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穿越之春暖花开 > 第一百四十二节大灾之后必逢大疫

穿越之春暖花开 第一百四十二节大灾之后必逢大疫

作者:夏日轻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30 00:48: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ps:

快过节了,亲们,订阅跟不上呀!呵呵,端午节快乐!

最后,就剩下里正同柳儿大眼瞪小眼了。

“里正叔,这疫情,看看情况吧,婶婶们还是先不搬回村子了,你私下里通知着人准备着吧,我寻思着,只怕得把人搬到这外庄子里来,方才能保全得了你这个里的村民。”

“姑娘,有这么严重?”里正心里也知道严重,但却盼望着柳儿来个不严重缓缓他紧张的心!

“但愿是我多虑了,主要是这水淹的时间太长,范围又大!很多话不好说呢!”

……

两人,一老一小,相对无言,只得一壶壶的水灌在肚子里。

唉,何以解忧,唯有喝茶!

柳儿其实,真心的想谢谢这穿越大神,看人给安排的地点,旱灾有大湖水撑着,这涝灾、洪水吧,也屁事没有,这周庄子可是在河水的上游,受不了多大的污染,关键是只要守紧庄门,这周庄就如铁桶一般,可保无忧。

里正叔喝两壶茶,拿着小疆写好的告示,亲自去贴在周宅的大门上,王老二发完药过来回话,柳儿也让他去把家里的人接来,安排进了外庄子住着,李老二人很活泛,将屯子里都通知了,让家家搬搬东西,紧着点住,他可想着,大王庄里,紧跟着王老二,长期帮庄子里打长工的这些人家,姑娘是肯定了要拉一把的,自己索性先就安排齐整了。

王老二家,按着柳儿的话,迅速地搬了进庄子来,小斌的二个哥哥也使得上力,跟着自己的爹,也帮着庄子里做事了。王二婶子,自去寻了管妈妈,每日里,烧水煮药的,一刻也不停手。一家子,就住在南一屯里,占了两间房,住了下来。

李老二果然没料错,柳儿听得鹰九来报,疫情严重。马上就叫王老二,去把他在庄子里相熟的人家,接进外庄。按排着住在屯里。王老二也是个有能力的,借着柳儿的名头,在大王庄,简直就是村长之下第一人了,村民们正在担心害怕呢。王老二伸出了善良之手,这下子,真是民心所向,声望大增!

凡是跟着王老二跟得紧的,这次都得周庄的援助不少,这次还得第一批人搬进庄子里来躲疫病。那真是明摆着的给了每家几条命一般,这些个人呀!心里哪个感激之情,直往外冒!小舟少爷不用说了。都有人想立长生牌位了,王老二那声望,简直的,大王庄里,说一不二!

那老王家的。上至族长下到三岁小儿,都知道自己家里歹势啦。当初为了点点蝇头小利,这回好了,这王老二根本就没去管这老王家一家子的死活。问都没问一声。

里正这过得二日,见外面的疫情严重,也紧着来跟柳儿商量对策,两人商量着,想着怎么安排着,把这三个村子里的人都安排进周庄,这人可不少,少说也得有两千人,柳儿觉得压力超大,别的不说,这吃的粮、治病的药,大楚的一个里正是管五里,也就是约有五百五拾多户,另外还有村长,那就是按自然村来分,村有多大,村长就管多大,里正下面还挂得有里甲,一个甲管理一百一拾户左右的人。一般都由族长、长都兼顾着,二人在客厅,拿着算盘,怎么算也承担不起这么多人的粮食、及药品。

两人正算着,鹰五带着路老大的信进了庄子,路老大知道这柳儿跟这大王庄子里的里正交情深厚,特别通融,让知县这边把的救灾粮直接发到里正手里,药也如此,另外信里最后提到,如果柳儿想将人封闭进外庄子里避疫病,也不是不可以,唯一的条件是,这个事情开始,柳儿不得出内庄。一切以长安县主的安全这第一位!

看着路老大的信,柳儿真的很感动,这人对自己真是有心呀,这么乱的时候,还事事想着自己,不但管自己,还想着管自己的朋友。真心的感到温暖。有人关照的感觉真好!

