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 第149章 弘治,崩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第149章 弘治,崩

作者:两广总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56:0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天气越来越冷了,北直隶地区,初雪已经下过了。

皇宫之中,乾清宫中的空气之中总是弥漫着中药味。

“咳!咳!!”

朱祐樘的咳嗽声不时响起。

他的身体越来越差,现在已经不敢出门了。

而寝殿之中又不能大开窗户通风,只能开一点缝隙,让空气能够流通。

临近年关,朱厚照非常繁忙,来到朱祐樘这里也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

更多的时间还是萧敬这个宫中老人在陪着他。

至于妻子张太后,来这里要么就是哭,要么就是给她那两个不成器的弟弟求情的。

他那两个弟弟不是什么好鸟,没少欺压百姓,强取豪夺,朱厚照早就想弄死他那两个作恶多端的舅舅了,朝臣也很看不惯他们。

弘治时期没少弹劾,但每次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加上妻子哭闹,朱祐樘一直没能狠下心处理两个小舅子。

朱厚照现在也是碍于自己父皇,没有下狠手,只是授意刘瑾给自己那两个舅舅一点教训。

这不,人才抓进去没几天时间,太后张氏就已经来朱祐樘这里哭闹了好几次了。

她不是没有找过朱厚照,但朱厚照才不会鸟自己这个母后呢!

他们母子向来不合!

朱祐樘不想搭理自己的妻子,被闹的烦躁不已。

只能出言威胁:“你再这样闹下去,我这便让照儿处死那两个不成器的东西。”

太后张氏闻言一下就不哭了,恨恨的瞪了一眼朱祐樘,转身离去。

她爱娘家,胜过爱丈夫和儿子。

朱祐樘的身体本来就不好,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又被妻子这样哭闹,身体情况一天天恶化。

杨轩现在只能吊着他的命,撑过这个年。

朱祐樘躺在床上,回想着自己的这一生,发现自己就没做多少事。

看似一片太平盛世,可却太过纵容下面的臣子,使得臣子的权力大增,暗地里也不知道有多少腌臜之事。

以至于给儿子丢下了一个不好收拾的烂摊子。

权力收不回来,以后的皇帝还不成为傀儡啊!

日子一天天过去,也终于到了除夕这天。

官员都已经开始休假,朱厚照也结束了手上的繁忙事务,可算是有时间陪着自己的父皇了。

年假的时间很长,足有半个月,这在老朱那个时期是完全不可能的。

官员多休息一天,对他来说就是亏的,俸禄白给了。

经过这么年的变化,如今的制度早就不是老朱那个时期的制度了。

官员的假期也多了起来,当然,和宋朝还是不能比的。

朱厚照这段时日一直在陪着自己的父皇,寸步不离,这也让朱祐樘的心情看起来好了不少,当然,若是太后张氏不来闹的话,他的心情或许会更好。

或许是知道朱祐樘命不久矣,太后张氏想为自己的娘家谋取更大的利益,巩固自己的身份地位。

朱祐樘是心力交瘁,选择对妻子避而不见。

而杨轩现在也基本上是住在皇宫了,朱祐樘若是有什么情况的话,他也能在第一时间赶到。

年刚过完,朱祐樘的身体情况便一落千丈。

朱厚照也没有心思处理国事,只能让李东阳,刘健等人暂时处理国事。

……

乾清宫中,朱祐樘脸色苍白,虚弱,进气少,出气多,俨然到了弥留之际。

朱厚照守在床榻边上,紧紧握着自己父皇的手,双眸通红。

旁边太后张氏大声哭泣。

杨轩眉头忍不住蹙了蹙,他很不喜欢这个太后,同样姓张,同样是太后,怎么差距就这么大呢?

也就是看在朱祐樘的面子上,不然他真的想弄死她!

“你我夫妻多年,对你我一直是多有忍让,也不曾有别的妃子,可你的心思却总是在自己娘家上,你要知道,你是大明的太后啊!”

“如今,我已不想与你多说什么,你…出去吧!”

