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 第214章 学士果真不羁之人也!有先贤之风!

献俘之事,慢慢也就结束了,汴京城里茶余饭后之谈却还在继续。

大宋朝而今,报纸这种东西很多,邸报,其实从西汉就有,乃至历朝历代都有。

就是朝廷内部的消息通报,类似于参考消息之类,天子政令,朝廷革新,诸如此类,多在邸报之中。

也还有朝报,朝报类似于朝廷对外发表言论的报纸,大概就是人民日报之类的东西,这是需要经过朝廷勘定再发行的日常读物。

小报,不言自明,大宋营销号,也是因为大宋朝识字的人口实在不少,特别是在城池里面,小报的市场着实不小,汴京城的小报那更是如此,纷繁杂乱。

也是这个时代,活字印刷之法慢慢成熟,印刷读物的成本也就大大下降。

只待过得一日去,不论是邸报,还是朝报,或是小报,献俘之事,自当是大书特书。

王家之下,也养小报,倒也不在于敛财,而在于东京高门,士大夫之顶尖家族,有所需……

献俘之事是其一,却也有一个版面,抬头题目是《易安居士与苏学士之论战》,倒是中规中矩,若是苏武来办这小报,这种题目,怎么卖得出去?哪里会有流量?

不得来个……易安居士与苏学士不得不说的秘密?

当然,这是玩笑,这小报自也到得苏武之手,苏武看着也笑,还真别说,编排得像那么回事,至少观点上是很清晰的。

李清照以文化之传承,士人之表达,乐音之享乐,来说词道之意义。

苏武从靡靡之音,享乐之风,大唐与大宋的诗词风格趋向变化,来说词道之堕落,还真就是正儿八经的论道之法。

士大夫吵架,还是要讲点体面,也并未把苏武喷李清照的词是垃圾这件事登写出来,也着实是没有必要。

苏武算是忙完了正事,再忙就是给诸部安排回乡之事,沿路粮草之供应,也是要安排的,还要枢密院与朝廷里出公文,沿途各地,都要调拨。

打仗,着实是一个大工程,整个国家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各部在走,苏武也去送,走之前,安排一顿酒宴也是早已说好的事,只管又喝得个酩酊大醉。

还有一件事,梁师成当真送了一个宅子,不小的宅子,比头前苏武买的宅子还要大,几进的院子,还带偏院……

苏武也合该上门去谢一番梁师成,当然也要带礼物,歙州的砚台,湖州的笔,徽州的墨……

拜帖是先到的,梁师成自然在家等着。

只待两人落座吃茶闲聊,不得片刻,却听外面来报,又来了客人。

说是宰相王黼。

梁师成笑着来说:“巧了巧了,快请快请!”

苏武也笑着起身,算是迎接,巧不巧的,苏武心知肚明,王黼与梁师成的家,就是两隔壁,甚至院子里还有门可以直接来去,这怕不是巧了……

只待王黼进了大厅,苏武拱手一礼:“见过王相公。”

王黼还一脸惊讶:“本是来讨杯茶水吃,竟是苏学士也在,哎呀,好好好,同坐。”

只待几番寒暄客气,王黼也笑:“此番,你可把易安居士开罪不浅,那易安居士口舌可利得紧,便是他家师公大苏学士,她也是口不留情,哈哈……我劝你啊,还是赶紧上门赔礼道歉为妙……”

自也是随口说笑。

一旁还有大苏学士的“私生子”梁师成,也笑道:“如今,可都在传,连官家今日也看得小报,前仰后合来笑,苏学士啊,你这回可是在劫难逃了!”

苏武也尴尬笑着:“酒醉狂言,哪里知道会开罪这尊大菩萨……我之罪也……”

梁师成便是来说:“都是自家人,一笔写不出两个苏字,易安居士,乃苏门之下,苏学士,岂能不也算是苏门之下?只管好生与易安居士说一说,自就无妨了。”

