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 第270章 你当真谋逆不成?

洪州,苏武第二次来了,万数精锐之骑,已然在并不大的洪州城外,自先是耀武扬威一番,接着开始安营扎寨。

党项为了便于管理国家与军事,把全国各地分成了一个一个的军司,洪州属于嘉宁军司治下。

其余从东到西,还有左厢神勇军司,祥祐军司,接着就是嘉宁军司,静塞军司,西寿保泰军司,卓罗和南军司,甘肃军司,西平军司。

往北还有右厢朝顺军司,白马强顺军司,黑山威福军司,黑水镇燕军司……

大概也可以当做一个一个的军分区,但也也有不同,党项本来人口就不多,地盘又算广大,军事与民政,许多时候就是一体的。

洪州城里的令兵,早前看到宋骑的时候,就已经派人往嘉宁军司驻所宥州城去禀报,此时再见上万之骑,那游骑与令兵,更是飞快去报……

战争自是真开始了,只是宋人好似不急,上万之骑到了,却在慢慢修建营寨,甚至有那辅兵,远远往横山而上,一千多米的高山,却也真往上去爬。

便也是无奈,周遭之地,伐不到多少木头,唯有当真上山去,也还待后面的民夫运粮草之外,加紧运送木头来。

延州那边城外,也开辟出一个巨大的空场出来,诸多州府聚来的匠人,都要在那里集结,诸般军械就地打造。

也还有问题,小木还好,大木都要从陕西与山西交界的吕梁山去运。

乃至造好了军械,还要拆装运送,再到前线来组装。

其中繁琐,实在是难以想象,却是中国人自古又擅长做这种事。

苏武当真不急,战略如此,第二日便是先让骑兵护着辅兵开始截断城内引水沟渠,也要把河边之地先占住,只待横山上的木头伐下来了,就要往河边去再扎一营。

建造营寨这件事,要一直做,洪州这里,要打造成一个前进基地,就是花钱,不断花钱。

倒是洪州城头的党项军汉,陡然也有些纳闷,一时也摸不清楚宋人是准备如何来打……

只待又过一天,源源不断的步卒开始来了,便就是姚平仲来了。

大帐之内,两人对坐,有些事,尽在不言,只管是两人一个相拥,互相点了点头,皆在心中。

姚平仲稍稍拜见,落座就骂:“那什么鸟监军,着实教人气愤难当,我早已不是少年儿郎,便是忍他又忍,却就是忍他不住!”

苏武就问何事……

姚平仲骂骂咧咧一通来说……

苏武哈哈笑道:“无妨,军中,自无他发号施令之事!”

“那倒是好,我一路来,还忧心忡忡,想着军中之事,还要听他来指手画脚,相公如此一言,倒是教人安心不少!”姚平仲乡勇而起之辈,就是这个秉性。

却是又道:“相公,但此般之人,多是成事不足,但败事有余……我看,他不是个好东西,相公若是不理会他去,他背后里,少不得与相公为难,我看啊……”

“嗯?”苏武有些意外,也是问。

姚平仲看了看苏武,又看了看左右:“我看啊……不若……”

姚平仲还是没有说出来,但手中有了一个动作,手掌作刀,便是凌空一切!

苏武也是一愣,这这这……这还是咱大宋的军将吗?

怎么也有了一股子倒反天罡的气质?监军是说杀就杀的?

转念也想,许都是与他苏武学的,这不连大学士都杀得,监军有何杀不得?

真是开了一个头,就好像打开了一个新世界。

苏武哑然失笑,摆摆手去。

姚平仲却是立马又道:“相公放心,虽然如今人多眼杂,但只要打起来了,自就是兵荒马乱……旁人许是不敢,但相公知我!”

知,这还能不知道吗?

苏武收了笑容,开口来说:“起初啊,我也这般想,但是呢……这事吧,不急!”

