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保守派的我,怒斥嬴政太保守 > 第一百二十五章:任燕国相邦,以七岁之身,佩燕、赵两国相印

燕王喜:“……”

太傅鞠武:“……”

燕太子丹:“……”

文武百官:“……”

燕国君臣有一个算一个,全都被硬控三秒,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燕王喜望着阶下愤怒的少年,一时间又懵逼又迷茫。

[这竖子不是赵国使者吗?]

[赵国老虎大开口,他为何比寡人还要愤怒?]

燕太子丹紧皱着眉头,狐疑地打量一眼少年。

“廉颇……真的这么说的?”

少年重重点头。

“千真万确!”

朝堂之上,燕国群臣先是面面相觑,然后盯着少年不言不语,神情古怪。

燕太子丹先是环顾群臣,再看了父王一眼。

见到父王微微颔首,这位懂得尊重父王的太子这才迟疑地道:

“贵使可知。

“我燕国所有城加在一起,也不足五十之数啊。”

嬴成蟜:“……”

少年身体有片刻僵硬。

虽说他是漫天要价,原本就没抱着能从燕国拿走五十城的希望。

但他也没想到燕国竟然这么穷,五十城都拿不出来。

他要的价格,把天捅破了……

[乐毅破齐七十二城。]

[曾祖王父能拿出十五城换和氏璧。]

[赵国用五十七城换田单。]

[你们告诉我你们燕国总共没有五十城???]

[玩呢?]

少年心中有一句MMP不吐不快,更为愤怒地道:

“所以说啊!廉颇这厮就是抱着灭燕之心,他根本没想退兵!

“燕国主动伐赵,发动不义之战。

“虽有过错,但罪不至死!廉颇怎能如此蛮横!

“大王!我建议!把边军都调回蓟!

“发动百姓,全民皆兵,给廉颇一个狠狠的教训!”

燕王喜不由自主地看了眼剧辛。

这位燕将从鄗战场上侥幸逃回,在眼前这个不似赵使的赵使没回来的时候,分析了燕国情势。

二人说的几乎一样。

区别在于,剧辛认为燕国现在仍有吃掉赵军的力量。

但是一旦真的调边军,全民皆兵,后果仍然是灭国。

边军动,东胡入侵。

全民皆兵,是能在这凛冽寒冬吃掉赵军,可燕人的死伤远比赵军多得多。

失了民心,这就是第二场子之之乱。

到时一定会再有诸侯入场,为燕国百姓主持公道,杀掉不合格的燕王喜。

燕王喜打了个激灵,嘴角抽搐半天,轻咳两声。

“……违背道义,付出些代价总是应当的。

“谈判嘛,哪有一上来就能谈成的?贵使也不必太生贵国廉颇的气……”

“是啊是啊。”燕将剧辛附和道:“公子太过激动了,淡定一些,不至于,不至于……”

燕国朝堂上,发生了奇怪的一幕。

燕国君臣劝着嬴成蟜这个赵使不要生气,不要跟赵国玉石俱焚。

这场仗,廉颇不想打,燕王喜更不想打。

既然都不想打,那剩下就是谈。

嬴成蟜第二次出城,这次带上了燕太子丹。

燕太子丹代表燕国,与廉颇谈判。

燕太子丹对这五十城的数目很疑惑。

老虎大开口,没有必要把嘴张裂吧?

老将廉颇谱摆的很大。

在大帐中靠坐着,没有迎接人。

燕太子丹入帐给老将行礼,老将只是轻轻“嗯”了一声就过去了,没有还礼。

燕太子丹心下当即就是一沉。

廉颇表现如此强势,对他如此怠慢。

他要还是文质彬彬,那后面怎么好谈的来?

本打算谦逊待人的燕太子丹立刻停直腰板,面容平添几分怒意,指着廉颇怒道:

“将军要我燕国赔五十城!不如直接斩丹在此来的痛快!

“燕人誓死不降!血战到底!”

“咳咳咳咳咳咳!”廉颇被口水呛得剧烈咳嗽。

对身边凑上来递水的亲兵摆摆手,老将不露声色地看了一眼少年,看到少年眼中满是无辜。

[老夫只要五城,你要五十城,你是真敢开牙啊!]

燕太子丹发觉事情似乎有蹊跷,目光在嬴成蟜脸上扫过,沉着脸问廉颇:

“将军也觉得五十城太过荒谬乎?”

老将猛一拍桌案,用拍桌子的手指着燕丹鼻子开骂:

“荒谬个屁!

“栗腹前脚来我赵国结盟,后脚就领着六十万大军来攻荒不荒谬!

“背信弃义,还是人否?

“你这鸟人哪来的脸和我说荒谬!

“老夫告诉你!”