朱祐樘很累,很疲惫,他和这个妻子已经没有什么话可说了。

“太上皇!”太后张氏哭泣道。

“出去吧!”朱祐樘不去看她。

但后者仍不为所动。

“母后,还请出去吧!”朱厚照看向自己母亲,忍着心中的怒火,道。

“我是你母,你怎能这般与我说话!”太后张氏叫嚷道。

也就是这是自己的母亲,换做是旁人,朱厚照早就动手了。

杨轩的眉头蹙的更深了。

他一言不发,直接提起太后张氏就扔了出去。

这完全就不像个太后嘛!

“萧公公,你也出去吧!”看到杨轩进来,朱祐樘对萧敬道。

萧敬微微躬身,退了出去。

“照儿啊,是父皇没有做好,给你留下了这么一个烂摊子。”他看着自己的儿子,心中满是愧疚。

“不,父皇,您已经做得很好了。”朱厚照连忙道。

“你就不要安慰父皇了,父皇是个没有本事的。”

“但照儿你一定会比父皇做得好,我的儿子是那么的聪明。”

“以后父皇不在了,你要照顾好自己。”

“父皇!”

“好了,别哭!”朱祐樘抬起手,为儿子拭去眼泪。

他认为自己这一生最值得骄傲的,就是有一个好儿子。

“老祖,照儿以后还得麻烦您了!”朱祐樘又抬眼看向杨轩。

“嗯。”杨轩没有多说,只是轻轻嗯了一声,这种时候,他也不想告诉朱祐樘他想离开大明的事。

“照儿,请李阁老进来!”

“嗯。”

很快,李东阳便走了进来,看了一眼站立在一旁的杨轩,便来到了朱祐樘的床榻前。

“太上皇!”

朱祐樘看着这位老臣,心中感慨万千。

在过去的岁月里,这位老臣帮了他很多,行事稳重。

同为于少保的弟子,他比刘健要年轻十几岁,而今刚到花甲之年,还能辅佐儿子朱厚照更长的时间。

“李阁老,朕想与你定下一个君子之约!”朱祐樘开口。

“太上皇请说。”李东阳道。

“照儿顽劣,行事荒唐,今后还请多加担待,辅佐照儿!”朱祐樘道。

虽然他也知道儿子的荒唐只是一种掩饰,但儿子的性格他是知道的,他死之后,君臣矛盾必然激烈,需要有人从中调和。

这个人只能是李东阳,他在君臣之中有足够的威望。

若是让老祖来,这满朝文武怕是剩不下几个人。

“是,老臣定会辅佐好陛下!”

“照儿!”

“父皇!”

“今后,你要尊重李阁老,多听听他的建议。”

“是,父皇!”

朱祐樘撑着一口气,总算是把要交代的交代完了。

而这口气一松,他的生命也进入了倒计时。

在最后的弥留之际,他看向了老祖杨轩。

后者也在看着他。

目光交汇,意思只有他们两人懂。

朱祐樘眸中的光芒渐渐暗淡,双眸缓缓闭上。

朱厚照清楚的感觉到,自己父皇的手没有了力气。

他心中一颤,痛哭了起来。

“父皇!”

“太上皇!”

……

正德三年正月二十一日,弘治皇帝朱祐樘驾崩于乾清宫,享年三十九岁。

他这一朝君臣和谐,与民休息,即位之初积极消除成化朝频繁发动战争的影响。

天下太平,社会环境宽松。

他还为摄政王杨轩平反,挽回声誉。

看似他只是一个没什么功绩的皇帝,但他还是做了不少事的。

政/治上,选用贤能,完善官吏选拔制度,为选拔正臣从制度上给予了保证;他信用内阁,任用李东阳、刘健、谢迁等贤臣为内阁大臣,当然也导致了内阁的地位高于六部;同时,他还管束厂卫,减轻了对群臣的外部压力;还有,他修订刑律,如《问刑条例》、《大明会典》、《皇明条法事类纂》等,也删除了《大明律》中多项残暴的法令。

经济上,他体恤民生,主张节俭,不大兴土木,诏减皇宫的开支与供奉,多次减免税粮,减轻百姓压力,对于受灾地区也是积极赈灾;同时,还治理黄河,变革盐法。

军事上,整顿军备,主张和平,不热衷于发动战争。

民族方面,积极促进民族融合。

还有文化、外交等方面,加强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只是相比于他的祖宗,显得较为逊色就是了。

其实,他也算是一个合格的守成之君。

在位十八年,也做了不少实事。

死后葬于天寿山泰陵,谥号“建天明道诚纯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