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保守派的我,怒斥嬴政太保守 > 第二百零八章:大九州学说,稷下学宫祭酒嬴子

齐国,临淄,稷下学宫。

邹衍说过了阴阳五行,自感大限已到,心神已然开始扩散。

老人外貌虽然还是一派仙风道骨,但内中却是油尽灯枯。

他浅笑。

连自己也不知道这笑容是为何。

或许是解脱。

也或许是毕生所求在临终前终于有了一个结果。

老人看向台下最年轻的人——公子成蟜。

半年多的学宫生活,一年半的残酷战场,让他在嬴成蟜心中种下的第二颗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结出了一个心系苍生的君子果。

老人指着十岁少年,声音苍老而豪迈:

“我死后!嬴子当为祭酒!”

[这是衍为苍生尽的最后一份力了……]

广场一片哗然。

稷下先生、稷下学子们都一脸不可置信,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从邹衍的话,他们能听出邹衍将要离世,能听出按秦历刚满十岁的嬴子嬴成蟜成为新的稷下学宫祭酒。

这两个消息无论是哪一个,都让他们心神为之摇曳。

广场中嗡鸣声起,像是三十万只蜜蜂齐振翅,喧嚣得很。

嬴成蟜一刹那间被无数目光所照射,身体发肤一丝一毫都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像是没穿衣服。

少年腰杆挺得笔直,面无惧色,一脸平淡。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这个道理他在大父死的时候就懂了。

使秦国一统天下,是他嬴成蟜的命。

终结这个混乱的时代,从现在开始,也是他嬴成蟜的命。

台上的邹衍仰头看天。

蓝蓝天空,日头正盛。

白云悠悠,千载不变。

他这辈子每日都要看天,每天都要去感受天意。

那些悲意哀意让他不得自由,让他的心一直浸泡在苦难的海洋。

他可以选择不感受天意,但他不选择。

这是他选择的路。

既然这世间称他一声邹子,那他就承受得起这世间的喜怒哀乐。

既为子,当行子事。

老人双目之中,闪现一抹疯狂:

“既是将死之躯,还要甚规矩!”

他闭上双眼,双手高举,二十多年第一次动用全部精神。

去靠近天,感受天意。

邹衍的意在禹台上散发,向着四面八方而去,连光都追逐不上。

仅仅只是一瞬间,邹衍那红润面目一下子苍白如纸!

仰天吐了一口血!窜出三尺高!

那本来顺滑的白发缺失光泽,在微风的吹拂下寸寸碎裂,飘散飞远。

这一切的转变没有一点过程。

一个眨眼之间,老人就成了两幅模样!

“这不可能!这不可能啊!”老人睁开双目,却看不到任何事物。

他的眼睛失明了。

老人摇摇欲坠,刚刚还嘈杂的世界突然一片静寂。

高台下的广场上,众人还在叽叽喳喳的讨论。

老人失聪了。

邹衍恍若味觉,干瘪破败的脸上一会哭,一会笑,满是疯癫:

“这不可能……禹王所立的九州就是天下才对……天下就只有九州……

“天圆地方……不可能是天圆地圆……

“土克水……当是地围海……怎能是海围地……”

老人胡言乱语一阵,声音在禹台精巧设计下扩大,在广场上回荡。

这次广场上是真正地慢慢安静下来,众人都以为祭酒又在授业。

但这次授业太过晦涩难懂,他们听得懂每一个字,但连起来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坐在靠近核心区域的学子们看向诸子,想从诸子脸上找到答案。

却发现诸子们也是一脸迷茫、懵懂,如同他们一样。

哦不,也不都是这样。

嬴子不一样。

嬴成蟜满脸惊骇,神色大变。

[天圆地圆……邹子知道了这个世界是个球?邹子的意难道绕了地球一圈嘛!]

少年望邹衍的眼神不像在看人。

上一个带给少年如此感受的,是杀气煞气凝而不散,影响地下咸阳狱温度的白起。

禹台上,邹衍大哭大笑,蹦起来手舞足蹈。

因为动作太大,那松松垮垮的衣袍飞舞飘摇,让邹衍干瘪的身躯暴露在阳光之下。

在极为重视礼仪的齐国,这是重大过失。

台下众人非礼勿视,纷纷低下了头颅,替台上老人感到羞惭。

他们低头限制了自己的眼,但耳朵却没有被限制,老人的话语传入他们耳中:

“我明白了!我懂了!我懂了!

“我知道什么叫中国了!我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了!哈哈哈哈!我明白了!

“所谓中国!在整个天下之中,只不过占八十一分之一罢了。

“我们在赤县神州!

“赤县神州内的九州,就是禹王所划分的那九州!