“何以不急?只待那厮当真往京中来去书信,那就晚了!”姚平仲似也知道在外为将帅,最大掣肘在哪里。

苏武点头来:“现在还早,若是没了这个,不免还要来那个,难道一个一个都……岂不麻烦?便把他留着,留着这一个,倒也好对付,不难……”

姚平仲闻言立马就问:“相公看来有妙策,吩咐就是!”

苏武笑道:“也是刚想到的,只待大军集结多起来了,只待那监军当真看到十万大军雄壮威武了,他自就敢往北来了,只待他到此处来监军,姚将军派几个心腹之辈将他看管起来就是!”

“啊?”姚平仲又有些接受不来,他心中所想,那是悄悄的干活,神不知鬼不觉就是。

怎的苏相公这是要光明正大将人家给圈禁软禁起来?

“如此,他往东京的书信,皆出我手,东京与他的书信,也到我这军帐来,也不必换个新监军来了,一劳永逸!”

苏武综合考虑之下,还是这个办法更好。

只是姚平仲也担忧:“若是战事结束了,这厮回得东京去,岂不……”

姚平仲话没说完,就看苏武手也作刀,凌空一切。

姚平仲恍然大悟:“就是不让他回京去,还是相公高明,相公之谋略,远胜我也!”

苏武之所以能如此高明一下,不外乎一点,那就是军中当真心腹亲信满地都是,军中上下也唯他马首是瞻,如此圈禁软禁之法,才可行。

至于最后是否还是会有些小问题,苏武不担忧,只要真的大胜一番,有问题也问题不大,他是居功至伟的活人,那监军是个死人,一个死人如何与他这个大功臣来掰扯对质?

许多事都是这般,只要成功,瑕疵就不算什么。

更何况女真还要南下,这天下之兵事,不指望他苏武,还能指望谁去?

一个监军,哪里死不得?

苏武便道:“这事也当做得隐秘一些,旁人少知为好,便也交给你了!”

姚平仲胸脯一拍:“得令!”

“好了,说眼前军事,这洪州不大,你来围城,辅兵可以调用,以长久围困之势来做,沟渠拒马,要个水泄不通!”

苏武军令就下。

姚平仲已然起身一礼:“得令就去!”

说着,姚平仲转身就走,干活,土木作业,挖地!

小小洪州城,两三千守军,不到万数的百姓,就看着城外宋军越来越多,城外挖、掘、堵,忙成一片,那骑兵来去在巡,时不时还往城里射几箭来……

兴庆府内,那快骑自也从嘉宁军司之宥州而来,朝堂上正在商议。

国主李乾顺也是皱眉:“宋人当真来打,晋王将何以对?”

晋王李察哥,就是国主李乾顺的庶弟,他自就来答:“此番宋人自以为无有辽在燕云牵制,便可灭我白高大夏国,痴人说梦罢了,我等岂不也是早有防备?宋人此番,不过两路,一路在秦州,寇我静塞军司,一路在延州,寇我嘉宁军司,陛下放心,不论他们来得多少人,但凡真到了灵州以南,我等集结大军以逸待劳,与以往胜刘法一般,灵州城池坚硬高耸,宋军轻易难得寸进,如此一面快马断其粮草,一面袭扰其军,只待时机一到,自就与之决战,没有不胜的道理!”

这话国主李乾顺听来,自是连连点头,朝堂上下,也都赞同非常。

无甚,宋人伐夏,次次如此,没有一次例外。

也是那西夏那边境城池,即便被宋人先攻占了去,也算不上什么损失,党项人主要的人口与生产,都黄河边的兴庆府周遭,其次就是河套与阴山之下。

南方边境城池,在大战的时候,从来不那么重要,也常常被宋军攻破,只待宋军一泻千里的时候,快马掩杀就去,瞬间也就回来了。

李乾顺便是来道:“那此战,还是交由晋王来领,那往东去救援辽人的大军,是否先退一些回来?”

