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穿越之春暖花开 > 第三十三节,秋收 中秋和秋别

穿越之春暖花开 第三十三节,秋收 中秋和秋别

作者:夏日轻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30 00:48: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天气很热,庄稼也可以收获了,柳儿没有庄稼可以收,但是,秋收后,地就要拿回来自己种了,柳儿抄了很多的农书,可是,并没有真的种过地,心里面还是有些担心,本想把地租出去让人租了,反正庄子没有这么多人,种也种不完,花匠王不同意,说自己会种,才这点地,小事情。加上十小小厮,王明都表示能种地,柳儿也就准备秋种了,农书还是没白抄,柳儿发现了这里的气候,可以种玉米,而这边没人种,不知道有没有这种作物,姜掌柜说,在北方好象有见过,就带着银子,骑了小黑去寻种子了。

现在,柳儿是准备着要让小子们去参加义务劳动,顺便看看能不能真的会种点。方家农闲时没少帮自己的忙,这也算是回报吧,姜管家也赞成先去帮忙,就让花匠王带着二小子,去镇上选了一批农具。什么镰刀,锄头,一大堆。

杨妈妈同柳儿就准备着中秋节,这边中秋节,也吃月饼,但,就只有白糖的,柳儿前世并不是很爱吃月饼的人,但是这个古代也没有什么比较好打发时间的事情,只能风花雪月的生活着了,只能细致的生活,你说搁现代,忙都没时间了,还能慢慢的自己做月饼?想想都是梦,现在好了,时间大把,可劲折腾呗,这才是真正的小资生活。

柳儿并不想自己动手,累都给累死了,吃还不想吃,想想其他的穿越同仁,自己洗大肠什么的,臭不臭嘛、内脏还含有胆固醇超标,吃多了会得病,不过这是在现代的营养过剩的情况,想着村里好象没听说猪大肠有人吃,这个么,可以复制。一餐两餐的不会有什么事吧?

柳儿翻出自己的菜谱,找到中点这面,把月饼的配料给抄一张纸上,对着念给管婶听,让她去备料,“管妈妈,备二份吧,我也不确定自己做不做得成。试试呗”

“姑娘,咱们的粮食,除了村里买了些,很多都是镇上买的,也不要浪费了,我们一次少做一点,行不行?”

“可以的,我们一次少做点,成功了也少做,馅多做点就好了。”帮自己省有什么不可以,我又不是钱多得烧的慌,省是可以的。柳儿心里乱想着。

管妈妈去备料。

柳儿自己走到大厨房去,见了二人妈妈,也把卫生做得很好,口味也不?,就是菜式太少了,亲自去询问了每人会做的菜式,真是少,亲自把东北的乱炖教了北方的朱婶,南方和细细教了豆腐园子,让两人试着去做。

果然的,味道差点,吃完中饭,柳儿交待两人怎么改进下,让明天继续做。俩人也有兴趣,问了些细节,柳儿又详细说了,两个下去自去捉摸不提。

柳庄的地侍弄得认真,是最先开镰的,王明带着十个小厮,也参加秋收,柳儿也去了,但没得动手,杨妈妈不知怎么想的,真心以为自己是什么大小姐,这不准那不准,让自己搞得双手不沾阳春水,这搞得三从四德的,切,不过看着都累,柳儿还是没主动坚决的下地,只带着小红在田里看看,然后提着个小篮子,跟着地里面拾麦穗,倒也开心。麦子全堆到湖边的一块平地里,方家一直是在这里晒谷子、麦子这些的。

秋收第三天,方家长子,方军回到了方家,这是个高高大大的二十岁的汉子,他在京里的衙门里当差,年头刚升了职,现在来接取父母同弟弟去京里住,还给弟弟在衙门里也寻了一份差事,京里购了个二进的小院子,是个孝子,不过柳儿这人老是想些灰色事情,心里以为自己买庄子的银子估计进了不少到他上司包包里了。

方军对柳儿当时能出银子买了自己家的房子地,还可以秋后交房什么的,是很感谢的,这次来也是想当面谢谢柳儿,特别带了京里知名的‘吉祥斋’的月饼,送与柳儿。

柳儿谢过,收下不提,约他家同自己宅子一起过中秋。方军一口应了。

众人赶在中秋当天就收完了庄稼,姜管家也带着玉米种子在中午赶到了庄子,刚好可以一起过节。

柳儿带着管氏做的月饼非常的成功,五个模子压出来的月饼,比什么吉祥斋的还好看,当晚,丫头小子们在后院排了一桌席面,吃吃喝喝,开心无比。戌时月亮出来了,八月十五,皓月当空,就赏月,很风雅的事,这后院的人可没这么的兴致,吃吃喝喝,打打闹闹,没人看月亮一眼。

