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 第252章 得办,得办好!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第252章 得办,得办好!

作者:祝家大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30 22:48:3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同为中书侍郎的白时中此时也开口来言:“臣也附议!”

随之,只看得左右此起彼伏之声,都是附议……

王黼此时也在左右去看,他上台时间也不算短了,却还是第一次感受到了一种切实的东西,那就是他的超晋八级,当真是一种空中楼阁,此时朝堂上下的之言,便是王黼权柄还差得远的写照。

就看天子也点着头:“如此论功也算公允,那就这般再议一议,嗯……先说说童枢相与谭稹,再说说苏武,以至于还有赏军之事……”

天子有些急了,不是着急,而是高兴之后的一种状态,按理说这件事,应该要等童贯回来一起商议,毕竟童贯是领兵主帅,童贯对前方各人各事各功更加有发言权。

但天子也并非完全不知道这一点,他只是先论一论主要三个人,也并不涉及下面的具体官员军将。

说来说去,天子就是想对身边的人表达一种爱意,第一时间,给这三人加恩,如此,这不就是体贴入微吗?

三人岂能不感动?

乃至,其实天子心中,已然有了一些定数,问只是一个程序,他有主意在心。

只听得蔡京来答:“陛下,老臣以为,童枢相这些年来,为北伐之事不知耗费多少心血,前后奔走自是劳苦功高,如何封赏也不为过!”

天子闻言就笑:“正合朕心,真说北伐燕云之事,那真是好几年前,童枢相就在筹划其中,早早也与朕说过此事,前前后后,备战整兵,朕都看在眼里,如何封赏当真都不为过,那朕就说一说,燕云十六州,千古之功勋也,童枢相早已是国公之尊,朕以为,此番进郡王,如何?”

这话一出,满场一片嗡嗡之声,连王黼都吓得一跳,不知多少年了,哪里还有非宗氏进王爵的?大宋朝在开国之后,更也没有生前进异姓王的……

这事,其实超出了在场之人的想象。

众人还在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却是蔡京第一时间答了话语:“陛下,此封赏,公允也,童枢相如此之功,不为过!”

王黼便是一愣,他此时此刻,也看不懂蔡京的操作了。

天子大喜,点头来:“那就议一议!”

还议什么?蔡京直接开口:“广阳郡王,陛下以为如何?”

“好,好得紧,就这广阳郡王!加恩的旨意,散朝就发!”天子享受的是这一刻,是加恩之后,被加恩的人对他的感激涕零,是天下人对他恩义无双的认可。

王黼还是懵的,蔡京看他一眼来,他才反应过来,连忙点头:“遵旨!”

这事,得王黼这个宰相去办,中书门下的文书,天子的印鉴,诰命与规制的制作……

天子大喜,其实对人好,是能有快乐的,只管再问:“谭稹呢?”

蔡京微微抬头看了一眼天子,心中稍稍一转,开口来:“谭相公嘛,功劳也大,与童枢相比起来虽是后进,但几番领兵上阵之事,他都不曾有何差错,功劳也有,此番更是辅助童枢相督军,建如此不世之功,而今童枢相已然年岁不小,朝廷要想的是枢密院接班之事,选来选去,不免也是谭相公第一,那就签书枢密院事,如此以为枢密院第二,陛下以为如何?”

天子岂能不喜?甚至也说:“与捷报同来的,还有童枢相与朕的信件,说那谭稹,童枢相也有此意,再好不过!另外再加国公之尊,如何?”

“甚妥!”蔡京点着头,也回头去看,在场点头之人一大片!

天子满意非常,蔡京每一语,都说到他心坎上了,不免又开口:“再议再议!”

再议谁?自是苏武了。

蔡京点头,他等的就是这个时候,童贯这个老帮菜,年纪到了如此,又得了这么大的功勋,怎么加恩都无妨了,别是郡王,亲王给他,也不在话下,他也无儿子,爵位也不过是个摆设,一死,万事皆空而已。

谭稹,正也是童贯的继承人,枢密院里,本来也打算的是谭稹的事,谭稹向来也懂事,无妨。

到了苏武了,蔡京开口:“再到苏学士,童枢相是领兵之帅,苏学士此番是领兵之将,领兵在前,战得两场,一场归义小城,唉……真说起来,其实其中也有差池啊,按照陛下与朝廷的意思,大军入辽,当以人心为主,刚入辽就是归义城,何以立马就围城而战?”

