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保守派的我,怒斥嬴政太保守 > 第两百七十二章:老秦贵族前倨而后恭,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是人情世故

“孤一切皆依据法令行事。”少年一振长袍,愤怒之情溢于言表:“孤将一切都查的清楚明白,封其口是不想让其见到尔等胡乱攀咬!尔竟然如此辱孤!好!你既然要听,那便听个够!来人!让他说!”

孟暗一脸和煦,有些想笑,内心丝毫没有被长安君所言吓到。

百里盛攀咬人他是知道的,可那不怨百里盛,怨楚系二竖子。

就国内这酷刑,莫说是年岁已高的百里盛,就是那个漆身吞炭的豫让再生,那也是让说啥说啥。

不怕一刀抹脖子的人很多,不怕酷刑能硬撑住的人孟暗还真没见过。

自从百里盛被长安君从二相手中带走后,就关在廷尉府,一直处于老秦贵族的视线下。

作为老秦贵族代表的孟暗甚至偷偷与百里盛见过面。合法怠政还要查法令,违法滥用私权直接干就行。

孟暗视线随着上前解缚的郎官而动,最后和百里盛目光对视,微微一笑。

翻案的时间到了,给我们秦国百年难得一见的君子和赵国的疯妇,一个大大的惊喜吧。

就在郎官距离百里盛还有三步时。

“且慢!”一声喝音猝然响起,清越嘹亮。

一直把玩的金算筹握在掌心,从上朝开始就闭目养神的蔺仪睁开双眼,这位赵太后之父,自吕贼谋反后的秦国少府双脚踩实地面,自然站起。

众人眼神聚焦在蔺仪身上,蔺仪视若无物,拱手抱拳,对着亲生女儿微低那高傲的头:

“太后,臣有要是相禀。

“些许小事,容后再议也不迟。”

老秦贵族有些不欢喜,你把我们老秦贵族的事称为小事?

西山更是把这个不欢喜摆在脸上,城府全无。他今日可以放肆一点,他的父亲西地没有来就是为事情留下转圜余地,孟家也是一样。

同样不乐意的还有武将,他们将蔺仪也纳入骂骂咧咧的范围。

御史大夫隗状、九卿秦国高官打起精神,工于权谋、政事的他们闻到了熟悉的味道。

打打杀杀作甚啊?这样才对嘛!

蔺仪没有给同僚们留下打断自己说话的机会,下一句话和上一句话之间没有多少间隔,年过半百的他声音比许多年轻人还要宏亮:

“进来官府人员更换频繁,经常出现官不知吏,吏不知官的情形。

“以内府监来说。

“老臣作为内府,每日点卯都会见到新面孔,总会不见一些老面孔。

“而这些在事先,老臣一概不知。

“老臣不知是否做错了甚,以致要遭受这样的处罚。

“一府之长,不知下属,老夫以为失职的不是那些用惯了的老人,而是老夫才对。

“老夫敢问,老夫犯了何错,对老夫要处罚到何时?朝上兖兖诸公犯了何错,还要处罚到何时?”

蔺仪没有把话完全说透说开,但已经近乎说透说开了。

他在表达他的不满,对秦国来回更换官吏的不满,对自身权力被侵犯的不满。

他话里话外,意思一致。

一府最高官不说能够任免府上官员,起码你拿下谁捧上谁你要告诉一声吧?哪有这么办事的?

蔺仪话毕。

不欢喜的武将依旧不欢喜,这次官员换的是文官不是武将。

不欢喜的老秦贵族很欢喜,少府蔺仪虽然是在为自身权力争取,但也是在为他们说话啊,一直被换来换去的大多都是老秦贵族的人。

孟暗不急着让百里盛翻供了,西山脸色也变得好看了,老秦贵族们眼神中的情绪全从负面变成正面。

若和这件事比,那案子确实是小事!

再看高高在上的荡妇,不!这哪里是荡妇啊,这是我秦国的太后啊!该执掌大权的太后啊!

淫荡?

不!

那是风流!

那是自然!

那是性情!

王上还没有及冠,还太小,怎么可以掌权呢?

蔺仪一段话,就让赵太后的风评两极反转,收获了今日朝堂上所有老秦贵族的爱戴。

“蔺公很有怨言啊。”秦王政的语气很不好。

王位上,秦王政身子前倾,压迫感略增:

“官、吏,无法胜任其职,自当罢其官,换贤能的人来做。蔺公以为,孤说的不对乎?”

