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 第250章 走走走,快快快,往北去,去燕京!

那骑士飞奔而来,自就被城门之处的人拦在当场,只听得枢密院相公在城楼上,脚步飞快就上。

一边上一边朝着城内去喊:“大捷,苏帅前线大捷,燕京大捷!”

却看那童贯已然走到了台阶之处,瞪眼就问:“你说哪里大捷?”

那骑士正在上台阶,抬头一看竟是枢相在上,连忙拱手:“禀枢相,燕京城大捷!”

“哪里?”谭稹探头也来问。

“燕京城,燕京城大捷!”骑士也是激动不已,拱手之后,三步并作两步往上去。

就看童贯,只感觉一股子热血往脑袋顶上涌去,涌得童贯是头晕脑胀,抬手一扶那城垛,口中嘟囔一语:“哪里就到了燕京城了?”

谭稹连忙也来扶童贯:“枢相,好似真是燕京城啊!”

那骑士已然把系在胸前的竹筒取了下来只管打开盖子,拿出报捷文书:“枢相快看!”

谭稹下意识也伸手去接,倒是手伸到一半,童贯的手伸出来了,他连忙把手又收了回去。

童贯接过文书,只管看了火漆印鉴,再把火漆一去,打开信封,取出信件,一套动作,行云流水,却是双手之间,又微微在颤……

看,快看,什么顿首拜见,什么枢相安好……

不看不看,赶紧往下看……

大军入燕京……

“哎呀……”童贯一口气舒出去,微微闭眼一下,再睁眼,再看……

“真入燕京了……哦,在燕京城外大胜辽骑,困住辽军……哎呀,好好好,苏子卿当真好将帅,好得紧,他领兵在前,着实教人放心,真让人放心得紧,大胜大胜,燕云光复……”

童贯一手撑着城垛,一手拿着信纸,时不时拿起来又看一眼,好似生怕纸张上的字会变,更又往天空看了看,低头再看了看。

又激动而言:“子卿教我去燕京,哈哈……子卿教我去燕京,走走走,备车备车……”

便看童贯脚步就往台阶而下,谭稹扶着左边来,那骑士连忙往右边去扶,好似架着童贯就往下走。

童贯还要说:“快快快,快些快些……”

那骑士岂能不快?当真就使劲去架着童贯下台阶,童贯口中哪里还能不说话:“史书留名啊,一百八十余年之燕云,史书万代,子孙万代,青史来载,哎呦,快快快,车来车来……”

车自是就在城门之旁,只是这远行之事,那准备可不少,护卫军汉,来去游骑斥候,乃至粮草辅兵……

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童贯如果动身,还要去信各方,把自己的行踪与日程要与各方说得清清楚楚,便是让各方都能及时找得到他这个指挥中枢。

若是指挥中枢“失踪”了,那还了得,真论起来,后果不堪设想。

不过,此时此刻,童贯都不管了,只管往自己车架里钻:“走走走,往北去,去燕京!”

一旁是谁?自就是苏武的大舅哥程浩,程浩急了:“枢相,还待……”

“待什么待?走走走,只管让他们快来追,公文之事,车内来写,走走走!”童贯连连挥手。

程浩愣了愣,那就吩咐吧,开口去喊:“走走走,快快快,往北去,去燕京!”

这边车架当真就动,程浩还往后面喊:“快去知会……索超将军与张清将军,着他们带麾下骑兵速速赶来护卫,再让他们的步卒跟在身后,辅兵辎重一并跟来,莫要拖沓!”

身后自有亲卫去奔。

此时,倒是有点搞笑之事,那车架当真在走,身后有一人来喊,正是谭稹,他刚才是愣了一下没上车,此时不免就喊:“枢相,我还没上车呢……”

程浩立马来言:“等一等,好教谭相公上车来。”

只待谭稹上车了,童贯还在车上笑:“你自坐你的车就是啊……”

谭稹也来笑:“如此时刻,一人坐车,有何趣味?枢相此番,真是天大的功劳了!”