天子闻言也是皱眉,这个问题,他其实也想过,只是被胜利的喜悦给盖过去了,此时蔡京又来提醒,不免多想几分。

却听张邦昌来接太师之语:“不免是年轻人心浮气躁,一时贪功,倒也算不得什么事,只待到得涿州,这不就全城归附了吗?”

天子听来,连连点头:“张侍郎所言不差,如此大战,许也是苏武在前线领兵,一时也有担忧,所以先动了兵戈,仓促开战……”

蔡京回头看了看张邦昌,点了点头,再转头来说:“许也是这个道理吧,不免也是苏武对我大宋之恩德,对天子之仁义,心有疑惑。他许是不信,以我大宋恩德天子仁义,可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倒也算不得大错,想来他战完这一场,随后就看到了燕云之民愿归附大宋之心,也看到了那般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场景……”

天子闻言就笑,笑着点头不止,那涿州何等坚城大城,从大唐开始,那里就是军事重镇,却是兵不血刃开城归附了,这还能不是大宋恩德天子仁义?

这还能不是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这种感觉,作为天子而言,真是太舒爽不过,甚至赵佶不免也想,许来日,有辽人典范在前,党项西夏之事,不免也是如此顺顺利利。

如此,岂不就是苏武口中所言,再复汉唐!

天子抬抬手:“接着议!”

蔡京点头,接续来说:“再说这良乡之围,那自是辽军在后,捷报所言,是几千骑,想来多是契丹奚人之兵,非我汉人,不免也是强弩之末困兽之斗,这一战,前锋军是八万精锐之军,苏武带八万军精锐军,与契丹几千骑战,自是没有不胜之理!还有那郭药师八千怨军协助在侧,想来是碾压之势,辽人毫无还手之力!此何也?”

蔡京转头,便问众人。

张邦昌岂能不开口:“此我大宋之威势也,此天朝上国之威势也!国强民富,兵强马壮!陛下登基二十载来,那是为国为民为社稷,日夜操劳,兢兢业业,此长久治国之效也!”

蔡京便又回头来:“此言大善,国家之强,兵威之盛,说那些兵盛之千古一帝,一说秦王,奋六世之余烈,更有自发进取!一说汉武,也是历代之积攒,一朝而起!如今亦然,不免也是历代祖先之余烈,陛下日夜之操练,锐意之进取,方有今日鼎定之全功!”

天子听得嘴角又往后脑勺去了,却还来说:“诶,此说军将之功,说苏武!”

蔡京点头:“便说苏武,领兵有方,代天子宣威,成效显著,鼎定全功,合该升迁,可为……京东两路宣抚司副使!”

王黼心中一惊,他看懂了,刚才童贯封王,谭稹入枢密院,好似都在为此时苏武在做铺垫一般。

只抬头去看天子,天子倒是稍稍愣了愣,却也并未立马反驳,而是沉思起来。

显然,刚才那两人,太合天子心意,好似如天子肚子里的蛔虫一般,轮到苏武了,显然不太那么合天子心意了。

但刚才天子答得爽快,要多高兴有多高兴,要多开心有多开心,此时,天子不合意,却又并不立马开言……

这是什么手段?是拿捏纯真天子的新办法?

却听蔡京继续来说:“陛下容禀,我朝规制,乃至历朝历代之规制,到朝廷中枢为高官,不免就要有经略州府之经历,老臣所念,苏武来日,定当也是前程远大,往后封侯拜相许也不在话下,他如今也是学士之名,岂能无有地方州府经略之履历,有此履历,来日中书也好,门下也罢,岂不水道渠成?便是台谏言官,也说不出二话来……”

天子便也抬头,一时还未出言,便也还是权衡思索。

蔡京再来言:“苏学士年不过廿三,廿四?我等老迈,已然六十七十,皆知他才能出众,来日必是朝堂栋梁之士,越是这般,越要稳固根基,前程与他,那是无有二话,但家国社稷之大事,兵事之事其一,只念他当真学得一身治国理政之能,如此,将来社稷之重,才可真正托付。”

白时中也来接话:“太师为国之计,竟是如此长远,实在教人敬佩啊,廿三之年,以那苏学士之才能,三五年去,自是治国理政之道,大有长进,那时也不到三十年岁,那时节,入朝而来,身居高位,这是何等之荣光!”

