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 第237章 老夫领命!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第237章 老夫领命!

作者:祝家大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30 22:48:35 来源:平板电子书

苏武看去童贯,童贯只是点了点头。

苏武摇摇头,一时无语。

谭稹却还在说:“此番二十多万军去,想来也无甚鏖战,却也要吩咐诸部,万万不可做那些欺压百姓之事,当严令,此圣谕,违者当是要斩!”

这事,倒是应该,但苏武也并不完全认同,此番大战,岂能不发财,只需要挑选一下抢掠的对象就是,府衙府库是其一,贵胄之家是其二,其他的自不必去抢了。

但抢劫这事,苏武做得,却是苏武还想着别人做不得,城池苏武来攻,钱财苏武来拿,后面的军队,只需要严苛管束就是。

苏武也不多说,只问一语:“谭相公,陛下可有确切的旨意来说这仗到底该如何打?”

谭稹摇着头:“那倒没有,只说要秋毫不犯,也说要先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不到万不得已,万万不可轻动刀兵。”

苏武不免也想,许历史上的大败,就有这个原因在,天子与许多人,真的相信大宋天朝之兵一到,辽国汉民自就箪食壶浆以迎。

所以,徽宗这一段历史上,第一次伐辽的时候,才会败得那么惨。

第二次伐辽就立马就不同了……

苏武更也不知其中还有细节,第一次伐辽,有此般天子之命,便是大军入燕云之后,诸部诸将,是真的不敢轻举妄动,毕竟,谁敢违抗甚至?

兴许……苏武敢吧……

谭稹之语,苏武就在找其中漏洞,便也点头:“如此,那就是教我前线便宜行事之意?”

谭稹点头:“嗯,以和为贵,自也便宜行事。”

“省得了!”苏武点点头来,看了一眼童贯,又道:“那下官便先去军中巡视一二……”

苏武自就出门去,便是等着童贯与谭稹分开,自是要与童贯私聊一番。

不得一会儿,另外一处营帐之内,苏武与童贯在座。

苏武开口就是问:“枢相当真相信辽人会箪食壶浆迎王师?”

童贯皱眉,不答。

苏武继续说:“枢相在京中之时,当有一些反制手段才是……”

这是埋怨了……

童贯无奈来说:“要说朝堂之事,我哪里又比得上他们?诸般文官这个来说那个来说,我只一张口,多说几语,反而要遭群起而攻之,教我如何是好?”

这话听来,苏武甚至能想象到那般场景了,童贯在朝堂上,好似也不太行……

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个话题在朝堂上,但凡上升到了一个高度,就难以在天子面前再去反驳。

就好比,只要有人在天子面前说出一句话来,说大宋天朝仁德远比辽国,大宋天子仁义之名更是教人向往,辽国汉民无不盼沐大宋天子之恩,如此之类……

这话,童贯在天子面前,是一定反驳不了的,反驳了,岂不就是说天子仁义不足?大宋仁德比不上辽国?

苏武还是看童贯,脸上只有无奈,无奈也写在童贯脸上。

苏武便是一语来:“恩相,此番自还是下官为前锋之帅,领各路人马出战,如此……”

童贯听懂了,担忧之间,说道:“你当也视情况而定,多多少少要做做样子,也免得被人诟病,嗯……我自带那谭稹,不去前线,坐镇后方。”

这么来,也算可以……

苏武点头:“那就如此!只待婺州军与西北军诸部一到,我自先出雄州去,枢相就坐镇雄州!”

只要过了雄州,就是辽国,一切由苏武说了算了。

苏武也明白一个道理,这事,只要成了,哪怕后面有麻烦,那也只是小麻烦。此事若是败了,后面再小的麻烦,也是天大的麻烦。

那就继续再等。

再等两天,王禀也到了,一万五千精锐,只管在河间城外休整就是。

苏武也立马往王禀军中去视察,这可是苏武花费巨量钱粮养着的兵马,苏武必须去验收一下。

王荀早早把消息传到父亲那边,只待第二天大早,苏武打马就来。

一万五千军在寨外列阵,苏武先不看阵,先打马入军营,军寨严整,营帐井井有条,诸般事物,皆归置得妥妥当当。

王禀打马在侧,随着苏武一通看,便也知道,苏学士……如今该称为苏帅,最是看重营寨之事,自也不敢马虎。

只待苏武逛完营寨,再去寨前,打马来去观瞧。

这支军中,绝大部分人,其实见过苏武,有些近前瞧过,有些远远观过,此时苏武打马来去,只看众军汉眼神之中,个个都是一股子热切。

便也都知道一件事,百万之贼,尽亡苏帅之手,昔日深仇大恨,也是仰赖苏帅而报。

甲胄一丛丛,兵刃之类,都是寒光熠熠,婺州的军汉们看起来,更也没有一个是面黄肌瘦模样,都是壮硕汉子。

一旁王禀也来说:“得知苏帅今日要来阅军,儿郎们昨夜一个个都是嗷嗷叫,甲胄是擦了又擦,兵刃更也磨了又磨,也说,定不敢在苏帅面前丢了婺州兵的脸面……”

只看那壁纸笔挺站定的汉子们,横平竖直去,当真赏心悦目,苏武点头来笑:“不错不错,当真不错,婺州都是好汉,王总管更是治军有方!”

