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穿越之春暖花开 > 第四十二节搭暖棚(二)

穿越之春暖花开 第四十二节搭暖棚(二)

作者:夏日轻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30 00:48: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难道国人的劳动力一直是这么廉价的?也太廉价的劳动力了吧?不用白不用呀,柳儿没有再说什么,直接应承下来,难不成还涨高价格,算了,体贴的话,不如多找事给他们做,大家两全。

“叔说了就算,这样,叔,我们明天就开工,先来50个人工,砍竹子去,明天一早,我们在三岔口的竹林边上等着。工钱一日一结,可行不?”

“行,辰时正开工。我到村子边去等着。柳儿,你就不要来了,叔替你守着,”

“正好,我还得把图再画细些,我就巳时中来。”

“王二家的来了没,小红,去找小斌家爹妈来,我这有事要跟他们讲。

小红快去快回,不一刻,小斌一家三口就来了。小斌满脸不高兴,

“怎么啦你,这脸都快拧下水来了,怪不得今天我来了这么久,你还没寻我玩,我给你带了麦糖。”小红早去取了糖来,拿给小斌看

“小舟哥,你说你是不是姑娘家,你家是不是很有钱。我娘说你是姑娘家,还说我大了,不能天天跟着你玩,要不,你家杨妈妈会骂我家没规矩!”嗬,一扔一个炸弹呀。

柳儿本也知道,自己是女孩子的事,瞒不了多久的。见王老大两口子,一脸的不好意思,笑了起来。对着小斌说道:

“你觉得我怎么样嘛,够不够朋友?”

“当然够!”小斌毫不犹豫地说。

“只要是朋友,我有钱没钱,是不是姑娘都没有关系,不能改变我们是朋友的事,对不对。朋友就是朋友,你有钱,我们是朋友,你没钱,我们是朋友,你有钱了会不会变?不认我这个朋友?我不会变,你会变吗?”

小斌一家被她一通朋友来朋友去绕得七晕八素的,好在小斌还灵,听出个大概:“你当我是朋友,我就永远当你是朋友!来拉勾!”。柳儿伸手出去跟他拉了勾,“拉勾上吊,我们是朋友一百年不许变!”

这一秒,柳儿同小斌都不知道,这是小斌一家从此踏上青云梯的第一秒。

村长笑着看俩人拉完勾,发下了最真诚的誓言。才对王老二一家说道:“王庆娃,(小斌爹的大名),这柳哥儿是姑娘家的事,不是诚心哄瞒你们。她家里娘老子走得早,一个人从王府出来,顶门立户的可不容易。一个女娃子,在外面别人都欺伏三分,这柳哥儿,可是有见识,识文断字的人,还认识蕃字,正经王府里的世子对她都高看一眼的能人,所以里正我们都想着,就让他扮着男装方便些,当然,她现在还小,大了自然就恢复女装,也不能出来乱跑了。这规矩我们还是想着的。”

“村长,我们乡下人家,怎么敢嫌弃柳哥儿是姑娘家,她可比我们有本事多了,只是孩子太淘,又是男娃,这杨妈妈规矩大,怕惹得姑娘、妈妈生闲气。”

“这柳家的杨妈妈,再规矩大,也一总是为了她的姑娘主子,这柳姑娘身边一直没离身的红丫头,不就是杨妈妈放在姑娘身边防口舌是非的?这事情,里正同我都有分数。孩子们来往你就不要管了,这斌娃子跟着咱柳哥儿,说不定能学出点本事来,也为咱们村里争光不是?也不是谁都有运气投咱们柳哥儿的眼缘的。”里正一通铺排,柳儿听得好笑,敢情,这村长什么都明白呀。对自己还真是高抬了。

王老二神色松下来“我们乡下人,姑娘多担待,这只要不妨事,斌娃就跟着姑娘跑跑腿得了,朋友二字可真不敢当。就我们两口子,姑娘要使得上,就喊一声,一总都听姑娘的话。”

“王叔这话就见外了,斌娃,大牛他们,我都当是朋友。请王叔来,是有事托王婶子,不能说吩咐,只是请罢了!”

“以后不要提什么姑娘不姑娘的,就当不知道。以后,就还称哥儿得了,”村长嘱咐到,“这事我还得跟村里的人说道说道,不能坏了姑娘的名声。这哥儿就是哥儿,可没什么姑娘。姑娘在三岔口庄子里住着呢,这村里的是舟哥儿。”村长毕竟是老江湖,马上就想好了对策。迅速地为柳儿打好后路。

“王叔,这前面这块地,我买下来了,这是我庄子里的王庄头,以后就是由他带头,我在这里做两种暖棚子出来,让大家看了,明年仿着做”

“舟哥儿,你的哪二亩地,要不要给回王庄头管着?”王老大人真不心厚,马上就想着把那两亩地还回来。

“算了,仍是你家种着吧,这地也不挨一块,仍是你种,你这次,也用那地盖上暖棚子吧,”

