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保守派的我,怒斥嬴政太保守 > 第一百三十九章:诸侯之意,列国之心

朝堂上再次陷入短暂安静,各人心思各异。

平阳君赵豹思考片刻,打了个哈哈:

“不知道秦相自何处得来的消息,我却是不知。依我之见,人既然无事,哪能以人命相偿呢?

“粮虽是物,可能救人性命,易人事并无不妥,并无不妥啊哈哈哈!”

吕不韦神情越发冷淡,似因赵豹反驳而不喜。

心中一片火热,像是有道细小雷霆自其尾椎骨一直劈到头顶,浑身都是酥酥麻麻麻的。

他此刻之舒爽,比被秦王拜为相邦时还甚之。

他这个卑贱的商贾,在赵国朝堂上用商贾贱术来论国家大事,一国相邦之生死存亡。

不但没人说他卑贱,还都要顺着他以商贾贱术答之。

吕不韦在这一刻对手中的权力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更为珍视自己的位置。

他微低眼眉,掩住炽热眼神。

秦国相邦能让他立在赵国朝堂大谈商贾贱术,莫有人敢轻视之。

可要实现他心中伟业,似乎还不够……他当攫(jue二声)取更多、更大的权力。

“此次长安君能脱困,要多亏赵国周旋,我代表秦国承赵国这个情。”吕不韦语气再度松动:“既然赵国坚持如此,那我秦国便退一步,这件事就按照平原君说的办吧。赵国要十万石粮,我秦国也不多要,与赵国平齐即可。”

说着话,吕不韦迈着四平八稳的步伐走到朝臣最前,坐在了唯一一把空着的椅子上。

其胸口起伏不定,似乎心中仍然有气,只是碍于赵国情面而被迫应之。

从进来开始就咄咄逼人的吕不韦竟然同意了,代表秦国退了一步,向赵国示好。

赵国君臣都有一些小惊讶,这和秦国往日形象大为不符啊。

有虎狼之国的秦国从前可不认情分,也不会讲什么道理。

赵王丹呵呵一笑:

“秦相此话,还真是让寡人意外。

“遥想当年,秦昭襄王违约囚禁楚怀王,致使楚怀王客死秦国。

“秦相张仪不讲信用,承诺给楚国的六百里地,改口称六里。

“秦昭襄王薨不到两年,虎狼之国,突然变成了仁义之邦,秦相能告诉寡人这是为什么吗?”

朝臣之中,大将李牧“蹭”地站起。

自他在赵国边境对战匈奴接连失利,明升暗调回邯郸后,他平日不是看兵书就是研究列国兵事,尤其对临近的秦国研究极深。

这一是秦国陇西侯李崇是他世父,邀请他去秦国。

虽然父亲说那不过是客套的话,但李牧还是保留了一番念想。

二则是在李牧看来,燕国从来就不是赵国劲敌,能灭赵国的一定是秦国。

他一直视秦国为假想敌。

这位原本全权掌握赵国北部边境军、政,放在后世就叫封疆大吏的失势大将一张口就石破天惊:

“王上,原因很简单,秦国打不动罢了。

“现在秦国披甲之士能有几多?还拿的出四十万乎?

“拿出四十万士卒,关中不乱乎?”

李牧话的尾音还没落地,赵王丹大怒:

“放肆!怎能对友邦如此无礼!滚出去!”

“慢着!”吕不韦轻喝一声,安坐椅中,只把头转过去对着李牧,道:“我秦国哪里是拿不出四十万军,分明是四万也拿不出来。看君穿着乃武将也,将军可愿领军灭秦,建不世之功乎?”

李牧冷笑一下,嘴唇微动,正要应对。

赵王丹双眉倒竖,手掌拍得椅子扶手“啪啪”响:

“来人!把李牧给寡人带下去!”

李牧呵呵笑了两声,向赵王丹深施一礼,自己走出了朝堂。

出了殿门,见到阳光,他望着一碧如洗的天空,满是向往。

将者。

征战沙场,攻城略地,开疆扩土。

居于家中,郁郁而终,何其殇也。

“父亲,这样做真的有用吗?”他举起残臂,苦笑,低声喃喃:“平原君已亡,谁还能相信一个残废会领军打仗呢?”

入朝之前,父亲李玑告诫他:

“王上对廉颇不满,现在正是你的好机会。

“朝中诸将,除了廉颇,唯有你称得上大将。

“你一定要在王上面前露面,让王上记住你!

