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 第142章 正德式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第142章 正德式

作者:两广总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56:07 来源:平板电子书

明代的开花弹,论起源能追溯到北宋时期,北宋有一种火球,也就是纸壳火药球,看名字就能明白是什么意思。

到南宋时期改良为“霹雳震天炮”,明代逐渐成熟化。

嘉靖年间兵部尚书翁万达在《制造火器疏》中记载开花弹“传自前代”,证实其技术积淀。

开花弹采用的是铸铁空心铁球,内部装填黑火药,外壳厚度可承受发射压力,考古出土的明代开花弹有两种规格:大者直径11厘米,重1.7公斤;小者直径8.5厘米,重0.8公斤,铸造精度达到毫米级,以确保与火炮口径匹配(85毫米口径/110毫米口径)。(别杠哦,查过的哦)

这么看的话,明代咱们就有榴弹炮了。(捂脸笑)

引爆装置是在弹体顶部设凸起台体,中心开小孔,插入燃烧缓慢的药捻(nian)作为引信。(可以理解为大号的鞭炮,不过外壳是铁的)

发射的时候,弹体和发射药之间会隔着一层木板。

这么看的话,原理是不是很像没良心炮?

药捻的长度要根据射程剪裁。

药捻在飞行中持续燃烧,落地时引爆炸药,弹片呈放射状飞溅(故称“开花”)。

而弹片的杀伤范围在十五米以上,若是加装铁钉,碎瓷片等,杀伤范围可以进一步扩大。

(内蒙古托克托县遗址出土开花弹与实心弹,印证其为明军标准弹药库。)

开花弹的射程在1-2公里,这在古代可以说是非常远了。

开花弹的技术早就出现在了我国,可到了清代中后期,竟然要从西方引进。

清代失传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其一,技术封锁,清廷仅限于京营八旗使用开花弹(如威远将军炮),汉军绿营不得解除,导致技术传承断层。

其二,安全缺陷,药捻引信可靠性差,容易膛内早炸。道光皇帝以“造价高、不稳定”为由废止研发。

其三,认知退化,至鸦片战争时,火器专家丁拱辰(清末机械工程专家)竟不知开花弹为何物,左公在西北掘出明代开花弹后悲叹:“三百年前中华已有此物,今竟失传!”

明代开花弹是世界上早期爆炸弹药的典范,其分体式引信和精密的铸造工艺彰显了东方火器的独创性、然而,清朝的民族防备政策与科技保守主义使本可延续的优势彻底湮灭。

可悲,可叹!

不管怎么说,这都是我们数千年历史的一部分,后人应当吸取教训,自强不息!

……

朱厚照在军事上的远见差不了他祖宗多少,他在看到膛线和锥形弹的优势之后,立马就想到了运用到火炮上。

对此,他抱有很大的期待。

不过,匠人们并没有让朱厚照失望,经过一个月左右的尝试与改良,大明第一把火绳线膛枪现世了。

有效射程达到了两百步。

在大摸底的政策下,火药配方也得到了改良,使用新配方配制的火药,有效射程可以达到三百多步甚至四百步。

靶场上,朱厚照正在测试新枪。

不得不承认朱厚照的天赋,经过简单的熟悉后,一百步的靶子,百发百中。

一百五十步的靶子十中八,两百步十中五。

对于新枪,朱厚照非常满意。

跟随朱厚照而来的刘瑾见其这么高兴,也是抓住机会提议:“陛下,现在这新式火铳还没有名字,还请陛下赐名!”

闻言,朱厚照把玩着手中的新枪,想了想,道:“就叫……正德式吧!”

“谢陛下赐名!”陪同的官员当即道,工匠后知后觉,连忙附和。

朱厚照心情大好,对负责的工匠和官员都进行了赏赐。

“朕说过,你们若是造出新式火铳,朕便特许尔等子嗣入官学,朕可不会食言!”

“刘瑾,此事你要办好!学子的费用全免!”

“是。”

“谢陛下!”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工匠们感恩戴德。

朱厚照的这番话,对他们来说无疑是再造之恩。

家族终于是要出读书人了!

“都起来吧!”

“谢陛下!”

紧接着,朱厚照便关心起了造价和产量。

只算成本的话,造价其实并不高,几块银元就够了。

但官方给出的价格可不低,二三十块银元都是正常的,毕竟上上下下,整个产业链上伸手的人可不少。

产量的话,并不高,一个月只有几十杆。

主要是膛线严重依赖人工。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朱厚照想了想,下了制作一千杆的旨意。

并规定了进行标准化生产,也就是流水线。

他打算将新式火铳运用在辽东战场上。

此外,他又下达了研究新式火炮的旨意。

就是给火炮刻膛线,将圆形弹改为锥形弹。

他很期待,这种新式火炮的威力!

一番验收下来,朱厚照心满意足,回到皇宫后,他第一时间就将这个好消息分享给了自己父皇。

不过,朱祐樘第一时间关心的不是新式火铳的威力,而是责怪儿子以身犯险。

“照儿,你如今是天子之躯,火铳的测试自然有专门的人,你怎可以身犯险?”

“万一要是出点什么意外,你让大明怎么办?”

朱祐樘的神情很是严肃。

“父皇,儿臣知道错了!”朱厚照乖乖认错,至于改不改,那就是以后的事儿了。

“好了。”朱祐樘了解自己儿子,知道自己的话儿子就没听进去。

“这新式火铳的威力真有你说的那么厉害?”朱祐樘好奇道。

“父皇,儿臣已经亲自体验过了,威力很强。”

“射程远,破甲能力强!”

“儿臣已经打算运用在辽东战场上了。”

“到时候您就知道了。”朱厚照道。

“看来,我大明的人才还是非常多的。”朱祐樘道,他没有怀疑儿子说谎话骗自己。

“这是自然,儿臣还打算编一部书,将大摸底发现的新技术,新事物,都记录在上面。”朱厚照道。

“这是好事,就当是留给后人的财富吧!”朱祐樘微微颔首,肯定了儿子的想法。

“儿臣也是这么想的,让子孙后代看看他们的老祖宗有多么聪明!”

“你啊~”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