梁师成,这辈子最看重的一件事,那就是苏门,大苏学士苏轼,那是神宗哲宗徽宗三朝文坛巨擘,诗赋文章,书画丹青,样样绝顶。

大苏学士门下弟子,那也一个个不同凡响。

小苏学士苏辙,也曾官拜宰相,一直到八年前才去世,那座下教导出来的弟子,乃至徒子徒孙,不知几何。

梁师成倒也不全是蹭苏轼的光彩,他也为苏轼做过事,很长一段时间里,因为党争之事,朝廷有意无意,是禁止苏轼之诗赋文章流传的,便是梁师成与天子据理力争,解开了这个禁。

苏门之下那些士人,许多对梁师成,也算有感激之情。

也是这世间之事,都很复杂,人之一物,从来更是复杂……

梁师成频频把苏轼拿来说话,便也是要试探苏武之意。

苏武只管来言:“下官乡野之人也,哪里敢往苏门去靠,真若如此,也怕旁人笑话……”

梁师成闻言就摆手:“这是哪里话?我一个私生子,自小入宫做了阉宦,都不怕人笑话,苏学士本有大才在身,何必还在乎这些?”

一旁王黼也点头:“然也,我看苏学士,那醉里挑灯看剑之《破阵子》,还真有大苏学士昔日文笔之风采!”

梁师成听来更喜:“对对对,还是王相公懂得此道,我就说当时听来感觉熟悉非常,正是这般……就是这个道理,苏学士之词道,当真有大苏学士昔日之风采。”

不免就是一个婉约派,一个豪放派。

当然,如今,豪放派其实是小众,乃至极小众,婉约派才是大众。

也如王黼之言:“苏学士可知昔日里,那易安居士如何去评大苏学士之词?”

苏武哪里能知道?只管摇头。

王黼哈哈大笑:“易安居士评大苏学士,说他是句读不葺之诗,曲中缚不住者,哈哈……你如今,在她心中,怕也不过如此!”

苏武闻言也是大笑:“竟还有这般事?”

所谓“句读不葺之诗”,就是李清照说苏轼的词,完全没有词的味道,写出来像是没有经过修葺修整而长短不一的诗一样。

所谓“曲中缚不住者”,就是说苏轼的词,合不上词牌的音律,超脱了词牌音乐的束缚,这可不是好话,直白说,就是苏轼的词,唱起来不好听,难听至极。

也是这个道理,就说什么“左牵黄、右擎苍,千骑卷平冈……西北望射天狼”,这放在女子的口中去唱,又怎么可能唱得好听?

也说苏武,那什么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这唱起来,又怎么可能好听?

梁师成嘿嘿笑着:“无妨无妨,不与她一介女流当真,易安居士啊,当不得真……”

这老太监的话,不是鄙夷,是也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宠溺。

就问这天下士族文坛,如李清照这么口无遮拦牛逼轰轰的人物,但凡是个男人,早出门被人打死了,怕是门都出不了,家中长辈就给摁在祠堂里打死了。

你当大苏学士与小苏学士门生遍地,那是开玩笑的?还想当官?

坐牢要不要试一下?

便也因为是个女子,便是昔日里,想来小苏学士几年前还活着的时候,听到李清照说他哥哥不行?大概也是会心一笑,没事没事,只管让她去折腾……

梁师成让苏武不要与李清照当真,苏武也只苦笑:“下官怎敢与易安居士当真?”

苏武口中如此说,心中却不是如此想,便是想着,还得给李易安上点强度!

李清照牛逼轰轰这么久了,该受点挫折才是!

梁师成听来,更也高兴,说道:“也知你与易安居士在京东有旧,无妨无妨……说点正事……”

便是梁师成一语之后,就看了一眼王黼,王黼脸上的笑容也就收了不少。

苏武心如明镜,便道:“下官只听吩咐就是……”

王黼摆摆手:“诶,也无甚吩咐,只是听说你将往河北巡边……”

这件事,本只有童贯与苏武私下里说过,此时王黼说出来了,那肯定就是童贯与王黼通气了。

苏武点头:“只等朝廷与枢密院的差遣……”

王黼点头:“就说此事……你可知河北之地官员,皆出何人门下?”