谭稹如今,这心态真是大变,昔日里在江南,那真是意气风发,只以为自己当真就要一步登天了。

而今里,自完全不同,再看童贯,着实只能仰望了,说羡慕不是假,羡慕童贯太多……

羡慕童贯麾下真的有这么一班骁勇军将效死,羡慕童贯此时此刻,只管稳坐雄州城,前方燕京就下,载入史册的功劳已然就到手……

羡慕童贯早早提拔重用了那苏武,那苏武当真如此尽心尽力,搏命厮杀……

嫉妒与羡慕,一线之隔,却是天差地别,谭稹许也知道,自己再也没有了嫉妒的资格,唯有羡慕了……

程浩便也钻进了车驾里,伺候童贯公文之事,先要与东京再去报捷,还要取信前后各处军将,自己哪一日什么时辰从雄州出发的,走的哪条路,去哪里,来的书信往哪里送……

这个时代,就是这么麻烦……

自也是程浩执笔来写,一边写,也一边激动不已:“枢相,这般不世之功,此番……”

程浩话说一半,便是而今也有几分城府在心,不能是那年轻人一般随口乱说,便又把话收回来……

童贯哈哈笑来:“无妨,此般不世之功,自当是如何封赏也不为过,你程家而今呐,东京高门也,那自是风光一时无两!”

程浩嘿嘿一笑:“许都是侥幸所得……”

童贯摆手来:“怎能是侥幸?人与人之间,自是情义相通,你待人好,人待你好,不论什么时候,不论是哪般的世道,此理皆同,这不是侥幸,这也是你程家该得的……”

程浩点头,心中觉得很认可,只看童贯一眼,又去想那妹夫,想得几番来,心中莫名有一种甜美舒爽之感,便是车驾稍稍颠簸,他提笔写字来,也是下笔如有神。

也听童贯再道:“你小子啊,此番回去了,不,不等回去了,正经枢密院承旨,说升就升!”

程浩坐着,也连忙躬身一礼:“拜谢枢相抬举之恩!”

“此番该你的功劳,前后之事,你忙碌得从无差错,乃至后勤辎重之事,你也多有参与其中,日日禀报,尽心尽力,着实堪用之人也,往后这枢密院啊,外有苏武,内有你程浩,我大宋之军事,无忧也!”

童贯说得认真,不论哪个组织,都有一个干部梯队,这枢密院里的干部梯队,那还用选?

但这话,童贯不是说给程浩听的,而是说给谭稹听的,童贯其实有预感,童贯毕竟年老,未来,十有**就是谭稹接任枢密院,这事不全看功劳。

真论功劳,此番谭稹为副使,纸面上的功劳也不会少。

其实还是说的大宋而今的制度,阉人监军,在外,但凡作战,必有监军,昔日童贯就是这个差事到处跑,而今谭稹也是这个差事到处跑,天子之心,也就不难猜了。

谭稹也不曾真犯过什么错,虽然南征北战的,功劳并不是主要,但他只要不犯错,这事就差不了。

至于苏武,这天大功劳如何封赏,必然不可能直接往枢密院使去,最多最多,签书枢密院事,当然,也大概就是副使了。

往后的战事,童贯预料不了,童贯也觉得自己没那么多时间看到未来了,也就看不到苏武将来到底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前程前景。

但这一步走到了,苏武与程家,也就算是在朝廷里站住脚了,往后不必什么人照拂,也当有他们的一份立足之地。

只在童贯看来,一切,也都完美了,完美的开始,完美的过程,完美的落幕。

谭稹自也听得懂童贯的话语之意,他得表个态度:“嗯,枢相说得在理,往后啊,枢密院里,内有程承旨,外有苏学士,兵事无忧啊!”

这也是谭稹的投名状,他给童贯的承诺,如此,看似漫不经心,其实也是达成了某种交易。

童贯之意,你按照我说的来,来日我也不给你下绊子,甚至也帮帮你。你若不按照我的意思来,至少我童贯活着的时候,你谭稹的日子必然好过不了,枢密院的事,也还待在天子面前去两说。

此时谭稹如此来言,童贯自也点头笑道:“谭相公啊,枢密院里很多事,路上容我慢慢与你来说……”

童贯为何忽然交代这些事?