天子听得慢慢点起头来了,真是哪哪都为苏武着想,都为家国社稷着想,一句不假,便是此时天子想来,也觉得该当如此。

越是寄予厚望之人,那就越是要打磨培养,这是严厉,也是长辈之人对后辈的真正爱护。

天子便也点头:“那……就这般,但要加恩,乃至,朕还要与苏卿亲笔去信一封,语重心长教诲。”

蔡京直接来答:“可加郡公!”

大宋爵位十二等,分别是亲王、嗣王、郡王、国公、郡公、开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

郡公位列第五等。

天子也问:“哪个郡名?”

蔡京好似都想定一般,只管来说:“既是山东,自是琅琊郡公。”

“好!”天子舒服多了,甚至也在想苏武的未来,如今苏武,枢密院直学士,京东两路宣抚副使,琅琊郡公。

来日,不得三五年,观文殿大学士?中书侍郎?参知政事?鲁国公?齐国公?

倒也不慢!这般加恩,与别人比起来,那算得上极快了!

天子勉强满意了,又道:“说赏军之事!”

蔡京只管一语来:“二十万军,可赏八十万贯!”

“好!”天子大喜,满意非常。

这满意不是假的,开战之时,整个军资,不过一共四百万贯让童贯带去。

而今天子一赏,就赏八十万贯,八十万贯何其多也?岂不闻,东京之兵,一个月也不过一两贯钱。

一次就赏两三个月的工资,这份手笔可不小,天子的恩德,那真是大了去了。

再说,这一战,也没打什么,二十万军,主要就是走走路,天子加恩,就发了两三个月的工资,这是天子多大的恩情?

也说这朝廷度支,真也困难,这八十万贯,也是极大的数目。

还说,在朝堂诸公看来,在天子看来,这八十万贯赏军之钱,那些军汉一人得了四贯去,当也是高兴非常。

平常里在家中,赏赐奴仆,一人赏得几十钱百来钱,哪个不是千恩万谢的……

真要说而今有什么不同?自是苏武不同,苏武这厮,胡乱扰乱市场,市场黑手,只是京中这些相公们与天子都不知道这些军中小小细节而已。

朝会之事,便算议完了,朝会也未散去,众人自还要分享喜悦。

在场之人,有名有姓的,这回哪个不是青史留名?

真说史书,此般当记个什么?将来定是有那一词,叫做“某宗中兴”,或许也还有词,叫做“政和之治”、“宣和之治”?

然后,细数当时名臣,什么蔡京王黼张邦昌白时中,就问哪个不是?

往后史书之上,天子立本纪,名臣立传,今日朝堂,哪个不喜?

也说宫城之外,苏家府邸,枢密院派的差役飞奔来报喜。

程霁月岂能不是喜出望外?

带着扈三娘与顾大嫂,那是赏赐连连,赏赐报喜之人,也赏赐家中奴仆,家中奴仆也是喜不自禁。

不仅仅是因为这点赏钱,更因为这家门之昌,奴仆岂能不跟着大受其益?便是看个门,都能是肥差。

顾大嫂在吩咐煮鸡烧鸭买羊肉,扈三娘只管带人去打酒。

三个女子坐家中,自也推杯换盏起来。

顾大嫂欣喜在说:“此番大功,相公自当高升连连,想来我家那口子,定也是有得升迁了,倒也不知,这回能不能也弄个将军之名!”

便也有看扈三娘,又笑:“还有你家兄长,你家兄长便是相公还未真正发迹之时,就跟在相公身边听用,而今里,也到六品了,再立一功,怎么也当有个将军在手!你扈家本就是豪强之家,要人有人要钱有钱,此番岂不门楣也高起来了,哈哈……”

扈三娘自也是喜,但她不比顾大嫂那中年妇人的性子,只道:“便是有个将军了,也算不得什么呢,咱京东,便是咱东平府,此番将军之家,想来不知多少呢……”

便是顾大嫂又去看程娘子,笑道:“程娘子这辈子,可就好了呢,好得紧……”

程霁月早已不再是少女模样,挽着妇人发髻,虽然面容上还有几分青涩,但模样上已是体态端庄不少,也是近来太子妃那里多受了熏陶……

便也端正在坐,即便吃酒,也要保持一点仪态在身,却又莞尔一笑,只道:“别的无甚多想,只念此番燕云一归,往后就不再有战事了,再也不打仗了……”