便是这白高大夏之国,头前五千人在东边被女真打败了,又起三万再去,三万之数,那着实不少,几乎就是西夏三分之一的战斗力。

至于西夏为何内部又自称“白高”?说法不一,一说是尚白,二说是五行,三说是古地名。

但大夏是少不了的,白高大夏,也是常用,有时候也分开来用。

显然此时,西夏陷入了一种两难,一边是救援辽人,一边是抵御宋人……

李察哥也在犹豫,便是心中来权衡,也说:“宋人此时来打,想来也是与女真沆瀣一气之媾和,女真要亡辽人,宋人要亡党项……此心,昭然若揭,但……”

李乾顺接话来说:“但此二贼,而今心思可同,若是辽人当真亡去,心思许就不同了……”

“陛下说得在理,却是……那女真虎狼之辈,也捉摸不定,若是他们有意与宋为难,我大夏许还可从中得利一番,也怕辽人一旦真亡,他们真与宋人联合来打我大夏……”

李察哥纠结在此,便是这兄弟二人,当真不是一般人等,胸中沟壑也多,智慧不少。

虽然在犹豫,却似乎也看清楚了大局之下的那些真正道理。

倒是满场之中,众皆不多言,只关注这两兄弟之谈论。

李乾顺皱眉来想,慢慢来说:“不论如何,只要破了宋贼,事情便也还好说,嗯……先退朝……”

弟弟李察哥看了一眼兄长,便也点头,接下来的事,得兄弟二人来密谋。

只待退朝去了,兄弟二人落座书房之内,国主李乾顺直白来言:“许要与李良辅说一说,让他也派使节去见一见那金国的皇帝……”

李察哥便道:“这事是当要做,但这事又不能全做,那辽人地广万里之国,即便失了西京大同,草原之上,也还广大,辽人在草原之势,依旧还在,辽人之乌古敌烈统军司,还镇在草原河董城,也还镇在草原镇州之处,一旦契丹人真知晓我等与女真有来往,来日怕是北边难宁!”

小国,就是这么难。

也如李察哥所言,辽人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草原之上,还镇着不少地方,乃至草原之部落,也还有许多人与契丹关系甚好。

怕就怕到时候这些苟延残喘的契丹人,打不过女真人,还能打不过你党项人吗?

打不打得过都是其次,若是人家真来打,党项那就真是腹背受敌,身体吃不消了。

李乾顺也是皱眉不止:“宋人非大患也,这契丹与女真,怕真是大患。”

契丹与女真,那是左边得罪也不好,右边得罪也不行……

李察哥一语来:“那就这般,与女真人说,只待他大事一定,来日帮他打宋人,与契丹人说,兵马就到西京城外……便也与女真说,就说咱们兵马,就是去看看而已……”

真是无奈之举,他们不怕宋人不假,但怕契丹与女真,那也是真。

真想未来,那也是没办法了,只能这么干,这边也说好话,那边也说好话。

但独独不用与宋人说好话,宋人只管来就是!打了好几十年,宋人就没真赢过。

但挨契丹的打,党项是真挨过的,甚至有那么一回,连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就被契丹人赶到贺兰山上去躲起来了,连国都也不要了。

后来李元昊只管给辽人磕头认罪,称臣纳贡,接受封号,这事才算过去,辽人也就退兵而走。

要问辽人为何地盘都占下了,还退兵而走?很简单的道理,西夏不能亡,只要西夏认辽是天朝上国,那只管留着就是,留着党项与宋死磕,如此外交之中上下其手,辽人不知得了多少便宜去。

西夏不听话的时候,辽人总是要敲打一二的,当然,其中细节里的胜负,党项也有过胜利,但也不影响大局,辽人可以败无数次,卷土重来就是,党项真大败不得,大败就得往贺兰山上去当野人。

所以,党项人其实也是能屈能伸,跳的时候,被敲打,稍稍胜了,也不敢装逼,一败,马上给辽人磕头,辽人有时候对他也好,宗室女也是可以当做公主嫁给他的。

所以,西夏对辽的尊重,那也是刻在骨子里的,哪怕辽人如今这个局面了,西夏人依旧不敢过于造次,辽人让他出兵去救,他也真出兵去救。

又来个金,西夏真是夹缝里左右转,只能来个长袖善舞。

李乾顺最后来了一句总结,先叹气:“唉……只管先打宋,只要打退宋人,来日不论是辽还是金,他们终究也还要打宋,如此……如此我白高大夏之国,自也无忧!”