“不用哥儿吩咐,村长说了这暖棚子的事,我们家就决定了,跟着哥儿第一批人家起暖棚。”

村长连连点头“柳哥儿,这王老大可算还有点精灵,他家报了十亩地的暖棚,还有几家,一共有50亩的暖棚。不过都是打算搭简易的这种。”

“这样就好,王婶子,你下晌就去村里,请会编草帘子的,到你家学着编草帘子,五文钱十张收下来,越多越好。呆会儿,我去你家,跟你说下这帘子的样式,你先打一个样品出来。”

“哎,舟哥儿,哪我先去把架子什么的收拾出来,”王婶子急急忙忙地走了,小斌获得跟舟哥儿玩的准许,开心地玩着。也不管其它的什么事情。

后晌,里正回来,,地契上写着柳儿的名及8亩荒地,还得了个免税三成好处,柳儿用银子8两就买下来10亩多上好的地。自己都有点吃惊。

噫,什么社会都有暗箱操作的?这地在花匠王的测量下足足有10亩。实地测量也没人来测验,人熟好办事呀,官僚呀,自古有之,看来这样子应该是。

去了王家,跟着王婶子讲了草帘的厚薄、宽窄,也就回了柳庄。书房里依旧练字、看书。

第二日,王明知道了开工暖棚的事,急着就要跟着来忙事,没有搞什么休假三天,仍旧一如以前一般的陪在柳儿身边,柳儿带着他,感到十分方便。

竹子不经砍,不到三日,也就砍得差不多了,拉到地头,在小花河边,堆了一河岸。王庄头是老手,心里有成算,亲自砍出所需竹子的长短,一众人等,按柳儿教的,各拿一个比着,全统一砍成一个长短。分开按长短堆放着。

三岔口的竹林子,朝外的都砍完了。显出一个大缺口。

大王村的暖棚子,终于开始动工了。村里的妇人也把草帘子,打来,一一交到王婶子处,也得了1000多床

柳儿将图纸细细跟地给王庄头说明了,王庄头心本就灵,竹子在他手里,如同玩具一般。带着50多个庄户人。不一时,就搭得了一个暖棚,柳儿去看过,提出些改进意见。大家都照着样子仿着搭去了。

这暖棚子,是上下两层,高约两人多高,两层间相隔一尺,下面是方形,上面是圆拱形,用竹子搭成方格。将草帘子从顶盖到脚。天气冷的话,就盖成两层。白天就掀帘子晒太阳。晚上就盖帘子保温。棚子里面,就跟平时一样,种菜。

简易的暖棚子,也更简便,只得半人高,也是拱形,然后就是将草帘子晚上盖上就可以了。主要是用在麦地上。

七日后,这暖棚子就搭成了,王庄头带着这五十人,也做熟了,就另议了工钱,请他们帮着把柳宅的玉米地用高暖棚罩了,麦子地全用简易的棚子罩住,又收够了足够多的草帘子,在地头备着。

这新买的地还没种,王大自来牵了牛,在棚子里一个人先行翻着地,柳庄的人明显的不够用了。柳儿心里还要买地,心里更加着急,这总不能全部地里的活,都压在王庄头身上吧?

柳儿想起罗大娘说过,帮自己相看着买的庄户人,这许久了,还没有动静,不由有些着急。急着让姜管家去一次罗大娘家催一下,看有人没有。姜管家答应着,:“姑娘,我明日一早就去。晚上,我仍住在镇上,这快年关了,还是对镇上的房子不放心呀。”

“姜叔,你也是疑心重。放心吧,不会有什么事的。”姜管家还是不放心,骑着小黑赶到镇上去了。

“姑娘,我明日一早从镇上就走了,然后再回庄子。”

本以为要等几天,结果,第二日午时不到,姜管家回来了,带来了一帮子人,人很多,姜管家先安排在场院里等着,罗大娘笑咪咪地跟在姜管家身边,一同进了柳庄。去书房见了柳儿。

“姑娘,久不见面,可还好吗?”罗大娘施礼,柳儿拉住她的手,

“大娘不要客气,还说要去寻你,不料大娘竟自己来了。可见就是有缘呀。”

“早就想着来了,只是在等着这二十户庄户人的取保、入籍,想着一并为姑娘办妥了,才带来。”

姜管家通知了杨妈妈,让她先赶到湖边的场院里,看着这新来的奴仆。稍后,罗大娘同柳儿也带着小红,亲自到了场院。这次,罗大娘带来了二十户农人家,南方的有8家,北方的12家,4-14岁的男孩子有11人,女孩子12人,总计人口63人,另外精选的女孩子有20人,男孩子20人,年纪都在13岁-14岁之间。粗使大嫂5人,俱是单身。

柳儿愣了,这么多,一下子给自己拉来了100多人,我晕死。水泊梁山呀,一下来108人。忙拉着罗大娘去了一边细话。

“大娘,你这是害我还是助我呀,一下给我拉这么多来?”心里急算着,这可不得1000多两银子?我的地还没买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