“但这九州不是整个天下的九州!只是赤县神州的九州!这是小九州!

“在中国之外!像赤县神州这样的地方还有九个,这才是九州!这是大九州!

“大九州每个州的周围都有小海环绕,人和禽兽都不能相互往来沟通……

“哈哈哈!对,就是这样,没错,就是这样!

“这样的州才是真正的州!被小海围着的州才称得上九州!哈哈哈!天下还是只有九州!

“天下间像这样的州共有九个,在大九州之外,还有浩瀚无垠的大海环绕着,那里就是天地的边际……”(注1)

邹衍高喊了片刻时间,声音忽然戛然而止,仰面倒在了禹台上。

再无声息。

事后,稷下学宫的先生、学子们一致认定,祭酒在生命的最后关头疯了,在发狂疾。

齐国为邹衍举行了盛大的葬礼。

场面之隆重,仅比后太后葬礼低了一个规格。

这既是表现齐国对诸子的尊敬,也是答谢邹衍最后时刻提出的水德理论。

谋权篡位的田氏齐国,很需要为自身统治找到理论支持。

邹衍葬礼,由齐国之冠淳于越指挥。

齐王建和齐国高官一一来过,送邹衍最后一程。

葬礼尾声。

邹衍墓前。

新任稷下学宫祭酒嬴成蟜站在墓碑前。

嬴成蟜身旁,则是嚎啕大哭的赵玄朗。

二人之后,是稷下学宫所有人。

嬴成蟜望着面前用白玉雕刻的墓碑,上面的墓志铭是由齐墨巨子相夫习亲手雕刻。

少年想着老人最后的疯癫,用自己都听不到的声音低喃:

“我猜……你没有疯……你只是知道了世界的真相。”

齐王建十六年,十月十日。

嬴成蟜正式成为稷下学宫祭酒,齐王建亲来贺。

在楚国、魏国,攻打齐国之际。

齐王建带着女儿田颜,在稷下学宫中逗留一天,没有批复过一个竹简。

其面上,也没有一点着急之色。

气色极佳,身体倍好,吃嘛嘛香。

嬴成蟜居所,换到了临近稷下学宫中心的祭酒居所。

居所之内。

“小女先前给嬴子添了不少麻烦,勿怪,勿怪。”齐王建拉过田颜,对着嬴成蟜笑道。

快两年过去,田颜出落的越发标致。

一朵花,已然开始绽放了。

身体长大,心智也在成长。

少女眨巴着大眼睛,看着已经脱离可爱,向着俊逸成长的少年,含羞低头。

齐国遭受战乱。

能杀人,敢杀人,在少女心中虽然算不上加分项,但已经不再是减分项。

“齐王言重了。”嬴成蟜不看田颜,对齐王建彬彬有礼地道:“七公主天生丽质,身在学堂之内,就是一道风景线,哪里会有添麻烦一说。”

齐王建面露喜色,觉得嬴子似乎没有以前那么反对,婚事有戏。

虽然法理上,嬴成蟜和田颜已经定亲,未来必将会结为夫妻。

但齐王建有些着急,在玩乐过后。

定亲不就是为了成亲吗?

那为何不直接就成亲呢?

公子成蟜长到十岁了,自家女儿更是快十三了,成亲有什么不可呢?

齐王建笑口常开:

“好好好。

“小女常说,嬴子文能为祭酒,武能退燕国,是当世第一良人。

“能嫁予嬴子,是其毕生所愿,哈哈。”

七公主撒娇似的捶打了一下父王,一脸通红地躲到了父王的身后。

从始至终,没有反驳一句。

“阿舅。”齐王建对跟其一同来的太史胜道:“寻个良辰吉日,给嬴子和小女完婚吧。”

“唯。”太史胜笑着点头。

然后冲嬴成蟜一拱手:

“恭喜嬴子了。”

嬴成蟜面不寻常,不置可否,目光先从太史胜所穿官服上面一扫而过。

那只原来象征公允的獬豸已经不见,证明太史胜不再是廷尉。

后太后薨后,齐王建任后太后亲弟,自己的亲舅为齐国相邦。

“相邦大人日理万机,这种小事就不要亲自操劳了。”嬴成蟜关心道。

太史胜很欢喜,上一个稷下学宫祭酒邹衍可不会对他这么客气。

早在他当廷尉的时候,就对嬴成蟜观感极好。

嬴成蟜只一句话,就续上了近两年前的好感。

太史胜一手捋须微笑,得意洋洋,一手摇摆:

“我这一天倒也无甚大事,并不繁忙。

“嬴子婚事可不是,是一等一的大事。”

嬴成蟜眼角余光去看齐王建神色,没有发觉有什么异常,心中就有数了。

[齐国接连失地。]