这道理,李察哥深表认同,来日不论是谁,只要打宋,西夏就还能如以往一样,活得好好的。

眼前之局,那就是个拖,等着女真与辽彻底分出个胜负来。

兄弟俩把局势分析清楚之后,李察哥一语来:“那就撤一万五千军回来,留一万五千军继续往大同去。”

“那就如此!”国主点头。

“那臣就往灵州去坐镇,兴庆府与河套聚兵与筹措粮草之事,陛下多多费心!”李察哥如此来言,便是以往,兄弟俩也是这么配合默契。

李乾顺点点头:“王弟自安心去,万事有朕,只待凯旋!”

兄弟俩,当真有那么几分兄弟情深,乃至互相信任有加。

这实属难得,西夏的皇权争夺,甚至比辽国还要血腥,历代而下,儿子杀父亲,外甥杀舅舅,从未有过停歇,直到李乾顺这一朝,李察哥当真安心辅佐,内在里才少了几分争夺,乃至李察哥在大权在握的情况下,还会辅佐侄子登基……

只是历史上,李察哥老来,会做傻事。

换句话说,此时的党项,兄弟俩都是豪杰之辈,且还齐心,对于苏武来说,着实不好打。

洪州城下,一部一部的宋军慢慢而来,战兵辅兵民夫,那是络绎不绝,车驾连绵之下望不到尽头。

城头之上,那守将不信李,也就是不姓嵬名,姓米擒,叫做米擒真务,不是皇族,但米擒氏是党项八部之一,其中还有往利,细封,费听,颇超,野利,房当。

皇族最早,其实姓拓跋,这个姓就不必多言了,那是大名鼎鼎,在五胡十六国时代,更是当过天下半主,乃至大半主,所谓鲜卑北魏。

后来隋唐,拓跋也就慢慢没落了,而这党项皇族一部,在这西北之地,与当地羌人也有不少融合,说他们是鲜卑之后,也不那么确切,后来成为了大唐,姓了李,后来姓赵,后来自己又姓嵬名,反正就是这么来的……

说党项八部,他也是这么个脉络。

米擒真务很急,如今这城池已然水泄不通,书信怕是万万送不出去了,眼前之局,与以往宋军来打的场面,似乎大有不同,真说哪里不同?

不是人多,而是宋人竟是不急着攻城,源源不断的物资在来,那营寨建得又高又大,那营寨里的敌楼箭楼,竟是一座一座在高耸,无数人还在那横山上忙碌不止,山巅上的木料也都在伐……

这情况,他看不太懂,但也知道很有问题,想着派人去禀报,却就是派不出去,此时也盼着援军来……

援军也迟迟不来,连最近宥州的援军也看不到人影,便是这洪州城,一下子好似孤悬一般。

这城池,怕是又要破了,却也不知哪一日去破。

米擒真务倒也不那么担忧,破就破了,他自还有一彪快马,当是冲杀能走的,他急着是眼前之事,当要禀报出去才是……

城外宋人,自也有事。

那监军当真来了,刚到,刚下车,站在营寨门口,左右去看,自也还有满脸笑意,便是眼前当真壮观,千军万马之多,他才真正第一次体会到。

身旁有小厮也是一脸惊讶:“总管,这是有多少人马啊?”

监军其实也不知道,他只管开口:“百万怕不过如此!”

“百万?竟是百万之多?”小厮瞠目结舌。

监军又笑:“说什么你就信什么,怎么可能是百万?实数大概二十万,对外说的是四十万!”

