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 第198章 走走,圣公快走!

战事胶着在打,如此战局,若是这么长久消耗下去,要破城池,实在千难万难。

也是苏武此番,也走了捷径,若是苏武一个城池一个城池来打,带着几万大军连克数个城池,再打到清溪,数万大军围孤城,效果定然不是如此。

那时候,苏武自是兵强马壮,城内自是人心惶惶。

奈何苏武仗着水道之利,绕过数个城池来围,兵力上捉襟见肘不说,这城内之贼,本就是方腊亲信嫡系,更还多几分士气在身。

其实还要说可悲,可悲在于方腊这些嫡系,大多数本是真真正正的官逼民反,这也是他们士气与战斗力的来源。

方腊败在一事,他并没有真正的革命纲领,更没有真正去执行某种革命的纲领,真把这些最底层活不下去的百姓发动起来之后,却又成了更加暴力的压迫者与加害者。

如此,这般局势就成了一场情绪上的发泄,并非一场来自被压迫者的革命。

本是值得怜悯的好人,如今也变成了坏人,说不得好坏了,便只有又可怜又可恨。

这岂不就是可悲?

苏武带着大宋的军汉,本也是底层最苦的人,来打另外一群本也是底层活不下去的人。

还有什么比这种事更可悲的?

也许也还有过吧,就好比大唐那香积寺里,全大唐最精锐的军汉,穿着铁甲,分成两边,互相死战不退,死伤殆尽。

苏武坐在将台之上,看着悲剧在发生……

却还依旧在喊:“加鼓!”

鼓声似比雨点还要密,那击鼓的汉子,在这还并不暖和的春初,浑身肌肉鼓动,汗如雨下,把那牛皮大鼓敲得震颤不停。

西城墙,不过二里多长,上面爬满了人,听得鼓声在加,不知多少军官在呼喊催促,上啊冲啊杀啊……

军汉们铆着一股劲去,前赴后继,不断攀爬。

数千骑士,来回驰骋,其他几面城墙,也早已在爬,虽然不过千八百人,也爬得奋勇非常。

不免也想,若真是这么一座城池一座城池去打,这西军的精锐,要消耗多少去。

换句话说来,底层百姓的反抗,真到了活不下去的时候,爆发出来的力量之大,也着实不可想象。

历史上自古如此,但凡底层百姓真正揭竿而起了,成了一番势头之后,不论成败,每一次都能给朝廷与国家带来无比巨大的伤害与打击。

却听苏武还有呼喊:“再加鼓!”