“今日吕不韦在,找机会用你擅长的兵事开罪他。

“王上嘴上骂你,心中会受用的。

“不要太清高,除非你这匹千里马,想骈死在槽枥之间。”

信宫前殿里,吕不韦看着李牧被带走,心间记下了这个名字。

然后他冷着脸,用压抑着怒火的声音说道:

“长平之战,赵国以割六座大城为代价,换来秦国罢兵,这是赵王答应的事吧?

“赵王没有按照约定割让六座大城,以致昭襄王再度攻伐赵国,一路打到赵国邯郸。

“邯郸之战虽然是我秦国败了,但原因难道不是赵王的吗?邯郸易子而食、以骨为炊,赵王敢说与自己无关吗?”

赵王丹说秦王不讲信义,吕不韦就说赵王丹同样不讲信义,先把其在道德上面的优越感打掉。

赵王丹脸色有些不自然,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吕不韦说的确实是事实。

脑子转比较快的廷尉周玉起身,正要张嘴反驳。

就听吕不韦毫不停顿地继续道:

“我今日提起此事,并没有想怪罪赵王的意思。

“只是想说十余年前并不是秦国一个国家不讲信义,诸侯列国有几个言出必践的呢?

“但现在,我王愿意第一个做守信用的王,秦国愿意第一个做遵道义的国。

“龙生龙,凤生凤。

“长安君能在七岁成为天下闻名的少年君子,坚守道义,这正是我王亲自教育的结果。

“秦国之所以会变成仁义之邦,是因为秦国有一位仁义的秦王。”

殿中原本只是心思各异的赵国老狐狸们一个个都有些绷不住了,面色开始有异。

秦国、仁义。

这两个词能同时出现吗?

西边蛮夷,岂能知文明。

虎狼之国,怎会懂道义。

赵国朝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都会瞥一眼坐在最前列的秦相吕不韦,在嘴角露出嘲讽的笑意。

赵王丹也在笑,哈哈大笑,极为畅快的模样。

“哈哈哈哈,好!好啊!”他鼓着掌:“原来如此,秦相一席话让寡人茅塞顿开。秦王曾在邯郸长居,寡人常见。其确实是像你说的那样,是一个仁义的人。”

吕不韦微微欠身,施礼致谢。

他要以一己之力,扳回秦国在天下的形象。

让诸侯列国知道,秦国不再是那个背信弃义的秦国!

霸道只能带来杀戮,王道才能带来臣服!

赵王丹对着秦相吕不韦笑眯眯颔首,予以回应。

然后望向好长时间没有说话的燕国假相将渠,笑容敛去:

“燕相这便起行,回燕去准备二十万石粮吧。

“我赵国保住了燕相一命,希望燕相能和秦相一样,记住这番情意。”

燕国假相将渠沉默着。

方才吕不韦当着他的面,说要他死,他却不敢打断吕不韦说的话。

这就是小国的悲哀。

连他这个位高身尊的燕国假相都生死不由己,自己的性命被当做交易筹码,存于秦、赵两国之口。

将渠很清楚秦国想要什么。

王上已经抄斩昌国君府,把他将渠提拔起来也不能立刻消弭恶劣影响。以致现在燕国忠臣不语,朝堂都是谄媚之言。

但这是一个好的方向。

他将渠坐在相邦位子上坐的越久,开口的人就会越来越多。

可若是燕王把一切事情都推到他将渠身上,把他将渠杀了,那一切就都难以挽回了。

为燕王出谋献策的下场就是被推出去担责,死刑。

燕国还有谁敢出声,敢说话呢?

若是第一次做这种事,还尚有的分辩,可以说身不由己。

可这不是第一次,是第二次。

给乐间的那封信,是第一次。

用他将渠的死,封燕臣口、堕燕王之威严,燕国将越发衰弱,这就是秦国的想法。

赵国呢?

赵国想要恢复人口,快速恢复实力。

他将渠死了,对赵国是有好处,但好处不多,因为燕国战力还在。

赵国现在无力发动战争,无粮无人。

赵国最需要的就是休养生息,而粮食,就是休养生息最重要的物件。

可赵国缺粮,燕国就不缺了吗?

送出去二十万石粮,燕人还怎么活?燕国立刻就衰弱了。

到时燕消赵长,赵军会不会吃着燕国的粮来灭燕呢?