唯有这前院的方家一家四口,柳儿,杨妈妈、姜管家,管氏、王明、花匠王,朱婶、周妈才算是认真看了月亮,,杨妈妈还在正院里祭了月,本要祭祖的,可柳儿实也说不出什么祖来,只变通祭了月了事,杨妈妈还担心柳儿因此伤心,偷偷看了,见她浑不在意,也放心了,柳儿却不知道这些,做为现代人,这宗族观、鬼神上天,信得是不多的,柳儿高中就出了国读书,更是没有什么概念。穿来古代,也不过以为中秋节无非就是聚在一起,吃喝一餐,吃点月饼,看看月亮,有思想、有感情的的对着月亮流点泪,发几声叹息,也主可以了,

中秋节唯一的收获就是,方军喝酒喝得高了些,在桌上畅所欲言,带来了一个消息,当今天子,龙体欠安。成年的龙子你争我夺,听说要立幼子为太子……

京城的消息第一次正式传入了柳庄。大家都当是闲话,听过就算了,引起重视的是柳儿,凭着不多的历史知识,柳儿知道,这政权的交替,总会有些风吹草动的,这传长还好说,废嫡立庶,灭长存幼,这就是社会动荡的根源。柳儿心道,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了,以前在现代,社会安定,没这么多乱七八糟的的事,以前在王府,身为下人,你知也没用,不知也没用,生命都是别人给的,能怎么办?现在不同了,自己不但要自己活,自己手里还有三十多人的生命中,以后可能更多,要为别人负责……

中秋夜在一片祥和中渡过了……

方家的谷子共收了三百多石,有细粮有粗粮,柳儿全按市价收了,反正自己都要买粮的,方老大乐得省事,无有不应。姜管家带着人自去把粮收到地窑里,地窑里按柳儿的要求,是用干杂木做成的架子排成排放在里面,粮食就一袋袋放在架子上,粗粮细粮分开存放。好取好用,杨妈妈说,这一个窑里的粮食可比平时没有用架子时堆放得多。所以其它的架子也搭好了,菜窑里的架子,柳儿就排得格子小些,还做成活动架子,搁板没叫订死,放了菜再根据高度放上搁板。

方家把家里的细软收了,一些精细的家具也收拾了搬走,粗笨的也就不要了,收拾了三天后,总一应收拾完毕,恰好是一适宜搬家的好日子,也就订了第二天就走了,柳儿叫杨妈妈按排了饯行饭请方家吃。又请了村长里正来,因为牵扯着方宅的交付问题,要二位中人做见证。

当天,村长同里正也来了送行,并做了见证,到此时,柳儿购方家的房子田地才算完全交清,方大婶没有要什么一半的猪呀,鸡呀,柳儿不愿占她便宜,让杨妈妈算了帐,强拉着给了五两银子,另送了方婶一节布料。这可比方婶子卖掉所分的鸡什么的,收入高多了。方家自此,全家搬进了汴城,念着柳儿的大方及为人,还特意留了地址,让柳儿有空到京城去找他们。

柳儿笑着应了,同方家话别。方家原住着的院子空了出来,姜管家就去找人把跨院收拾出来,杨妈妈决定暂时不用搬进去,他们觉得住在后院还能看着这十个小子,加上听着后面养殖场的声音,还更恰当些。

方婶子走后,管婶照料这些牲口就有些吃力,小厮们就被分了2人进来,跟着喂牲口,8人跟着花匠王收拾菜地,眼见着气温快低了,柳儿托村长在村子里收了不少菜放在地窑里存着,听花匠王说,知道程府的温室怎么修的,但时间来不及了,只是购了不少的菜窑在地窑里。

由于地是丢给花匠王去管的,但是大王村,秋后就只种些小麦,及耐寒的白菜、萝卜,屋里人多,冬天又长,所以好地里一半种了麦子,另外就种了一玉米,这玉米刚一拿来,柳儿就按排着在院子里的屋里,用竹子做的架子,放上土,让花匠王给出了苗,赶着种了麦子,就把苗移到地里去了。

“看看今年能不能成”这话听在花匠五心里,七上八下的。

其它的山林地,土质差,就种了一亩白菜,一亩萝卜,其它的地,柳儿全让种了一种开紫色小花的草,平时是种来喂马的----苜蓿,全种了,花匠王因为柳儿说,以后凡是地上出品都是花匠王负责。心里担心,你说你吩咐咱这么多马草,我可拿这责怎么负?

“安拉安拉,听我的得永生!”花匠王显然不是穿来的,仍睁大眼睛看着主子,唉,这也太没配合度了嘛

“放心吧,除了留下大黄牛同小黑过冬的,其它的就翻到地里面,可以肥田,柳儿指着身手的几大排子书。以证明自己的话是书上来的。

花匠王放心地去了,也该放心的,一现代人指导你种地,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虽然说这个现代人只看过猪跑,没吃过猪肉。柳儿目送着他走了,笑笑地对着脚边的财宝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