许就是六十七八岁的心气在这一刻,陡然就没了,最后一点心气也没了,也是这回之功,回去之后,童贯之荣,自也是无以复加,乃至什么郡王之位,也不是不能想。

心气一散,再想什么呢?那就是光荣退休,不用干了,不用操心这些事了,人生高光到了顶,别无他求。

自就要开始安排“后事”,谭稹就在当面,岂能不先安排谭稹?

谭稹只管点头:“后进末学,若是能得枢相指点一二,那真是再好不过,大恩大德,铭记于心!”

谭稹现在也明白了,什么这相公那相公,要想在枢密院搞点事,别的谁来都没用,谁的话都是大饼子,唯有当面童相公才是正主。

把正主拜好了,伺候好了,后面的事才好说。

童贯笑着点头,却忽然又一语来:“也不知官家得到捷报,该是何等的高兴!”

谭稹只管来说:“那自是咱官家这份文治武功,自也是千古一帝之名也!咱官家之喜,当比咱们还要多得多……”

“哈哈……”童贯笑着,浑身上下,说不清的畅快非常,童贯转头又看了看正在奋笔疾书的程浩,说道:“要不……这般,承旨还是小了,都副承旨吧,上个从五品,穿个红袍!”

“嗯?”程浩抬头来看,脸上惊喜自不用说。

官场之上,红袍,就是个分水岭,许多官员一辈子的分水岭,换句话说,上了五品,就可称为高官了,出去当个知州知府,回京那也是一个衙署里中坚力量,也就有了再往上走的渠道。

往上走,从四品、四品,出去就是转运副使或者转运使之类,入京那也是一个部门里的实权人物,见天子那是家常便饭,再升,那就是三品,一方大佬不在话下。

童贯之想,就是趁着天子高兴,超晋之事,当是不难,与其等着,不如趁此机会,一步到位。

童贯也怕自己时日无多,还怕往后这般的机会不多了。

程浩自就又要来拜,却是童贯抬手:“不必,你只管办差,速速办差!”

“是!”程浩按捺住心中无以复加的狂喜,只管赶紧干活,活干好比什么都强。

谭稹一旁笑着说:“好事好事,如此不世之功,超晋当也不难!”

便是都知道天子是个什么性格。

谭稹又来说:“军将之赏,枢相以为如何?”

这事,是他们立马要考虑的事,这事也繁琐得紧。

童贯只管大手一挥:“且看子卿如何来报就是,只要子卿报的,一应都允,谭相公啊,这也是枢密院里人心之道也,你来日啊,但凡如此,麾下军将自对你无不用心!”

谭稹连连点头:“记下了,铭记于心。”

却是忽然谭稹面色上又尴尬一二,便是反应过来了,又道:“枢相,我不是那般意思……”

童贯来笑:“无妨,此番我算是功成名就了,回京之后,许就不怎么理事,这官名兴许还留,但这枢密院里的事啊,该是你了……”

这话当真口中说出来了,只看谭稹脸上,那激动溢于言表,本还是坐姿,立马爬了爬,双膝就跪,躬身大礼来:“枢相,枢相啊……晚辈……晚辈拜谢枢相大恩大德!”

激动狂喜只是其一,还有一事,只期望童枢相可万万不要改变主意。

童贯只是摆摆手:“不必如此,这枢密院若是真到你手,万万不要弄出差子来!”

“万万不敢乱来,枢相放心,晚辈再拜恩相!”谭稹换了说辞,恩相在口。

读书人兴许做不来这些跪拜谢恩之事,但太监却做来再寻常不过。

“好了好了,你啊,也不要记子卿昔日那些小小过节,当与他好生相处才是,他这个人,最是感恩,只要你待他好,他待你,自也不会差,军中哪个不说他义薄云天,昔日小小捉弄与你,不免也是情义所致,他是为我鸣不平,你当时知晓这些的……”

童贯语重心长。

谭稹此时,只管点头来应:“岂能不知?哪个不说苏帅义薄云天?昔日是我失礼,岂能怪他?如今拜了恩相,我自与他,是自家兄弟,亲近还来不及!”

