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保守派的我,怒斥嬴政太保守 > 第一百五十八章:阴谋?阳谋!

“你要让你子为相邦?这……”韩王然看看族弟族妹,有些懵。

这两人什么时候商量的?

“不可乎?”姬夭夭丹凤眼上挑,微眯:“王上若是认为不合适,也可用族兄师弟李斯。或者,召集群臣仔细商议商议。”

韩王然瞪了眼族妹,这是真拿他当蠢货啊!

提出任用师弟为相的韩非都同意了任用姬夭夭之子为相,证明韩非都认为这个举措更好,那他韩王然还选用韩非前计做甚?

还召集群臣商议……问问群臣如何对付他们自己吗?

收相权,本就是巩固君权的第一步,接下来就是夺取群臣之权,为之后变法做准备。

这个时候召集群臣问相,是提醒群臣准备联合起来抵制王权吗?

[夭夭之子……]

韩王然在心中默念,开始认真思索任用公子成蟜为相是否可行。

[赵、燕、楚,皆以其子为相。]

[风闻魏王也送出了相邦之位,那再兼我韩国之相,于其来讲是可有可无之事。]

[七岁孩子,再如何神异也掌不了权力,年龄在这放着呢。]

[谁会将身家性命押在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身上?]

[不,还有一种可能……]

韩王然看了眼又开始把玩金印的族妹。

[他们不会投奔一个七岁孩子,却可能会投奔夭夭。]

[子借母力,母凭子贵啊……]

[夭夭势力渐丰,会威胁到寡人吗?她太聪明了些。]

韩王然低下眉眼。

自秦归韩的姬夭夭现在能住在韩王宫,自由出入韩王宫,受各方礼待。

不是因为姬夭夭有多大势力,而是因为他韩王然看重这位族妹。

若说韩王然是古木,姬夭夭就是古木上的藤蔓,古木倒了藤蔓就会死。

包括韩非也是如此,这位同样出身宗室的韩国公子和姬夭夭处境一样。

先王在时,韩非屡次进言而不行,所以才愤而东游,去了稷下学宫拜在荀子门下。

没有韩王然,此刻韩非不是在稷下学宫做学问,就是跟着已经被春申君黄歇任命为兰陵县令的荀子,到兰陵县做个小官。

地位、金钱、尊重……这些他都可以给族弟族妹,唯独权力,他一点都不想给。

这两人太聪明了,和死去的老相邦张平相比也不遑多让。

所以他万分相信,只要给两人一个机会,两人就会一入风云便化龙。

他韩王然,不需要两条呼风唤雨的龙。

“此事,寡人还要斟酌一二,这和我们原本商议的不同啊。”韩王然点点脑袋,故作无奈地道:“寡人才思不如你们,要多想想。”

姬夭夭嗤笑一声,瞥了韩王然一眼。

韩王然恍若未见。

不需要这一眼,他也知道,族妹姬夭夭知道他在防范着,族弟韩非也知道。

平心而论。

张平死后,相位空出,最佳人选该是身在东海宫著书立作的韩非。

他韩王然都能看出来,更聪明的姬夭夭和韩非自然也能。

为什么两人没有提出呢?

因为两人知道,提出了韩王然也不会答应,徒伤兄弟姊妹情感罢了。

姬夭夭嘴角挂着嘲笑,道:

“那王上慢慢考虑,还有一件更紧要的事。

“我建议我韩国备驷马高车,用低于王的最高礼仪,将郑国三族全部送往秦国。”

韩非是第一次听到族妹说这事,但其心中也就治水疲秦之计早有思考。

当下立即动笔,在竹简上写下四个大字:

【应有之理。】

韩王然眉头微微皱起,右手食指有一下没一下地敲着藏在桌案下的膝盖,慢悠悠地说道:

“此事说来容易,做来容易,但之后的处境就很难。

“不把郑国三族控制在手上,要如何保证郑国为我韩国做事呢?

“郑国从氏名就能看出来,他不认为自己是韩国人,他认为自己是郑国人。”

韩王然跺跺脚,踏出“啪啪啪”声响,道:

“我们现在脚下踩着的土地,是新郑的土地。

“夭夭,非,你们难道忘了吗?新郑原本可是郑国的都城。”

姬夭夭轻哼一声:

“那是一百七十五年前的事了。

“王上去街道上问问,看看哪个新郑人记得郑国。”

韩王然手指落在膝盖上,不再抬起,他已经想得很清楚了:

“百姓记不记得,没有什么要紧,他们能做什么呢?