苏武点头,但不言,只等着王黼继续说。

“难呐……”王黼如此一语,又道:“难也是难,但事情若是做得好,倒也不那么难……其他人倒也还罢了,一个是真定知府赵野,一个是大名府留守梁世杰……此二人,怕是不好相与……”

苏武懂了,得干他们。童贯与王黼,交换了利益,苏武要帮王黼干这些事,这些事,不外乎也是官场之倾轧。

王黼头上有一座大山,就是蔡京,乃至蔡攸,不把蔡家弄下去,王黼的日子,怕是也不好过。

但王黼自己也不能或者不敢与蔡京当面开战,不免就想到小动作,苏武就是王黼的小动作。

童贯要什么?要一个可以商量谋事的人,对于伐辽之事鼎力支持的人,要钱给钱,要粮给粮,王黼显然就是这个人。

如今童贯与王黼,似乎有了共同利益,短暂联合起来了,为的就是燕云。

苏武点头:“下官明白,一定好生与真定府还有大名府的二位去拜见。”

王黼闻言,很是欣慰:“好,如此甚好。”

苏武也问一语:“倒也不知秀州知州李纲之事,王相公可有知晓?”

如今,苏武也慢慢进入状态了,也是进入身份了,以往,他只是童贯座下一个小小军将,而今,他俨然就是枢密院里实际上的二号人物,也成了朝堂上的一方实权之人。

许多事,便也该他苏武自己开口说与谈,不必再像以往那般谨小慎微,换句话说,就是朝堂之上,有他苏武说话的份了。

王黼捋须就笑:“此人只怕已经在往京中来的路上了,苏学士倒是会选人,此人昔日为御史,以刚正闻名,此番带他同去,许还真是事半功倍。”

“多谢王相公!”苏武说道。

王黼摆摆手:“不必如此客气,这朝堂之事,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你知童枢密如何与我说你?”

苏武摇摇头。

王黼便道:“童枢密说,来日啊,许他就驾鹤西去了,说你,战阵之事,最是堪用,说兵事一道,你比他还通晓,也说本相,说我,说我年纪轻轻身居高位,长久计,只要有你苏学士在朝中,那定是兵事无忧……”

这话,苏武听来,当真教人感动,着实语重心长,这已然也有托付之意,是在给苏武找后路,安排后路。

便是这一言来,王黼与梁师成两人,那自是相视一笑,显然真把这话听进去了。

苏武起身拱手:“拜谢梁太尉,拜谢王相公!”

梁师成摆着手:“教你不必如此客气,你却还是如此客气,你有才能有本事,岂能埋没?”

这话里话外,便是梁师成与王黼,接受了童贯的意思。

许也是那谭稹,着实不堪用,若是谭稹堪用,且还听话,也就轮不到苏武什么事了。

退而求其次之选,好生拉拢一下苏武,自也不错,也算是一拍即合。

苏武点着头:“既然枢相之意,下官自当尽心尽力。”

“好,极好,若非你已然婚配,哈哈……”王黼大笑,又道:“那程万里,倒是捡着宝贝了,下手也快!”

苏武也挤出笑脸来:“相公说笑……”

王黼已然起身:“本就是来讨杯茶水,未想遇到了苏学士,多说几语,还要出门去,不多留……”

苏武自是起身来送,这王黼过于鸡贼,也是小心谨慎,与苏武见一面都弄得这么隐蔽,还是苏武来拜见梁师成,他恰好也来了,想来都不是走的正门……

且还不好多待,只是匆匆一会,立马就走。

也可见,王黼其实不敢正面与蔡京开战。

蔡京经营几十年,何等根基深厚?王黼比起来,年纪轻轻,一个超晋八级,算是一步登天,哪里有什么真正的根基可言?

王黼鸡贼,也是正常。

王黼去了,梁师成自然要留苏武吃饭,言语来去,不外乎还是苏门长苏门短,这梁师成是打自心里以苏门为荣。

哪怕他只是苏轼家中送人的小妾生的一个破落户,哪怕许多人并不真信这件事,他还是以此为荣,逢人就说。

吃罢饭之后,苏武出门去,骑马往家走。

家门口又有小厮在等,苏武就问:“易安居士回信了?”

那小厮笑答:“苏学士,易安居士此番未回信,是我家主人差遣送了帖子来!”

“嗯?”苏武下马接过,倒是有些意外,打开信,自是有礼有节,王仲山请苏武上门赴宴,另有陪客数人,说是感谢苏武在京东照拂李清照与赵明诚之事。

陪客名单上,王唤王会,苏武不知道,但此时知道了,是王仲山的儿子,但秦桧之名,竟在其中。

看到这个名字,苏武莫名来了一千年的气!刻在骨子里的气,脸自是黑的……

见得苏武脸黑,那小厮心中一紧,连忙问道:“不知学士是否有暇?”