如此一说,顾大嫂不免也是点头:“是啊,以往在登州,不打仗,便也在家骂,骂家中男人无能无用,混来混去,混个小小官职,拿点微薄之资,还要我这妇道人家抛头露面去多弄些营生来,而今打仗了,升迁连连,相公大义,挣得也多,我在家中,那是日夜难安……”

程霁月喜是喜的,却是酒来几盏,心底里的忧愁也出来了:“这便是那诗里有云,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燕云之喜,是家国之喜,天下之人岂又知,咱们军将人家,日夜之愁……夫君每每上阵,妇道人家,哪夜不曾惊醒?”

“唉……”顾大嫂自也同感,悲喜交加许就是因为酒,不免提杯再来。

程霁月也吃,却也来说:“我把这般心意说与那些高门妇人来听,说与那些高门女子来听,他们还笑我,只道我是炫耀卖弄……说我这苏程之家,短短时间,可就敌过了人家往上数去好多代的余荫……”

“这京城里,哪里有真正的军将人家?却又哪里懂得军中之苦?只以为咱们家的男人,只管是往那战阵将台一坐,左右呼和几番,挥着大手,就得了功劳呢。大娘子往后不与她们多说这些就是……”

顾大嫂在安慰,便也懂得这些东京高门家中的妇人之想,不免都真以为领兵打仗,只如话本戏文,点了兵,出了门,大帐几言,将台一坐,几番命令去,士卒往前冲杀,功劳就到。

扈三娘却是一语来:“与其这般在家中担惊受怕,我倒是更愿随着他们男人上阵去,随着相公出生入死去,只管生死就在眼前,死也罢了!”

却是程霁月转头看来,看着扈三娘,上下去打量……

顾大嫂却也打量去,便是她开口问:“三娘昔日,如何与相公相熟?”

这事吧,是个八卦,昔日里,相公不过阳谷县一个都头,与本地豪强交好,那也正常,与豪强家中女子交好,这就奇怪了……

乃至,相公一语去,这位女子当真就来奔走,护卫在知府相公之家……

却见扈三娘来答:“那时节,与相公在扈家庄相遇,比试过武艺……”

“哦,原是这般……”顾大嫂点着头,又笑问:“那定是输了。”

“嗯……”扈三娘脑海里,回忆的片段也就有了,只管一想去,想得好多来,甚至也想得打马在苏相公跟前来去耍弄的场景……

顾大嫂看着扈三娘,陡然一语:“吃酒!”

“吃酒吃酒……”扈三娘连忙去抬杯,甚至有几分慌乱,生怕刚才自己暴露出了一点什么来。

酒慢慢在吃,今日东京城,不知多少人在吃酒,便是连天子都在吃酒,那些相公们,个个都在酒桌之上。

今日之喜,当也该是普天同庆。

燕京城里,正也在忙,忙着要弄个大场面,天子南去的大场面,要让故旧臣子,满场百姓,与天子哭成一团!

跟着天子十里二十里去送,哭得一路泪水流淌能汇成河流。

这也是苏武故意如此,燕云之民越念故国,越念天子,就越恨女真,天子诏书之下,苏武这兄弟家来帮衬的,就能越得民心……

这事得好好弄,得计划好。

不免也有各处军情飞奔而来,天子诏书一到,自是一个城池一个城池在开。

只待城池皆开,兄弟家的感情就要来了,苏武得发粮发布,这事也得赶紧做,别的地方是指望不上的,指望京东两路,还可指望一下大名府李纲,然后,就只有指望苏武口袋里的钱了。

吴用那搜刮之事,已然也要开始,人手都给配得足足,乃至还要李处温也出些人来配合。

苏武作为老板,就只有两个要求,目的上,要多,要很多很多,手段上,要体面,要体体面面!

吴用那是焦头烂额,在他看来,这老板就是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这不是为难人吗?

吴用也知,不为难人的事,怎么能显出他手段之高?能力之强?

得办,得办好!

夜深,差事忙碌一通,便是童贯与苏武对坐,独独两人,再无旁人。

二人也有几杯小酌,忙碌过后,不免也要说点掏心窝子的话。

是苏武来问:“枢相,这镇守燕云之事,不知枢相如何打算?”