蔺仪昂首,仰视秦王政,拱手,面无表情地大声说道:

“王上所言,真是再正确不过了,老臣完全赞同。

“次品为佳品所换,豆子为酒肉所替,这哪里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呢?

“但要是罢免佳品拿次品充当,拿着酒肉去换一把豆子,老臣认为这样就太不适宜了。

“王上以为然否?”

老秦贵族齐刷刷看着秦王政,个个在心里为蔺仪喝彩,跟着蔺仪大声问“以为然否”。

你秦王政说罢官是为了消灭那些怠政官吏,换上精明能干的官吏,提高秦国效率。

呵,王上你换上来的那些官吏还不如我们的人呢,别说提高了,连安定都做不到啊!

秦王政脸色铁青,久久不答。

蔺仪四下扫视:

“左相、右相,御史大夫,芈典客……”

他将朝堂上两相一御史加除他除华阳不飞外的九卿都点了个遍,统一问道:

“老夫之惑,尔等没有乎?”

“咳咳,还好,还好。”御史大夫隗状干咳两声,率先回应。

事情既然已经摆上明面,那就势必要解决,他没必要趟这浑水。

熊文、熊启这俩难兄难弟互相看看。

要说惨,谁能有他们这两个丞相惨?其他官府第一主官只是没有人事权,他们两个丞相连在丞相府主事的权力都没要被那群贱儒抢没了。

要说抱怨,他们俩最应该抱怨。

熊文起身,面向蔺仪道:

“蔺少府所言,文还真未经历,未曾见闻,或许只有少府监如此吧。”

熊启站都不站,斜坐椅子上睨着蔺仪,冷笑一声:

“妖言惑众!”

他们权力旁落是王上有意为之,他们清楚。但他们更明白,无论如何赵系也不会视他们为自己人,老秦贵族更是最瞧不起他们楚人。

他们身上早就打上秦王政的标签,他们只能站秦王政。

即便不谈立场,仅从他们个人判断,他们也站秦王政。陪着秦王政一起长大的熊文、熊启,对秦王政的手段很自信。

两个丞相如此答。

典客芈宸站起身,摇摇头,道:

“没有的事。”

芈宸面色平静,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子平稳、沉寂。

这位从华阳太后还是华阳夫人,就活跃在秦国朝堂上,也称的上是传奇的人,再没有年轻时的意气风发。

属于他芈宸的时代,过去了。

随着华阳太后的死而去,随着吕不韦的死而去。

他说完话,便坐下,坐视事态发展。

像是一个达成特定条件才会解锁语音的npc。

过了不惑之年的他其实还是有很多疑惑。

华阳太后到底怎么死的?

老友吕不韦真的是畏罪自杀吗?

以他对老友的了解,若是真的要谋反绝不会平息得如此简单,那一夜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一切问题,他都得不到答案,但无所谓了。

提出不惑这个道理的人如何解释不惑这个词,芈宸不知道。反正他认为,不惑不是没有疑惑,是有疑惑没用。

这个年龄的他,已经不能带领楚系继续走下去了,年轻气盛就做到秦国文官之极的两兄弟对他只剩下表面的尊重。

他坐着,仰望着站在不远处,年岁比他还高,心气比他还足的蔺仪。

或许,他到知天命的年纪,也能焕发第二春?

他想着,看着。

治粟内史士仓的回应也很简洁:

“无事发生。”

吕不韦谋反事件过后,秦国九卿换了一大半,士仓是极少数留下的人之一。

这位老治粟内史一直是秦傒的人。

识大体的秦傒无条件支持宗室,从秦庄襄王到秦王政,自己也做到了宗正这个位置。

士仓便也一直支持秦王室,在神灵降秦以后曾日出以税收供养王室,为秦王政所拒。

一个个重臣的否定,让秦王政的脸色好上不少。不好的脸色没有凭空消失,而是转移到了赵太后的脸上。

赵太后不待接下来的九卿回应,凤目二立:

“化龙!此事你知否!”

嬴成蟜弯腰低首:

“儿臣知道,确有此事。”

听闻次子言语,赵太后冷笑,冲着先前开口的几位重臣奚落道:

“孤只听说过无中生有,倒还是第一次见有中全无,我秦国朝堂上的人都不会说实话乎!”