那城头之上,密密麻麻的人,贼寇与官军,对峙胶着,互相厮杀,来去拉扯。

那武松,更是悍勇,身后已然站上去了七八十人,当真就在城头上稳稳站住了脚跟。

他依旧一马当先在前,左冲右突,手中的大朴刀每一次都奋力去击,即便密密麻麻之下,也依旧势不可挡。

来了,高玉亲自往前头来,高玉,官拜兵部侍郎,理论上他还是王寅的下属,但其实方腊麾下的官职,并非真成了系统,反而像是分出去的名头与利益。

那高玉上前而来,当然是去挡武松,三层铁甲在身的武松,臃肿庞大得不似人形,真如一个杀戮机器一般。

便是兵刃打在他身上,他好似浑然不觉,他的兵刃打在别人身上,非死即伤,便是推也推不倒,打也打不倒,就是屹立当场,步步推进。

若是不把这武松解决掉,这城墙之上的争夺战,官军必然会慢慢占尽优势。

高玉持锤就来,从一人之后拥挤而出,奋勇向前,高高一跃,一锤子就往武松头颅而去。

不是他托大,是这巨大的汉子,浑身上下,唯有头颅是破绽,身上能披三层甲,但头上万万不可能戴三个铁盔。

人,最脆弱的也是头,只要头部受到重击,再强横的汉子,也会昏懵倒地。

高玉来此,就是为了把武松这一步赶下城头,他也无奈,唯有如此一搏,如此战阵,一搏的机会也就一次,容不得什么花里胡哨的来去。

武松身材实在高大,高玉唯有高高跃起才能击打到武松的头颅。

其实这一跃,岂又不是先露破绽,即便先露破绽,高玉依旧如此选择,战阵用命,就是生死一搏。

只寄希望于如当面这般巨大的汉子,定然动作缓慢,反应迟钝,搏命一番,精准一击就倒。

就看高玉高高跃去,武松抬头一瞧,那面目之中,狰狞凶恶,已然不似人间表情,武松又岂能是那身形巨大却反应迟钝之人?

只看武松,一只手迅速伸出去,双脚弓步往前一迈,凌空之间,那巨大的手掌已然就要抓到空中那人的脖颈。

高玉锤头已然也打下来,当真也精准,却是武松头颅稍稍一偏,那锤头贴着武松脸颊之甲击打而下,打在了武松肩膀之上,一时间火星四溅。

却是武松身形岿然不动,那手掌立马抓在了高玉正要落地的脖颈之间,随后奋力往下一摁,一个大汉之躯体,就这么陡然被武松凌空摁往地面。

只看武松弯腰,这大汉高玉,当真就这么重重砸在地上,再看武松抬腿去,便是猛里去跺。

也还能看到高玉脸上惊恐万分还带着不敢置信的表情,只管是那大脚板跺来,就跺在面门之上,一下,又一下。

两下之后,武松直起腰板,看也不看地面之人,迈步越过,再往前去。

前头,依旧是密密麻麻的人,武松能看到一个一个的表情,只管是哪个贼人的表情越惊恐,他便越是往哪个贼人去打杀。

武松适合这般长久鏖战,鲁达适合一阵冲锋。

城楼之旁,方杰左右去看,刚才右边过来,只看得刚才派高玉去赶官军下城,此时再看,左边竟是官军越打越多。

方杰便是喝问左右:“高玉呢?”

旁边自也有人帮他观战场之情况,立马抬手去指,一语来答:“没于阵!”

“什么?”方杰一时大惊,哪里敢相信,只不过是往右边去看了一会儿,转回头来,高玉就死了?

方杰连忙往后奔了几步,去看看城内之下,便是一语大喊:“着庞尚书带兵上城来!”

“得令!”立马有令兵飞奔而去。

却是一旁有人提醒:“方将军,庞尚书不在二阵之列,当真如此调拨?”

方杰便是一语呵斥:“那你去?”

提醒之人立马不言。

方杰岂能不是私心?正是危急时刻,也正是立功之时,岂能不上庞万春?

至于什么二阵也好,三阵也罢,谁在城头指挥,就自然听谁的,打胜了,谁也无话可说,便是他方杰指挥得当。

到时候,庞万春既得了功劳,也证明自己,岂能不把他方杰之大恩记在心中?

就看城头之下,远处一彪人马从大道而来,越过好几个部曲,直上城头。

庞万春来了!

上城击宋贼而来。

祖世远岂能不关注战事情况?

第一时间报到圣公当面,便是开口:“圣公,方将军竟是不按事前议定,直接着庞尚书带兵上城了!”

“嗯?”方腊自是意外非常。

祖世远立马再加一语唏嘘:“方将军,当真如此心急乎?当真如此要急着收买人心乎?”

只待这一语,方腊面色已然铁青,却说:“无妨,庞万春乃忠义之将也,忠的是朕永乐之国!”

祖世远点着头:“但愿如此!”

就看城头之上,庞万春带兵上城,自也是要去阻挡武松,赶武松下城去。

许多时候,城池之战,并非登上城头就是大胜,许多战事里,城头之拉锯,不知要来去多少次,要攻多少番,甚至攻得几个月之拉扯,依旧不下。

所以先登之难,就难在这里,并不是登上城头就是先登之功,而是要真正经历反复拉扯之厮杀,经历敌人密密麻麻,己方难以为继。

然后,苦战鏖战之下,坚持住,活下去,一直活到真正胜利了。

如此,才是先登之功。

庞万春已然到场,眼前之景象,就是一片小小区域内,已然站着一百多号官军,两边密密麻麻都是贼军。

那官军进攻的方向,正是刚才庞万春登城头的台阶,那领头一个,正在大杀四方,庞万春岂能不认识他?