[齐国之王,齐国相邦如此作为……]

[你俩千万要注意安全,齐国一定要在你们的掌控之中。]

“成蟜感谢齐王、相邦大人好意,但我这年岁……”嬴成蟜苦笑一声:“还是太小了一些吧。”

当下年代,男子成婚年岁在十四五,女子十二三。

齐王建一脸不在乎:

“不小了,已经可以成”

“齐王。”嬴成蟜打断齐王建话语,郑重道:“这有悖礼仪。我身为稷下学宫祭酒,是断然不会做出这等事的。”

齐王建无言,他怎么忘了这事。

眼前少年可不是临淄那些斗狗斗鸡的纨绔子弟,而是稷下学宫的祭酒。

稷下学宫的祭酒,好学问,重礼仪。

“好吧……”齐王建喟然一叹,下一瞬就收拾好心情,笑呵呵地道:“那就再等两年。”

“是三年。”嬴成蟜一脸认真:“眼下还没过十月,我成亲一定不能是在新年期间。我在大后年的十月一后才满十三岁,那之后才能成亲,所以是三年。”

齐王建站直身躯,面上竟然有了一丝威严之气:

“秦国新年在十月一,我齐国却在一月一。

“嬴子既然在我齐国,自然应当入乡随俗,过了正月就长一岁。

“两年后,嬴子满十三,与小女成亲。”

嬴成蟜望着一脸不容拒绝的齐王建,低头看看偷偷探出脑袋的田颜。

田颜接触到嬴成蟜目光,脑袋一下子又缩了回去。

嬴成蟜嘴角抽搐,点点头:

“好吧。”

少年不知道应当怎么说。

国家兴亡,真的能寄托在联姻上吗?

秦国会为了一个所谓的姻亲,就与楚、魏开战?太儿戏了吧?

况且,就算联姻,现在成亲还有点用处。

楚、魏正在猛攻齐国,得知消息可能会有那么一点点一点点的犹豫。

两年后成亲,有什么卵用?

难道齐王想要在自己的国土上和楚、魏打持久战,一直打到自己和田颜成亲,使楚、魏退兵吗?

“这次可以给嬴子贺喜了吧。”太史胜第二次抱拳。

嬴成蟜苦笑点头,冲太史胜回礼,像是发自肺腑地说道:

“不招人妒是庸才,相邦大人不必在意他人言语。

“孔子都说要先爱自己的亲人,再爱他人,那任人唯亲有什么错误呢?

“难道相邦大人不是真心为齐王分忧吗?”

太史胜心中一股热流激涌而出,很是感动。

在他的亲生父亲太史敫都不认可他,说他会误了齐国的情况下。

除了齐王建和他的那些门客,支持他的人竟然还有稷下学宫祭酒嬴子。

太史胜一下子觉得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眼中都有些模糊了:

“嬴子之言……胜铭记于心!”

要是旁人支持太史胜,太史胜会感动,但不会这么感动。

嬴成蟜不同。

嬴成蟜现在可是稷下学宫祭酒。

那些反对太史胜的人学问再高,能高过稷下学宫祭酒吗?

齐王建也有些委屈。

他这么长时间被骂惨了,齐国可是鼓励面刺的。

那些大臣喷的齐王建他几次三番想要换相。

虽然因为齐王建抹不开和亲舅的颜面、还有玩乐忘了而没有实施。

但齐王建心中一直存着换相这么一个事。

如今听稷下学宫嬴子一说,齐王建瞬间断了念想,觉得自己没有做错。

他仰着头,摆出一副众人皆醉吾独醒,举世皆浊我自清的姿态,感慨道:

“若是朝中臣工都能如嬴子一般深明大义,懂得寡人的良苦用心,寡人也不至于如此辛苦。”

嬴成蟜心下腹诽。

[你哪辛苦了?你鸟辛苦吧?]

“嬴子啊!”齐王建忽然目光灼灼:“寡人拜你为左相如何?吾舅为右相!寡人若有尔二人,何愁齐国不兴啊!”

原本对嬴成蟜观感极佳的太史胜面部僵硬。

他现在是相邦,总揽大权,哪里会想要多出一个人分走自己手中的权力呢?

太史胜不爽地看着嬴成蟜,神色明显阴沉不少。

嬴成蟜看看一脸“你快答应”的齐王建,看看“你敢答应”的太史胜,觉得自己不需要在齐国真不需要做什么,顺其自然最好:

“成蟜才疏学浅,差相邦大人远甚,不能胜任如此大任啊。”

眼见齐王建不死心,还想要继续分说。

嬴成蟜上前一步,侧过身子,不让太史胜看到自己的脸。

他一边给齐王建打颜色,一边急忙说道:

“臣身在稷下学宫,依然可以为齐王分忧啊。

“齐王召时,成蟜去便是了,何必纠结于相位呢?”