王禀来答:“我等岂能不知,苏帅供着养着,便就等今日,岂敢懈怠!”

“收队回营!”苏武大手一挥。

就看有那前排军将忽然对视几眼,一起高抬手臂,便听得满场大呼:“苏帅威武!苏帅威武!”

声音宏亮非常,在这中原大地激荡,不知惊得多少部曲军汉四处在看。

这一股子精气神,苏武着实感受到了。

苏武坐在高头大马之上,手拱出去,左右致意,也有话语:“兄弟们辛苦!”

虽然苏武话语没几个人听得见,但他还是不断在说:“兄弟们辛苦!”

马匹也在走,便是再走一圈去。

如此,才收队归营。

苏武也入了婺州军大帐之内,不免也要与王禀有一番闲谈。

先问问两浙的情况,匪寇之事可有彻底平息,那些逃贼流贼,可有一一肃清。

王禀只管保证,两浙江南之地,全无贼。

苏武也信,点头再说:“此番,你当随我先出雄州。”

王禀点头答道:“只待今日,正是儿郎们报答恩情之时。”

王禀当真是个硬汉子,虽然年纪已然不小,但中气十足,话音依旧铿锵有力。

苏武摆摆手:“不说这些话语,这般话语传多了,于我也不是什么好事,只管是报效家国。”

王禀点头来:“更当也是报效家国!”

“嗯,往后当如此说……”苏武再叮嘱,又道:“也与兄弟们说,此番得功者,皆有重赏,乃至出兵前,也有赏赐,你自等上几天,我派人先送个十五万贯钱来,你与众兄弟们分一分,一人先分个十贯去。”

王禀连连摆手:“苏帅,当真不必,我等愿来,就是……唉,就是为了报效家国而来,昔日朝廷大军在两浙不知拯救……”

苏武抬手一止,只道:“你这支婺州兵,是新组建之军,许也不知军中惯例,许也是知道,但碍于情面,不想如此。但我要与你说,旁人皆有,独婺州不给?那我如何又对得起兄弟们这份情来?”

王禀听得如此,便也无奈点头:“那末将就代婺州儿郎们拜谢苏帅之恩。”

“罢了,不说了,只管上阵展本事,已然就入冬了,你从杭州来,若是缺了那衣服被褥之物,只管往宗泽老相公那里去取,缺多少就要多少,不必再来我这里多问了,宗老相公与你可是同乡,多多走动才是!”

苏武是闲话,但也是人心。

“苏帅如此待我等,我等上阵岂不用命?”王禀说着话语,便也去扫视在座婺州军将。

众人便是一个个起身来。

苏武却也起身,更知道他们都要说话,又是抬手一止:“好了,闲言少叙,我去也!”

说着,苏武出门去,只看营寨道路之旁,不知来了多少军汉,都在看苏武上马,出寨。

只待有人喊来一声:“兄弟们,都再拜谢苏帅一番,苏帅发了赏钱,一人十贯,快快!”

便看满场军汉,个个激动在拜。

“拜谢苏帅!”

喊声此起彼伏……

苏武只管左右还点头致意几番,便也出寨而去。

又待四日去,西军终于是陆续到了河间府城之外。

苏武亲自给他们划了安营之处,刘延庆、刘光世、王渊、杨可世、辛兴宗、杨惟忠……

另有一人也相当重要,种师道也来了。

此人原名种建中,他还有一个弟弟叫做种师中,因为避讳赵佶刚登基时候的年号,所以改名种师道,这一改也有二十来年了。

种家在西北,那是军将世家,他们不是单纯武夫之辈,先辈乃是大儒,世代为大宋镇守西北,这一代,就是种师道与种师中为领头人物。

种师道,而今是渭州知州,应道君承宣使,保静军节度使,更还有一个名誉头衔,天子侍卫亲军马军副都指挥使。

种师中此番未来,他是秦州知州,奉宁军承宣使,也还有一个名誉头衔,天子侍卫亲军马军副都指挥使。

兄弟两人,世受皇恩,既是文官又是武官,既读书又习武,在西北许多地方,渭州、秦州、环州、西安州、庆阳等地,号召力极大。

苏武自要接待西军众人,只看满座济济一堂,一个个见到苏武,无一不是笑脸。

此番却也不同,种师道自与苏武平坐,刘延庆还要坐在种师道之下,这与军中官职无关,但就是这个排座。

一来是种师道之威名,种家兄弟二人,在西北之战功,那也是声名显赫。二来,种师道是文官。

只把种师道打量去,其实已是七十二岁的人了,须发皆白自不用说,满脸沟壑也不必说,却是精神矍铄,身强体健,两眼之光,更显出这老头着实是硬朗人物。

便是七十二岁,也应天子之召,几千里而来。

苏武还先拜见:“见过老相公!”

