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 第67章 解决假币案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第67章 解决假币案

作者:两广总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56:07 来源:平板电子书

说完刑部尚书三人,杨轩又将目光投向了一旁的户部尚书。

“继续扩大新币的铸造进度,取代现在市面上还流通的白银,铜钱。”

“另外,抓紧时间回收市面上的假币,一百银元以下,全额兑换,一百银元以上按照六成的含银量兑换。”

“镇国公,如此兑换,朝廷怕是要损失不小。”户部尚书道。

市面上持有假币的基本上都是普通百姓,和小商小贩,体量比起大商人持有的要大。

按照镇国公所说的兑换,这就是亏本的。

“普通百姓一年到头下来,能攒下几个钱,盯着他们做什么?”

“他们也不容易,有时候因为几文钱,他们就要拼尽全力。”

“我等吃着国朝之禄,也应当体谅体谅他们。”

“就按本公说的,一百银元以下,全额兑换,朝廷吃点亏没什么,总好过民间闹出乱子。”

“那样的话,就不知道要死多少人了!”

“再说了,只要抓住制造假币的人,也能追回不少赃款,弥补朝廷的损失。”

“本公现在就可以答应你,到时候追回来的赃款,全部进入国库,内帑分文不收。”杨轩看着户部尚书道。

有了镇国公这个承诺,户部尚书的脸上也是浮现出了笑容。

如此,就算最后亏了,也不会亏的太多。

“是,下官领命!”

“先别着急,本公的话还没有说完呢!”杨轩抬起手。

“在回收假币的时候,告诉下面的人,不要胡乱伸手,平时,本公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这个时候谁要是坏事,就别怪本公不讲情面了。”

“本公会派遣东厂的人进行监督,让他们好自为之。”

杨轩缓缓道。

常言道,阎王好见,小鬼难缠,下面的官吏是什么德行,杨轩还是清楚的。

就比如他规定一百银元以下全额兑换,下面的人就按照七成或八成含银量兑换,省下来的钱自然就进了他们的腰包。

而在账目上,他们却记录的是全额兑换。

普通百姓和小商小贩就算知道朝廷的规定不是这样的,也不敢说什么。

自古以来,民不与官斗!

“当然,事情办好了,朝廷也不吝赏赐,是提心吊胆的花贪污得来的钱,还是放心大胆的花光明正大得来的钱,就看他们怎么选了!”杨轩又补充道。

想要马儿跑,就得给马儿吃草。

杨轩不是老朱那样的黑心地主,给个三瓜两枣,就把人往死里压榨。

他一向都是赏罚分明。

他带兵的时候是如此,现在掌控朝廷,也是如此。

“是,下官明白!”户部尚书躬身道。

他知道,镇国公这人,只要你把他交代的事情办好了,他是不会吝啬赏赐的。

“嗯,都散了吧,假币案,要尽早勘破,让市场恢复稳定。”

杨轩摆摆手,让众人散去。

众人行完礼,便退出了杨轩的公事房。

户部尚书和刑部尚书几人打了个招呼,便赶紧回衙门了,他要抓紧时间将镇国公交代的事情安排下去。

刑部尚书三人则聚在一起,和锦衣卫指挥使隔着几步,低声不知商量着什么。

他们本就看不惯锦衣卫,现在双方又是竞争对手,自然不会有什么好脸色。

提醒了锦衣卫指挥使一句,让其尽快将线索共享过来,三人便快步离开回衙门去了。

锦衣卫指挥使看着三人的背影,眼睛眯起。

几个废物而已,还真拿着鸡毛当令箭了?

等着吧,他非要让这几人丢了乌纱帽不可!

新币发行以来的第一起假币案,镇国公亲自过问,还发了火,各部门都不敢大意。

公文从京师发出,以最快的速度发往各地。

没有出现假币的地方让地方官员提高警惕,排查治下有没有假币,出现假币的地方,则问责主政官员,责令追查假币来源。

随着京师的一声令下,各地官府都动了起来。

锦衣卫暗中追查假币出现的源头,他们的进度要比刑部、督察院、大理寺快。

毕竟,锦衣卫的探子遍布各行各业,或许一个普通不起眼的小商贩就是锦衣卫,又或许街边乞讨的乞丐就是锦衣卫。

不出半个月的时间,锦衣卫就查到了假币最先出现的地方。

但对方也很谨慎,不是那么好抓到的。

在锦衣卫还在和对手斗智斗勇的时候,朝廷也加快了新币的推行速度。

同时朝廷回收假币的过程也并不是那么的顺利。

有人觉得朝廷给出的回收价格太低了,便让乞丐或者穷苦百姓拿着几个,十几个假币去兑换,用这样的方式去薅朝廷的羊毛。

对此,朝廷给出的应对措施是先进行统计,然后限时兑换,并颁布律法,使用假币,一律视为犯罪,轻则打板子关进大牢,重则流放,若是与只要假币的不法分子有关系,还要被杀头。

同时,对于扰乱朝廷兑换假币的不法分子,查出一个,严惩一个,并且还鼓励百姓举报。

多管齐下之下,朝廷回收假币的进度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如此,随着时间的流逝,市面上的假币越来越少。

毕竟,在朝廷一明一暗的围追堵截下,制造假币的不法分子基本上都在逃跑,哪儿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制造假币。

在这个过程中,也抓了不少小鱼小虾。

就这样,一转眼,成化二年就已经过去了一半。

锦衣卫也传来了好消息,他们已经捣毁了假币制造窝点,并且抓捕了不少制造假币的不法分子。

但有一名主犯和两名从犯逃跑了。

对此,海捕文书已经下发出去了。

在这个出行需要路引的时代,逃走的这几人要么躲在深山老林里不出来,要么想办法逃出大明,不然在大明寸步难行。

海捕文书,那可是相当于全国通缉令,上面还有本人的画像。

当然,因为还有主犯没有抓捕归案,这起假币案就不能结案,这也就给了刑部尚书他们机会。

不然,他们就真的要摘掉乌纱帽了。

不过,就算如此,他们也不能放松,办事不力的印象已经留在了镇国公的心里,若是他们不能先锦衣卫而抓住逃犯弥补,恐怕镇国公还会找其他理由摘掉他们的乌纱帽。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