齐王建这才瞥到了其舅太史胜神色不悦,后知后觉地道:

“对对对,正该如此,正该如此……”

太史胜脸色立刻由阴转晴,心事全都写在了脸上,又对嬴成蟜感官极佳了。

齐王建内心舒了口气。

为了不影响家庭和睦,为了让舅太史胜相信自己一心为公。

齐王建决定谈一谈公事,表现一下自己真的是在忧国忧民:

“嬴子啊,该如何让楚国、魏国,退兵呢?”

嬴成蟜沉吟片刻,道:

“我听说,楚王喜得一子。

“若是齐国能够遣使者贺之,为其道喜,行以德报怨之举。

“想必,楚王就不会再打了吧。”

齐王建和太史胜对视一眼,慎重点点头。

“嬴子当真是为寡人分忧啊。”

“胜这便遣人入楚,多带一些礼品。”

嬴成蟜:“……”

少年看着这一王一相,勉强笑了笑,差点没有管理好表情。

[齐国灭亡是一点不冤……]

楚国,郢都,楚王宫。

楚王元最近欢喜无限。

齐国后太后薨,内部生乱。

楚国借机攻打齐国,一时激动间连名义都忘了找,被谴责的时候只能大吼一声“我蛮夷也”。

没有名义重要吗?

楚王认为不重要。

秦国都被封锁住了,现在还有谁能制裁楚国?

原本以为齐国很强大。

没想到外强中干,楚军节节胜利,几乎就是没有吃到过败仗。

楚王元深信。

得到的土地才是实打实的。

名节,那是中原人看重的,和他们这些蛮夷有什么关系?

不仅如此。

春申君治理沟渠也有很大进展。

封给春申君的土地现在治理极佳,生产提高了三成。

他庆幸自己没有被某竖子挑拨离间,选择了依旧完全相信春申君黄歇,才能够有如此大的收获。

说到收获,楚王元最大的收获不是土地,而是儿子。

一直没有后代的楚王元,终于有了一个儿子。

新生儿长相似猴。

楚王元根据儿子出生时候的长相,给儿子起名为犹。

犹在这个时代是楚国一种猿猴的名字。

“犹啊犹,你快些长大……”楚王元坐在床榻上,抱着快满一岁的婴儿,爱不释手。

床榻上铺着火红火红的被褥,散发着喜气洋洋的味道。

被褥红光映照着一个艳丽,手正不老实地摸向楚王元身下。

她叫李焉,犹的生母。

生子之前,她虽然姿色在楚王元的后宫中处于佼佼之为,但地位并不高,只是一个最寻常不过的妃嫔。

生子之后,她的地位一跃而上。

名义上仅次于王后,实际权力上不输王后。

“大王~”李焉褪下衣衫,身躯如蛇一样缠上楚王元。

楚王元抱着儿子就站起来,看都不看李焉一眼地道:

“把衣服穿好。”

李焉嘟着嘴,小蛮腰细到双手可握,不满地道:

“自从有了犹儿,大王就一直躲着我,这是为甚啊?”

楚王元嗤笑一声:

“寡人是楚国的王。

“既然有了犹儿,自然不会再放浪形骸,掏空身体。

“寡人可不想和秦孝文王一样下场。”

伸出手指,逗弄着还不会说话的儿子:

“犹儿,你说是不是啊。

“你没有长大成人之前,这偌大楚国,父王要为你看顾好啊……”

看着楚王元一心扑在儿子身上,李焉不解渴。

这位少女咬着下唇,一边穿衣一边说道:

“大王,我去见一下我兄,看看”

李焉话还没有说完,楚王元就连连摆手:

“去去去。”

李焉鼻子一皱,娇哼了一声。

穿上衣袍,在下人拱卫下走了出去。

郢都内,李园府邸。

李焉在大队人马的护送下来到。

早早得知消息的李园迎在门前,心中却并不没有那么欢喜。

李园原本是春申君黄歇的门客。

因为进献妹妹李焉给楚王元,李焉又争气得给楚王元生了一个儿子而为楚王元赞赏,入得楚国朝堂。

按理说,他应该对妹妹李焉的到来很是欢喜才对……

李园满脸带笑地领着妹妹进门。

在让跟着李焉来的那些人歇在前堂之后,李园领着妹妹入后院,边走边一脸沉郁地训斥:

“你怎么又来了!”

李焉不理兄长。

脚步轻盈如在飞,像是一个花蝴蝶一样,轻车熟路地飞入后院。

…………

【注1:上一章和这一章中,邹衍的五行论和九州论都非笔者杜撰,都是邹衍真实提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