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保守派的我,怒斥嬴政太保守 > 第两百五十二章:悲哉秦王,新老宗正,阿房之死

吕不韦满脸怒容毕现。

越众而出,以仰视之姿直望秦王政,行动却是一贯的俯视,双目冰冷彻骨:

“王上还未胡闹够吗?”

秦王政迎风而站,雄姿英发:

“在仲父眼中,寡人是不是做什么事都是胡闹?!”

既是君臣,又是师徒的二人一个在高台上,一个在高台下。

隔着九丈距离久久对视,其间空气如有火花迸溅。

从吕不韦越所有人而出开始,不少朝臣不由自主放缓呼吸,有一种要窒息的压迫感。

地上的相邦,比头顶的天穹更让人敬畏。

十月初冬,风不刺骨却也不温暖,吹的人身体发凉心发冷。

年岁渐长的吕不韦紧衣领,两手拢在一起,表情从愤怒到严厉:

“看来王上还未做好为王准备。”

他转过身,背对秦王政,面对秦国臣,朗声宣告:

“王上祭天未完,接下来要行的是王事。

“我等臣工,不宜在此。

“诸君,且随本相在祭天台下静候王上。”

言毕。

吕不韦率先行路,从一众朝臣中间走过,向下行去。

御史大夫隗状失望地看了秦王政一眼。

新王想立后,想立威,想掌握权力,他理解。

可怎么能在祭天典礼上呢?

祭祀是国之大事,祭天是最大祭祀。

不可亵渎。

这位位只在相邦之下,还在九卿之上,由先王秦子楚亲自提拔上来的御史大夫怅然叹气,颇有为难得迈出一步。

这一步迈出,后续步伐就简单多了。

他跟在吕不韦身后,向下而行,背对秦王政,身后跟着御史大夫下辖官员御史丞、御史中丞等。

而在隗状和吕不韦中间,已经有了许多人。

代表宗室的宗正秦傒,及其属官内官长丞、都司令空丞。

管理国家财政的治粟内史士仓,及其属官治粟内史左丞、治粟内史右丞。

就连负责秦王宫安全的郎中令、卫尉都带着属官跟在吕不韦身后。

百来人朝堂重臣,很快就只剩下了赵太后、廷尉、华阳太后、典客等四十余人。

华阳太后看向赵太后,微微摇头。

不可挑在此时向吕不韦发难。

赵太后阖目点头,满是无奈。

祭天乃最为神圣之事,与人发难可以,哪里能与天发难呢?

不舍地瞥了眼高台上的儿子,赵太后狠下心,扭首行路。

华阳太后轻呼口气,苍老面容添一丝愁苦。

与公子成蟜相比,满朝文武悉心教导三年有余的太子政还是稚嫩了一些。

太过急于求成了。

凌厉眼神落在跌坐在地上的便宜孙女阿房身上,芈不鸣言简意赅:

“随孤走。”

四十余人,又去三十余人。

须臾,祭天台上,剩者不算秦王政在内,仅有八人。

九卿之首的奉常。

奉常麾下七大属官——太医令、太药令、太祝令、太史令、太宰令、太卜令、博士祭酒。

祭天典礼,八人不可缺席,这是八人的本职工作。

九丈高空风呼啸。

秦王政负手而立,像是为世间遗忘。

遗世而独立。

少顷,大笑声起于沧溟,翱于寰宇。

奉常及其七大属官,心中皆生苍凉、悲凉之意。

历代先君,未有哪位为秦官所弃也。

一国之王做到如此境地,何其悲哉?

但这能怨谁呢?

亵渎上天,欲以天立威,该有此果。

若非身具使命,不得离去。

他们八个也已下了祭天台,独留秦王政一人在此。

那才是真正的遗世而独立。

秦官不见得有多维护上天,但一定维护规矩。

祭天台高台只有王上能登,是最大规矩之一。

秦王,也要遵守规矩。

秦国祖祠。

下了祭天台的宗正秦傒没有等候秦王政,而是直接来了这里。

祖祠中灯光微亮,摇曳烛火明暗交加。

在这人鬼共存之地,模糊了人间与黄泉的界限。

岁月的痕迹,在斑驳的墙面上刻下了深深的纹路,诉说着秦国能有今日多么不易。

秦傒脸色阴沉,手握三柱檀香举到烛火之上,看着火苗在香头上浮下沉。

直到火苗有小涨,袅袅青烟呈一线扶摇直上似要直达天听,眼看着檀香已点燃。

秦傒却仍保持原样,未有动作,似是中了传说中的定身法。

他的双眼极为空洞,哪怕是烛火也无法填满、烧热。

阴沉的脸色在明灭火光下阴影变幻。

竟是显得这位官至九卿爵至君,站在秦国权力巅峰的王上亲世父,有些可怜……

香燃了三分之一,秦傒终于有了动作。

他头颅不动,眼神缓慢移动,似是三魂七魄刚刚回到身体,还在适应。

香继续燃烧……

“你在作甚?”苍老而虚弱的声音蓦然响起,透着一丝怒意。

秦傒惊醒。

转首未完,怒吼先至:

