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穿越之春暖花开 > 第四十六节韬晦之计(二)

穿越之春暖花开 第四十六节韬晦之计(二)

作者:夏日轻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30 00:48: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也难怪姜成,他本是王府家生子,从小为王府办事,这世上敢跟王府做对的人少之又少,他在外办事,就代表着王府,他也就没想到过怕什么人,当然皇帝这些除外!人本身又聪明精干、识文断字、能写会算,随便搁一小户人家,也能挣出不菲的身家,可身为家生子,却是终生不可以脱了奴籍的,就算赎身出来,也是贱民册里的人,不可自己购房置地,开店贩货。

这是大楚的政策,他就是不想自己的儿子落得同样的下场,才寻思着赎买自身,王府也没答应,后被世子送人,幸而遇到柳儿这样的主子,应许了他赎身,变成签契的仆人,脱了奴名,对于自己,这就是最好的结局了,但他的儿子,也跟着可以变成仆籍,然后赎身就可成了平民,如果购房置地后,如果能走些关系,必可改变命运,姜成想为儿子存钱,所以没想太远有些激进。

听了柳儿的话以后,非但没有失望,反而对自己的未来更安心了,见自己的主人,如此小小年纪,思虑之深,绝非常人,跟着这样的主子,有前途,就那一席话后,姜成对柳儿是心服口服,终生没有起过二心。

柳儿也做得好,写信给了世子,要将他的八岁的小儿子小栓子赎卖回来,后来,刚一个月,世子就着人将人送到柳儿手里,就放在内院跑腿,柳儿化身为小舟少爷的时候,身边就带着小红同小栓子,有空时,柳儿还随手教些字呀,算术什么的。所以姜家一家三口,对她是感恩不已,死心踏地的效忠。

以上都是些前言后语,回头说这次谈话,

柳儿说动了姜管家,支持自己的计划,两人议计已定,柳庄的第一个三年计划就推出了

第一、以后庄子里的产出,全为自供,要多存粮食。

第二、生意只做绣庄一样,以后店铺只用入暗股的形式加入,要购铺面出租。

第三、要把大小花山做出一堵天然的防护墙。

第四、柳庄要尽量在人们眼前消失,争取柳庄大隐于山。对外联系就以柳宅出面。

具体的柳儿心里都大致想过,第二日又叫来芸娘、王明、王庄头、杨妈妈,大家统一了口径,知道柳儿将带着自己走向何方,自己的工作目标。

首先,柳儿要安全,一个人没命了,其它的什么都是枉然。

安全是很重要的,为了活命,柳儿就计划着,要把大小花山朝外的两面,往深里走里五里的地带,修筑隔离栏,没有前世的铁丝网,另外,用木头什么的造价贵不说,还让人一见就知道有人在里面,越发的引人注目,大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思,柳儿放弃了,以上所有的选择。另选择了一个天然的,要仿照现代沙漠的防沙林做一个荆棘林,为了达到防人防战乱的目的,为了造成一个绿色的长城。柳儿的规模很大,宽度要有十里,要做到密不透风,兔子都钻不过来的程度,

柳儿让王庄头、王明等人在深山里寻找荆棘,准备用荆棘种成的隔离带,不管是施足了肥,还是怎么的,千方百计要在三年时间内,形成一个宽度约的有十里的荆棘林,长度就随着山走,有多少走多长。林子一定要是密密的林子,柳儿再三交待,要让人不付出点代价,就没法通过,

大小花山如同一个正方形一样包着柳庄及莫愁湖,朝外的两面种荆棘林,另外二面柳儿不担心,大小花山本是大楚的最大山___九龙山的龙头的沿长线----人称龙须的尾端,往里走,就是深山老林,大楚国,平地多,山地少,专业打猎的猎户很少,全都在龙头的另一面,人要从这一面走过来,唉,估计不是人,是太阳神!荆棘林如能种成柳儿的要求,安全将不足为虑。

众人不解,这防护林为什么提在如此重要的程度,柳儿笑着说:“为了活命!这皇上可上了年纪,这太子也不是省油的灯,下面的众位王子也没一个胆子怕人,如若更朝换代,这书上可没少说,上到王公大臣、下至无辜百姓全都血流成河的事。我要把柳庄做成一个堡垒,外面怎么打,我们都能安然的过自己的小日子,这也是我不准备在外面购太多地及店铺的原因之一。”

主子说了如此大逆不道的言语。众人怕是怕,可没一人以为是无敌放矢。心里都很同意,就算自己是奴是仆,可命总归都是命,能保能留肯定是要留的,于是对这个荆棘林,都是非常认真的在做。