监军说对了一半,对外说的自真是四十万,但实数,也没有二十万,满打满算,战兵还只在六七万之数,还有一些没到,都到齐了,也不过八万五千余人,加上辅兵,也就在十三万上下。

小厮笑着点头,自也是谄媚讨好,左右一看,就问:“怎的没人来迎?”

李彦也是微微皱眉,左右去看,连那守门的军汉都往前来拜。

倒也不知冲谁去发作。

真是憋屈得紧,监军之事,在京中也常常听说,昔日里的监军,那是代表天子,那是天子之威势,怎的如今换了他来,就感受不到了?

天子的脸面往哪里放?

好在,迎接他的人真就来了,远远一个大汉带着一彪骑兵打马而来。

小厮开口:“总管,来了!”

李彦便也转了笑,终于算是感受到了一点监军之威势。

却是稍稍一近,李彦面色就黑,只道是谁,竟又是那个关中耀州姚平仲。

心中就想,苏武啊苏武,不外乎又是下马威,此番也当真要教你苏武看看手段了!

那姚平仲当真近前来礼:“苏帅请监军相公往大帐议事!”

“嗯,知晓了,头前带路就是!”李彦自又拿捏起来,昂首挺胸,眼在头顶。

大帐议事,便就是机会了,只待众将皆在,天子威严岂能一般?

那些军将,哪个的前程不在手中掌握?又几个敢不来讨好谄媚?军中是有浑汉,比如眼前的姚平仲……

但浑汉想来也不多,聪明人才是大多数,聪明人自就知道干聪明事。

只管往那大帐就去,一进去,李彦也愣了愣,不知大帐议事吗?怎么帐内就只有苏武一人?

哦,边上还有一个文书,那文书正在低头写着什么……

李彦进大帐,稍稍拱手:“苏学士,本监军已然到了,合该升帐聚将,如此也好教众多军将沐浴天恩!”

这话不假,监军就代表天子,监军施恩,自就是天子施恩。

苏武只管手一摆:“监军一路风尘仆仆,且先落座!”

李彦点头,当真往前去准备落座,只看左右,他又不落座了,因为头前中央,只有一座,苏武正坐着。

按理说,当有两座并列,李彦与苏武同坐正中。

李彦就问:“这是何意啊?”

苏武只道:“还未备好,先委屈监军,就坐那边。”

李彦眉头大皱,自从随着昔日总管杨戬伺候在天子身边之后,再也不曾受过这般怠慢。

却看苏武忽然起身来:“要不,监军先坐这里?”

苏武不仅这么做,还真往一旁下手的座位去,一屁股坐下。

不想那李彦,当真起身就去,稳坐中央,毫不客气。

如此一番,连随着李彦的那小厮,也站到了李彦身后,立马也是昂首挺胸,一脸自得。

苏武也笑:“监军如此一坐,当真威势不凡。”

李彦也烦苏武,好脸色自是没有,只管大手一挥:“升帐聚将!”

苏武却是转头去:“姚总管,当去看看监军那些随从随侍都伺候好没有……”

“得令!”姚平仲拱手一礼,转头出帐。

办事,讲究的就是严谨周密,先要把监军带来的身边之人都控制住,如此才来对监军动手,以防走脱任何一人。

倒也不是怕人真从军营里走脱出去回京告状,而是怕万一走脱一两个机敏之人在军营里,到处去跑,到处去说,影响不好。

这件事,控制影响也是重中之重。

却听头前李彦来说:“他们倒是不必如何伺候,只管给了营帐,安排一些军汉听用就是!”

苏武点头:“那是自然!”

李彦忽然又觉得这苏武有那么一点前倨后恭的模样了,想来这苏武临到阵前,是想缓和一下关系?

晚了!

李彦在帅座之上,坐正身形,左右看了看,先问:“怎么还不见击鼓聚将?”