“哪个天杀的敢进祖祠!当夷三族!本君”

秦傒的头完全转过来了。

那张满怒面容定格住,后面的怒吼也卡在喉咙间,发不出去。

来人是个老者,距离太远看不清面容。

其坐着一个木制轮椅,双手抓着轮椅两侧木轮用力转动。

轮椅轧着“辘辘”之音,缓缓行向秦傒:

“说下去。”

轮椅停在秦傒面前,老者昂首。

烛火照耀下,能清楚看到其满脸的暗沉斑点,如一截枯槁。

他气息衰弱,尚不如烛火旺盛。

但一双眼瞳却闪烁着精光,像是两颗闪闪发光的夜明珠。

“夷我秦芾三族,之后呢。”秦芾干瘪嘴唇翘起,如黄泉爬上来的厉鬼:“宗正大人,还要如何。”

秦芾。

宣太后亲子,秦昭襄王亲弟,秦国上一代宗正。

秦昭襄王执政期间,曾有一段列国只知四贵而不知秦王的时期。

泾阳君秦芾,就是赫赫有名的四贵之一。

秦傒瞳孔晃动、模糊。

“从祖祖父……”他大睁着眼,泪水流下,而不自知。

“哭个屁!”老宗正怒吼,声音在祖祠回荡盘旋,似是历代先君齐呼喝。

“傒未哭!”秦傒瞪眼大喊。

猛抬手,狠拭眼,拿下亮在从祖祖父面前:

“有泪吗?从祖祖父看看有泪吗?啊?我哭?我怎么可能……哭……”

秦傒怔住。

他的手背湿漉漉,在烛火下闪光。

“哼!”老宗正冷哼一声,吃力地扭转轮椅:“给祖宗上香!”

秦傒手持三柱檀香,推着从祖祖父行向祭台。

祖祠很大,路有些长。

轮椅辘辘,脚步沙沙。

祭台上,摆放着三牲——马头、牛头、羊头。

马头为緌(rui四声)驹,是二岁的黑鬃黑尾马。

牛头为黄牛,是三岁的土色公黄牛。

羊头为羝(di一声)羊,是三岁的黑色公绵羊。

三牲之后,是秦国历代先君牌位。

从秦非子到秦庄襄王,共三十五位秦君,尽皆在此。

三牲之前,是正面绣有玄鸟、背面刻有秦字的三足小鼎。

三足小鼎中有半数灰烬。

秦傒站在玄鸟秦香鼎前,双手握持三柱檀香于身前。

对着历代先君牌位恭敬三拜,插入鼎中灰烬。

“你心中有恨。”老宗正面色缓和,闭目养神:“祖宗都在,把你心中的恨说出来。”

秦傒嘴角扭动,昂藏身躯止不住得颤抖。

没错,他心中有恨。

他恨先王,恨秦子楚这个畜生杀了他所有的兄弟!

那些死去的兄弟个个都叫他一声大兄,都是他看着长大的。

以往祭祖,祖祠内立数十人,声音大些可令烛火摇动不已。

今日。

秦傒扭头四视,回头四望。

空空荡荡。

除了他和从祖祖父,再无一人。

说话有回音。

秦傒拳头握得“咯吱咯吱”响,仇恨地盯着面前最新放上去的牌位——秦庄襄王子楚。

他真想一把拽下来,砸得粉碎!

他呼吸减重,粗气连喘,仿佛下一息就会冲上去,就这么仿佛了近一刻。

“既然现在不说,那这辈子就不要说。”老宗正不知何时睁眼,望着新宗正,缓缓道:“芾懂你的苦痛。但事既发生,无可挽回。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

“你不懂!你根本不懂!”秦傒低吼,面部狰狞。

吼完之后,才后知后觉地看到面前是高自己三个辈分的从祖祖父。

他弯腰,痛苦地以首覆面,泪水自指缝流溢,连连、缓慢后退:

“你怎么可能懂?

“我的兄弟杀了我的兄弟,杀尽了!