“好,这话不差!”童贯很满意。

却听身后健马轰鸣而来,程浩停了笔,探头出窗去看:“是那索将军与张将军拍马赶来了,倒是来得快,拢共七八百骑……”

索超与张清,本被苏武推荐在大名府知府李纲麾下听用,便也是押运粮草到得雄州,因为与苏武的关系,自也就拜见了程浩,也引见到了童贯当面。

而今,恰好来用,便是旁人着实信不过,这一路去,许也还有一些什么乱兵乱民之事,还是要用自家人放心。

至于雄州那什么十几万大军还要开拔,也不知还要拖沓几日去,只管军令送去,容得他们慢慢拖沓就是,许多事,连程浩都知道,强求不来。

索超与张清到得车驾旁来拜见,车窗里,童贯倒是笑脸看去,点头来说:“路上就拜托二位来,要快走,早间早起一个时辰,晚间不到落夜不宿营,一路也不进城,快快到得燕京城去!”

“得令!”二人拱手,退到左右。

只管是二人对视一眼,脸上就笑,捷报是路上来的时候听到的,此时又到枢相当面伺候。

当真是喜不自禁,喜的是苏武之大功,喜的是这前程好似到处都是……

那雄州城头,一个老汉正在爬阶梯,爬上了城头上,他正了正官帽,往北看去,看得几眼,就是老泪纵横。

口中连连有语:“好啊,好啊……”

老头就是负责从京东两路往雄州运粮运物的后勤主管宗泽,许多人此刻的激动与欣喜,多是在前程荣光之类的事情……

却是老宗泽不同,他话语没有多少,只是站在城头远眺北方,他激动并不多,而是心中感怀无数,一百八十年燕云在外,此刻归来,他看到了,他当真活着看到了……

他泪流满面去,是那一颗读书人的忠义之心,是他读了一辈子史书里无数悲剧时刻的抚慰,是这个民族筚路蓝缕千百年来的一种欣慰……

他转身去,再攀城楼,城楼实在不低,他要攀最高处去,哪怕上去的阶梯越来越陡峭,最后是那简易木梯在架,他也手脚并用来爬,爬得气喘吁吁。

再从射孔北望,望得出神,好似一眼就能望遍燕云十六州,驻足良久,天黑还不下来。

捷报在传,传遍雄州城内外,再往东西南北去,如野风在舞。

更也随着军中送信的快马,路过一个一个驿站,换马再奔去,往那河间府去,往那真定府去,往大名府去,往齐州去。

有一首杜甫的诗:剑外忽闻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蓟北是何处?岂不就是燕云之地?也是昔日杜甫经历的安史之乱中那安禄山作乱之起。

大名府里,得知消息的李纲,就在府衙里吟唱此诗,涕泪俱下自不用说,只管还喊:“取酒来!”

酒来也不用菜,说饮就饮。

那前事,太宗皇帝赵光义,昔日北伐也想去燕云,那时节,正是一扫天下之兵强马壮,筹备数年,岂不是也是如此数十万兵去?

最后,一败涂地而回,天子仓惶而逃,甚至也说太宗皇帝赶着驴车而奔……

这大名府府衙里的差事,李纲做得很难,各处皆难,但他不论多难,也想尽办法筹措粮草让人往北送去……

此时捷报而来,李纲便是酩酊大醉也还要喝,只是身旁竟无一个知己好友能够作陪,口中嘟囔不止:“苏学士啊苏学士!遥遥一盏,与你同饮!”

齐州城里,那张叔夜只听得府衙之中陡然热闹吵杂,他正骂人:“何事吵杂,府衙之内,成何体统?”

班房门口赶来之人几语就说。

张叔夜手中还握着笔,脚步就奔了出来,只问:“何处捷报?当不当得真?”

“当真当真!相公,报捷之人就在头前饮水,是宗老相公麾下传信的快骑!”

张叔夜夺路而去,过个门槛,鞋子一绊,踉跄几步站稳便接着跑,鞋子还落在门槛之处。

外衙那快骑寻到,只管来去几问,张叔夜便是大笑不止,笔在手中来去挥舞,墨水滴落点点在脸,岂能不是手舞足蹈:“苏学士好啊!胜得好!胜得极好!”