“但郑国记不记得,就很重要了。

“一个仇视我大韩,得禹王治水真传,一生都怀才不遇的水工,好容易为秦所用。

“没有族人桎(zhi四声)梏(gu四声),他不会规划错误的沟渠,也不会故意挖偏。

“不管是为证明治水正统,还是为故国复仇,他都会全心全意帮助秦国修渠。”

韩王然望着韩非,姬夭夭,视线在姬夭夭身上停留时间明显更长一些。

他放慢语速,沉声道:

“二位,你们和寡人一样,都出身王室,都是姬姓。

“治水疲秦之策,是为了让秦国空耗国力,而不是让秦国强大。”

“咚”的一声巨响,姬夭夭猛砸金印在桌案上,吓了韩王然一跳。

为人妇为人母的少女娇容满怒,霍然站起。

她丹凤眼眼尾斜入上天,像是一对振翅高飞的凰鸟,叱(chi四声)斥之音响彻东海:

“我姬夭夭与王上虽同为姬姓,但王上能氏韩,我一介女流哪配有氏?

“我嫁到秦国,就是秦国的人。

“现在虽然居住在韩国,那也是秦国外妃。

“我所思所想都是为强大秦国!

“我要我儿担任秦国相邦是助子窃取韩国相权,要王上送郑国三族入秦是为了要郑国全心全意在秦国治水壮大秦国!”

姬夭夭指着自己的鼻子,凤目火苗汹涌澎湃:

“王上可要认清楚我这张脸!

“我虽然生有一张韩人面孔,身子里却是一颗秦心!

“王上可不要被外表迷惑,真把我当成了自己人!”

姬夭夭愤然离去,只留给韩王然和韩非一个美丽强势的背影。

韩王然大口喘气,一手捂着胸口,一手指着刚被姬夭夭大力推开而一扇一扇的东海宫宫门,对韩非道:

“非,你看到了吧!你看到了吧!

“寡人就说夭夭有二心!你看她这回装都不装了!

“她从秦国逃跑,寡人知道收留她秦王不喜,但寡人还是这么做了。

“寡人为了她得罪秦王,谁知她是个秦国间人……”

韩非沉默,听着韩王然絮絮叨叨。

等到韩王然说的口干舌燥,心气平复,住嘴喝水的时候。

韩非提笔,一笔一划地在竹简上写字,这次没有“沙沙”声。

他心情不太好,他写的有些慢,他写的有点多:

【非一直在说,要尊君卑臣。】

【韩国能走到今天这样国贫积弱的地步,主要原因就在治国不务法制,养非所用,用非所养。】

【治理国家若是不致力于建立和维护法令,就会导致社会秩序混乱,民众无法可依,不知什么当行什么又不当行,国家便难以长治久安。】

【我国培养的贤人不能为国家所用,而用上的人又不是国家所培养的贤人,这就会出现明明耗费了国力,我国却日益衰弱的现象。】

【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因为我国贵族的权力太大了。】

【许多贵族亏法以利私,耗国以便家。】

【用国家给他们的权力排挤我国培养的贤人,而任用他们自己的亲信族人,损耗我国的利益而肥了他们各自的家族。】

【最明显的,就是张开地、张平五世相韩。】

【张良小小年纪就起了个号叫做“幼相”,俨然把韩国相邦当做了装进自己口袋里的物件。】

一卷竹简写完,换第二卷:

【想要扭转这样的局面,就要对如张氏这样的私门势力,张开地、张平这样如同恶虎一样的权臣,予以坚决铲除和镇压。】

【要遣散他们的部下党羽,收服他们的残余势力,关闭他们的门户,剥夺辅助他们的人和事。】

【最终,要实现以法治国,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法令面前,王上以下,人人平等。】

【想要做到这些,现在的王上是做不到的,因为王上手中的权力还不够大。】

【王上必须要先集权,就像我国必须要变法。】

【魏国经过李悝(kui一声)变法而强大,秦国经过商君变法而强大,我国因为申子变法而曾经拥有了劲韩之名。】

【由此可见,治世不能用一个理念,治国不能够效法古人。】

【时代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世道变了,那治世的道理也要变化,遵循守旧只会走向灭亡。】

二卷竹简写完,换第三卷:

【而王上要如何集权和变法呢?】

【集权,就是从大臣的手中拿回权力,削弱贵族权力而肥君权。】

【因为权力是一定的,君多则臣少,臣多则君少。】

【现在大臣中最大的相权空出来了,王上不想着立刻抓在手中,反而开始怀疑起夭夭动机。】

韩王然在韩非第一卷竹简写完的时候,就察觉出哪里不对劲了。

一卷竹简都写不完???

