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保守派的我,怒斥嬴政太保守 > 第二百一十二章:你们对人的力量一无所知

“避世……无可厚非……说的真好啊……”魏牟心头有火冒,他刚刚明明说的是如何治世!

老人脸上极力做出平静的模样:

“嬴子以为,庄子之言是逃避世间之言吗?”

指着自己胸口,又道:

“魏牟此别,也是为了逃避世间乎?”

自觉不机敏的呼都察觉到老人动了怒,使劲摇头道:

“庄子、先生,都是践行心中所想,消摇而成自在,哪里是逃避世间呢?”

呼一边说,一边给主君打眼色,提醒主君顺着魏牟说几句话。

他对主君之智从不怀疑。

他都能察觉魏牟生气,主君哪里会察觉不到呢?

但之所以打眼色,是因为他的主君是一名君子。

君子诚实而笃信。

嬴成蟜面容平静,望着魏牟,半晌没有说话。

不说就是默。

默就是默认。

魏牟心情变得更差了。

相比面对沉默不语的嬴成蟜,魏牟更希望和嬴成蟜大吵一架。

嬴成蟜初来稷下学宫的时候是顶着辩者之名,能够和公孙龙论辩的狠人。

一位辩者不与辩,除了辩不过,就是认为这没什么好辩的。

魏牟不认为嬴子辩不过自身。

形名二十一辩可是听得他冒了汗。

那就是没什么好辩的了?

魏牟双手拄着石桌,喘气渐重,终似牛:

“庄子的‘道’,是天道,是效法自然。

“当下这个时代之所以出现如此黑暗,就在于人为干涉自然!

“人为,伪也。

“顺从天道,摒弃人为。

“摒弃人性中那些伪的杂质,消摇而自在。

“从而与天地相通,于自然无所违。

“真正的生活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去教导、规定。

“而是要去掉、忘掉。

“种地是为了生产粮食果腹,难道君王不告诉你种地你就不种了吗?”

“既然如此,就用不着政治宣传、礼乐教化、仁义劝导。

“这些宣传、教化、劝导,都是人为,都是伪。

“我说的这些都是庄子之言,这些话难道不是在说如何治世吗?

“难道非要向儒、墨一样推崇圣贤,寄希望于人为,才叫做治世吗?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这个天下不需要圣人。

“推崇圣人,就是在将天下分为三六九等,就是在将圣人与百姓分割开。

“这种人为就和礼仪一样,都是帝王为了控制民的手段罢了。

“而庄子提出的绝圣弃智,不是说要杀死圣人。

“而是要消除圣人所带来的差异,摒弃那些后天人为制造的看似智慧的言论。

“以道观之,万物同一。

“所谓的高低贵贱,都是人为之分。

“当天下都明白齐物我、齐是非、齐生死、齐贵贱这个道理。

“都能够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那这不就是大德之世了吗?

“这怎么就能说是避世呢?”

嬴成蟜扯动嘴角:

“庄子之学到底是治世还是避世,我们稍候再说。

“此刻,我姑且认为先生说的都对,庄子之学是一门治世学问。

“那我请问。”

少年身子微微挺起身子:

“先生请辞,离开稷下学宫,学庄子一样隐居山林,难道要给蛇虫鼠蚁、虎豹豺狼讲述如何治世吗?

“既然先生说世人皆学庄子之学,皆懂得其中道理,天下就能大治。

“那从前的庄子、现在的先生。

“不应该周游列国,大肆宣讲,为了让天下人都知道顺从自然,摒弃人为而努力吗?”

魏牟拄着桌案的双臂颤抖,怒火一点点回落。

这回,轮到魏牟沉默了。

这沉默不是默认,是无言以对。

呼用哀求的眼神望着主君,希望主君能够停止言语。

嬴成蟜不停止:

“我们现在再来说说庄子之言是治世,还是避世。

“论庄子学说,我是论不过先生的。

“我不从庄子学说本身论,而从庄子生平而论。

“呼。”

嬴成蟜看着门客,不容拒绝地道:

“将我书房中记载庄子生平的书拿过来。”

善于呼喊的呼低低地应了一声“唯”,走去找书,磨磨蹭蹭的。

呼离开后,魏牟嗓音沙哑:

“为什么嬴子的书房会有记载庄子生平的书。”

嬴成蟜想着那位临死之前洞察意行周天,可能绕了地球一周的老者,怔怔出言:

“那不是我的书,是邹子的书。

“邹子不只搜集了庄子一人之生平,而是搜集了诸子所有人的生平。

“邹子学问,看似避世不治世。

“其人一生未出世,一生为找治世人。”

当嬴成蟜看到那满满一屋子的竹简时,才知道邹衍简简单单的一句找人,背后到底有多少心血。

魏牟听懂了,再次沉默,陷入无话可说的境地。

过了有一段时间,呼才拿着一卷竹简走来,递到嬴成蟜的手中。

嬴成蟜颔首接过,没有苛责呼的行动迟缓。

少年摊开竹简,望着其上极有年代感的齐文。

似乎能看到数十年前,年轻的邹衍抱着希望,一笔一划在竹简上记载着庄子生平。

少年目光落在第一列字的第一个,轻声念诵没有标点没有段落的文章:

“周显王七年,庄子师从裘氏学儒。

“周显王二十年,庄子娶妻钟离氏。

“周显王二十一年,庄子长子庄遍出生。

“周显王二十二年,庄子任漆园吏,免除兵役。

“周显王二十七年,庄子前往商丘上交蒙邑漆税,结识庖丁。

“周显王三十年,庄子次子庄咸出生。

“周显王三十一年,庄子辞去漆园吏。

“周显王三十二年,庄子精心经营荆园。

“周显王三十四年,戴盈前往蒙邑,拜见庄子。

“周显王三十六年,屈宜臼死于韩国。庄子之父庄全怀念老友,病重而死。庄子母亲狶(xi一声)韦氏也悲伤而死。庄子护送父母灵柩回楚国。

“周显王三十七年,庄子觐见楚威王。后离开郢都,返回蒙邑。

“周显王三十八年,庄子辞令尹不受。

“周显王三十九年,蔺陶之子蔺且十一岁,拜庄子为师。

“周显王四十四年,子桑、东门四子,拜访庄子。

“周显王四十五年,庄子带着蔺且前往大梁,拜见五十七岁的子华子。惠子担心庄子前来谋取相位,派人搜捕庄子。

“周显王四十六年,庄子拜见魏惠王,魏惠王放弃伐齐。

“周显王四十七年,庄子与失去相位的惠子游于濠水之上,作‘鱼桥乐’之论辩。

“周赦王三年,庄子妻子去世。庄子鼓盆而歌,惠子吊丧。

“周赧王二十九年,庄子去世。”

嬴成蟜低头合竹简,道:

“这就是庄子一生的所作所为。

“教育,他收了一个弟子——蔺且。

“治世,他说服了魏惠王伐齐。

“我承认庄子学问深厚,是一个伟大的人。

“但他的学问是救赎自己,而不是救世治世。”

竹简卷好了,少年抬眼看魏牟,认真询问:

“魏牟子真的相信,世人能够尽知庄子之学吗?

“尽知庄子之学的世人,真的能够做到庄子所说吗?”

魏牟神色黯然。

老人完全可以再论庄子学说,再给嬴成蟜讲庄子认为应当如何治世的。

庄子学说博大精深,老人讲三天三夜都讲不完。

但老人不语。

老人是真正见过庄子,与庄子相处过一段时间的。

庄子不喜欢为了论辩而论辩,对于只想着输赢的辩者向来反感。

论辩,是为了求真。

少年说的,就是真。

嬴成蟜把竹简递给呼,要呼再送回书房。

待呼走后,少年微笑道:

“庄子说人为是伪,应当顺应自然。

“你们对天道的力量知之甚深,但你们对人的力量一无所知。”

老人看着少年双眼,能看到极其强烈的自信。

不,这已经是自负了。

老人咽了口唾沫。

不知道少年哪里来的信心,怎么就敢肯定自己能够结束这个最坏的时代。

老人以为少年说的人就是少年自己。

老人想错了。

少年说的人,是华夏两千年历史长河的所有人。

少年的底气,是两千年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

天的力量,能够让人活着。

人的力量,能够让人生活。

让每个人千里传音、日行万里。

见证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

老人长出一口气,释然笑了:

“上一个说过类似话语的人,是当了三次稷下学宫祭酒的荀子。

“荀子说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

“我见过三个稷下学宫祭酒,荀子、邹子、嬴子。

“你们每个人都不会宣传庄子之学,每个人都对治世抱有极大期望。

“原来为稷下学宫祭酒不仅要有学问,还要对这个天下满怀希望……”

老人失笑摇头,不再纠结稷下学宫是否还能有庄子学说:

“以我观之,三人中,嬴子是最有希望的一个人。

“你年轻,生的好,有自信……”

魏牟退了一步,深施一礼:

“魏牟真心希望,嬴子能结束这五百年来的乱世。”

嬴成蟜快速起身,扶住魏牟,握紧魏牟手臂:

“先生愿意助小子一臂之力吗?”

