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 第77章 摄政王(1)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第77章 摄政王(1)

作者:两广总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56:0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普通人眼中,大明还是大明,京师还是那个京师,并没有什么变化。

只有到达一定位置之后,才能感受到京师上空的那种风雨欲来。

就是在这种表面平静,实则暗流汹涌的氛围当中,时间很快就来到了大朝会的这天。

天还没有亮,京师大大小小的官员已经出了门。

他们之中很多人已经知道了今天的大朝会会发生什么,他们之中有的人对未来充满了迷茫,不知道要如何才能保全自己,反之有人对未来充满希望,觉得前途一片光明。

同时还有人觉得自己即将见证历史,大明朝第一个活着的异姓王即将诞生,而且这个活着的异姓王还是摄政王。

宫门之前,百官聚集于此静静等待,没有和平时上朝前一样的闲聊,都在沉默。

而在皇宫之中,朱见深也已经起床了,只是他从始至终都沉默不语,一句话也不说,任由宫人伺候着自己洗漱收拾。

随着时间的流逝,宫门打开,百官陆续穿过宫门,来到奉天殿前的广场,而朱见深也离开了乾清宫,朝着奉天殿前走来。

“臣等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官俯身行礼,山呼万岁。

朱见深看着下方的百官,面无表情,照常平淡出声:“平身!”

“谢陛下!”

“有本启奏,无本退朝!”总管大太监尖锐的嗓音响彻全场。

“启禀陛下,臣有本奏!”刑部尚书站了出来。

“准奏!”朱见深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但他阻止不了。

说这话的同时,他还不着痕迹的看了一眼旁边太师椅上闭目养神的杨轩,心中感到前所未有的憋屈。

“陛下,自洪武初期,镇国公便以年少之身步入军中,屡立战功,其后永乐朝又为太宗之左膀右臂,常伴太宗皇帝左右,并率军征讨倭国,扬我大明之国威,天下臣民皆振奋不已。”

“洪熙、宣德二朝,又辅佐二位先帝,至正统朝,以高龄尽心竭力辅佐英宗皇帝,劳苦功高。”

“景泰元年又以八十余岁之高龄亲率王师荡平漠北草原,收复西域,使这块离开我华夏疆域数百年的土地重新回归。”

“如今天下安定,百姓富足,皆是镇国公之功劳。”

“镇国公栉风沐雨数十年,功垂天下,名震四海,即使周公、吕望(姜太公)也不及镇国公之万一。”

“臣为天下臣民请命,赐镇国公为王,加九锡以彰功德。”刑部尚书一口气将提前准备好的话说了出来,声情并茂,感情充沛。

“臣附议,镇国公应该晋爵为王。”

“臣以为,镇国公非但应该为王,还应当为诸王之首,为摄政王!”

“臣附议!”

“臣以为,镇国公非但应该为摄政王,还应当冕十旒(liU),乘金车,驾六马,出入用天子銮仪,赐四爪龙袍!”

“臣附议!”

自刑部尚书之后,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等六部尚书以及大理寺卿等九卿陆续开口,皆表示应该封镇国公为摄政王。

然而,作为主角的杨轩,此刻还坐在太师椅上假寐,仿佛这些都和自己没有关系。

旁边的朱见深坐在龙椅上,隐藏在宽阔衣袖下的双手已经紧紧握起,因为太过用力,指节都已经发白。

他看着下方咄咄逼人的百官,心中充满无力和绝望。

想来,当年的汉献帝,也是这般绝望吧……朱见深心中忍不住的想着。

他发现自己和汉献帝是有一点像的,都是幼年继位,成为傀儡。

而不同的是,那时候的汉朝已经日薄西山了,而大明正处于鼎盛时期。

可惜杨轩现在并不知道朱见深心中所想,不然知道他把自己比作汉献帝,怕是要气的跳起来。

娘的,你老祖我是把你当成始皇帝,汉宣帝,汉武帝培养的,你倒好,把自己当做汉献帝,能不能有点志气?

现场能和朱见深感同身受的,恐怕就只有于谦了。

尽管他知道这一切都是镇国公和他所主导的一场戏,可看着百官如此模样,他心中还是感到无比的心凉。

大明养士近百载,就养出了这样一群人吗?

圣人的教导都忘了吗?

还好,他们代表不了士林所有的读书人。

这世上还是有忠君体国之人的。

刘健、李东阳、杨一清等,这些他看好的年轻人,才是大明的未来。

深吸一口气,于谦缓缓站出身来。

“自大汉时,便已有异姓不可封王的律法,我大明自太祖皇帝始,也没有留下封异姓王的律法。”

“今日,如将镇国公晋为摄政王,不仅凌驾于群臣之上,还凌驾于诸王之上,天子之侧,必遭臣民非议,宗室诸王必不甘心,皆是天下大乱,百姓流离失所。”

于谦朝着朱见深行了一礼,沉声道来。

听着于谦的这一席话,朱见深心中感动,可面对着大局,他又无可奈何。

百官也没有理会于谦的这一席话,剩下的人接连站了出来上奏。

“陛下,镇国公忠义谦恭,陛下更应该为镇国公晋爵!”

“陛下应该为镇国公晋爵!”

“恭请陛下晋镇国公为摄政王!”

这时,百官齐齐跪了下来,只留下于谦一个人的身影矗立在群臣之间。

孤零零的,好似千年之前的大汉百官为曹孟德请封魏王之时,依然忠心汉室的荀彧。

这一刻,两道身影好像跨越时空重合在了一起。

朱见深看着只有于谦一人还在站着,心中只有无尽的孤独和悲哀。

“衮衮诸公,碌碌明臣,食君禄,要受国恩,今日却成一派枯木败草!”

“无一骨节矣!无一骨节矣!”

于谦回身望着百官,悲愤交加,任谁都能体会到于谦话语之中的那股悲凉和愤怒。

龙椅旁边的太师椅上的杨轩这时忍不住睁开了眼睛,看向已经入戏太深的于谦。

‘廷益,你这又是为何呢?别人都不知道,你还能不知道吗?这一切都是假的啊!’

于谦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视文信公为榜样,忠于江山社稷,哪怕他心中清楚,这是一场戏,可就是忍不住的感到心中悲凉。

杨轩没有怀疑于谦这是逢场作戏,他能够感受到,于谦这是真情流露。

若是有一天,大明朝真的变成这样,似于谦这样的人,该有多么的绝望啊!

恐怕……只有以身殉国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