视线落在少年身,语气放柔:

“化龙,你是我秦国储君,你说,此事当如何?”

“君又如何?国家大事,怎能由一人做主?”嬴成蟜略有不满,沉声道:“官吏任免,皆该由法令而定,能者上庸者下,道理是对的。但甚是能?甚是庸?这该有一个确定评判法令才对。按民间的话说,死也要让人死个明白。而我国当下,在此方面的法令还过于粗糙,当重新修订法令才行。儿臣已请到在法令方面有独到见解的韩非子,商君再世亦不能媲之。韩非子已同意为我国编订新法,有十年便可。在此之前,一切当按照旧例行事。”

“彩!”赵太后鼓掌而喝,喜不自胜,夸赞道:“孤亦听说过韩非子的大名,我儿竟能请来韩非子,真是意外之喜!能为国家解难者,唯我儿化龙也。依孤看,这件事,就按照我儿说的办吧!”

秦王政身子一震,僵硬转首,嘴唇嗫嚅。

赵太后嫣然一笑:

“王上有甚话说,是不满意孤的处置方式吗?”

秦王政怔半晌,头转回去:

“母后所言极是。”

这六个字声音不大,分量却是极重,在文官的心中砸出一圈又一圈的波澜,尤其是老秦贵族。

他们终于明白了赵太后叫他们来是作甚的,原来是来拉拢他们的啊!原来赵太后一直不上朝是在找机会归来啊!

他们被秦王政的新政弄得苦不堪言,赵太后也被上位的秦王政夺走权力。

赵太后借着他们这些老秦贵族发难,致使秦国政事瘫痪的大事召开朝会,解决掉秦王政无法解决的国家困难,重新立下威势夺回权势。

而他们老秦贵族则维持原样,依旧牢牢把持秦国中层官员,这是双赢啊。

长安君说的韩非子,老秦贵族大多连听都没听过,也不在意。

一个要修订十年之久的法令,就算真修出来了,十年之后会发生甚事谁知道?先把眼下的大难题解决了再说。

再者说,既然只有那个叫韩非的子能修订法令,那把韩非杀了不就好了?十年就杀一个人杀不掉吗?

“太后圣明!”

“太后圣明!”

“太后圣明!”

“……”

此起彼伏的恭维声不绝于耳。

间杂有几声“妇人乱国”、“牡鸡司晨”的不和谐声音,无伤大雅。

待这阵声息过去,还在义愤填膺喊着“赵人不可信”一类词语的。赵太后挨个点名,命令郎官将其拖下去,对着挣扎不休的这几名大臣冷笑道:

“孤可不是先王,给你们留面子。

“对这些乱臣贼子这么温柔作甚?把他们像拖死狗一样把他们给孤拖出去!

“廷杖二十!

“罢官削爵!

“永不录用!”

秦王政低垂眼眸,似是不忍再看。

嬴成蟜低垂眼眸,在心中告诉自己,这些都是必要的牺牲。

这些人或许是忠臣,但既然看不清形势,就活该被淘汰。

他们错的不是忠,是蠢。

少年想起了师长。

这些他认为肮脏,不愿意为之的事,过去都是师长为他处理的。

一念及此,意识中的抗拒被压到深渊最底层。

要成大计,那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做。

现在的他,责无旁贷。

他想起电视剧《少帅》中老帅张作霖说的一句话: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是人情世故。

意气风发属于历史系大学生李一,不属于秦国长安君嬴成蟜。

“来人!”少年大喝,嗓子破音,似要将心中的狗血、恶心,随着这一嗓子都喊出去。

“大事已毕,续为小事。”嬴成蟜一字一顿,指着口中还塞着为绳子勒紧固定的破布的百里盛:“解缚!孤要正名!”

郎官抬腿,一步刚落地。

“慢!”孟暗嘴上大喊,一溜烟跑到行事的郎官面前。

站在郎官面前,满脸大义凛然:

“君侯之名,孰人不知?怎会犯冤假错案?

“何须正名?不必正名!”

前倨而后恭。

讲道义的长安君或许不知情,但是赵太后一定知情,蔺仪是赵太后的父亲啊。

这是交换,一场政治交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