“都忙,还待众人忙定,自就聚来!”苏武答着,有些心不在焉,因为那文书之人,送上了一叠纸张,是要发往各军的军令信件,要与苏武过目。

那文书名叫吴用,他倒是知道今日要做什么,他也有过出谋划策,比如先把诸多军将都安排出去忙碌,再迎监军入大帐落座,先控制随从……这些都是苏相公随口问的,也是吴用随口答的。

这点小谋,自是手到擒来。

只看李彦面色不善:“还有什么比天恩浩荡更为着急?天子勉励诸将的圣旨,就在我身上,当快快击鼓,教众将且来聆听圣训!”

苏武把视线从手中的书信移开,稍稍抬眉看向李彦,却也就看得这一眼,又低头去看书信,还与吴用来说:“此处当改,木料之数不对!”

吴用低头去看,立马躬身:“是下官纰漏,这就改……”

吴用转头自又去誊抄再写。

一旁李彦脸面何处去放?怒而开口:“苏学士,你何以如此不把天子监军放在眼中?你当真不怕我往朝堂诸公与天子禀告?你莫不是以为你在朝堂上得了些许圣宠,就万事无忧了?哼哼……”

便立马有那小厮接话:“便是我家总管一语到得京中,这大军之帅,是不是你还两说!”

这小厮挨过打,但不长记性,许也不是他不长记性,而是他的工作职责,就是这个。

苏武头都不抬,只听得门口咔咔脚步走来,只待来人进了门,苏武一语:“先打一顿,再把这两人关在一处,李总管身居高位,身边要有一个人伺候才是!”

进门之人姚平仲,他来了,那自是那些随从随侍都伺候好了。

只听姚平仲一语答来:“看来苏帅与我一般,也是忍无可忍,这阉货着实气人,气人得紧!”

一边说着,姚平仲面色就恶,双手在撸袖子,脚步连连往前去。

且不看那李彦如何,那身后小厮已然一步往前挡去,厉声喝问:“你这军汉上来作甚?你要作甚?”

这回不是巴掌,姚平仲挥拳就去,那小厮不知在地上翻滚几番。

李彦立马从座椅上弹了起来,指着姚平仲就是喊叫:“你好大胆子,岂敢冲撞天使?你这军汉无法无天,此乃……此乃杀头之罪也!”

“杀头也不是第一番了!”姚平仲还上下打量了一下李彦,这瘦弱身板,要先估摸一下,都要少些劲力,不能真给打死了。

这厮是要死,那也得死在众目睽睽之下的合理之中,若是这般打死了,那可就不合理了,苏帅回京,便很是难办。

“苏武,苏武,你这是造反不成?未想你竟是谋逆之贼,你当真谋逆不成?你……”李彦开口大喊。

却又戛然而止,就看姚平仲一步抢上去,一手提向李彦后勃颈,一手不捏拳,巴掌就呼!

也是气人,姚平仲竟是像提小鸡一样把李彦提在手中,巴掌呼的竟是李彦之口。

啪啪在打,还有姚平仲的话语:“直娘贼,你是个什么东西,可上过一番战阵?可杀过一个敌人?军事一分不懂,却还指手画脚胡说八道,爷爷我杀的敌人之头,比你历代祖宗还多?昔日童枢相在西北监军之时,也不曾在军事上真与我为难,你又算个什么东西?”

李彦早已双手抬起来,想去捂住口鼻之处,却又被姚平仲几下打落,便是口鼻鲜血不止。

李彦岂能不挣扎?

却是一只大手掐住后脖颈,如同大钳,哪里挣扎得去?

姚平仲还在打骂:“无卵之辈,也想作威作福,朗朗乾坤,我大宋朝,都是被你们这些猪狗物败坏了去!”

苏武只听得李彦那呜呜之声,像是哭又哭不出,喊又喊不来……

只待再来几下,苏武抬头:“罢了……”

姚平仲巴掌一停,把人几步提出条案,也还有语:“你还要坐中军,你坐在这里,我几千兄弟,数万同袍,哪里还有命在?”