消息如风,满城在传,百姓闻之,上街来贺,官员闻之,就去取酒。

却还有一处大宅就在趵突泉旁,大宅连绵,一个小厮从门口进去,边走边喊:“燕京大捷,苏帅大捷!”

只待他一进院子一进院子去喊,喊了许久,才喊到李迒耳边,便也就喊到了李清照耳边。

姐弟二人同时奔出房来,只管去问,那小厮答来答去,只知道是苏帅大捷,进了燕京,旁的细节他是一点都不知道。

便是李迒来气:“你这……”

却也气不出来,只管说:“去领个十贯钱的赏!”

这赏赐可真多,那小厮高高兴兴跪地就拜,千恩万谢。

李迒便就来说:“姐姐,我去府衙里,我去问个细致的来说与姐姐听……”

“嗯,好,速去速去!”李姐只管摆手,却是一只手又捂住自己的胸口,便是胸口里的心跳,加速得飞快,一直在等,就等这个消息了。

也怕,也怕有那不好的消息,兵败之类,乃至……不敢多想的事。

终于是等来了!

等到了!

李迒飞奔出门去,那府衙里正在饮酒,按理说,府衙里是万万不能饮酒的,张叔夜何等刚正之人?

但张叔夜带头来饮!

只管李迒一来,张叔夜起身就招:“你也知道了,来来来,快来饮几杯。”

李迒哪里抗拒得来左右官员都来拉拽?只管上前去,提杯就饮,这里倒也有菜,只是筷子在手,菜还没吃一口,五六盏下了肚,也是李迒自己也激动不已,四处来问,左右来说,细节多了去了,说了就喝,喝了又听……

张叔夜许是多饮了几杯,话语失了一贯的严肃刚正:“我就知道,昔日里,我在济州第一次见得苏学士,就知道此人着人不凡,治军严谨非常,打仗更是凶悍无当,这般人就该节节高升,就该重用,如今已然领大军北伐燕云,一战得胜,国之大幸!”

李迒便也来说:“那是那是,我早就知道,此番定是能大胜的,你们可知我也出了不少钱呢,也不知舍了多少脸面出去,我就知道,这些钱财脸面不白舍,哈哈……此番之功,多大?诸位,你们说,苏学士多大的功劳?”

张叔夜带着酒意,只管往天上一指:“天大的功劳,不世的功劳,说他多大都不为过!太宗陛下不成之事,没想到,在咱们眼前做成了!”

“哈哈……吃,吃酒!”李迒满上一盏四溢而出的酒,只管往喉咙里倒,肚子在喝,脖子肩膀也在喝。

“再吃再吃!”张叔夜陪了一盏,只管又满。

却是李迒陡然一醒:“不好不好,诸位相公,我当去也!”

“什么?不能走!”左右来拦,个个满脸通红在笑。

“家姐,家姐还在等着消息呢,诸位相公,告罪告罪!”李迒连连拱手后退,快走快走。

山东岂有不知李易安?众人笑着,便也不拦了……

家姐岂能不是等得心急火燎?后院待不住,中院去,中院也待不住了,前院去……

前院还待不住了,门房处坐着!

“姐姐,我回来了!”满脸酒红的李迒算是回来了。

气得姐姐起身来,给了一个背影,就要往里走!

李迒一语:“姐姐,细致的我都知晓了,全都知晓了。”

李姐脚步一止,转头来,不走了,面色铁青,只道:“只道李家就你一个人了,我怕是已经死了被你埋了!”

“啊?”

“埋完,你连烧香都不记得了……”

“姐姐,是这般,你听我说啊,苏学士到得雄州啊,立马领了八万军过河,先去的是那归义城,那城池可大,正是辽国最前线之重镇,那城池高耸入云……”

李迒说着说着,李姐却就在门房里坐下了。

故事在李迒嘴里来,那是起承转合,那是跌宕起伏,那是险象环生,那更是英雄豪迈,智计百出,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那还是意气风发,运筹帷幄,威势直冲云霄九万里……

李迒那说得是口沫横飞……

李姐,那听得是一时惊来捂胸憋气,一时喜来胸中猛跳,一时畅快非常大气去舒,一时担惊受怕眉黛紧蹙……

只待李迒口干舌燥说完了,抬手去扶:“姐,往里回……”

李姐起身去走,也问:“还有吗?”