就王庄头听了这安排,不禁对这大小花山想感谢了,好在面积不大。真的,围着莫愁湖的这个圈,露出来能走人的地太少,只略有五分之一的样子。

恰是秋末,林子里的荆棘林也不如夏季密实,筑林的第一步,就从当年柳儿发现的竹林小路,开始了。

柳儿让姜管家找到挖矿的人,听说他们有方法能将大石炸碎,柳儿让人砍掉外面的竹林时,就算好了,请了人来,这两人先将这峡谷两边的山上,勘验了一番,埋好硝石。各炸下碎石泥土无数,严严实实的把这个口子堵住了,荆棘林第一批种的就是这个地方。

荆棘本来山上也多,自然也是移栽、补缺、看起来很大的工程,实施起来还是不觉得劳累。第一年就初成规模,这荆棘还可以插纤、种播。王庄头根据气候,将各种方法都用上,尽心的织就着这绿色的长城,

另外在规画好的荆棘林带的外侧,柳儿安排了窄处大约有五里,宽处不止六里以上的杂树林带。柳儿请姜管家去外州外县,购了很多成林快的树种来,让全部种上了易长的、半大的树苗,着实的费了不少钱。

王庄头带着人,三四年来基本上深秋、初春都在折腾树及荆棘的移栽。好在深山里杂树多,只花力气去挖小些的树就得了。这大小花山外面,本就树林很多,只用在空阔些的地,补种上就可以了。最先是把大小花山内里面的,靠近莫愁湖的山里面,上面所生长的、能够移栽的、没有价值的树全部移去了这杂树林带去。柳儿让他随意种,千万不要种成横平竖直的人工林,王庄头也省(xing)得,后来,果然很多人都以为这杂树林是天然林子。

内山移空的地方,全部在初春,补种上了果树,柳儿心也不厚,地方大呀,能成林地的带,种出了一片片的苹果林、桔子林、核桃林、李子、桃子、杏子、梨子、这内山,柳儿就请王庄头用心看着,别种错了地,选好阳光充足的地辟成果林,其它地方,都不要乱砍乱伐。一定要保持植被完好。原来的竹子林,依旧保持着竹子,让竹子自然的生长,但是朝外的,就种上了荆棘、加防护树林,这个地方,请人炸山就花了柳儿二十两银子的人工及材料钱。补种的树也多是这里。最后,由大王村出来三十余里路,这名唤三岔口的地方,进镇子去的路及去小王村的路,沿着山形走走的路,路边上全是林子,

村里的人在冬天是没活计做的,王老二小斌的爹爹,柳儿请他当了工头,就在村子里请了人,跟着挖树坑。按坑计钱。10个坑一个大钱。你能挖多少,只管挖去。王老二自己也挖,还管着数坑。山内的荆棘林的事就没惊动村人,只让他们在杂木林带做事。王老二成了柳庄请帮工的代言人,总把头。着实带着人在这十多里的路边挖了不少的树坑种树,赚了不少银子,过了个肥年。

柳儿想着力争三年下来,形成了一个自然林带,掩盖荆棘林的存在,大王庄的人用柴,以只能在这边上拾些树枝,或用落叶。这山有主了,不可能以后还想上山就上山来砍一棵树就走,所以外围用这些成林快的树,一是防盗,你砍去没用,只能当柴烧。二是担心这皇上的命不长。别树没成林,他老人家就去西天成了佛。

柳庄的入口就在远离官道五里的路里面,双花河的边上,何谓双花河,因着这河是从大花山及小花山之间淌出来,此河在柳庄新整修的山门处,水面最宽,河面有20多米宽,河的左边是小花山高耸而起,没有河岸可供人行走,河右岸是大花山,沿着河右岸及大花山的左山脚,天然形成一条小路,通向山里,此路窄处刚好能过四辆马车并行,由此沿河往东北直上10多里就是莫愁湖,以莫愁湖约有一百多亩地的湖面为中心,是一片地势平坦的盆地,四周是高山环抱。天然的一座碉堡一样的地方,柳庄的房子就在湖水同大花山山脚的相连处。

柳儿将大小花山卖下来后,柳儿将此段进山的路的最窄处,修了一个门框一样的框子,安上铁木打就的双层包铁的门,依着山势,结结实实的修了一个庄门,这门进深很深,像足城门的门洞,约有50米的左右,此门就约着在中间地界。,平时总关着。只开关大门上的一个小门,供人行马车过。外面依旧是林子,约有二里多的林子掩饰着庄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