少年说了这么多实话,如此刺激一位对其青睐有加的老人,为的就是让老人留下。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

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

革命是暴动。

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

少年未来的对手,是当今天下的统治者,是天下所有的贵族。

敌人之强大,嬴成蟜有猜想,但也深知自身猜想定然还是不够。

伟大如秦始皇,也只能在活着的时候镇压六国贵族余孽,连让秦朝延续二世都做不到。

与嬴成蟜将要做的事相比,历史上以变法激进著称的秦始皇,还是太保守了。

在真正革命,刺刀见红,你死我活之前。

少年将竭尽全力做准备,抓住每一分力量。

魏牟拍下少年的手,笑道:

“邹子的书房,可有我魏牟子的竹简?”

嬴成蟜强笑着,点点头:

“有的。”

“嬴子观过乎?”

“观过。”

“那嬴子记不记得,我魏牟的出身来历。”

“中山国王子。”

“现在中山国何在呢?”

“……”

“我保不住自己的家,保不住自己的国。家国皆失,故人皆亡,我的世界,只剩下故友之学了。天下,于我何加焉?”

“先生刚刚还祝愿小子结束乱世,可见先生并没有如自己所说,真的放下天下。”

“不愧取代子秉的辩者,才思果然敏捷啊。”魏牟赞赏地道:“但有些事,放不下,不代表拿的起,你明白吗?你肯定明白的。”

老人轻笑着,眯着眼回忆:

“庄子是宋国人。

“宋国这个国家,一直为魏、齐所觊觎。

“宋国能存在,不是宋国本身有多么强大。

“而是因为不管魏、齐,两个国家中哪个吞并宋国,国力都会大涨,将招来列国合纵攻之。

“是以宋国虽然存在,但灭亡也只在顷刻之间,全看相邻的魏、齐,敢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了。

“庄子生活在这样的国家,他很爱自己的国家。

“他做官寻求强宋之法,发现同僚皆是搜刮民脂民膏之徒。

“他怒而想要告发,面见宋君,却发现欺压百姓的根源就是宋君。

“庄子由是知道,宋国是烂在了根子里。

“内求不得,便向外行。

“与宋国相邻的魏、齐,长久以来一直想吞并宋国,庄子对这两个国家毫无好感,自然不会去。

“当时大国为秦、楚、赵,庄子在这三个国家之间考虑良久,决定去楚国。

“因为楚国素与中原不合,自称蛮夷。

“而宋国这个周朝分封的最正统中原国家,庄子认为宋君不配为君。

“那或许,自称蛮夷者非蛮夷,乃有德之君也。

“庄子带着这个期望去见了楚威王,发现蛮夷就是蛮夷。

“庄子大失所望,辞令尹不受,回到宋国。

“他躺在青绿草地上,望着满天繁星,满腹才华却想不到救国之路。

“既然救不了国,那就只能救己了。

“他思考自然与人的关联,钻研老子之学,从老子所强命名的道中找到答案。

“他提出消摇,自己却做不到消摇。

“他大睡一宿,梦见蝴蝶。

“却不知是蝴蝶梦他,还是他梦蝴蝶。

“你说庄子避世,我无法反驳。

“但庄子也曾入世啊,他最开始学的是儒学啊。

“庄子死的那一年,是周赧王二十九年,是宋国被灭亡的那一年。

“听到宋国亡,他也亡了。

“我没有庄子高尚,做不到以身殉国。

“但我又有和庄子一样的执念。

“我连自己的国家都救不了,天下……就算了吧。

“是不是很卑劣?哈哈哈!”

死了心的少年重新搀住老人手臂,认真说道:

“不卑劣。

“魏牟子放不下的是天下人,不是天下。”

老人一刹那大笑乃止,老泪纵横。

哪怕是此刻身死道消,也是无憾了……

魏牟离开稷下学宫近一个月,稷下学宫什么也没发生。

老人的离去,似乎对稷下学宫没有造成任何影响。

今天是魏牟离开稷下学宫的第二十六日。

是齐王建十七年,一月,一日。

辞旧岁,贺新春。

按齐历,嬴成蟜十一岁。

少年吐尽旧事,准备过齐国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