苏武还是点点头:“当去,你回吧……”

小厮大喜就去,脚步飞奔,生怕苏武后悔一般。

有时候苏武也想,这大宋朝的软骨头,何其多也,是好是坏?

当然是坏,但对苏武而言,仿佛也不一定那么坏,软骨头多了,其实也挺好,只待有朝一日掀桌子的时候,这些软骨头都可以一用……

自有大儒为苏武辨经。

谁来写退位诏书,谁来主持登基大典?谁来解释受命于天?谁来说明大宋气数已尽?

乃至,秦桧其人,历史上也很有趣,汴京未破之前,他是大声疾呼,要打要干。

汴京一破,立马就跪在地上了,从此在卖国的路上一去不返。

这种人,也有用,苏武未把桌子掀翻的时候,秦桧当是大宋中流砥柱,苏武把桌子彻底掀翻了,这秦桧当是许多人的榜样,只管让他带头往地上跪去就是。

这顿饭得吃,只管又准备礼物,第二天前去赴宴。

王家府邸,那就不是一般人家的府邸可比,占地之广,不知几何……

门口早有人迎接等候,王家长子王唤看到苏武马匹到了,便是上前拱手。

苏武自也回礼,下马随着进宅,往那大厅去。

王仲山也在大厅坐着,便也起身来礼。

苏武只管躬身:“不敢不敢,王相公快坐。”

都是初见,来去寒暄,左右来见。

苏武只把秦桧多看几番,妈的,也不是长个尖嘴猴腮的模样,相反还有几分相貌堂堂。

这个时代当官,乃至科举里点名次,讲究一个“身言书判”,这不是什么明文规定的标准,但却是一直通行的规则。

身,就是长相与身材,就是外貌,就是要长得漂亮,乃至体态仪容。

先长得漂亮,才是言,就是说话,口才,沟通能力,情商高低……

书,不必说,书法与文笔。

判,就是行政能力,对事物的认知能力。

说白了,长得丑,在许多朝代里,当官都当不了,长得好,当官还有优势,提拔任用都能得好处,美丰姿,极其重要。

乃至科举之时,所谓探花郎,最早,就是指进士里长得最漂亮的那一个。

秦桧,岂能不是一表人才?

苏武很是失望,秦桧,就合该长个尖嘴猴腮的模样才符合苏武所想。

只管落座,酒菜也来,分餐而食,一人一席,一人一座。

王仲山还专门往后去了一会儿,不久之后,李清照便也就往前来了,李清照也不是什么闺房淑女,本也是场面人物,进了厅内,倒也大大方方。

李清照也先开口问:“苏学士近来可都好?”

苏武答:“都好,易安居士近来可都好?”

“我有什么好与不好……”李清照如此一语。

苏武只能苦笑,也是知道,二人已算相熟,熟人之间,李清照这般人,就不会那么装了,只有真性情。

还是王仲山来圆场:“都好都好,吃酒吃酒。”

却是李清照一语来:“怎好意思与苏学士吃酒?苏学士最是瞧我不起,岂不为难贵人?”李清照阴阳怪气。

苏武更是苦笑:“易安居士这是哪里话?我什么时候瞧不起人了?”

“我那词啊,着实是差,却也天下传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李清照自己端着酒杯,轻轻一饮,低头却又斜眼,便是去看苏武。

这是杠上了,王唤王会,那是一言不发,秦桧,更是在长见识。

王仲山本要说点什么,却是忽然一想,也不插言。

只留苏武尴尬,但苏武能尴尬吗?那就给点.易安居士尝一尝,便是苏武开口:“我也只是说那一曲,不是说易安居士所有的词都不好。”

“那你便再说说,到底这一曲《如梦令》,哪里不好?”李清照面色难看,却也正目抬头。

便是今日,苏武说不出个所以然来,那定是誓不甘休。

苏武当真开口:“易安居士,试问卷帘人,这卷帘人,是何许人也?”