他名唤武松,真是苏武将军麾下第一骁勇。

前方还拥堵了不少人,正在那第一骁勇之下死伤不断。

庞万春来,站定当场,一时间并不去挤。

便是左右有人来问:“庞尚书速速下令,我等冲上去堵住他们!”

庞万春皱着眉头,却答一语:“圣公与方将军有定计,我等要引贼。”

“引贼?什么引贼?”这说话之人,便是庞万春之心腹雷炯,便也是副将之一,一直随着他上阵,此番也随着他趁夜而逃。

庞万春看了看雷炯,终是一语来:“引贼,听我的就是,随着我,看我如何做,你便如何做。”

庞万春并不解释,便也是知道,雷炯从来都对自己无比信任。

果真,雷炯当真不多言,便随庞万春站定当场,身后还有不少人,皆是有些不解,却也并不去拥挤向前。

这一群人,就这么堵在城墙城道之上,也堵在上城的阶梯之处,既不退也不进。

武松陡然感觉眼前压力一松,往前去,脚步越迈越快,他如今早已是老战阵,岂能不知为何?

战阵之道,所谓前赴后继,前赴之人,即便心生胆怯,但拥挤在前,退不得,唯有进。

一旦后继不拥,那前赴之人,就容得胆怯了,容得犹豫不前,甚至也容得脚步后退。

武松心中更知,定是庞万春来了!

倒也并不如何大喜,武松只管加速推进,既然敌人前难赴后不继,那自是武松身后,前赴后继飞快。

本还只有一百多人上城来,不得几个片刻,便是三四百人上城来。

庞万春身旁雷炯,已然大急,又问:“将军,到底哪般引贼啊?”

庞万春只答:“圣公与方将军自有定计,你不必多管。”

雷炯岂能不急?这着实不符合常理,他又看了看庞万春,庞万春只管一脸坚毅站定。

雷炯对庞万春之信任,从来无以复加,但此时此刻,雷炯还是心生疑窦,这是打的什么仗?

甚至也真去想,守城之战,到底还有什么计策,比在城头御敌还要好?

庞万春却又一言来:“圣公正在开坛做法,你今日有幸,当见识到圣公法力之威!”

“啊?”雷炯愣愣一声。

这一语来,且不问雷炯信不信,身后不少汉子,还真就一脸的激动,其中不少人,显然是真信了。

若是不信,今日这清溪城里的贼人,又岂能有这么强的战斗力?

圣公起兵之初,连战连捷之时,哪个不信圣公法力加身?哪个不信圣公有天神庇佑?

这清溪城里,最是圣公嫡系,其中不知多少人把圣公当天神一般看待。

庞万春更来一语:“诸位,万万不要误了圣公大计,圣公开坛做法,照护全城,只待敌人多上一些来,一举雷霆而下,个个神魂俱灭!”

便是左右已然呼喊而起:“圣公威武,圣公威武!”

“熊熊烈火,焚我身躯!”

“熊熊烈火,焚我身躯!”

雷炯看得有些目瞪口呆,他似乎信了,似乎也有怀疑,便是一时呆愣,不知是信呢……还是不信呢?

庞万春却是心中叹息,圣公啊圣公,你真能招来雷霆吗?以前你也真说过的,不知说过多少次,说你法力无边,天命在身……

只听得呼喊大作,那城楼之处的方杰,看得庞万春上城的时候,便又往右边去看,右边也是打得激烈非常,那鄜延兵前赴后继之势,也不比京东兵差。

此时听得左边呼喊之声,方杰还心中一喜:“庞尚书,真良将也!”