伸出五根手指头,一脸冷色。

“五十座城!少一座都不行!”

燕太子丹并不示弱,挥袖厉喝:

“廉颇!你真当我燕国拍你不成!

“你想打,那就打!来战!”

掀帘甩帘,怒气冲冲就要离帐。

守卫大帐的左右赵兵双枪交叉,拦截燕丹。

廉颇冷哼一声。

“让他走!

“我们赵人遵守约定,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不似他们燕人那般下作!”

燕太子丹大步流星,走得极快,脚步渐小。

老将不等脚步完全消失,一把揪起旁边小豆丁。

“谁让你要五十城的!燕国他母的哪有五十城!”

被拎在半空中的少年讪讪笑,小声嘀咕:

“我哪知道燕国那么穷……

“赵国能拿五十七城换一个田单,燕国连五十城都拿不出来。”

廉颇气笑了。

“你这竖子!燕城和赵城能一样吗?

“燕国地处严寒,丛林遍野,燕国的城全是大城!

“城郭不厚,防不住野兽也御不得寒。

“我赵国能征善战,自武灵王时起就胡服骑射。

“论边军,我赵国在中原各国里天下无敌,可对战匈奴却是吃亏居多。

“燕边军远不如我赵国,你道燕为何能屡败东胡,开疆扩土?全靠他的城坚墙厚!

“燕国一座城一座城向东北推进,硬是推出了一个辽东。

“燕城之结实,中原之最!

“我赵国换田单那五十七城是甚城?多是小城!

“城郭黄土夯实,不及人高,一次冲锋就垮了!”

活了两世的嬴成蟜是第一次知道燕城与赵城的区别。

历史书上没写过,在观政勤学殿的六天学习中没从师者口中听过。

他恍然大悟。

“怪不得廉公只要五座城就退,我还在想为何要的如此少,原来如此……”

廉颇白发飘飘,斜睨少年。

“你不是神童吗?连这都不知道?

“要是能多要,老夫不会多要吗?要你多嘴!

“现在你说,怎么办吧!”

少年早就打好腹稿,嘿嘿一笑。

“廉公啊,这谈判,就是一个做好人,一个做坏人。你就是坏人,再找个好人来谈啊。”

“谁是好人?你?”

“不不不,我不行,我是君子,我不干这种事。”

“你还君子?你君子你要五十城?”

“燕国发动不义之战,做错了事,必须受到刑罚。燕国没有损失,如何震慑列国要按照道义行事呢?”

“这话说的,倒像个秦公子了,把你们秦国的秦律搬到这里来了。”老将微微点头:“你不当好人,老夫去哪给你再找一个好人?老夫现在后悔听蔺相如的话配合你了。”

“这小子可帮不上忙,得要廉公自己想了。”少年掰着手指头:“这个人要有心机,不能被燕国忽悠。地位也不能太低,不然燕国看不上。”

“有心机,地位高。”廉颇念叨了两声,在心中找合适人选。

少顷,他微微一顿。

侧首,对身后亲兵道:

“叫乐乘过来。”

亲兵应了声“唯”,跑步去找乐乘。

老将问少年:

“乐乘是我副将,军中仅次于我。

“其人你也打过交道,有没有心机,你这神童应该也能看出来。

“你以为,此人可能堪重任?”

少年故作思考,沉吟时间有些久,最后勉强点点头。

“廉公认为可以,那就是可以了。”

廉颇从少年这个表现,看出少年也不太待见乐乘,对少年又认同了一分。

他内心也不待见乐乘,但他不会因私废公。

挚友蔺相如数十年前就教过他。

赵将乐乘,代表赵国进入蓟,面见燕王喜。

三日后,商谈毕。

赵国退兵。

燕国割让五城,释放昌国君乐间,大夫将渠,任嬴成蟜为燕国相邦。

蓟城墙上,燕王喜看着赵兵退却,大松了一口气。

燕国保住了,他的王位也保住了。

在其身边,初任燕国相邦的嬴成蟜提醒道:

“王上看到了吧,这就是不义之战的代价。”

燕王喜面上笑哈哈,应承连连,心中恨不得一刀砍了眼前竖子的脑袋。

没看到他心情正好吗?