“还有……还有就是说那辽国天子,拜服而降,只说苏帅兵威无当,天命归宋……”李迒自己硬编了,想象之中,该是有这般事的。

“嗯……那还有吗?”李姐还问。

“还有……说城外血战,辽兵十数万众,说苏帅一马当先入阵去,那是一人杀得千百人头在手,记功的虞候,那是数都数不过来……”

李迒继续编,倒也不是李迒一个人编,但凡捷报到了的地方,到处是人在编,越是不知道详细的,越是编得花里胡哨。

那茶楼里的说书人,越是编得花里胡哨,那就越是赚得盆满钵满,自古民间故事,无不如此!

“唉……何以这般身先士卒去……”

“姐姐不知,决战之时,将士心惊心忧,便是常事,若是主帅当面身先士卒,将士上下,岂不效死?此战鼎定之战也,苏学士想来也是怕有万一,所以奋勇当先去!”

李姐其实也懂得,点点头来:“昔日项王,想来也当是如此!”

“对,霸王入阵,正是如此,所以,所向披靡!苏学士比霸王,还多有智谋超群,仁义无双,霸王缺也缺在这些智谋与仁义上了。”李迒慢慢来说。

不免也是李清照自己嘟囔:“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姐……”李迒轻轻叫了一声。

“嗯,着人备些酒菜来!”李清照说着。

“好!”

“今日喜事,家国之喜,知己之喜,当痛饮!”

“痛饮,弟弟自当作陪!”李迒真没喝够,还当再饮。

姐弟二人对坐庭院,一饮来,岂能无曲?家中养了姬妾,便也是乐班,只管排排坐好,以乐佐酒……

所谓钟鸣鼎食之家,不外如是。

一曲来,一饮去,再着小厮奴仆,请来三五好友,乃至发小闺蜜,李易安帖子到了,哪个不来?

便是夫君带妻子,夫君随妻子,皆来做客,知府张叔夜自也是座上宾客。

只管喜事,只管宴饮,只管填词作诗来,若是起兴,大赋也能提笔就写,往来之辈,个个高门名士。

便是连女子,提笔写来,今日也显出几分好气魄。

李易安吃酒,不吃个不省人事,自也不知什么是个时辰,只管吃酒,只管乐音,只管心中欢喜……

欢喜也欢喜,吃多了,忧愁也忧愁……

只看李易安抬头去,看到东边稍稍有点白,看天上依旧有繁星,提笔来: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一笔娟秀,在此时带了几分狂放,写罢搁笔,一语来:“唱去!”

众人等着在听!

姬妾抚琴开口……

只听得那一语“九万里风鹏正举”,张叔夜抬眼来:“好!易安居士好词句!当属经年天下第一!”

李清照微微来笑,天下第一之名,而今这个时代,她已经好些年了。

就只有一人,明里暗里,阴搓搓的说不出几句好话来……

却听李清照开口来问:“要是此曲去那苏学士当面,苏学士当如何说?”

“姐,苏学士也当惊为天人!”李迒岂能不捧场?

“与他那‘句读不葺’一比呢?”李清照还要问。

“啊?”李迒有点难受,左右看了看。

张叔夜来笑:“他会你也会,他不会来,你还会!”

还是张叔夜有水平,这句话,可真说到李姐心中去了,李姐便是一笑:“张相公,满饮此杯!”

张叔夜抬杯来:“易安居士真如男儿啊……”

这话不都是夸,说的是好胜心。

李清照也不在意,只管吃酒,便也还要吃到那沉醉不知归路,今日本就在家中,倒也不必去争渡了。

也说此时童贯已然就入燕京,还要说那捷报不日就到汴京。

还有许多事,燕云州县何其多,女真使节正也在路上……

(兄弟们,均订要上八千了,爱你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