却看武松身边,已然不知登上来多少官军铁甲,脚步之快,甚至就要到得庞万春身前。

两人甚至在这狭窄的城道之上对视了几眼……

武松认得庞万春,庞万春也认得武松。

庞万春陡然转身,呼喊一语:“随我下城!好让圣公神通施展!诸位今日皆是有幸!”

众多汉子喊着熊熊烈火,跟着庞万春往城道而下,雷炯好似神游天外了一般,愣愣跟着下城。

方杰正从城楼右边赶过来,准备看一看左边城头上庞万春悍勇的威势,却是刚过来一看,便是大惊失色,只问左右:“那里怎么回事?庞万春怎么回事?”

自有人答:“呃……呃……庞尚书下城去了。”

“我看到了,为何啊?”方杰再问。

“不知,我也不知……”

方杰已然来不及多想,只管呼喊:“快,快下城去,着二阵上城去!”

令兵自又飞奔,且不说来不来得及,就说那边城头阶梯,拥挤无数,哪里还容得二阵之军上城去?

只管是武松带着官军铁甲,跟着庞万春,飞奔就下。

一切都晚了,庞万春上城的那一刻,就注定了一切都晚了。

方杰哪里看不到那源源不断上城而来的官军铁甲?岂能又看不到无数官军铁甲正在下那城头阶梯。

一时间,方杰急得大骂:“庞万春误我,庞万春误我。”

却也还有理智:“快,着二阵去迎敌,着三阵之兵去堵城门!”

他此时此刻还知道,官军铁甲下城去,定然是去争夺城门,若是城门从内而开,那一切都完了!

武松已然就下了城池,直往那城门奔去,身后源源不断是铁甲。

庞万春,带着麾下之人,却直往那大道而走,头也不回。

倒是雷炯频频回头,他甚至心中已然想到了,想到了是不是自家庞尚书投敌了?但他就是不敢去信,应该是圣公真的开坛做法了吧!

城下部曲无数,一时间也看得呆呆愣愣,有人已然上前去拦官军,厮杀也起!

却是部署全乱,战阵也无,仓促去,一时间又哪里拦得住。

武松只管沿着城墙往那城门去奔,也不远,二三百步而已。

方杰就在城头之上,趴在垛口来看城内,心急如焚也好,五内俱焚也罢,那呼喊之声,好似连五脏六腑都要从喉咙里喷出来一般。

“快,挡住他们!快快快!”

转头去看,那左边城墙,源源不断的官军铁甲,一眼都望不到边了,方杰又来喊:“快,冲上城头去!”

喊声再大,又能如何呢?

方杰抄起自己的方天画戟,脚步就起,往左边城墙去,身后亲兵也有,下面要挡,上面要堵。

他一时间赶不到下面去,那也就只有先把上面再堵。

这小小清溪城池,没有瓮城,但凡有瓮城,许也还多一番应对之法。

其实不用方杰去,那官军铁甲也往城楼这边杀来,只待城道奔去三四十步,已然就是官军铁甲。

方杰又岂能不勇?一杆方天画戟,上前就捅破一个官军之铁甲,把那官军当场捅倒。

却是官军更多铁甲也来,诸般兵器在挥舞。

方杰更向前去迎,口中也大呼:“打,快打快打!”

此时再看,密密麻麻的不是贼军了,反而是官军,打杀一个两个,也解决不了那密密麻麻官军铁甲压迫之力。

方杰再如何向前,脚步也频频在退。

那城下,更是激战连连,无数的贼军也在拥,无数的官军也在冲,城门说到就到,着实是城下之贼,一时间反应不及,更也是这城池着实是小,二三百步就到城门。

城门之后,堆了许多重物在门后,其中多是条石,武松把兵器放在一边,上前就抬,二三百斤的条石,他一人抱起,还能从容放在后面墙边。

汉子拥进来无数,只管去抬!