这个时候不合时宜说这屁话,就是燕太子丹他也照打不误。

但眼前这个七岁小娃,算了算了。

秦国公子,长安君。

赵国相邦,兼将军。

燕国相邦。

燕王喜只是在脑海中一寻思,惊异地发现自己面前这个稚童年岁虽小,但是身份却是极高。

这一天,按照秦历,是秦王柱元年三月初三。

嬴成蟜七岁,兼两国相印,前无古人。

其贤名随着秦、赵两国的推波助澜,被七大民间商会传到了中原各地。

诸侯列国始闻公子成蟜,知道了中原出了这么一位年岁小,但品行高的君子。

“相邦啊。”燕王喜笑眯眯问道:“是赵国相印好,还是燕国相印好啊。”

嬴成蟜自腰间取下小巧的燕国相印。

相印材质为金,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上面刻着“燕相邦印”四个大字。

欣然一笑。

“赵国相印,我已还回去了。”

“哦?啊哈哈哈哈哈哈哈!”燕王喜大喜。

这位王者笑的欢畅,拍着城墙,兴致勃发。

“擂鼓!助威!摆宴!贺寡人新得贤人相邦!”

嬴成蟜一时间有些呆滞了,心中不由苦笑,他真的很难弄清这位燕王的脑回路。

[高规格礼待我,是想学燕昭王千金买马骨,礼待郭隗那一套,招贤纳士吗?]

[可裂土在前,正该痛定思痛的时候,怎么能大摆宴席啊!他怎么想的啊!]

嬴成蟜严辞拒绝,训斥燕王喜不能这么做。

但,无果。

这是在燕国。

燕王喜真要做什么,嬴成蟜拗不过。

一个时辰后,燕昭王所建造的黄金台上。

燕王喜坐在上首,其下燕太子丹,再其下就是燕国相邦嬴成蟜。

燕国文武全在嬴成蟜之下。

燕王喜举起酒樽,朗声笑道:

“寡人得公子成蟜,如齐桓公得管仲也!

“此乃大喜,诸君,饮胜!”

燕国文武先贺燕王,再敬少年相邦,满饮一樽。

嬴成蟜苦笑着站起,对着燕王喜,恭敬地喝完了一樽酒。

站定,看看燕国文武,再看看燕昭王建造的这座黄金台。

少年最后重新面对燕王喜,朗声道:

“只要王上顺着道义而行,成蟜必佐之!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燕王喜喜出望外,走下高台,夺过一个鼓师的鼓槌。

他亲自敲起大鼓,唱起了燕国民谣。

鼓是乐器,也是战器。

擂鼓是奏乐,也是冲锋,还是震慑野兽。

燕鼓雄浑、沉重、悲壮。

在一声声响彻天际的鼓声中,燕王喜的歌声围绕黄金台,转了一圈又一圈。

这位王者心中很自得。

[寡人在这等裂土退敌的时刻,仍能以如此大礼招待这竖子。]

[寡人这比召王还要尊重贤人,各方贤人还不望风而来?]

[诸侯列国知道我燕国相邦是秦王公子,不打探清楚我燕国是否结盟秦国,谁也不敢妄动。]

[尔等还劝寡人不可兴大宴,一群庸俗之辈!哪里懂得寡人胸中沟壑!]

这场盛大的宴席,直到深夜才休止。

白无瑕扶着这次真喝醉的小徒弟,回到了不被软禁的驿馆。

她除掉少年身上所穿衣物,用打湿的温热手帕给少年净身。

从秦公子,到赵相邦赵将军,再到燕相邦。

她学的越多,反而越来越看不明白少年要做什么了。

但不要紧。

少年明天总会醒来,她可以问。

少女给少年穿好干净衣物,检查门闩,吹灭蜡烛。

上床,将少年往里挪了挪,躺在床外,和衣就寝。

少女睁着美目,视线从一片黑暗,到渐渐能看清那帷幔的痕迹。

[以秦公子之身,立身赵国朝堂,任相邦将军。]

[以互相敌对征战的赵使身份,立身燕国朝堂,任相邦。]

[这色胚,其实很了不起啊……]

少女阖眼,缓缓睡去,轻抓着徒弟的手臂。

燕国基本尾声了。

如果兄弟们认为我总描写白无瑕是为了谈情说爱,那真是看低我了,白无瑕的作用远不止于女主。

没有白无瑕,我就无法拉出燕国这条线,自然得告诉你们嬴成蟜想做什么,做了这些是为了什么。

一百二十三章是在写情感,但本质上是在交待燕国国情、历史,这个国家的特性。

我不带出这些,最近这两章就很空,人物也立不起来,燕王喜就好像一个降智反派一样,完全就是个装逼背景板。

什么黄金台,千金买马骨,历代郭隗。

历史学得好的兄弟们可能知道,但肯定有兄弟们不知道说的是什么。

我想给你们表现出来的是人,不是反派。

哪怕是燕王喜,嬴成蟜嘴里的蠢货,所做出来的行为也是有迹可循,有他自己的一套逻辑。

每个人都有立场,都有思考方式。

我希望能让你们代入哪个角色,都能感觉到他在思考在活着,而不是让主角装逼拉踩的工具。

第二卷还有最后一个大情节就结束了,不管是喷是赞,谢谢追订到这里的兄弟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