虎视眈眈的列国会不会趁此机会来瓜分燕国呢?

将渠判断是一定会,从这次列国对燕国的态度就看出来了。

秦国距离燕国很远,也不接壤。

那只要不是秦国吃掉燕国,列国其实都很乐于见到燕国衰弱。

准确的说,列国除了自己的国家,希望其他国家都是越弱越好。

公子成蟜是有贤名。

但这贤名真就这么好用,能让楚王、魏王为其宣战?

诸侯一下子都是君子了?

列国一下子都讲道义了?

将渠不信。

不过是适逢其会,顺手推一把罢了,被囚禁在赵国的燕国假相想的清清楚楚。

弱燕,对列国本身就是好处,尤其是赵、魏。

秦国可不和燕国接壤。

燕国衰败,最有可能吃下燕国的就是赵、魏这两个邻居。

现在既然有能弱燕的正当理由,为什么不向燕宣战呢?有好处的啊。

既能弱燕。

还能向天下士子表明本国对待贤人的态度,招贤纳士。

至于坏处,是指帮秦国救出公子成蟜吗?

呵,一个七岁孩童而已,有什么大不了的?

千金买马骨不是真为了马骨,而是为了随后被引来的千里马。

公子成蟜这具千里马马骨,并没有什么所谓,谁在意呢?

诸侯博取贤名,弱燕国都这么积极,就更不用说真正瓜分燕国了。

且今日秦要十万石,赵要十万石。

那来日同样向燕宣战的楚、魏两国再要十万石,怎么办呢?

信宫前殿,赵王丹迟迟没有得到将渠回应,不禁有些蹙眉。

[若非我赵国,你焉有命在?]

[不抓紧感恩戴德地回去给寡人征粮送粮,装什么死人?]

赵王丹看了一眼叔父。

平阳君赵豹得到眼色,笑呵呵地离开椅子,走到将渠面前,笑着轻唤道:

“燕相?燕相?”

燕国假相将渠面色平静,抬起头,点点头:

“平阳君。”

“燕相在想什么呢?是这二十万石的粮有些难办吗?”赵豹又凑近一些,用只有两人才能听到的声音道:“燕相啊,我也没法子啊。不要这么多粮,秦国就要你的命了!燕相的命,还不值二十万石粮吗?”

平阳君赵豹重提救命之恩,内心很是轻松。

这件事在他看来已经尘埃落定,将渠心里肯定是有些不痛快,但为了自己性命最终还是会妥协的。

将渠沉默着,在心中问自己:

[我将渠的命,值二十万石粮吗?]

顷刻间,他就有了答案。

[不值。]

[十万都不值。]

[五万都不值。]

这位燕国代理相邦直起腰板,未理赵豹,扭头看向坐在椅子中老神在在的吕不韦,高喊:

“秦相!渠有一问!望能解之!”

吕不韦看过来,脸色很不好看。

“我和你这害长安君的贼人没甚好说的!”

赵王丹、平阳君赵豹、廷尉周玉、相邦廉颇……朝堂上的赵国文武心中大都有了丝异动。

吕不韦都要杀你了,你还叫他秦相,态度还这么好?

将渠不但不生气,反而还笑了。

他继续热脸贴冷屁股,说话清晰有力,略带尊敬:

“渠斗胆问秦相,是否渠死,此事就能了结呢?

“秦国不会再攻打燕国,再管我燕国要十万石粮吧?

“秦相先前说秦国是仁义之邦,这话还算数吧?不会占我燕国便宜吧?”

殿上群臣多有异色,赵王丹猛的坐起要说话。

但吕不韦总被某竖子抢话,在抢话这方面历练过,答得飞快:

“我吕不韦是商人,逐利,但秦国不是。

“你把我秦国当成甚了?你当我秦国攻打燕国就是为了得利、占便宜乎?

“你错了!你看轻了我秦国!

“我王伐燕,只为救子!而我代表秦国此刻站在这里,则是为了公平二字!

“你死,燕王为乐间、长安君恢复声名,此事与秦就此了结!

“这是我吕不韦,秦国相邦做下的承诺!”

将渠哈哈大笑,极为快意:

“哈哈哈!我信秦相!我信秦国!

“人事,当以人易!我这一命哪值二十万石?

“天下岂有如此贵之人命乎?将渠死也!”

言罢,一头撞向殿中廊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