种师道也笑:“好啊好啊,老夫已然老迈,却在西北,一直闻得苏学士之大名,那是耳朵都听出茧子来了,只问一语去,这位苏学士多大年纪啊?说是二十三岁,老夫当时听来,好生一惊!今日一见,果真不凡,真说起来,便是大宋之福也,江山社稷之下,人才辈出,好得紧!”

种师道之语,自不作假,那真是豪爽之间,举手投足,又是文气。

刘延庆也笑:“老相公,晚辈不是说假吧?”

种师道笑着点头来:“不假不假,刚才来此大帐,左右都是京东军的营寨,老夫也当真仔细观瞧了几番,好军伍!”

“老相公见笑。”苏武客气一语,便是又说:“我军中还有老相公一个故人,老相公左右瞧瞧。”

“哦?”种师道打眼左右去看,扫视一番,只看一个光头巨汉,正是眼含热泪看来。

种师道细致一看,便问:“你可是师中身边随着走动的那个提辖官?鲁达?是也不是?”

鲁达已然从人群中起身走近前来,跪地就拜:“是我,是我啊!拜见老种经略相公!未想相公竟还记得我呢……”

种师道忽然一口气叹来:“怎能不记得你啊,咱们还一同上过阵,你乃师中身旁亲卫提辖,上阵悍勇得紧,立过功,后来也听说你打杀了人,逃官司去了,原道是逃到京东入了军伍,老本行,不差不差,师中还与我说,就怕你做了贼寇去……如此,想来师中也安心了。”

几语说来,故旧之情,不必多言,种师道与种师中的名望,那真也不是假的。

倒是话语里说的有点尴尬,鲁达只管再磕头,泪水在脸,也道:“老相公,倒也真做过贼寇,后来从的军!老相公恕罪!”

这是个老实人。

苏武立马一语:“鲁达在京东从军之后啊,为国效死,战功赫赫,而今已然是密州兵马都总管,从五品的游击将军了。”

种师道闻言点头:“不差,着实不差,我西军出来的汉子,没有孬种!快起来,落座落座,都是将军了,岂能与人随意来跪!”

鲁达再磕头去,方才站起,也听话落座,还问一语:“小种经略相公近来可都好?”

种师道点着头:“都好,好得紧,六十三四岁了,还能打马冲阵。”

“那就好那就好……”鲁达连连点头。

苏武此时再来说:“晚间,教鲁达往老相公军中去,想来故旧也多,便允他一夜不归营。”

“多谢哥哥……”鲁达自是欣喜。

种师道点着头:“那就说正事,且听苏帅来说。”

苏武拱手一礼,便自开口:“便也是晚辈侥幸,着实侥幸,竟是能领得西北诸部强军,若是有不当之处,还望老相公当面指出,也好改正。”

苏武说完,看向种师道,其实也是试探一下种师道这人好不好打交道。

只听得种师道来答:“不说这客气话语,你的本事,老夫可听得太多,一路上来,更又再听了不知多少番,西北同僚,没有一个对你不是称赞有加,老夫知你善用兵事,只管行得军令来。”

苏武拱手再礼:“老相公有知,此战,靠不上许多人,不外乎京东西北婺州三军可用,那位就是婺州王禀,也是善战。”

王禀上前来礼,拜见一二。

苏武继续说:“我之所念,便是旁处之军,皆不往前,就咱们在场之人,出雄州,直扑燕京去,其中还有一些事,只待稍后,可与老相公还有刘总管密谈一二,不与旁人知。”

种师道点着头,也问:“那拢共是多少人马?”

苏武一一来介绍:“京东军,此番来了三万,其中重骑有一千五百余,轻骑不满三千。婺州军来了一万五千步卒。西军各部来得不多,但加在一起,也有三万余人,如此来算,其实不少,八万余人也。”

此番伐辽伐燕,显然军事实力不知大了多少。若是历史而言,京东军是没有的,婺州军也是没有的,真正可战之兵,西北各部来的三万余人,还要受各种掣肘。

有今日之局,也不枉费苏武一直以来的慢慢筹谋筹划,不免也是奋力一搏了。

种师道点着头:“不少,着实不少,甚至比预料之中要多出许多来。”

刘延庆也道:“是啊,有如此强军八万之数,伐燕必可大胜。”

满座之人,自都欣喜非常,眼神都聚焦在头前三人之上,兵强马壮,只待立功受赏。

“燕京实不远也,不过归义,涿州,良乡三城,就到燕京。一路破城就是,若是时机正好之时,分兵突袭也不是不可,只看到时军情!”