非到底写了什么啊???

韩非写第二卷竹简的时候,韩王然就开始看第一卷。

韩非第二卷刚刚写过半的时候,韩王然就看完了第一卷,走到韩非身后开始看第二卷。

韩非写完第二卷,韩王然也赶上进度,看完了。

及至第三卷竹简,韩非边写,韩王然边看。

待韩王然看到“夭夭动机”四个字的时候,苦笑一声,说道:

“这……寡人知道夭夭在说笑,只是谨慎一些……”

韩非略微顿笔,回首看了眼韩王然,眼神莫名。

看了三个呼吸时间,韩非下定决心,眼神坚定。

为了大韩,他不能再装作不知情,他提笔续写:

【王上善用权术,防范我和夭夭,这没有错。】

【王上认为夭夭选择其子,我选择师弟,是在知道自身不能为相,所以选择亲近人为相,试探能否另辟蹊径染指我大韩权力,也是应有之理。】

韩王然看到这,心中一跳,嘴边的苦笑也凝固了。

这话一说开,日后他要如何与族弟、族妹相处呢?

“非你误会了,寡人绝没有此想。”他急忙辩解道:“寡人对夭夭有一些担心是事实,却半点没有怀疑过你啊。”

说完自己都不信的假话,韩王然继续心安理得地看族弟写字。

说出来的话能否让人信,重要。

话能否说出来,在无法让人信的基础上,重要。

有了这句话的缓冲,虽然双方对真相都心知肚明,可只要韩非不反驳,那表面上没有撕破脸,就能继续虚与委(wei一声)蛇(yi二声)。

在能力不足与不喜之人切割,或者与不喜之人切割后果过于严重而暂时不想承受时,就需要递上这么一个台阶,维持好面子功夫。

韩非没有反驳。

他写出真相不是为了离开韩王,而是为了点醒韩王。

他爱他的国家,他愿意为了国家的兴盛而付出一切。

他笔尖一刻不停:

【王上思虑这些的同时,也要思考王上自己会得到什么,不能只看弊端而不看利处,这是因噎废食。】

【王上想要相权,那拜公子成蟜为相邦就是最好的选择。】

【七岁孩子为相,在我国的时候不能掣肘王上。】

【等到其离开我国,带走相邦大印,我国不就相当于没有相邦了吗?】

【原本相邦管的事由王上来管,这不就可以理所应当地收回原本分给相邦的权力吗?】

【到时有投机之人投在夭夭麾下不假,可王上集权也不假啊。】

【难道一个毫无根基的女子攫取权力速度,会比当了二十二年韩国君的王上集权速度还要快吗?】

韩王然神情变幻不定,他理解韩非所说。

只是老相邦张平留给他的阴影实在太深,他实在不想再上来一位能力太强的相邦。

张平为相四十六年。

从他父亲僖王在世时就是相邦,从他登上王位那日开始就压制他,压制了整整二十二年。

好不容易得脱樊笼,他不想看见一点点能编成樊笼的竹子萌芽!

韩非没有回首就知道韩王然心中所想。

他本就没有期望能让王上立刻下定决心,拜夭夭之子为相。

他将话说透,是怕王上思虑欠缺,想不明白。

譬如郑国入秦,治水疲秦,这计谋根本就不需要控制郑国!

此术乃阳谋,而非阴谋啊!

他笔下不停,还在输出……

精品了……比我预想的要早了两个月,没想到一本以文戏为主的能这么早精品,特别特别感谢兄弟们抬爱。

文中只要能查到名字的历史人物,在不影响剧情,保证爽文的前提下,至少保证八成还原度。这章韩非写下的字多是取自《韩非子》,是两千年前韩非提出的理念,可查。

再次感谢兄弟们。

虽然我现在对成绩不抱有太大希望,但成绩真的好起来我还是极为欢喜的。

作品得到认可,让我现在飘得很,我都考虑要不要辞职专心写书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