,又道:“若是三万人打不过宋人万余,那这场战事还如何去打?”

李良辅慢慢来说:“我知晓你们有些人报仇雪恨心切,但胜了才是报仇,败了,不过是枉死陪葬罢了,兵家胜负之道,就是要沉心静气!援军肯定会来!”

李良辅所言不差,援军是会来的,但李乾顺与李察哥本就说了过几日再看,早几日前,看得李良辅久久不胜,已然真支派了援军来,就近,夏州总管,也就是嘉宁军司的主官,辽人萧合达。

让萧合达整嘉宁军司之军,出夏州城北上!六七千人,马军两千余,正在北来。

显然,这也是无奈之举,也是给苏武多留了一条后路,即便是战败撤退,那就是直接往夏州方向回宋,既然夏州城的军队出来了,那夏州岂不空虚?

苏武凭借这么多马,真要撤退,还去什么大同,直扑夏州就是,且问李良辅与萧合达,又如何来追?轻易敢不敢追?

这也是党项无奈之举,兴庆府与韦州,太近太近,也就是与种师道太近,兴庆府的兵,不能走,一走,就是中了宋人之计策,一定要保持庞大规模的党项军,准备与宋人在兴庆府之南,灵州城之南,或者据城而守,或者与宋人野外决战。

真论西夏,看似有边境草原,看似有河西四郡,其实,真正人口聚居,生产力集中之地,就是黄河边缘兴庆府附近,兴庆府与西平府(灵州)在,西夏就在,其他地方,战略上兴许有些重要,但经济实力与人口上,其实都不太重要。

战略向来如此,一直都如此,从李元昊立国开始,其实从未变过,而且每一次都是成功的经验,岂能弃之不用?

夏州,其实就在王亭镇以南,到大横水不算很远。

女真,完颜宗弼,更也在来的路上……

好似一场风云际会,就在眼前。

苏武游骑无数,正在来去,岂能不知身后来人?

一场新谋划,好似就在苏武脑海之中酝酿开来,说干就干!

(兄弟们,节奏要快起来了……接下来的内容,是一系列变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