童贯此时不比苏武,心情上心态上,极其放松,只管说来:“那只看官家如何定夺了……”

苏武此时,早已感受到了童贯这种状态,心气散了的状态,只问:“枢相往后,当真不管事了?一心颐养天年?”

童贯点头来:“此燕云之酒,不比我大宋美味啊……子卿啊,老了,当真老了,六十有七,六十有八了……你说,我还求什么呢?我无儿孙,真说起来,待你当真如待儿孙呐,但你也不需要什么照拂了,其实呢,我也不知真有儿孙会是个什么感觉,这辈子是感受不到了,我看你来,你比我年轻时候可强得太多,如此,不颐养天年去,还待做甚?”

苏武皱眉来,一语忧愁:“枢相啊,许一切,并不如枢相想得那么好!”

童贯笑着摆手:“你放心,只待我入京去,亦如头前那般,我往天子当面去说,许你个签书枢密院事,不在话下!”

苏武点头:“白日里,枢相与众多军将相公们,也是这么说的,我岂能不信?军将们个个也喜,便是想着我入枢密院,他们日子更也好过,都是同生共死的兄弟,都信得我来,只管我在朝中,他们也喜!都说枢相恩情之大,此生我自也不能忘怀!”

童贯摆摆手:“逢年过节,来看看我就罢了,与我吃上几杯,哈哈……”

苏武却还是皱眉:“也怕,也怕啊……”

“怕什么?而今还怕什么?天子对你,那也是欢喜得紧,可不是因为我帮你去天子那里说个签书枢密院事的官职,才觉得你不需照拂了,是天子对你欢喜,我才觉得你不需旁人照拂了……”

童贯说来,小酒在口边轻轻来抿,他年纪大吃不得多,但此时又想吃要吃,所以一盏分作几口来。

“许是枢相近来多喜,喜便也忘了忧去,少了几分思索,你不在京,而今我不是那军将,是此番之副使,许朝中已然在议,朝中之议,不外乎正使副使三人……”

苏武话语在说,也看童贯。

童贯笑着摆手:“哎呀,且吃酒,你放心,只待我带着辽天子回京去,你的事啊,跑不了的,此番如此之功,哪里还有二话?”

苏武不言,那就吃酒吧!童贯真的不一样了,那就随他去,开心就好。

苏武刚才之言,便是当真心中有数,他知道,蔡京之辈,岂能放过机会?

也说这战事,这战事吧,真看纸面,军汉军将,其实谈不上多大功劳,苏武心知肚明。但不免也是那句话,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这伐辽的故事,真把事情如实说起来,也没什么精彩纷呈,世人听故事,若是听得一万兵大破十万敌,那自是激动不已,牛逼牛逼,厉害厉害,无敌无敌!

若是如苏武这般,二十万军,步步为营,打了个几千骑,这故事听来,哦,胜了?不胜才奇怪呢。

但世人哪里又知,世间真会发生二十万军被几千骑打得尸横遍野之事?即便知道,那也是以前的故事,那是那故事里的人是傻逼!

苏武其实不难受不烦恼,有些事,不得不想,有些事,未必不好。

世人之视野,都是从上至下的,都以为权柄在东京,大事要事,前程前景,都在东京。

但苏武视野不同,他的视野里,是从下至上的,他的权柄,在地方,在那些泥腿子军汉,在地方上的人心民心。

他唯一担忧的是,自己不能回到京东,只要能回京东,再好不过,许多事,经营与发展,他在当面,更来得直接,更来得方便。

若他在京,本就是时不我待之局,自还有很多不方便,乃至效率低下。

与东京那些虫豸为伍,一来心情不好,二来效率低下。

三来,许还真一个不慎,要着了那些老家伙的道,每日来来去去,占据苏武脑海里的事,都是应对应付这些事,着实疲惫。

不如归京东去,一心谋事,来日战事不可避免,来日,这大宋朝,还能有谁?

乃至,苏武与天子那点事,有时候,距离还能产生美,白月光就是最好的,不用日日相伴,日日相伴,反而可能生厌。

许不全是担忧天子对他苏武生厌,而是苏武担心自己,怕自己厌得越来越多了,一时忍不住当场要发作!

只看童贯满脸是幸福,正在吃酒,吃得是摇头晃脑,哪哪都美。

苏武也想,圣旨可能就要来了吧,当就在路上了……

(兄弟们,晚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