“过去?这怎可能过得去!”

“秦傒!”老宗正拳砸木轮,一声厉喝:“饶舌竖子!我秦国宗正未有如此软弱者!不行你就滚下来!芾腿不能立,人尚能立也!”

秦傒抬首,泪眼血红。

新宗正对视老宗正。

老宗正猛一转轮,轮椅冲撞到秦傒身上。

秦傒吃力未退,忍痛站立,视线未有偏移。

近距离望着这个倔强的老翁,秦傒猛然忆起——从祖祖父的兄弟,未有善终者。

除了秦武烈王秦荡绝膑而死,余者皆亡于秦昭襄王之手。

他现在所经历的,正是老人经历过的。

“傒腿可立,人亦能立!”秦傒双目血红,哑声说道,如在发誓。

从祖祖父能扛过来,他秦傒也能扛过来……必须扛过来!

老宗正望了半晌,沉声道:

“宗正者,代宗族,以宗族为重。

“这曾是我的命,现在是你的命。

“命,要认。”

秦傒蹲下,视线与从祖祖父持平,握着从祖祖父冰凉的手:

“这是傒的命,傒认。”

地面上,二者影子重合,仿若出自一人。

秦国强盛,从来不是秦君一人之努力。

偌大祖祠,新老宗正在祖宗面前言语。

新宗正将遇到的问题和秦国形势告知老宗正,老宗正用自己的经验分析、思考,恨不得将一切都告知新宗正。

不知何时,敲门声响起。

有人在外传讯,言说王上来祭祖。

新宗正冷声道:

“不允。”

宗祠之内,宗正最大。

“唯。”敲门之人应声,脚步声远去。

老宗正皱起眉头:

“你没有放下。”

“我放下了。”新宗正阴着脸道:“这竖子欲让一女一同祭天,胆大妄为至此,必须要给他长个教训。不是当了王就能肆意妄为,要守规矩。”

老宗正一时懵然,未想到新秦王竟然敢如此做,一时无言。

过了一会,老宗正一拍木轮,气冲冲地道:

“该让他进来!

“让他跪在祖宗面前忏悔!

“让他跪一夜!”

愤怒地吼了半晌,老宗正气喘吁吁,好久才喘匀。

“此子若不能为王,让成蟜那小子上!嗯?”老宗正环顾左右,才发现不对:“新年祭祖,成蟜在哪?这小子又出国了不成?”

“那竖子……”秦傒咬牙切齿:“和他定亲的齐公主来了。那竖子说,在齐国的时候,人家陪他过新年。到了秦国,他也要陪人家过新年。”

“这竖子不知道要祭天祭祖乎?”老人气结:“不过是为一女子,连祖宗都不顾了吗?”

“我与他说了,今日要祭天祭祖,不得缺席。”秦傒恨恨不平:“这竖子反问我,说前几年他不在秦国的时候,不是照常祭天祭祖了吗?让我就当他还在他国没回来。”

老宗正气的浑身发抖:

“一个为了女人为后,要让其祭天。

“一个为了陪女人过新年,不来祭祖。

“这两个竖子……秦傒。”

老宗正认真地望着新宗正:

“你可愿为王?”

“愿意。”秦傒点头,又摇头:“但不能为。”

“为甚?”

“成蟜为王,水到渠成。我为王,宗室当再操戈,我这两个侄子都要死。”秦傒苦笑:“我下不去手。我只有当宗正的命,没有当王的命。”

老宗正低头,嗓音低沉:

“我们都下不去手,都没有当王的命。”

白昼过去,夜色降临。

今夜的雍城没有宵禁,咸阳同样没有宵禁。

嬴成蟜陪着不知道和母亲说了什么的田颜,欣赏咸阳城的繁华。

每一次“不故意”的肢体触碰,都会招来少女要杀人的眼神。

少年讪笑着,琢磨下一次不故意。

游玩的少年并不知道,秦国故都雍城发生了什么。

等到他知道发生什么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中午了。

他刚刚醒来还未下床,侍女通报说王翦将军已在外等了一上午了。

少年困意顿消,立放王翦入内。

一贯稳重有加的王翦眼中竟有慌色,连带的少年心中也有些慌。

“何事如此着急,还在外等一上午?”少年调笑着,亲自倒水给王翦:“先喝口水,不差这一会。”

口干舌燥的王翦舔干裂嘴唇,涩声道:

“王上昨日欲立隐宫女为后,强要隐宫女祭天。

“相邦不允,率先离去,众人景从……雍城传讯,那个隐宫女,死在了雍城王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