李清照只管来答:“自是身边伺候之人。”

苏武点头:“丫鬟,奴仆,苦命人也,这般人,白日伺候主人,洗衣做饭针织洒扫擦拭,忙碌不停,夜间入眠,也随时要听主人召唤,生怕怠慢,早间更要比主人起得早,生怕起迟,便是这般人,你大早起来,就问她昨夜的风雨,有没有把海棠花打落,她只想着下雨不好晒衣,又哪里有闲心去关注那几朵海棠?知否知否,自是话语声急,怪罪那苦命人不怜花草,易安居士何其苛刻?这岂能是好词?”

就听这一语去,满场禁声,针落可闻。

王仲山一脸意外,左边看看苏武,右边看看李清照。

三个小辈,那更是瞠目结舌,曾几何时,何曾想过,大表姐何等人物,竟也会被人这么怼?

“你……你……”李清照言语之间,竟一时真无言以对,也是苏武说得自也不错。

苏武还说:“自是易安居士高门之女,掌上明珠,日日饮酒作乐,爱得花草,忧虑海棠,岂能容不得那苦命之人,无心花草,只一心伺候主人,生怕怠慢吃罪?”

“我未作此念也,只是一时心急海棠罢了!”李清照如此一语。

苏武更是来说:“我有一新词,易安居士愿听否?”

“你说!”易安居士已然把头偏向一边。

苏武自是来说:“文艺女青年之无病呻吟!”

“什么?”李清照转头回来,她许一时听不懂“文艺女青年”,但她听得懂“无病呻吟”,岂不就是在说她李清照待人苛刻,自身矫情……

“这算什么好词?着实不堪入目,不值一哂,连儿女情长都算不上,若天下人皆是这般,若士子文人皆是这般,国将不国!若是天下士子,皆是如此顾影自怜,矫情来去,亡国之日,不远也!”

苏武铁拳连挥,只管把李清照拿来胖揍!

“你你……”李清照何等善辩之人,一时间,竟是出言不得。

“得罪!”苏武拱手一礼,心中憋着笑,脸上差点也忍不住了。

“我……”李清照起了身,一语不发,拂袖就去。

苏武终于把那忍不住的笑脸笑出来一些,左右拱手:“得罪得罪……”

“哈哈……从未有人能将她如此来说,我这辈子啊,也从未见她如此无奈无法,平常里只有她说别人的,何曾有过别人来说她,哈哈……”

王仲山摆手连连在笑,却是笑到一半,陡然一止,往后看了看,生怕李清照听见他的笑声又出来了。

苏武也笑:“怕是往后,易安居士,恨我入骨了……”

王仲山摆摆手:“哪里话,她岂能心服口服?此时气上心头,自是去也,片刻之后,定是想方设法与你来论……不争个长短输赢,她是放不过你了。”

“苦也!”苏武苦笑一语。

“吃酒吃酒!”王仲山抬杯来说。

那王唤更是下桌而来,走到近前,与苏武笑来一语:“学士,佩服佩服,我已然佩服得五体投地!便是昔日小苏学士当面,也不曾占得便宜去,学士之辩才,堪称绝世!”

随之,王会也下桌来,笑道:“正是正是,昔日里,何人与她不低眉?我等自小,不知挨了多少欺负呢……”

苏武点头,一时间,还真有点成就感,只管来说:“都是玩笑罢了……”

却是秦桧也跟着下桌而来,抬杯:“苏学士,有暇往太学来坐坐。”

苏武横眉而去,冷冷一语:“太学?太学我不去!”

“啊?”秦桧陡然一愣,这是什么渊源缘故?这是有什么故事吗?也不好多问,那就把酒一敬:“学士请饮此杯。”

却是不想,苏武又道:“太学的酒,我也不吃!”

秦桧当场就愣,太学怎么就把这位苏学士得罪至此?

还是王仲山笑道:“苏学士狂放之人也,都是说笑……会之不必在意……”

苏武也才笑而一语:“适才相戏尔,学正莫要当真。”

秦桧陪了个笑脸:“学士果真不羁之人也!有先贤之风!”

(兄弟们,今日早更,是提前紧着码出来了,因为晚上有事要出门。这几章剧情,其实也有深意,此时的大宋是什么样的一个大宋,管中窥豹,且苏武来日要面对的也是这些人这些事,这大宋朝要掀翻,这些人,就要有一个写照,不是黑白分明的角色,是一个个复杂的人与事,甚至将来如何合理过渡,也在这一段中可见一斑,接下来的剧情,也就要往北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