柳儿见得这粮食及药品解决了,马上着手安排,跟里正叔商量着,订一个计划,村长、姜管家听说要周密的计划,也跟着出谋划策,反正他们也熟悉这些人,首先按里甲,划好在周庄子里居住地界;再把这个里甲划分成小连,十户为一小连,一个里甲管十个小连长,就一一拟定小连长、甲长,然后把这些人喊来,里正一一讲了规矩,这每个人,按照柳儿的规定,只能带随身细软进来,辅盖行李也要带,另外就是水桶、碗这些东西带着进来,鞋子衣服一再的交待了,家里面自己用开水煮过,才能打包带进周庄来,搬家当天,身上穿的衣服尽量少,脚上都一色穿草鞋来,一一交待清楚,吩咐各连的连长,按连去监督着办事,另外特别交待了,如果因为这个连的某人,不按规矩办事,带着疫病的病毒进了周庄,整个连全部遣送回村子里去,听天由命,尽快去准备齐了,方好一个甲一个甲的搬迁进庄!以避疫病!

这消息一散出去,村民们个个激动,这有山靠山,跟着县主做邻居,好处不少嘛,个个遵命而行,眼睛还监控着同连的人家,生怕被别人害了送出庄子。

这周庄子里,庄户里的劳动力,有一个算一个,全部都算上,开始在这划定的地方搭棚子,用竹子搭成屋子,盖上油布顶,边上就是柳儿以前收购来的粗布围成墙。或者是草帘做墙,这种简单房子搭起来就快,柳儿也不准备按家住,一个甲就做两类居住棚子,一个男棚子一个女棚子;一个里甲一个灶棚子,统一做饭,人人都拿着碗去打来吃;每个甲都搭好了茅厕,也是分男女,但是全是用糞桶装,规定了每天二个一轮,将糞便抬到化糞池倒了,在周庄最外面的指定河段里清洗,再抬回来;

指定地点洗衣、洗菜全用烧过的凉水,每天三次,指定地点喝药……

很快搬迁开始了,

第一个甲就搬迁进来,一进大门,首先就是先脱鞋,直接扔进大门边的一个大灶里烧掉,踩着一个个木盆子里的石灰水进庄,然后,男女分开成两列纵队,排队时,按规定系好的碗筷什么就交出去,放进深锅里煮着,人就穿过棚子由大门到场院里,沿路都是架着大锅子灶,煮着开水……

人人头上过,全给脱得精光,衣服交到边上用大锅加盐水里煮去了,每个人冲水洗澡,洗头,用酒擦过身上,换上自己准备好的干净衣服,穿上干净的鞋,走过一段石灰路,接着是草木灰路,然后是草帘子铺着的路,最后喝一碗药水,这才算是入了庄了,有小子引着,到规定的地方去等着,然后小连长们一一带着,送到各连划定的床位上。

这村民哪里见过这种阵式,简直如同生产线上的产品一样听话,说东就东,说西就西,害怕生病的心情使得众人无比听话,衣服脱得哪叫一个迅捷!杨嬷嬷私下跟这芸娘学舌,就哪棚子隔成的道里,一溜溜的精胴胴的人,真是洋洋大观,让人看不下去,真是不好意思,这姑娘,唉呀尽出妖蛾子!这路大帅要知道了,指不定怎么说呢!

杨嬷嬷说得眉飞色舞,这芸娘成了亲,也不是个省心的了,居然赶着去看了一回这西洋景,回来,跟着杨嬷嬷关起门来,一顿的好笑。

手下的丫头婆子可没这么多花花肠子,认认真真的指行着县主姑娘的话,这病毒要灭不了,可是会传染的,人人把自己手里的活计,认真执行得一丝不错的。

周庄子里的人忙中有序,各人按照柳儿的规定,只做一件事,烧鞋的就管烧鞋,煮衣服的就煮衣服,煮碗的就煮碗,搬碗的管搬碗,发药的就管发药,看着石灰地的就看石灰地,发酒擦身上的就管着发酒。活脱脱一个分工细致的生产线!

一个甲的人,一百多户,一天也安置好了。第二天,这个甲就参加劳动,去搭棚子去了,这人多力量大,棚子也越搭越快,不几日,这隔帘什么的,就慢慢换成了竹席、竹墙。棚子也变得越来越显得精致了。

柳儿只在内庄门口远远看顾着,吩咐着小子们下去办事,按照路老大的要求,没下到外庄子里去一步。

好在天气不错,快四月底了,这天气渐渐暖和,不存在取暖的问题,这可省事多了!

三天不到,里正手里的五个甲就搬迁完毕,(里正叔这五个甲比较特殊,因在许多高官的别院附近,一个甲的人数虽然有一百一拾户,但很多是挂着户,人其实是归在各家高官王爷的庄子、别院里面的,实际的村民只得不足三百户。)每个甲长各人管着各人的小连长,小连长管着十户人家的家长,串成一串,却也省事,两千多人,住在了莫愁湖的四周,安全也是一大隐患,这每个连长每天都得看着灶棚子里的火呀什么的,也着实的费劲。

鹰九带着护院们,分成二个队,骑着马,巡视这棚户区的安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