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穿越之春暖花开 > 第一百二十五节小于头风中凌乱(粉红加更)

一秒记住【供精彩。

ps:

呵呵,谢谢,四四粉红加更啦!!!收下、收下、不要客气,各位看官,晚上还有一更!!!!呀呀呀!太高兴了!!!

姜管家不待吩咐,第二日一早,就带着人来,收拾齐整。村长又看了个吉日,三日后方可搬家。柳儿也跟着看着收拾书本。打包东西。倒也忙碌,省得东想西想。

周庄又忙起来了。

杨嬷嬷带着庄户上的二十多个娘子,拿了艾草,将院子里四处都熏了一天,都不知住了些什么人,杨嬷嬷总觉得自己闻到很大的味道,又擦又熏的,方才好些。好在柳儿的房间,看上去,并没有人动过,心里不停地念佛,亏了这路爷还算是个有心人呀。否则这屋子不得重新做一次粉刷什么的,这雨淋淋的天,几时干得了?

这次搬回来,人员怎么住,杨嬷嬷颇费脑筋,姜管家也头疼不已,现如今,姑娘的亲事大约是订了的,可路府是什么人家,规矩大着哩,在说路世子的醋劲,就是姜管家听了都吓一跳,说什么自己也不敢让他抓到空子,让周庄倒大霉恶魔首席的百万新娘!姜管家两口子也就商量着想出个妥贴的法子来,反正不管怎么说,周庄作为未来亲王妃的陪嫁庄子,可不能有什么差错也让世人苟病,也不管柳儿提出简单归位的想法,周庄一切的规矩,竟直比着忠王府的样子去了,柳儿大痛其头,说不过他们,只能由着他们去调配,本来,这世间的规矩什么的,自己也没这两人懂不是?

现在院子多了,杨嬷嬷请了柳儿想名字,方便称呼。这取名是有些人的软肋,柳儿想得一想,也没有怎么用心,随意就订了,前院就取了现代黄山老家的迎客松的意思,叫了松院。自己住的院子,就取了柳院,后院取了竹院。跨院,杨嬷嬷住的就叫菊院。后来修了专住下人的大院子,就叫了梅院。

原来的饲养场。取了钱库的名字,让财宝一家住了。马车同马依旧放在里面。方便出行。院子里的花园,取一内外之分也就得了。简单明了!

竹院柳儿坚持着。把现名小疆的栓子安排着住了正房,又庄户人家里,选得四个小丫头跟着服侍,四个小子做了长随。管婶子先暂时兼了竹院的管事嬷嬷,住在栓子的外屋。每天按排一个小丫头值夜,一再跟管婶子保证,寻着得了恰当的人就让她松快些。管婶子倒是说,没所谓,反正栓子也不是让人操心的娃。

前院的门房处,就由玉兰及春雪住了。为着安全的考虑。这两人在可能范围内离柳儿最近。也离庄门近。

这二人准备将所有的内庄里下人,全安排到了后面专修来住下人的梅院去了。

不过好在,这次大些的小子们走了不少。只留下些半大的快总角的,新组了护院队,姜管家也不主张住进内庄来,商议着由张老头、郑老二带着住在河边的护院屋里,一来守了大门。同时也起了个避闲的作用。

这能住内庄的小子,不过都是十五六个没总角的小男娃子。人数少,梅苑里,就只留一幢住了,这都还空着不少房间,其它两幢改成了绣坊,将后院搬空了,归置出来。别说,还显得住得宽敞不少,个个都很高兴。

杨嬷嬷还是带着芸娘仍旧住了东跨院,也就是菊院,这里离方便些。

前院(松院)依旧收拾了,还是大小客厅、大小饭厅、外书房,收拾得利落整齐,什么屏风书画,各种摆设一一到位,这就是专见外客的地方,外书房也就是以后,柳儿一早过来,听庄里的内外管事回事的地。柳儿住的柳院,就小厮都不能进了。

花匠王五升为外院大庄头,他自己也不愿住远了,周宅里现在都空出来了,没法子,他就一个人带着俩总角的小子,住了周宅的前院东厢房,门房里的房子也得四间,就住了两小子,却也不小,足足够用了,周宅跨院里留了各留了两房庄户人家,一则打理村里的地,二则看着房子。

陈婶子及一干后厨房里的五个管家娘子,住在梅院里,除了煮一日三顿饭外,还负责管理小子们及丫头们的起居、上夜等等事宜。承头的便是朱婶子。

一时,倒也安排得井井有条的,柳儿也落得清静。心里打定主意,只要不麻烦我,你们二位爱咋就咋吧。

小公子放在哪里都是问题,这身份地拉摆在这里,单独住一个院子,又不太现实,在说安全什么的,说不得只能放在柳院里面,就住了原来小七住过的北屋。

奶娘带着自己的孩子住在外间陪着,小屁孩一个人住了一大间。他偏又会翻身了,柳儿只得打了一个高高栏杆的婴儿床,就放在屋子的正中,省得他一错眼不见就翻下床来。寻来了林木匠,倒也不费力,不到二天就将床送了来,柳儿怕漆对孩子不好,直接就让他用樟木掺杂着檀木打了,防虫子。亲手做了个纱帐子档蚊子。