说完,便把人往地上一扔。

就看李彦,嘴巴看着在红肿而起,鼻头鲜血一时止不住,身上一身华服,自也是鲜血染浸胸口……

他倒是下意识在爬起来,脑袋蒙蒙呼呼,寻着苏武看去,似也要说话。

苏武先说:“只想着头前带你走边关到洪州,吓唬你一下,你自就知道收敛,如此你我皆好,战罢之后,你也分一份功劳在手。未想……你着实不知机,此番大战,举国之力,天大的事,容不得你丝毫胡来,你也莫要怪罪!”

李彦摇着脑袋,终于在说:“逆贼,逆贼!”

“拉出去,把那备好的袋子套过来拉出去!”苏武摆着手。

姚平仲自就去做,一旁有那运粮的大麻袋,拿过来一套,拖着就去,麻袋里还有呼喊:“逆贼逆贼,不得好死,不得好死!”

倒是姚平仲一脚踢去,精准非常,话音戛然而止,麻袋里也不挣扎了。

苏武叹了一口气,这大宋朝的这些人与事,真是费尽手脚,不知浪费多少精力。

一旁吴用把誊抄好的信件再送来,苏武看了看,点头:“这回对了,一会儿一并都发出去,这一封发京兆府,莫弄错了。”

“相公放心,错不了。”吴用点头。

也是这案牍之事,何其繁琐,各种繁琐,都汇聚苏武一身,苏武工作压力着实是大,也是这份工作压力,才导致苏武要这么处理李彦,实在是没有多余的精力来应付李彦了,如此就省心省力。

吴用看准时机,也来开口:“相公之难,这些猪狗之辈,又岂能知晓!他们的富贵,都是坐享其成,唯有相公的富贵,那是千难万难……这大宋朝啊,坐享其成者众,如相公这般鞠躬尽瘁者,太少太少,相公实难,相公难也……便是下官,也只能帮衬一些小事,着实无能,更是惭愧……”

察言观色,这天下之人,几人比得上吴用?

苏武抬头去看吴用,几言几语,苏武还真笑得出来,苏武也是人,人性里的东西,避免不了……

只看苏武一笑,吴用更是来说:“相公许还未想事成之后除这后患之事……”

“你已经想了?”苏武就问。

吴用立马来答:“些许小谋,适才想过了……”

“那就说来听听……”苏武忽然觉得这吴用,有时候还真好用。

“相公,有两策。一策在外,一策在内,在外之策,就好比大战连连,兵荒马乱,监军将台督战,流矢而亡,花指挥使,李指挥使,乃至那庞万春庞都头,都好用,万无一失!但此策呢,许有损军心,不一定好。”

“那你就说那什么在内之策……”苏武倒也不那么讨厌吴用此时的卖弄。

“在内之策,其上策在兴庆府,下策在军中。要借用一下党项俘虏,自是留心一二,且看党项俘虏之中,哪个最是忠义,哪个最是悍勇,万万不要杀,留他一留,只待寻个机会,押送俘虏路过监军,他自……挣脱了去,监军自是穿着最好,身份最高,权柄最大,众人恭敬,他挣脱而去,岂能不挟持监军?”

吴用说完,笑着去看苏武。

苏武却是面无表情继续在看书信,看着看着,抬头来:“吴学究啊,这事,还是得你来!”

吴用大喜,躬身一礼:“那下官自当办得妥妥当当!”

苏武点头,起身,把一叠书信往吴用一塞:“好了,看完了,一并发出去,吴虞候案牍之事,也都做得好!”

“多谢相公夸赞!”吴用哪哪都高兴!

苏武出大帐之门,往北去看,又在皱眉,也不知那打杀刘法的李察哥麾下党项主力,来是不来……

若是他真沉得住气,真就不来,那也麻烦得紧。

苏武也知,李察哥,当是个大敌!

要主动一点了,不然李察哥许真不会来!

(兄弟们,九千二,很久没有么么哒了,么么哒一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