苏武先把大战略说一说。

种师道便也点头来:“是该如此,并不是什么复杂之局,只看辽人如何应对,如此随机应变。且此地多是宽广,并不比西北都是山川,来去着实方便,但……”

“老相公只管说就是,不免也是野战对垒之忧也……”苏武答着。

种师道点头来:“是极,攻城许还不是主要,辽人多骑,如此开阔之地,野战对垒,着实不得不忧,我若是辽将,定以骑兵之利,拉扯缠绕,决胜野外。”

“便是要议一议野战对垒之法,如何应对辽骑,还请老相公赐教一二。”苏武真是与种师道商量来去,并不装逼。

也是苏武知道,真说起与精锐骑兵野战,苏武自己,其实毫无经验,只在学习与想象之中。

而种师道与羌人党项人打了一辈子交道,大半个世纪,与精锐骑兵野战,他自经验丰富。

种师道也当真就说:“与骑兵对垒,不外乎三事,阵型要立得住,游骑要盯得住,鏖战要拖得住。”

“还请老相公细致说来。”苏武真是学生心态。

“敌人骑兵冲来,军阵定不能乱,此看诸军之精锐也。敌骑若走,游骑一定要跟上,一定要随时察知敌人动向,如此可防备敌骑突袭。若是陷入苦战鏖战,那就定要想尽办法拖住他们,骑兵只要脚步一停,败之不难。”

种师道慢慢来言。

苏武也接话语:“老相公说的也是骑兵获胜之法。”

“对,一事两面而已,便也只看苏帅你来挑选,中军谁来,左右谁来,我麾下游骑,最会跟敌,咱们各部,拢上一拢,重骑也有两三千,轻骑也有五六千,便还有反制之力。咱们论得这么多,便也要说,野战对垒,胜算其实很大。”

如此一番谈论,自也要有其他意义,就是给诸军来建立一种信心。

也是宋人自小听的故事里,辽人强大无比这个概念,早已深入宋人的骨髓基因。

“老种相公一番话来,晚辈着实获益匪浅。”苏武由衷之语,今日这番谈论,还有一个意义,那就是与种师道交流一下情感,以及互相加深一下信任。

毕竟是初见,苏武要把种师道拿来尊重,也是种师道要把苏武拿来看重。

如此,军中内部之事,也就处理明白了。

种师道点着头:“我等上了阵,自也唯军命是从!”

这话听来,真教人通体舒畅,苏武不说客气话了,只朗声来道:“既是老相公们信任我,兄弟们也信任我,我自当仁不让,此番若是不胜,绝不独活,此番若是得胜,亦如昔日在江南,绝不贪功!”

苏武也要表个态!

刘延庆便就笑来:“这话自不必说,苏帅在这军中,哪个不知那义薄云天之名?要说悍勇敢死,那也不少任何人去。”

刘光世也来说:“兄弟们哪个能不信苏帅为人?”

一向执拗的姚平仲也来一语:“嗯,这话我倒也认同。”

能得到姚平仲的认同,那着实不易,姚平仲其人,那是连童贯都敢顶撞得罪的,也是西军诸将,童贯最不喜他,奈何他还能打。

苏武大手一挥:“明日大早,赏钱就继,开拔之资,一人十贯去,还请诸位今日拢个数目。”

只管这一语去,满场个个喜笑颜开。

刘光世还来说:“总是教苏帅破费,此番又是,当真不好意思。”

这话,虚伪也好,假也罢,其实无伤大雅。

苏武大手再挥:“咱们之间,不说这话,只要得胜,我如何也不会欠得弟兄们一个铜子。”

刘光世更是来说:“苏帅这话,我自往军中去传,即便不传,兄弟们也个个都知晓。此番便是半路就听说苏帅乃是副使,负责前线领兵,军中兄弟,个个喜出望外,路上走的脚步都快捷了好几分。”

苏武笑着:“皆是西军兄弟们抬举!”

说着,苏武也就起身了,左右拱手,又道:“大事先议到此处,旁的事,自有再议。”

再看苏武目光左右一扫,再说:“军令,这三日还待休整,也待理清诸军之事,三日之后,大军往雄州开拔,到时候,开拔秩序,自当有令再来!”

就看满场,个个起身站定,拱手:“得令!”

便是七十二岁的种师道,虽然慢了半拍,也慢慢起身来:“老夫领命!”

(兄弟们,明日回乡下养一养,换个环境码字,看看整个人的精气神与状态会不会好上一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