小钟钟快三个月了,杨嬷嬷同奶娘一起,喂得极好,三个月才会翻身的小娃娃,小公子这才二个多月快90天,居然就能翻身了,小家伙十分机灵,每每当着人的面翻得一翻,引得看他的人赞个不停,嘴角还露出一点得意洋洋的笑意弑命。柳儿坚信自己没有眼花,就是得意洋洋的的笑意,

“嬷嬷,这真是人跟人不同呀,这世子爷家的孩子,真是灵呀,对吧?”

“这是小公子呢,一出生就是富贵命,平常人家的怎么比?”杨嬷嬷感叹道。人比人活不成,马比骆驼骑不成,姑娘真是不知世事呀!

柳儿也恢复了早上起来看书练字画面的正常作息时间。小红早上带着虹彩妹妹分两班进来待候,这小栓子现在一口一个‘长姐’地叫着,跟在边上学习认字。柳儿也不把他当外人,自是用心教导。

秦嫂子每日来柳院小厨房里,专为三个主子做饭,柳儿时不时地过来指点着,两美食达人凑在一起,又开始研究菜谱。

那日,陈工头来寻柳儿,回说要赶去县衙修理屋子,这是徭役,推卸不得,这花园子就歇了工,仅仅把围墙给围了起来。

陈工头这一走,修了十几天的县衙后,人就没了踪影。就再也没有回来接着开工。后来,柳儿也只得修书一封,给于言金说明情况,只说等他回来再接着修房子,而地,就由王五安排人手,搭上暖棚子,准备种上麦子,花匠王回来,柳儿放心得多,任由得他去安排耕作。自己一切不管。

说到于言金了,说不得柳儿只能正视现实,得通知他自己这边的事情,要不然,真来了媒人,估计周庄难得下台。柳儿提笔,借着说于言金的田地的事,将自己这边的变故写信告知了于言金,含糊地提了自己的口头婚约。提到了自己只能退他夜明珠的事情。写了几次写不下去,撕了n张纸。最后草草写了一封。

毕竟是自己先给了他希望,然后又轻易许了别人,水性扬花是不是就讲自己的呢?柳儿反思自己的行为,想想,若是不看两人的外在,什么身家这些都不提,柳儿心里面知道,自己最终还是选择大叔的多数,跟于言金在一起,自己仿佛很平等,能同他平等对话,可是自己太冷静,会分析利害得失,会计较,甚至于算计,可跟大叔在一块,自己根本不冷静,会由着性子来,头会晕,心会呆,最后还得由人牵着鼻子走,可是心里真是甜蜜,真的觉得幸福。不管是不是,柳儿以为自己知道,这就是爱情。

没法计较他的妾室通房,这世风人情,他的地位名声。可自己能计较于言金的,爱是自私的,从这一点看来,自己又是爱谁呢,纠结、混乱。

最后还是姜管家见庄子里事也不多,可存的布料什么的没有多少了,拿着银子,去了于言金来信所说的在汉江郡,果然不出所料,最大的客栈里见到了他,姜管家亲手交还了夜明珠。暗示了他,柳儿已被订婚的消息。姜管家是个妙人,不说订亲,而用了柳儿常说的一个字,被,订亲的人也没明说,只说是小七爷哥哥,派了媒人来探口气,也就是通知一声。完了,还留下话头,说并没有下定,但是……。话也没说明白,就辞了出来,呵呵,凡事留一线,今后好相见嘛。然后就在汉江郡,买了各色布匹,棉花什么的,搞了整整十马车,让相熟的秋叶镇的镖行押运着慢慢回来,自己飞马回了周庄,来回也就跑了二十天。心里尽量想着赶回去过小公子百日。

于言金十分明白,订婚同被订婚的区别,自己的家族生意,莫名其妙的有了很多阻力,写出去说要订亲的信,父亲哪边没有收到,自己不错可以跟个探花争,知府抢,可是这天下兵马大都督?自己拿什么争?如果是为小七订的,可能事还有转机,可万一是大都督,全老于家的人头加一块,还不够他一刀砍的!听到这消息,就呆滞了,心里涌出一个词----错失良机。

要是当初父亲同她一见时,马上就提亲,自己不要磨叽,赶着就成了亲,也轮不到这大都督横插一杠子了。小子,难不成结了亲就行了?你可没细想。万一对方是酸冷不忌?什么叫赔了夫人又折兵?头脑简单!

姜管家走后,于言金独自在风中凌乱:父亲在北面,自己在南面,家里的二哥在东面,都焦头烂额,原来原因是这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