城门洞处,一时间挤了数百官军铁甲,更也围上来不知多少贼军,双方拉锯对峙,冲杀不断。

却也还有越来越多的官军从城上而下,里也在冲,外也在杀,犬牙交错,混乱不堪。

门洞之内,汉子们只管去搬去抬,甚至还有手递手往外扔。

二三百斤的条石,直有上百之多,在城门之后堆成一个坡道,一个直角三角形,这堆放得也很科学,仿佛一座重力水坝一般堵在门后。

若是在外用冲车来撞,便是再如何也撞不开这个城门。

却也好搬,搬了上面搬底座,快速非常。

汗如雨下在门洞,尸山血海,在城内。

只看得门洞之内的人陡然都在出去,又听得嘎吱在响,门洞有光线照入,豁然开朗。

轰鸣的马蹄随之就起,那重甲骑兵正在奔驰。

武松大喊来去:“让开大道,让开大道!”

他自己更是奔到门洞之外,一屁股就坐了地上,脸上嘿嘿在笑,周边却还血气升腾喊杀震天。

来了,马蹄踩在门洞的青石地板上,哒哒清脆,泛着寒光的骑士从武松身边飞速而过。

武松侧眼去看,哈哈大笑:“待我歇息片刻,去寻方腊!”

却是话音刚落,武松已然站起,好似歇息完毕了。

就看头前那人马俱甲,瞬间冲入贼群之中,刚才还悍勇无比之贼,此时如同纸糊一般左右在倒。

“跟我走,跟我走!”武松左呼右喊,脚步飞奔在迈,大道让给重骑,小道他自去奔。

圣公驾前,一直关注战况的祖世远,此时飞奔而入,手忙脚乱,口中颤抖:“圣公,不好了不好了,官军入城了!”

方腊猛然站起,脱口而出一语:“胡说八道!”

祖世远抬手指了一下天:“圣公,你听!”

方腊侧耳去听,听到的是什么?是马蹄好似在轰鸣!

“胡说胡说!”方腊口中连连在呼,脚步却飞快在迈,先出屋,再听听,脚步更起,奔出宅子大门,左右去看。

这城池也小,宽阔大街不过南北与东西两条交错,南北与东西,都不过二三里地,他这宅子,正是县衙,不远就是十字街口!

二三里地的大街,那重骑一奔,片刻就是一里地去,那马蹄之轰鸣,已然响彻全城!

方腊就站在县衙门口,一时好似浑身就软,人也呆愣。

祖世远跟在一旁,就问:“圣公,这可如何是好?”

方腊大手在挥:“快去杀敌,快去杀敌!”

这县衙门口,县衙周近,自还有数千之兵,不是方腊如何在乎自己的安危,而是城池太小,兵马太多,城内到处都是军汉驻地。

门口之贼众,自也不少,拥挤非常,听得方腊之命,众人立马便往那十字街口奔去,呼呼啦啊一大堆人。

只看众人往那十字街口去,方腊惊慌稍定,立马就问祖世远:“怎么城池就破了?”

祖世远只管说:“臣也不知!”

“不可能,万万不可能!”方腊连连在呼,又问:“为何?为何啊?”

祖世远茫然在脸,却答:“莫不是……莫不是有人有意为之?”

方腊岂能不知祖世远指的是谁?却问一语:“这般对他有何好处?”

是啊,这么做,方杰能得到什么好处?

祖世远立马又答:“他……他许……圣公,他自是年少力强,勇武善战,麾下兵多将广,精锐用命,官军围城不多,他自能杀得出去,去桐庐也好,去新城也罢,依旧还有数十万之众……圣公……咱们……”

方腊一时又是呆愣,只感觉天旋地转……

祖世远连忙一扶,又道:“圣公,难怪,难怪庞万春越过二阵与三阵之兵上了城头,莫不是……莫不是……”

“竟真是如此狼子野心?啊?”方腊瞬间好似老了十岁,面容之上,陡然沟壑纵横,嘴唇乌紫,面容发白。

祖世远只有一语来:“太子不该没于杭州啊!”

方腊一口黑血涌在口中,喷涌而出,那马蹄轰鸣越发隆隆,转头去看那十字街口,高头大马,正冲在连阵都未立的贼群之中,人仰马翻不止,死伤无数当场。

不知哪里有人在喊:“寻方腊,快寻方腊!”

方腊一言:“走!”

祖世远呆呆在问:“圣公,咱往哪里走?”

往哪里走?方腊左右又看,小小城池,兵马多的是,若不是方杰包藏祸心,哪怕官军进城,只要苦战,其实还有机会……

奈何……

往哪里走?

自是要寻人多之处走,此时哪里人多?

方腊抬手一指:“往东走!东边定还有许多兵马,冲出城去!”

方腊当真还有理智,奈何这城池着实破得太快太诡异,太不符合常理!

祖世远只管点头:“走走,圣公快走!”

祖世远也扶着方腊就起身,左右,还有不少方腊亲卫人马,数百之多,皆是铁甲,立马把方腊簇拥在人群之中。

却是方腊也言:“不走大街,走巷弄!”

那大街着实走不得,那官军铁骑,只在大街来去驰骋,撞上了,那就完了。

祖世远点着头,那就走吧,跟着走!

城池破了,瞬间冲进来的官军,先有二三千的铁甲步卒,又有二三千的骑兵,再有七八千的步卒,此时此刻便是连军中辅兵都在往城内冲来……

苏武呢?

早已不在将台,正在带着余下之骑,四面在奔,小小城池,且看哪边再开门,只管就去堵哪边,甚至骑兵还可再分,配合各边步卒,配合壕沟拒马,便要把这座城池四面堵得死死!

方腊,万万不能走脱!

方杰,还在城头之上,就在城楼之处,城楼已然被团团围困,方杰带着数百亲卫在奋力抵抗。

只管往射孔去看城内,已然是乱做一团,四处厮杀,也不知圣公在哪,更不知那天杀的庞万春在何处。

军令已然不出,二阵也好,三阵也罢,早已乱得兵将不识,也不是此时才乱,便是官军冲下城去的那一刻,已然就开始乱了。

此时城内,已然是一窝一窝,一伙一伙,皆是无头苍蝇一般,又好似山野之中成群的羊,这边奔来,那边奔去……

陡然,就听有人在耳边来报:“方将军,城楼外的官军正在搬运柴火!”

不好不好,方杰抄起方天画戟便是大喊:“随我冲出去!”

便是大门一开,方杰一马当先冲出城楼之门,门外铁甲一丛丛,他也悍勇得紧,就要去杀。

却是当面,一个军汉也来迎,他名唤史文恭,得了军令,围困城楼之方杰,他是寻着方杰来的,竟也是一手方天画戟。

方杰冲出,他自去挡,只管是一招来去,方杰冲出去的脚步陡然一止,便是大喊:“快上快上!”

方杰左右之铁甲,蜂拥就出,再不出去,真就要被烧死熏死。

却是史文恭身边,更是铁甲一丛丛,骨朵与锤,只管去砸。

一时间,又哪里冲得出去?

刚才就不该进来!

但又不是方杰自己能决定的,便是城上城下大乱之时,无数官军奋勇而至,他已然就在这狭窄之处被围困当场,退入城楼是权宜之计,但如今,已是陷入死地。

只待官军当真围紧了,城楼内哪怕还有数百人,一个小小的门口,如何还冲得出去?

不知冲得多少番,那方天画戟史文恭,就带着人堵在门口,甚至还有余力清理门口的尸首。

左右已然火起,正是烟熏火燎。

“再冲一番,再冲再冲!”方杰泣血在喊,曾几何时,他这一辈子,何曾遇到过如此绝望之境地?

(兄弟们,这章难写,写慢了,只有七千七百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